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的SCIE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91—2015年全球发表的10 437篇脱硫领域研究的SCI文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并从文献数量的增长趋势、中美文献的对比、文献的期刊分布、文献的地区分布及国际合作、文献的研究机构、文献的高被引论文和文献的关键词角度,分析了脱硫科研领域的研究现状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近25年来全球脱硫领域的研究发展迅速,发表的脱硫主题SCI文献的数量快速稳定地增长;25年间,美国脱硫领域研究的SCI文献的数量基本保持不变,而中国21世纪以来发表的脱硫主题SCI文献的数量飞速增长,且SO2年均排放总量呈下降趋势;10 437篇脱硫领域研究文献发表在1 141种期刊上,主要涉及能源、燃料和化学等领域;参与脱硫领域研究的地区分布呈现出扩大化趋势,主要位于北美、西欧、东亚和南亚4个区域;脱硫领域的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中国高校和科研院所,中国对脱硫领域的投入力度稳居世界前列,发表的脱硫领域研究的SCI文献数量位居世界第一,但论文的质量仍有待提高;通过文献的关键词和高被引论文分析,预测机动车石油燃料脱硫、催化剂脱硫和深度脱硫是脱硫领域未来的研究热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2.
污染土壤修复是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途径,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文献资料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VOSviewer等文献计量软件,针对近10年(2011—2020)全球土壤重修复领域的相关文献,从发文量、发文国家、机构、关键词、作者、期刊及被引频次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污染土壤修复研究文献数量呈快速增长态势,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法国等是外文文献发文量较多的国家;外文文献主要载文期刊有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Chemosphere、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等;在外文文献发文数量和被引频次上,中国科研机构均占有重要地位,表明我国在污染土壤修复领域有着较强的国际学术影响力;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发现“重金属”“生物有效性”“Pb”“植物修复”“生物修复”“固定化”“风险评估”“多环芳烃”等是近10年的研究热点;利用关键词突现功能,发现风险评估、污染因子空间分布、土壤微生物群落、生物炭正...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重庆维普数据库收录的有关我国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论文进行了检索,以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明确了我国污染土壤修复研究的发展现状。2000—2011年,我国污染土壤修复领域的文献量呈快速上升趋势,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关注。该领域涉及作者6 012名,核心作者129名。著录发文机构共1 067家,发表论文100篇及以上的机构3家,是本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发文数量居首位。被引次数排在前10位的论文总被引次数为3 188,被引次数最高的前3篇论文分别刊登在《土壤通报》、《科学通报》上。《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其前身《农业环境保护》)刊发论文数量、影响因子居于榜首,《安徽农业科学》刊发89篇,位居第2。关键词分析表明,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农药污染是我国土壤污染的主要类型;土壤修复方式以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电动修复较多,化学修复、物理修复、淋溶修复较少;原位修复较异位修复研究为多。  相似文献   

4.
对SCI数据库中1995-2014年发表的以除尘为主题的9 041篇文献进行了计量分析,包括成长趋势、期刊分布、国家分布、国际合作和关键词分析,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全球除尘领域的研究趋势。结果表明:近20年来除尘领域研究发展迅速,文献数量快速稳定增长,9 041篇文献出版在1 990种不同的期刊上;此外,除尘领域研究国际化趋势明显,研究区域主要位于北美、西欧、东亚和南亚,其中美国的综合研究实力最强,各国间形成了一个美国为中心的合作关系网;通过作者关键词分析,源解析以及有关细颗粒物的研究是近期的研究焦点,而含重金属粉尘的去除一直都是这20年来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在能源、农业、交通运输、市政工程、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广泛使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开展建设和运营。为客观地掌握国内外PPP的研究现状,明确当前的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笔者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的SCI和SSCI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工具Histcite Pro对当前国内外PPP研究工作进行了系统的计量学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PPP研究最早开始于1952年,且从1993年开始文献呈现增加趋势;美国、中国和英国在该领域发表文献最多,且国际上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单位主要集中在美国境内,我国研究实力较强的有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清华大学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国PPP项目、风险、绩效、疾病、药物研发、金融、可持续、公共卫生等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以来,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EDCs)逐渐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为系统梳理EDCs领域文章的知识结构与研究脉络,探究EDCs的研究热点与未来趋势,以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与Web of Science (WoS)数据库中关于EDCs的文章为原始数据,分别检索到1 952与11 646篇相关文章,检索截止日期为2021年6月25日.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使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分析文章的关键词、来源期刊、学科领域、国家机构和引用文献等,结果表明:①国际上对EDCs的研究已有近30年的历史,大致可分为早期探索(1991—2000年)、深入研究(2001—2011年)和扩展研究(2012—2021年)3个阶段,其研究热度与每年发文量均呈稳定增长趋势. ②EDCs的环境行为与毒理效应机制是国内外研究的焦点,尤其是双酚A类似物和苯甲酸酯类物质. ③美国和中国发表的EDCs相关文章较多,发文量分别为2 483和1 822篇. 关注EDCs研究的国家以欧美地区的发达国家为主;中国科学院大学与美国环境保护局为发表相关文章较多的机构,发文量分别为319和222篇. ④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是发文量最多的期刊,“环境科学”与“毒理学”是发文量最多的学科领域. 研究显示,国内外在EDCs领域的研究脉络大致相同,主要集中在双酚A、壬基酚等EDCs的毒性效应、机制以及环境检测领域,未来还应加强EDCs复合暴露及毒性修复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锑对农作物影响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了1991~2021年该领域的文献,利用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对年发文量、发文国家/地区、研究机构以及关键词共现网络、突显关键词、文献共被引网络和关键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并总结了未来研究发展趋势.结果显示:1991~2021年,本研究领域发文量整体呈快速增长模式,中国、美国、巴西、印度、意大利、西班牙等发文量较多,是推动该领域发展的主要国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是全球发文数量排名前10的中国研究机构,占总发文量的10.5%.基于关键词共现网络及突显词分析,锑对农作物的影响研究从主要考虑农作物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发展到考虑土壤、作物、水体、沉积物等环境中锑的迁移转化机制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活性的响应机理以及锑对人类健康的风险评价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8.
玉米秸秆和玉米芯生物炭对水溶液中无机氮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明玉米秸秆和玉米芯生物炭对水溶液中无机氮的吸附性能,研究了其对NH4+-N、NO3--N和NO2--N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并用等温吸附模型对NH4+-N和NO3--N的吸附过程进行拟合,探讨制得生物炭对无机氮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400℃和600℃制得玉米秸秆和玉米芯生物炭均呈碱性,表现为400℃ < 600℃;同种原材料,与400℃制得生物炭相比,600℃制得生物炭碱性含氧官能团数量较多,而酸性含氧官能团数量较少.400℃制得生物炭对NH4+-N的吸附能力较强(玉米秸秆和玉米芯生物炭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4.22和4.09mg/g);而600℃制得生物炭对NO3--N和NO2--N的吸附能力较强(玉米秸秆和玉米芯生物炭对NO3--N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0.73和0.63mg/g;对NO2--N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0.55和0.35mg/g).与NO3--N和NO2--N相比,玉米秸秆和玉米芯生物炭对NH4+-N的吸附能力更强,4种生物炭对NH4+-N的平衡吸附量是NO3--N/NO2--N的4.29~20.2倍.等温吸附模型拟合研究表明,玉米秸秆和玉米芯生物炭对水溶液中NH4+-N和NO3--N的吸附过程均可用Freundlich模型描述,其在生物炭表面的吸附是多分子层吸附.  相似文献   

9.
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对锑生态环境风险和水质基准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通过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00—2022年的相关文献,分析文献数量、作者、机构、期刊、关键词等指标,并采用共现分析、聚类分析和关键词演化分析来揭示研究热点和前沿。结果表明:锑生态环境风险和水质基准研究领域文献数量自2000年以来呈逐年增多的趋势,中国和美国的科学家贡献最多。其研究点主要集中在锑污染的来源、传输、转化、生态效应等方面。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锑在环境中的分布特征和健康风险是当前研究的热门方向,而锑在土壤、水体和大气中的分布与迁移成为研究的重要问题。关键词演化分析发现,锑污染物的检测与监测、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锑的生物富集与转移、锑的迁移转化与去除技术等逐渐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锑生态环境风险和水质基准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和趋势,为锑的科学利用与管理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流域生态健康评价是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和生态管理的基础,以Web of Science(WOS)和中国知网(CNKI)论文数据库为数据源,通过科学知识图谱工具CiteSpace对国内外流域生态健康评价研究领域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表明:2个数据库的流域生态健康评价领域发文量呈波动式增长趋势,2005年后CNKI发文量高于WOS发文量;WOS发文量位居前列的国家有澳大利亚、中国、美国和法国等;该领域多学科交叉融合,包含生态学、动物学和植物学等;德国、英国和美国在该领域影响力表现突出,我国影响力较小,且与国际的研究合作较少;研究内容方面,国外集中在评价方法的研究,包括预测模型法、生物完整性法等;且注重流域的生境与栖息地评价,更强调流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生态修复,关注流域生态的永续发展;国内则注重学习国外的评价体系与技术方法,构建适合本土的流域生态健康评价体系,同时3S技术在该领域成为较新的热点,可能在未来成为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1.
全球地下水开采总量的90%以上都被用于农业生产,地下水资源已成为事关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因此,明确全球农业生产对地下水影响研究的热点演进过程与未来趋势,对于灌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知网(CNKI)核心期刊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通过可视化文献分析工具CiteSpace,对2000—2020年全球范围内农业生产对地下水影响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该领域近20年的研究进展、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结果显示:在农业生产对地下水影响的研究中,CNKI和WoS发文量平均增速分别为1.45和53.7篇/a,美国和中国是该研究领域发文的主导国家,其发文量分别占总发文量的24.94%和15.70%;在全球各大研究机构中,中国科学院是该领域最具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机构;农业面源污染和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价是当前全球在该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并在人口激增、水资源匮乏、粮食短缺等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将继续保持一定的热度;地下水超采是农业生产对地下水影响领域中重要的研究主题,Scanlon和Taylor等专家的高被引文章在该领域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生物炭作为土壤改良剂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但其自身携载的污染物可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因而需要引起关注. 以菜籽饼为前体材料,采用厌氧炭化法于200~700 ℃下制备生物炭,研究了生物炭中PAHs(多环芳烃)、重金属及矿质元素的赋存特征,评估了施用生物炭的环境适宜性. 结果表明:生物炭中PAHs总量(以w计)为0.2~3.4 mg/kg,重金属及矿质元素Cu、Zn、Pb、Cd、Cr、Ni、Fe和Mn的全量(以w计)分别为8.9~23.3、149.9~372.1、1.1~1.9、<0.014、6.3~14.8、5.9~14.0、140.6~462.1和86.8~269.2 mg/kg. 所有生物炭的PAHs总量和重金属全量均低于我国、美国及欧洲国家的污泥农用控制标准(以上各国PAHs总量以及Cu、Zn、Pb、Cd、Cr和Ni全量的最低标准值分别为6、250、500、300、5、600和100 mg/kg),少数生物炭中易淋溶态Mn质量浓度超过以上国家的地下水或饮用水标准(各国的最低标准值为50 μg/L). 总之,高温(500~700 ℃)条件下制备的生物炭中PAHs总量及易淋溶态元素质量浓度较低,适宜在土壤中施用.   相似文献   

13.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8):47-54
生物炭基人工湿地是以生物炭为基质来实现水体净化的一种人工生态系统。生物炭基质是人工湿地去除水体中氮磷素和有机污染物的关键要素,同时支持植物和微生物生长。基于文献调研和综合分析,文章探讨了生物炭基质对人工湿地中氮、磷素和有机污染物的去除路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分析了生物炭基质对人工湿地植物生长的影响。生物炭不仅能够通过吸附和络合等作用去除水体中的氮、磷素和有机污染物,还能通过促进微生物和植物的生长,提升微生物的生化作用,从而促进水体的净化效果。生物炭的综合利用不仅为中国农林固废和市政污泥资源化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前景,还能将吸附和络合了氮、磷素的生物炭回收,作为土壤改良剂和缓释肥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文章分析了优化生物炭基人工湿地水体净化的研究方向,并探讨了生物炭在人工湿地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特征及发展趋势,基于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2000—2020年发表的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研究的相关文献信息,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发文量、引用频次、作者、发文国家、研究机构、发文期刊、关键词等进行分析,解析近20年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结果表明:2000—2020年共发表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研究相关文献3 312篇,年发文量呈上升趋势;文献涉及全球108个国家,其中中国发文量为1 208篇,占总发文量的36.46%;antibiotic resistance(抗生素抗性)、diversity(多样性)、drinking water(饮用水)是中介中心性较高的关键词,也是抗生素污染研究的核心内容;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和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是该领域文献的主要期刊载体;抗性基因对水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抗性基因在食物链中的富集迁移特征等为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5.
由于生物质原料来源广泛,缺乏生物炭内源污染物及其用量限制标准,极有可能将含有高内源污染物的生物炭用于环境修复,产生潜在的环境风险.采用清洁区、中度和重度污染区的巨菌草为原料制备生物炭,考察其内源铜(Cu)和镉(Cd)全量及其酸溶态含量和持久性自由基(PFRs)分布,并研究生物炭浸出液对小麦根伸长抑制率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度污染区九牛生物炭Cu和中度污染区水泉生物炭中Cd含量分别是清洁区红壤生物炭Cu和Cd的3.73倍和4.43倍,九牛生物炭中酸溶态Cu含量分别是水泉和红壤生物炭的3.32倍和2.84倍,水泉和九牛生物炭中酸溶态Cd含量分别是红壤生物炭的7.95倍和5.11倍.3种生物炭中均含有相邻氧原子以碳为中心的PFRs,表现为:红壤>九牛>水泉.3种生物炭浸出液对小麦根伸长均表现为抑制作用,但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小麦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其中九牛生物炭浸出液对小麦根伸长抑制率最高,达到27.7%.本研究表明,生物炭中内源重金属及PFRs等污染物的共同作用对小麦幼苗产生了显著的生物毒性,后期的研究需关注生物炭内源污染物的潜在环境风险,避免产生二次污染等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生物炭作为一种减污降碳相协同的土壤改良剂,在抗生素污染控制方面均有较大应用前景.为了系统研究生物炭施用对抗生素在土壤中环境行为的影响,对2011~2021年发表的20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表明,抗生素在生物炭改良土壤中的吸附、降解行为受生物炭施用量与性质的显著影响.施用质量分数为2%时,对抗生素吸附行为的影响最强,效应值为0.19;施用质量分数为5%时,对其降解作用影响显著,效应值为0.23;生物炭比表面积、极性、稳定性和芳香化程度对分配系数的增加影响非常显著,分别为0.11、0.13、0.09和0.18;而生物炭施用量和性质对抗生素迁移行为影响并不显著.生物炭还可通过调控土壤环境间接影响抗生素环境行为.但抗生素在土壤中多环境行为耦合对生物炭的响应机制仍不明确,生物炭田间施用的长效性与负面效应仍缺乏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7.
Ca/Mg负载改性沼渣生物炭对水中磷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处理含磷废水和实现沼渣资源化利用,将农业废弃物沼渣制备成生物炭(ZZs),通过Ca Cl2和MgCl2溶液对其进行浸渍改性,探究改性沼渣生物炭(CMZZs)对水体中磷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改性后沼渣生物炭钙镁含量分别是改性前的1. 3和15. 4倍; SEM-EDS、BET、FTIR和XRD等测定表明,改性未改变生物炭表面化学官能团种类,但改性后生物炭出现新的衍射峰,与标准卡片对比后认为可能存在Mg(OH)_2、MgO等物质.当温度为303 K,溶液pH为9. 0时,CMZZs最大吸附量为76. 92 mg·g~(-1),是改性前的30. 1倍.等温吸附实验数据符合Freundlich方程,为多层吸附.吸附动力学分析发现,改性后生物炭在100 min内基本达到吸附平衡,吸附过程符合假二级动力学方程,以化学吸附为主.上述结果说明钙镁改性沼渣生物炭对于去除水中磷具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论文采用文献计量学等研究方法,以CNKI近5 a的引文数据库数据为基础,对国内资源科学领域的26种典型期刊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国内资源科学领域Top 10的机构、期刊、主要基金资助及学科的分布状况,并对高频关键词进行了排序,得到目前排在前15位的研究内容。主要统计结果如下:排在前3位的机构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和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期刊包括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主要的基金资助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基金等;排名前3位的领域有农业经济、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内容主要是国土资源、地理信息系统(GIS)、气候变化、土地利用等。这些统计数据展现了目前资源科学的研究态势。  相似文献   

19.
梳理我国环境污染应急处理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对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的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1995-2020年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数据源,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应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特征、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等进行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环境污染应急处理技术领域起步较晚,文献数量不多,研究基础较薄弱...  相似文献   

20.
XS 9800178国内外农业福污染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张格丽…(中科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农业环境保护/中国农业生态环保协会一1997,16(3)一114一117环信X一15 文章对近5年国内外农业福污染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就该研究领域的文献发表概况、作者情况以及文献的主题内容等进行了分析探讨,列出了农业福污染研究文献的主要作者和主要刊物,阐述了近5年国内外农业锅污染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表4参2XS 9800179盐渍化改造区的发展演替及其氮肥利用率与环境间题研究/刘红(中国农大资环学院生态环境系)//农业环境保护/中国农业生态环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