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环境保护》2014,(16):13
当前,我国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通过司法手段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健康与安全,是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将环境资源保护纳入法治轨道的重要一环。2014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最高人民法院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不仅意味着我国环境司法工作将迈向一个新台阶,而且标志着由环境立法、环境行政和环境司法构成的中国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框架已初步健全。推动环境资源审判专门化,对于加强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具有重  相似文献   

2.
我国环境法治经过40年的建设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环境执法效率不足、环境立法滞后等实际问题。应用于环境领域的大数据技术,可以促进我国的环境立法进程,使得回应型立法和创新型立法成为可能;可以提升我国的环境执法能力,推动协同执法,规范执法程序;可以增强环境司法透明度,提升环境案件审判的科学性,同时通过司法大数据预测判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的发展趋势并作出应对之策。但是当前,我国环境执法大数据建设尚面临缺乏顶层设计、标准不统一、部门间数据流通不畅等问题,需要通过相应的行政体制改革和法律机制建立来破除障碍。  相似文献   

3.
中共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论断和部署,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最严"生态法治观。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部署为新时代的环境资源司法创造了新机遇、提出了新挑战,需要环境资源司法确定专门化维度、精细化路径、个案公正价值导向的新目标。环境资源司法必须站在新的起点上,以提升质量与能力为核心,扎实推进环境司法专门化;以实现公平正义为宗旨,稳健发展环境资源审判普通化;以完善生态环境法治为目标,促进立法科学化和司法活动规范化。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新疆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重视度不高,导致新疆各地生态环境越来越差。面对新疆环境保护法律制度难以落实、环境执法不严、司法救济困难、监管机制不完善、环保意识不足等问题,自治区政府应完善新疆生态环境法律制度体系、推进基层生态环境执法、建立环境保护司法救济制度、加强生态环境监管体系等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化路径,建设美丽新疆。  相似文献   

5.
《环境保护》2013,(15):75
2013年7月20—21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第三届环境司法论坛在贵阳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华环保联合会、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等共同主办,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保障"主题进行了研讨。来自国内外的环境法学专家、法官、律师约100人出席了论坛。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曾晓东在致辞中说,环境司法要起到保障和保驾护航作用,严格执法,发挥司  相似文献   

6.
正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全面小康社会重要的衡量标准之一。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前所未有。2018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对近五年来我国生态环境环保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五年来,我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着力治理环境污染,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浙江省通过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实践,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就此,本刊  相似文献   

7.
刘之杰 《环境保护》2014,(20):61-63
环境监察执法作为环境综合管理的重要支撑和基本手段,在推进污染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全面梳理并分析我国当前环境监察执法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思考并提出解决之策,以进一步强化环境监察执法工作,使其在推进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生态法治建设是西方国家生态问题"善治"实现的核心,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高度相关,在体系模式选取、治理范围界定、社会资本动员和理论实践互动等方面成效卓著。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应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法治观为指导,在参照借鉴外来经验基础上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法治体系,为美丽中国的建成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
孙佑海 《环境保护》2023,(18):16-20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依法治污”,对于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意义重大。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在立法、执法、守法和党内法规建设等方面共同发力:要推动环境污染防治领域法律法规制定和修订,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生态环境标准;要推进环境执法协调联动,强化环境执法监督,加强环境执法队伍建设;要强化全民守法意识,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普法宣传工作,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要促进党内法规与环境法律的衔接和协调,加强环境保护督察,促进党政领导干部责任落实,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0.
《环境保护》2013,(23):10-12
《意见》出台的背景制定《意见》是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但长期以来,环境执法力度不足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环保领域一直受到"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环保执法难"的困扰,迫切需要司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日常环境执法工作中,由于环保部门权限、执法手段有  相似文献   

11.
环境权即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如清洁空气权、清洁水权、采光权、通风权、安宁权和景观权等。环境权既不包括资源权、排污权等与环境有关的实体性权利,也不包括环境知情权、环境参与权和环境监督权等程序性权利。环境权的权利对象是环境而非生态,故不能称为生态权。环境权是国际人权发展史上的第三代人权,是生态文明时代的标志性权利,是环境公益诉讼最为重要的权利基础,是助推环境司法走出当前困境的主要法宝。今后,我国应将确认和保障环境权作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科学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各级党委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建设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给环境执法工作带来了重要发展机遇。同时,新形势下,环境执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从构建环境执法科学体系的必要性和实现途径两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战略、新思想及视察甘肃时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来抓,取得积极成效。本文介绍了甘肃省在落实主体责任、抓好污染防治、强化执法监管等方面所开展的一系列推动环境质量改善的创新实践以及取得的经验,以期为其他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正过去五年,重庆市环境监察工作按照环保部和重庆市委、市政府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守"五个决不能"生态文明建设底线,以执法"规范化、精细化、效能化、智能化"为目标,充分发挥监察执法的关键性作用,实现体制、机制、能力、技术和管理五大突破,工作成效位居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5.
从法律权利与社会发展互动关系的角度来看,人类文明的变迁史就是一部新型权利不断兴起和奋力保护的发展史.农业文明时代的代表性权利为地权,工业文明时代的典型性权利为工业产权(主要为专利权),生态文明时代的标志性权利为环境权.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之首是确认和保护环境权,应当通过发展以环境权为本位的法治事业来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中共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大批农村突出环境问题得到解决,农村环保体制逐步建立,环境监管能力得到提升,环保惠农政策取得积极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农民生态意识淡薄、产业发展无序、农村环境保护能力建设相对薄弱等。整体来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建议从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态文明示范建设等几个方面推进,将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虽然我国一直较为重视长江流域保护工作,但是仍然存在着碎片化保护的困境,因此有必要探讨长江流域一体化保护的法治策略。目前,长江流域一体化保护尚存缺乏统一协调的立法规范、环保执法机制不完善、环境司法专门化建设任重道远等法治困境,这严重阻碍着长江流域保护工作的有效推进。为应对上述困境,应当尽快制定长江流域保护综合性立法、构建长江流域一体化保护执法机制、加强长江流域环境司法保障,以促进长江流域保护工作的稳步、有序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梳理我国农村环境执法的发展历程,在分析农村经济绿色发展与农村环境执法之间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环境执法的现实情况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深化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理念、构建农村生态环境法律体系、加强农村环境执法管理体系建设、拓宽农村环境执法资金的渠道来源、完善农村环境执法监控技术体系的角度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江必新 《环境保护》2020,48(1):50-56
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来保护生态环境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在贯彻执行"最严法治观"的过程中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企业守法意识弱、环保行政执法尚有不严等现实制约因素。本文提出了贯彻"最严法治观"须重点关注的问题,并详细阐述了环境司法中落实"最严法治观"的具体路径,即弥补环境资源法律漏洞,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行政审判、民事审判的功能,从严惩治破坏生态环境和侵犯环境权益的行为,完善环境司法相关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20.
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来保护生态环境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在贯彻执行"最严法治观"的过程中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企业守法意识弱、环保行政执法尚有不严等现实制约因素。本文提出了贯彻"最严法治观"须重点关注的问题,并详细阐述了环境司法中落实"最严法治观"的具体路径,即弥补环境资源法律漏洞,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行政审判、民事审判的功能,从严惩治破坏生态环境和侵犯环境权益的行为,完善环境司法相关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