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正> 1 引言蓝宝石泛指除红色以外的所有其它颜色的刚玉类宝石。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山东蓝宝石砂矿最早发现于1987年,随后找到了原生矿,是我国重要的蓝宝石产地之一。矿区蓝宝石的基础矿物学工作做得较少。本研究  相似文献   

2.
典型农药废盐热处理特性及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我国农药行业的迅速发展,农药废盐的管理和无害化处置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为了解决农药废盐热处理适用性的问题,推进废盐热处理工业化进程,选择盐城某企业典型农药废盐开展热重试验和动力学模型研究,分析废盐的热处理特性;基于热重试验和动力模型获取的优化参数,进一步利用管式炉模拟试验研究循环流化床焚烧炉处置废盐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农药废盐热解和燃烧的失重过程相似,在升温过程中一直处于缓慢失重状态,但均只有一个明显的失重阶段.其中,热解的失重阶段为170~298℃,700℃时减重率达到84.08%,燃烧的失重阶段为194~315℃,700℃时减重率达到81.45%,为了使废盐充分反应,根据热重结果确定热处理温度为350℃.热处理动力学分析表明,燃烧和热解在失重阶段反应机理相同,氧气的存在可以促进废盐的热处理过程,确定了热处理的组分为空气组分,该农药废盐属于低热值成分复杂的固体废物.在上述条件下,利用管式炉模拟试验进一步优化了废盐的热处理条件为温度350℃、停留时间45 min、空气组分、空气流量40 mL/min.对热处理后的残留物及烟气进行GC/MS分析发现,热处理法可有效降低废盐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烟气中有害物质以苯系物为主,含有少量氯苯及氯代烃类有机物.研究显示,经过管式炉热处理试验后,废盐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达82.93%,可以有效降低有机污染物含量,从而验证了该类废盐热处理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用预先热处理的材料生产长杆高强度双头螺柱新工艺 ,消除了长杆的热处理变形 ,降低了机械性能的不稳定性 ,提高了产品质量及螺纹联接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正> 本文报道了对澳大利亚中部元古代麻粒岩相岩石进行详细调查所获得的假蓝宝石(基本上为(Mg,Fe)_2Al_4SiO_(10))麻粒岩的 Nd 同位素数据、稀土丰度和其它化学数据。含假蓝宝石的麻粒岩和伴生的高镁麻粒岩的组成,与任何普通火成岩或沉积岩的组成不  相似文献   

5.
温度和停留时间对DDT污染土壤热脱附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瑛  李扬  黄启飞  张增强 《环境工程》2012,30(1):116-120
采用热处理方法分别对自配DDT及其衍生物(DDTs,包括p,p'-DDT、o,p'-DDT、p,p'-DDD和p,p'-DDE)污染土壤在5个温度(100,200,300,400,500℃),6个停留时间(5,10,20,30,40,50 min)下的DDTs去除率及热处理前后的DDTs残留浓度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热脱附对DDTs污染土壤修复效果显著。当温度达到300℃以上时,热脱附技术的优势开始显现。300℃下40 min时的DDTs去除率与400℃及500℃处理10 min时相当,均能达到97%以上。对热处理前后土壤中DDTs的残留浓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土壤中的主要污染成分p,p'-DDT在200℃以上时大量减少,主要转化为p,p'-DDE。p,p'-DDE在200~300℃时大量生成,400~500℃被去除。根据能耗分析结果得出较佳热处理条件为400℃,10 min。  相似文献   

6.
焦炭、活性炭和生物炭等传统炭化材料的炭化过程和机制已经较为熟悉;同时,土壤热处理过程中的发生的炭化反应对土壤再利用特性有重要影响,但是目前受到关注较少、机制不明。探讨了炭化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应用、炭化反应历程和炭化产物的物化特性表征方法、炭化反应过程的影响因素(炭化方式、参数、矿物质及添加剂等)及其在土壤热处理炭化研究中的指导作用,最后提出了土壤热处理炭化研究中应重点关注方向。分析结果表明:炭化表征方法可用于分析土壤有机污染物炭化行为及鉴定炭化产物;炭化产物的产率和性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可用于分析土壤热处理条件对炭化行为的影响特性。  相似文献   

7.
废弃重组质粒DNA热处理效率的环境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环境因素对质粒DNA热处理效率的影响以及热处理过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pET-28b质粒为材料,采用定量PCR技术结合质粒转化等方法分析了pH、NaCl、牛血清白蛋白(BSA)及EDTA浓度等因素对质粒DNA热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BSA及EDTA的存在对热处理过程中的质粒DNA具有保护作用,且保护作用依次增强.在纯水中热处理30min后的质粒DNA可扩增的片段数仅是在0.1%的EDTA中热处理30min后质粒DNA可扩增片段数目的1.7%.由于生物实验室废水中通常含有上述有机或无机物质,因此,实际热处理过程中质粒DNA的降解半衰期可能远长于先前报道的2.7~4min,残留的转化活性也可能更高,这必须引起我们高度关注.但是,研究结果也表明,酸性条件下的热处理能加速质粒DNA的失活和降解,因此建议热处理过程可在弱酸性条件下完成,以强化其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铅锌尾矿和CRT玻璃固体废弃物为主要原料,采用烧结法制备尾矿微晶玻璃,考察了不同热处理制度对铅锌尾矿制备微晶玻璃的影响。熔化阶段,通过观察混合料在两种升温熔化方式下的熔化现象和熔化效果,确定混合料需在1200℃左右保温1h,以排除SO2,CO2等气体,升温至1500℃左右,原料完全熔化;晶化阶段,根据差热曲线(DTA),以晶化温度和晶化时间为影响因素,设计热处理正交实验,通过试样的表观形貌、抗压强度、结合极差分析,确定晶化温度对尾矿微晶玻璃硬度的影响要明显大于晶化时间;根据XRD测试和曲线图可知,不同热处理制度下制备的尾矿微晶玻璃,主晶相均为透辉石,而结晶程度有所不同,导致强度存在差异,合适的热处理制度为:晶化温度1080℃,晶化时间1.5h,制得的尾矿微晶玻璃性能优良,试样平均抗压强度为218.7MPa,吸水率在0.05%以下。  相似文献   

9.
污泥热处理及其强化污泥厌氧消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污水生物处理的广泛应用产生了大量剩余污泥,剩余污泥的处理与处置已成为污水处理厂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厌氧消化是一种常用的污泥处理方法,传统的污泥厌氧消化处理方式存在许多不足,而污泥热处理却能使之改善.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污泥热处理的研究进展,从污泥热处理的机理出发,总结了热处理对污泥的作用过程及其对污泥特性的影响,分析了污泥热处理的影响因素.在阐述热处理对污泥厌氧消化的强化作用及其强化机理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影响热处理强化污泥厌氧消化的主要因素.同时,对污泥热处理及其强化污泥厌氧消化存在的不足及其今后的发展方向作了简要的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摆辗模具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及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1.
An alternative, and potentially better, means to process prime LED sapphire wafers is proposed. A brief history of material removal mechanisms suggests that brittle materials can be abraded in a ductile regime and that this can be a superior mode of removal. Advantages in material removal rate, surface finish and subsurface damage for a 2-body ductile removal of sapphire are shown relative to 3-body material removal. A major difficulty with this approach may be getting the LE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understand that the appearance of the sapphire surface is quite different, unfamiliar yet predictable. Finally, some potential alternative process approaches are discussed that utilize 2-body material removal.  相似文献   

12.
再生水源主要指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水,笔者以组织编制《沈阳市"十一五"时期再生水源热泵供热规划(2007-2010)》为基础,通过对沈阳市供暖现状调查、城市污水处理及排放状况以及水源热泵技术的应用普及等方面的数据分析,浅谈再生水源热泵在沈阳地区应用的经济性和其应用潜力,并对推广使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高七井几年的地热资料的整理,分析地热异常与地震预报的对应规律,在总结以往震例的基础上,对高七井地热映震效能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固定化微生物制氢预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热处理、酸处理和碱处理三种预处理方法对固定化微生物制氢的影响。由试验得知,热处理可有效杀死产甲烷菌,使固定化微生物具有较高的累积产氢量和产氢速率。  相似文献   

15.
海表温度作为近岸海洋热浪事件的重要孕灾环境要素,揭示其变化规律有助于预测未来热浪事件的发生。本文将用于表达热浪事件发生前和发生时海表温度变化规律的关联规则定义为事件模式,提出了基于限定motif关联规则挖掘的模式发现方法。方法通过STAMP算法挖掘出motif,运用MDL评分策略分割motif形成候选关联规则,结合热浪事件发生的约束条件,实现对海洋热浪事件模式的提取。本文利用中国近海3个站点的海表温度数据进行海洋热浪事件模式发现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近海的海洋热浪呈季节特征,主要发生于夏季,且持续时间达20天以上,海洋热浪事件模式呈现有规则的升温和下降趋势,升温速率和降温速率呈对称特性,且在热浪发生前,海表温度有一个短暂的升温间歇期。  相似文献   

16.
杨康  李辉  嵇鹰  马智  徐德龙 《环境工程》2015,33(5):81-84
燃烧过程中煤氮的热迁移特性决定着NOx的生成与最终排放量,并对控制和治理燃煤过程中NOx污染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将煤氮的热迁移过程分为挥发分氮及焦炭氮2个不同热迁移路径进行讨论,归纳了在燃烧过程中挥发分氮及焦炭氮热迁移的特性及相关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定量解析煤氮热迁移过程"这一国际学术难题的研究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矿区(城市)热污染的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介绍了利用遥感进行热污染监测的方法,并给合实例加以说明。通过对晋城市热污染的研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车用发动机热平衡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发动机热量分配、热负荷及冷却系统智能控制为切入点,综述了车用发动机热平衡研究的现状,并探讨了进一步的发展方向。指出针对我国特殊的高原环境,进行极端工作环境下热量分配变化规律的研究、发动机热平衡模拟试验技术研究、开展高原环境柴油机冷却系统智能控制研究,以最优化匹配散热需求是未来发动机热平衡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甘肃河西保护地水热资源及其在栽培中的再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用气候学原理,对保护地内水热资源的再利用作了系统分析,定量得出再利用资源值后,将其结果应用到瓜菜生产中,得出当地瓜菜生产的适播期和部分热量指标,为保护地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甘肃河西保护地水热资源及其在栽培中的再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试验,用气候学原理,对保护地内水热资源的再利用作了系统分析,定量得出再利用资源值后,将其结果应用到瓜菜生产中,得出当地瓜菜生产的适播期和部分热量指标,为保护地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