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根据2004—2013年的相关数据,基于LMDI模型将山西省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为人口、人均GDP、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碳强度五个因素。结果表明:人口和人均GDP因素总体上表现为增碳因素,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碳强度因素总体上表现为减碳因素。其中,人均GDP和碳强度分别为增碳因素和减碳因素,但由于碳强度的减碳效应远小于人均GDP的增碳效应,因此山西省的总碳排放量仍呈逐年递增趋势。此外,由于人均GDP的增碳效应在减弱,而碳强度的减碳效应在增强,因此碳排放总量增长幅度呈递减趋势;产业结构因素和碳强度因素对碳排放的年均贡献率并未能像其总贡献率一样表现为负值。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现处于重大战略叠加效应集中释放期。基于统计年鉴数据,借助IPCC和Tapio脱钩理论,统计分析了安徽省2005—2019年能源消费现状,以及2015—2019年碳排放总量及特征。结果表明:2015—2019年安徽省碳排放总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碳排放主要来自煤炭消费,受能源强度下降驱动全省碳排放强度持续优化;碳脱钩系数一直保持在弱脱钩状态,距离强脱钩状态仍有一定距离。从优化能源发展体系、推进工业领域降碳和完善市场化减排机制等角度,提出了能源领域碳减排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安徽省制定碳减排和能源发展战略及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运用LMDI分解法,以1995-2010年为样本期,按东、中、西三大区域把我国碳生产率总体变动分解为能源效率、碳排放能耗和碳排放结构3个影响因素,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995-2010年我国碳生产率变化除了2003-2005年为负数外,其余期间均为正数,表明我国碳生产率在逐年提高.碳生产率总体变动因素分解的贡献值和贡献率表明,能源效率因素是影响我国碳生产率变动的主要因素,贡献值为0.9722,贡献率为87.66%,其变动趋势决定了碳生产率的变动趋势;单位碳排放能耗因素贡献值为0.1431,贡献率仅为12.9%,影响较小;而碳排放结构因素的贡献值和贡献率分别为-0.0063和-0.56%,表明碳排放结构抑制了碳生产率的增加.因此,提高区域能源效率,改善区域碳排放结构,对提高我国碳生产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推荐的方法,计算了秦皇岛市工业行业2005-2010年的能源消费碳排放。秦皇岛市工业效益偏低,重工业比例偏大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是碳排总量和碳排放强度的主要驱动力。改造提升传统主导产业,做强装备制造业,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完善产业链,改善能源结构等是秦皇岛市工业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基于土地利用视角,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和强度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作用,为制定碳减排对策提供思路。建立扩展的STIRPAT模型,验证了包括土地利用结构和强度在内的社会经济因素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人口总量、人均GDP、国际贸易分工、城市化水平、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结构等因素对碳排放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每提高(改变)1%水平时,碳排放总量将依次提高0.10%、0.16%、0.12%、0.17%、0.21%、0.15%;能源强度因素表现为负作用,每提高1%水平时,碳排放总量将下降0.05%;土地利用强度、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利用结构等因素的变动对碳排放总量影响变动贡献率较大,贡献率大小依次为68.75%、49.73%和19.35%。据此提出,适当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改变土地利用强度以减缓碳排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太原市高新工业园区为案例,探讨同类型产业新型化、能源清洁化的高新工业园区"近零碳排放"的可能性与实现路径,核算并分析园区2005—2015年的碳排放状况,运用情景分析法对2016—2020年碳排放的相关指标进行预测和讨论。结果表明:太原市高新工业园区碳排放总量增速放缓,碳强度呈下降趋势,电力消费领域减排潜力巨大,未来有望实现"近零碳排放"。国家高新工业园区应积极推行电力清洁化、清洁能源使用、高耗能行业的低碳化改造与绿色产业发展,进一步挖掘碳汇潜力并积极参与碳市场,率先开展绝对量减排,逐步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低碳发展模式,建成"近零碳排放"示范区。  相似文献   

7.
以太原市高新工业园区为案例,探讨同类型产业新型化、能源清洁化的高新工业园区"近零碳排放"的可能性与实现路径,核算并分析园区2005—2015年的碳排放状况,运用情景分析法对2016—2020年碳排放的相关指标进行预测和讨论。结果表明:太原市高新工业园区碳排放总量增速放缓,碳强度呈下降趋势,电力消费领域减排潜力巨大,未来有望实现"近零碳排放"。国家高新工业园区应积极推行电力清洁化、清洁能源使用、高耗能行业的低碳化改造与绿色产业发展,进一步挖掘碳汇潜力并积极参与碳市场,率先开展绝对量减排,逐步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低碳发展模式,建成"近零碳排放"示范区。  相似文献   

8.
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对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有重要意义。通过碳排放系数法对河北省建筑的建材生产、建筑施工、建筑运营整个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碳排放进行核算,对河北省2010—2020年建筑进行碳排放趋势分析。研究发现:2010—2020年河北省建筑碳排放呈现波动式增加趋势,河北省建筑碳排放主要由建材生产阶段和运行阶段构成,河北省应着重关注如何降低建材生产阶段和运行阶段的碳排放量。河北省开发建筑降碳产品具有较大的降碳和经济价值潜力。为推动河北省建筑领域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了应建立健全绿色建筑材料研发与应用、建筑节能降碳价值实现交易体系、增强居民节能消费意识和行为、优化能源结构、清洁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从总体特征和脱钩关系角度对我国1990—2013年能源碳排放与GDP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能源碳排放与GDP之间呈现出较强的关联性,1997—1998年我国能源碳排放与GDP处于"绝对脱钩"状态,2003—2004年处于"未脱钩"状态,其他年份处于"相对脱钩"状态。其次,根据自组织理论中的哈肯模型建立能源碳排放与GDP的演化模型,对能源碳排放与GDP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我国到2020年单位GDP的能源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了45.18%;2015—2020年我国能源碳排放年均增长率为3.17%,同时GDP年均增长6.44%,我国能源碳排放与GDP处于"相对脱钩"状态。第三,构建势函数来模拟能源碳排放与GDP系统的演化过程,并分析序参量和控制参数,表明能源碳排放是序参量,它主导着GDP的发展变化和系统的演化过程;控制参数的变化也会引起势函数的变化,从而影响系统的调整与演化。  相似文献   

10.
定量分析碳排放驱动因素,对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技术进步、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利用碳排放估算模型,测算了黑龙江省1995-2012年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基于扩展的STIRPAT模型,实证研究了各驱动因子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及其驱动程度.结果表明,能源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率、人口总量对碳排放量有正向驱动作用,而产业结构、能源强度对碳排放总量的增加具有抑制作用,提出有效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是实现黑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最重要城市群之一的京津冀地区,如何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政策目标下,实现降低碳排放总量和提高碳排放效率,对于中国经济的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产业疏解和京津冀一体化政策背景下,客观正确地评估碳排放效率的真实值对指导碳减排工作有重要参考意义。根据2015—2019年统计数据,利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和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测算京津冀地区碳排放效率,研究京津冀区域碳排放效率差异化的原因,并将京津冀地区与碳排放高效率地区之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京津冀碳排放效率的差异主要来源于产业结构、技术管理水平的区别;通过与碳排放高效率地区的对比后发现,京津冀地区在碳排放效率方面的不足主要源于其区域发展不均衡导致的整体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优化产业结构、转变企业生产方式、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科技创新水平等路径,提升京津冀地区的碳排放效率。  相似文献   

12.
在Kaya公式的基础上对环渤海地区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了分解,并对各省市碳排放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环渤海地区碳排放量大致呈现持续均匀的增长趋势。其碳排放主要受能源结构、碳排放系数、能源强度、产业结构、经济规模5个因素影响。各省市碳排放量均呈加速增长趋势,能源结构仍以煤炭为主,产业结构有待优化。结合研究结果,从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开发绿色能源、宣传低碳观念角度提出了相关碳减排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东北老工业基地2006—2015年的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碳排放与能源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煤炭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关联度最高,依次为石油、天然气、一次电力。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创新煤炭利用技术,利用清洁能源区域优势,加大节能减排科技投入力度,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STIRPAT模型,探究天津市2000年以来碳排放变化,分析碳排放影响因素,对天津市碳达峰时间和碳中和路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人口总量、城镇化率、地区生产总值、能源强度和高技术比重都影响天津市碳排放,其每变化1%,碳排放平均变化-1.10%,9.46%,0.70%,0.98%和-0.42%;天津市2013年碳排放达到峰值之后,2014—2020年碳排放处于平台期,之后稳定下降,并于2024年显著下降;不考虑碳汇的情况下,到2060年,天津市在基准情景、低碳情景和超低碳情景下碳排放还有4.6亿t、1.1亿t和0.2亿t。严格落实“十四五”规划中碳排放相关各项措施,天津市可在2025年之前实现碳达峰。天津市需要适时实施碳捕集等碳汇工程,才能确保2060年前实现碳排放中和。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00—2012年能源消费数据,用碳排放系数法估算我国环渤海地区5省市碳排放量,并用LMDI方法将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解为人口规模效应、经济发展效应、能源强度效应和能源结构效应,探讨环渤海地区碳排放的规律及差异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碳排放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经济发展和能源强度对环渤海地区碳排放分别具有最强的拉动效应和抑制效应,能源结构和人口规模该区碳排放的影响较小。基于此,提出减少环渤海地区碳排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能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命脉,研究能源消费的影响机理将有助于湖北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湖北省2005—2015年能源相关数据,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分析了湖北省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运用LMDI方法研究了各影响因素对湖北省能源消费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影响湖北省能源消费的因素主要有能源强度、能源消费结构、GDP、产业结构、劳动力投入和资本投入。其中,能源强度、GDP和劳动力投入这三个因素与能源消费总量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能源消费到能源结构、能源消费到资本投入、产业结构到能源消费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湖北省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是固定资产投资,主要的抑制因素是能源强度。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能源消费持续升高,区域碳排放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并成为全球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利用土库曼斯坦化石能源消费释放温室气体相关数据,估算了2000-2018年土库曼斯坦碳足迹量,并进一步分析了碳足迹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各组分的贡献率。结果表明:2000-2018年土库曼斯坦碳足迹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排放量为5.94×10~(10) kgCO_2 e/a,其中天然气的排放量显著高于石油,为4.28×10~(10) kgCO_2 e/a,贡献率为67.97%~74.80%;2000-2018年,人均碳排量呈上升趋势;总碳排放强度呈缓慢下降趋势。对此,从能源利用结构方面提出相应的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18.
工业园区是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强大引擎,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本文以青岛高新区为研究对象,编制了2016—2020年该园区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通过情景分析探讨了其碳达峰路径,并为中国工业园区的低碳发展提出了低碳发展政策建议。研究显示,2016—2020年,青岛高新区碳排放总量从32.88万t增加至43.78万t,碳排放强度由0.47 t/万元降至0.36 t/万元。工业能耗是青岛高新区碳排放的最大贡献者,也是其实现碳达峰的关键部门。生活用能的碳排放占比逐年增大,是青岛高新区实现碳达峰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进集中供热设施、煤改气等举措,青岛高新区预计在2025年实现碳达峰,碳排放总量达到71.58万t,碳排放强度降至0.27 t/万元。我国需制定统一的工业园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建立工业园区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库,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纳入工业园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充分挖掘能源及环境基础设施的减排潜力,促进我国工业园区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19.
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给全球环境带来了巨大威胁,测算碳排放总量并分析相关效应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工作。分析了湖南省历年碳排放结构和总量变化特征,根据土地承载与碳排放的对应关系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碳排放强度与结构特征。结果显示,湖南省碳排放持续增加且增速不断加快,城镇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是承载碳排放最多的用地类型。因此,湖南省应着重从产业结构优化、推广新能源、创新农业科技等方面减少碳排放,推动绿色增长。  相似文献   

20.
采用消费者生活方式法,估算出1999—2014年我国农村居民间接能源消费和间接碳排放。使用STIRPAT模型、偏最小二乘法—变量投影重要指标(PLS-VIP)研究环境规制情景下,间接能源消费等因素对农村居民间接碳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村居民间接能源消费和间接碳排放呈上升趋势;农村居民间接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呈现出富有弹性的特征;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会引起农村居民人均间接碳排放降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降低间接碳排放;第三产业比重的弹性系数为负值,说明农村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会减少间接碳排放。最后,提出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优化农村居民用能结构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