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空气置换原理来预防产品在温度试验中凝露的装置,以干燥的惰性气体不断替换试验箱内湿热空气,降低试验箱内的相对湿度,保持空气干燥,从而避免在进行模拟环境试验时,由于试验箱环境的局限性而在试验过程中发生凝露现象对产品造成非必要损伤。获得的结果表明,此装置有效预防了产品在温度试验中凝露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彭彤  李果 《环境技术》2012,(2):24-27
通过对温度循环中凝露原理的分析,解释了采用充入干燥氮气(空气)进行湿度控制的原理,并从理论上分析和确定了进行该方法采用干燥氮气或空气的压力及流量,从而对参数进行了规范,确保试验的一致性。此外,本文还对温度循环中为何观测不到凝露现象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IEC 60945标准湿热试验中升温和加湿试验方法的合理性。通过根据湿热试验的基本原理和IEC 60068-2-30、IEC 60068-2-78以及GB/T 2423.3、GB/T 2423.4等相关国际、国家标准中湿热试验的具体试验方法,分析IEC 60945中湿热试验的试验方法是否合理。结果显示,IEC 60945标准中湿热试验的试验方法与IEC 60068-2-30、IEC 60068-2-78标准的操作顺序不同,试验结果也不相同。基于此,可有如下结论:IEC 60945标准中湿热试验的试验方法中升温和加湿的先后顺序与交变湿热的作用机理相悖,建议将试验方法的操作顺序修改为在低温条件下将试验箱内的相对湿度升到不小于95 %,待箱内相对湿度达到95 %以后,在3 h±30 min内将箱内温度由25 ℃±3 ℃升至40 ℃±2 ℃。  相似文献   

4.
彭建兰  王丽娟  谢详龙 《环境技术》2007,25(3):35-37,39
本文通过对低温系统露点温度控制技术的分析,指出该控制模式存在的不足,提出采用露点模式和时间程序模式相结合的露点节能控制模式对空气的干燥度和使用工况进行监控,从而实现对低湿度干燥空气的露点温度的智能监控.同时对两种控制模式耗能进行比较,指出露点节能控制模式明显优于单纯的时间程序控制模式,为低温系统露点控制提供了新的测控手段.  相似文献   

5.
陈彦  李晓峰  刘剑  邓环宇 《环境技术》2023,(5):44-49+58
本文对不同颜色户外密闭箱体受太阳辐射的热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深绿、沙漠黄和白色三种颜色的密闭箱体进行的太阳辐射热影响试验,得出不同颜色对太阳辐射热量吸收的差异,并通过箱体温度、箱内空气温度等变化,得出户外密闭箱体/箱内温度一天内的变化以及一年内的变化,对箱内环境温度受太阳辐射影响引起的温升进行了摸底,以及箱体温度和箱内温度进行了摸底,对户外密闭箱体的热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采用现场实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电气设备负荷-设备温湿度-室内环境参数-室外气象参数”的数值分析模型,本文揭示了江苏地区采用标准化方案建设的110kV模块变电站内部实际热湿环境问题现状和产生机理,确定了多因素影响下内部环境热湿传递过程规律及气流组织分布。结果表明中午12时至下午18时由设备损耗发热导致室内温度具有明显滞后现象,电容器、主变压器损耗发热量周期分别为48h和24h,与损耗发热量变化对应的室内温差分别为3.6℃和5.8℃;研究发现露点温度范围在(23.0~26.0)℃,温度控制阈值应高于露点温度以避免设备凝露;自然通风形式下热羽流现象导致设备上方空间存在积热区,同侧下进上出的通风形式导致气流短路现象。  相似文献   

7.
元件或装置的热响应特性可通过暴露在温度箱中模拟的温度环境下来确定。受试试品大小和所需温度环境的变化,都需要具有一定能力范围的试验箱。大多数温度箱都备有两级蒸气压缩制冷装置和能模拟-65℃~177℃范围内任何温度环境的加热装置。要求保持所需温度级的制冷,是指用来降低箱内温度的一小部分制冷,因大多数试验时间用来保持箱内温度级,故制冷装置对操作来说效率低、费用大。为了增加制冷装置效率,研制出一个两级蒸气压缩制冷装置,用来同时支持九台温度试验箱操作。通过把试验箱组成管网状集中到中心制冷装置,可使制冷能  相似文献   

8.
1.恒温箱、恒湿箱所要求的性能 作为环境试验用的恒温箱、恒湿箱所要求的性能,有以下几点: (1)箱内各部位的温度分布、湿度分布应均匀,即无因位置变化造成的差异。 (2)温湿度不得因温湿度控制或外部干扰出现时间性的波动。 (3)不论试样是散热或吸热,箱内的温度、湿度必须稳定。 (4)在将试样放入试验箱中时,应具备充分的加热、冷却和供湿能力,以便尽快地达到规定的温湿度。 (5)对于用程序控制的升温、降温等,必须完全遵循所编制的程序,热惯性要小。 (6)试验箱的结构必须具备下列特点:不应由于直接的热辐射、热传递而使试样升温或冷却。而且根据试验的要求,若指定箱内的  相似文献   

9.
刘平 《环境技术》1995,13(2):17-19
分析了温度冲击试验箱放试品的有效空间的试验温度与控制仪表上的控制温度值不符,而产生过试验和欠试验的原因,并提供了实用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该气候实验室的92.900m~3主试验箱是世界上最大和最复杂的气候环境试验箱,它采用空气补充系统以冷却或加热试验温度的空气,并将该空气吸入到试验箱内,以便喷气发动机在气候试验期间得以操作.本文讨论的其它试验设备还有2.750m~3发动机和辅助试验设备,2.125m~3太阳、风、雨和砂尘试验设备.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航天器导电滑环热真空试验时可凝挥发物VCM抑制的控制需求,根据低温吸附原理,在传统热真空设备温度控制系统基础上,加装独立控温功能的低温冷屏,并开展VCM吸附能力验证试验,对比分析改造前后微量可凝挥发物总量,改造后真空容器内的VCM量减少约1_~2个数量级,说明冷屏对污染物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由于低温箱内的湿度影响,造成某些产品的试验结果不同。列举了三种不同型号的低温箱内实际存在的湿度因素,并进行了测量比较,同时作了初步分析,最后对低温箱的制造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温度对吸油毡吸油性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利用低温和高温环境试验箱严格模拟环境温度,在不同温度环境下测试四种常用吸油毡对三种渤海原油的吸油性。试验同时测定三种原油的凝点,用于探索油品凝点对吸油毡吸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被测试的十二组吸油过程均属于物理过程,提出的关于吸油毡表面黏附和渗透作用的数学模式能较好描述这些过程;对于这三种原油而言,渗透吸油作用在冬季只适合于绥中原油;另外,吸油毡对三种原油,即使在夏秋季也无法达到最大吸油性;黏附和渗透吸油倍数同原油凝点以及吸油毡类型有关。四种吸油毡中,MXU1000系列的吸油性最好,羊毛毡的吸油性最低。  相似文献   

14.
适用于控制和(或)监视箱内环境温度的温度试验箱内温度传感器的配置,在许多环境试验规范中均作了简要叙述。按美国军用标准(MI——STD—810C)所述,温度传感器应配置在箱内或供给气流或返回气流的中心,并应防止加热器的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判定试验箱在恒温工作时的性能并进行系统误差校正,将PT100热电阻传感器布设于试验箱内,在试验箱的显示温度稳定后,利用标准自动测试系统进行箱内温度数据采集,并对数据进行线性最小二乘拟合。数据结果表明对于同一试验箱,改变其温度修正值后,测得数据的线性拟合系数中斜率基本一致,但截距明显改变。最后给出了原因分析以及确定最佳温度修正值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5,15(4):23-23
天空中的云有高有低,高的有1万多米,低的只有几十米,甚至跟地面上的雾连成一片。形成云的主要原因,是潮湿空气的上升运动。空气经常由于热力作用、锋面作用或地形的作用,产生上升运动,由于高处的大气压力比低处小,空气在上升的过程中,就逐渐膨胀,空气的体积膨胀是要消耗热量的,而这种热量是取自上升空气的内部,从而降低了它本身的温度。一旦上升空气的温度降到与其露点温度相同时,就会有一部分水汽附着在烟尘微粒上凝结成小水滴。如果凝结高度上的温度在0以下,水滴就冻结成冰晶。‘这些水滴或小冰晶的体积非常小,它们的横断面直径通常只有千分之几到百分之几厘米,统称为云滴。云滴的体积虽然微小,但它的密度却比空气大800倍,按理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它们应该落到地面上来,为什么人们所看到的云总是浮在空中呢?  相似文献   

17.
新能源变流产品应用环境复杂,针对高温高湿应用环境下的光伏兆瓦房内部变流产品结构件并没有锈蚀的反常现象,通过对兆瓦房内外各部位的温湿度数据采集,掌握了产品现场运行过程中环境温湿度参数并深入分析其变化规律与特点,根据分析结果对有气候防护场所固定使用的变流产品,提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余热控湿新方法,为产品在高湿环境防凝露和防腐蚀设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大型构件试品振动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型构件试品振动试验的控制方法是试验成败和确保试验准确度的关键。每项试验由于构件形式结构参量各不相同很难以一种固定的控制模式对待,必须在对试品响应特性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比较若干控制方法的优劣,以确定有效可行的控制方法。本文作者结合某项工程试验的实践,论述研究分析的方法,供读者应用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设置环境温度为7℃、0℃、-15℃和进水温度为9℃、30℃、50℃的9种不同组合工况实验,研究环境温度和进水温度对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制热量、耗电量、热泵能效比的影响,得到低温性能变差的原因,并给出优化建议。结果表明:环境温度是影响制热量的主要因素,进水温度是影响制热量的次要因素;进水温度是影响总功率的主要因素,环境温度是影响总功率的次要因素。热泵能效比COP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而降低,随着进水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此外,针对低温下空气源热泵效率变差的情况,提出可以采用喷气增焓系统或变频压缩机来提升补气量,或者采用再加热的方法提高蒸发器出口冷媒的吸气温度等方式来提高系统制热量和能效比COP。  相似文献   

20.
试验工程师经常要测量环境试验箱内的湿度含量.由于许多产品受到湿度影响,所以这一测量和温度同等重要.什么是湿度?湿度是存在于空气或其它气体中的水.通常,我们根据达尔顿分压规律测量这一气体的分蒸气压.湿度是较难测量的一种参数.以下章节将介绍几种最普通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