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检验测量结果的可信性、可比性,必须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本文根据氨氮的分析方法分析不确定度的来源,按不确定度评定原则给出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分析了造成氨氮测量不确定度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
锅炉烟尘排放浓度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合理评定,一直是困扰检测实验室的一个难题。根据环境监测的特点,通过实例,阐述了烟尘排放浓度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对废气监测领域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提出个体防护装备鞋外底耐折性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通用方法,测量了鞋外底耐折性能,对会影响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了测量结果重复性的模型,通过实验确定了2类不确定度的来源.利用校准报告、日常实验测量以及重复性实验获得的结果,计算出实验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相关检测实验室在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方面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根据我国计量技术规范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结合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的实际要求,讨论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概念、评价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结果的实际运用,说明建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程序及应用,是达到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和规范性管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国计量技术规范JJF1059-1999<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结合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的实际要求,讨论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概念、评价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结果的实际运用,说明建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程序及应用,是达到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和规范性管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实验室分析基础上对连续流动分析法测定水中总磷过程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本文建立了数学模型,对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不确定度分量、合成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最后给出了总磷测量结果的标准表示方法。  相似文献   

7.
按国标GB/T7702.11-1997<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苯蒸气防护时间的测定>对煤质颗粒活性炭苯吸附时间进行测定,评定了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确定了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并就如何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测量装置、校验方法、人员、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安全阀在线校验整定压力误差的来源。分析认为安全阀在线校验量值特性由测量系统不确定度决定,根据安全阀在线校验的数学模型,对测量参数和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和评定,得到整定压力相对扩展不确定度表达式,提出了安全阀在线校验控制措施和整定压力偏差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GB/T7702.7-2008,对活性炭碘值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分析和评定,定量表征了测量结果的可信程度。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碘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过程、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从而对此测量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科学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评定秋千座椅防撞击试验装置性能的各项技术指标和技术特性~[1],本文根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规定和GB/T 28711—2012《无动力类游乐设施秋千》的检测方法,通过对试验过程的分析,得出秋千座椅防撞击试验装置测量不确定度与以下因素有关:加速度的轴向角度影响因素、测试铝球的质量、加速度峰值测量重复性和投影仪的测量读数,其中加速度峰值测量重复性为主要不确定度来源。  相似文献   

11.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充填管道堵塞风险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预测深井矿山充填管道堵塞的难易程度,运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充填管道堵塞风险性评价模型。选取10项评价指标作为未确知测度模型的判别指标,根据实测数据建立各项指标的未确知测度函数,并利用信息熵理论获得各判别指标的权重,依照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等级判定,最后得到充填管道堵塞风险性预测值。研究结果表明:金川龙首矿、大红山铜矿、河东金矿和新城金矿等4个评价对象的风险性等级分别为:Ⅱ级、Ⅲ级、Ⅳ级和Ⅲ级。未确知测度理论能综合考虑各项评价指标对评价体系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定量计算。  相似文献   

12.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公路隧道水害危险性评价模型。从内因和外因的视角分析,同时将内因分为水害来源、通道、水量三个部分,采取隧道区降水量、地表水文情况、隧道区渗透系数、构造断裂带类型、围岩分级、岩土分类、单位涌水量、隧道区平均气温、隧道区植被覆盖率、隧道区地下水腐蚀性(酸性)、防排水措施情况、隧道施工分级、安全管理情况等共13项指标作为为确知测度模型的判别指标;根据相应的实测数据构建未确知测度函数,同时利用信息熵理论获得各判别指标的权重,依据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等级判定,最后得出公路隧道水害危险性评价结果。运用该方法对国内6条典型公路隧道的水害危险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公路隧道实际情况相吻合。因此,这种新方法能够应用到公路隧道水害的危险性评价中,并能解决公路隧道危险性评价的诸多因素不确定性问题,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为了使地震崩塌危险性评价过程更具操作性,提出了可变模糊集评价方法。首先,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地震地质、地层、气象水文等15项影响因子作为评价地震崩塌危险性指标体系并建立了相应等级标准;其次,选取受汶川地震影响的映秀至耿达段公路两侧崩塌点为样本,将离差最大化方法引入权重计算过程中,利用指标实际数据离散性求得权重;最后,应用可变模糊集理论,通过改变可变模糊评价模型参数对地震崩塌危险性进行线性与非线性组合评价,并将均值作为最终评价结果,且通过与其他方法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可变模糊集方法在地震崩塌危险性评价中有更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安全生产状况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我国省市的安全生产级别,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安全生产状况评价的等级模型。根据实际情况,选取5项评价指标,建立各评价指标的未确知测度函数。利用熵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避免人为主观性对评价的影响,根据多指标综合测度评价向量和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评判。结合2009年9省市对应指标统计数据,采用未确知理论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评价,并结合实际进行分析。该理论为省、市安全生产提供了指导性的建议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改进模糊Petri网在空管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有效的空管安全风险评估是进行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保证航空事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遵循计划(P)—实施(I)—检查(C)—处理(A)的程序,建立了具有针对性的空管安全风险评价体系。在评估过程中采用模糊Petri网方法,同时针对其节点过多和变迁权值主观性强的缺点,引入风险等级阀值和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运用逆向搜索的方法简约复杂的模糊Petri网,在保证能够找出威胁安全的主要因素和准确评估空管系统安全状态的前提下,简化后续计算和推理过程,快速得到评价结果,实例验证该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6.
在比较分析现有各种评估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证据推理的安全性评估方法。在评估过程中,首先确定评价因素集及相应的权重和评价等级及评价等级效用值,然后利用解析算法进行证据的合成,并根据方案最终效用值到各评语等级效用值之间距离的大小确定评价等级。最后,将该方法运用于某客运索道安全评估,得出客运索道安全性评价为较好,并通过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相比,进一步论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应答器系统风险评估过程中存在较大模糊性和主观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网络分析法(ANP)和模糊证据理论的风险评估模型。首先,识别评估对象的风险因素,建立相应的ANP评价模型,采用专家均值置信法改进传统ANP,确定风险因素权重;然后利用模糊数学理论确定专家评语基本信度分配(BPA)函数,并运用折扣系数法修正证据理论,合成专家意见得到各风险因素的BPA函数;最后通过加权平均函数实现风险综合评判,依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风险等级。利用该评估模型对应答器系统功能失效进行了风险评估,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油气管道风险分析的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从风险分析的不确定性入手,建立了管道风险分析的质量评价观点.基于油气管道风险分析的实施步骤,提出用检查表法对风险分析的完整过程进行质量评价,利用风险评价员的一致性和有效性指标对其评价结果进行质量优劣评定.鉴于油气管道风险分析中普遍采用评分指标法对事故发生概率进行估计,依据采取这种行为所要承担损失风险的大小程度,提出用风险函数法对这种半定量评价法的合理性进行质量评价.实例应用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质量评价方法不仅可以辨识风险分析过程中的人因缺陷,而且可对油气管道风险分析结果的质量进行量化评价,有利于提高人们对风险分析结果的认同度.  相似文献   

19.
Bow-tie analysis is a fairly new concept in risk assessment that can 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different risk control parameters, such as causes, hazards and consequences to mitigate the likelihood of occurrence of unwanted events in an industrial system. It also facilitates the performance of quantitative risk analysis for an unwanted event providing a detailed investigation starting from basic causes to final consequences. The credibility of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he bow-tie is still a major concern since uncertainty, due to limited or missing data, often restricts the performance of analysis. The utilization of expert knowledge often provides an alternative for such a situation. However, it comes at the cost of possible uncertainties related to incompleteness (partial ignorance), imprecision (subjectivity), and lack of consensus (if multiple expert judgments are used). Further, if the bow-tie analysis is not flexible enough to incorporate new knowledge or evidence, it may undermine the purpose of risk assessment.Fuzzy set and evidence theory are capable of characterizing the uncertainty associated with expert knowledge. To minimize the overall uncertainty, fusing the knowledge of multiple experts and updating prior knowledge with new evidence are equally important in addition to addressing the uncertainties in the knowledge. This paper proposes a methodology to characterize the uncertainties, aggregate knowledge and update prior knowledge or evidence, if new data become available for the bow-tie analysis. A case study comprising a bow-tie for a typical offshore process facility has also been developed to describe the utility of this methodology in an industrial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20.
针对海上输油管道在多层次、多变量、多种非定量因素的影响下缺乏有效定量评估手段的情况,建立输油管道体系的多层次安全评估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指标对应的权重,提出采用多层次灰色理论,对输油管道体系进行安全评估,将风险影响程度进行定量化处理,给出了在役输油管道的可靠性量化结果。多层次灰色评估方法针对少数据、小样本、信息不完全和经验缺乏的不确定性问题有着计算简便、直接、科学和实用的特点,可为海上输油管道的在役安全评估提供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