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峡库区(重庆段)种植业污染负荷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土地利用、农户访谈等数据为基础,运用化肥施用强度、单位面积污染负荷和农作物类型指数等指标,在ARCGIS和逐步回归方法的支持下,对库区(重庆段)种植业污染负荷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库区(重庆段)种植业单位面积施肥折纯量为TN 23.25 t·km-2、TP 20.34 t·km-2,由其产生的污染负荷总量较高,达3.54 t·km-2;2种植业污染负荷总体展现出较大的空间差异,且这一分布与作物种植结构、种植业的集聚关系密切;3种植业距离区域中心点越近由施肥产生的污染负荷越高,具有"类点源"特征,且乡(镇)中心点较近区与较远区施肥产生污染负荷的空间分布差异比区(县)中心点的更显著;4(农作物类型指数、单位耕地面积产值和务农人员比例)、(农作物类型指数)和(单位耕地面积产值)分别对库区(重庆段)种植业污染负荷总量、TN和TP的影响较为显著;5除耕地流转外,其他因素对污染负荷总量、TN和TP均产生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运河(杭州段)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变化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受重金属污染较重、综合治理历史较长的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沉积物剖面中重金属的垂向分布、整河段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及重金属的存在形态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经过长期综合治理,运河杭州段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明显下降,新近沉积物重金属含量明显低于60cm深度以下的重金属含量,但沉积物整体污染水平仍较高,Cd是运河杭州段沉积物中生态危害潜力最大的元素,形态分析表明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活动性为Cd > Zn > Cu > Pb.  相似文献   

3.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南起杭州市区武林门,北至德清县武林头(图1),它曾是具有航运、养殖、灌溉、提供生活饮用水和工业用水等多功能的人工河道,但从五十年代末至六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伊通河(长春城区段)7个沉积短岩芯中Cd、Cr、Cu、Ni、Pb和Zn等重金属元素含量与赋存形态的分析,研究了重金属污染特征和潜在生态风险.沉积物中Cd、Cr、Cu、Ni、Pb和Zn含量范围分别为0.10~1.18、 23.57~66.35、 11.27~43.95、 10.78~29.82、 15.02~60.81和54.27~175.83 mg·kg-1.Cd弱酸可溶态的质量分数为42.1%~51.28%;Cr、Ni和Zn以残渣态为主,质量分数分别为63.54%~79.91%、 35.16%~53.75%和27.55%~57.55%.沉积物垂向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受到Cd、Cu、Pb及Zn污染,Cd的生态风险最高,Zn和Cu次之,各岩芯中每组元素具有相似的垂向变化规律,其中4~8 cm深度生态风险相对较高.污染来源解析结果显示,伊通河(城区段)沉积物中Cd、Zn和Pb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和城市污水排放,Cu可能受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Cr、Ni可能较多地来源于自然过程.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作为黄河发源区,其境内干支流水质对整个黄河流域和北方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深入了解黄河流域(青海段)氮污染特征,采集黄河干流流域、湟水河流域、大通河流域共30个断面不同水期的水样进行监测,系统分析氮时空分布特征,并采用氮氧稳定同位素技术解析了水体中氮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1)该区域水体TN浓度在0.33~13.50 mg/L之间,平均值为3.40 mg/L,表现为湟水河流域>大通河流域>黄河干流流域,各形态氮浓度表现为NO3--N>TON>NH4+-N>NO2--N.(2)各流域TN浓度最高均为丰水期,但枯水期和平水期各不相同,氮形态分布也不同,说明氮污染来源可能存在差异.(3)相关性分析显示,TN与TON、NO3--N具有较好的同源性;SIAR模型分析显示,各污染源对NO3--N的贡献率表现为土壤源>凋落物源>...  相似文献   

6.
对泥石流堵河数据进行汇总、梳理、分析,对典型案例集中发育区进行遥感解译和踏勘调查,开展西南山区泥石流堵河分布规律与形成特征初步研究。以泥石流堵河典型案例为基础数据,开展规律性探索:在空间分布上,受地质环境孕灾背景控制,西南山区可分为4个易发区,分别为:I西藏波密易发区;II雅砻-金沙江下游易发区;III大渡河中段易发区;IV岷江上游易发区。空间分布表现出不均匀性、流域集中发育、个别事件孤立性的特征;在时间分布上,西南山区泥石流堵河事件存在2~5年的周期性,在每个小周期内的堵河频次呈增加趋势,周期增长率约为20%~30%。年内月际爆发泥石流堵河集中在7、8月份;从泥石流流域特征上,面积分布集中在三个尺度范围;相对高程对泥石流堵河影响呈单峰抛物线,在2500~3000m范围内达到峰值;沟道主沟纵坡集中于100‰~300‰;泥石流动力学参数特征上,流量集中在500~1000m3/s;流速主要集中在7~11m/s,超过11m/s流速很少见;容重绝大部分都为超过2.0t/m3的高浓度粘性泥石流;溃决历时与堰塞体规模视具体沟道呈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长江武汉段不同粒径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冯精兰  牛军峰 《环境科学》2007,28(7):1573-1577
将采自长江武汉段的沉积物湿筛分成5个粒径的组分(>200 μm,200~125 μm,125~63 μm,63~25 μm,<25 μm),分别测定其中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粒径沉积物中PAHs组成基本相同,均以3环以上PAHs为主,但是∑PAHs浓度相差很大,范围为26.1~7 135.9 ng/g.其中,>200 μm沉积物中∑PAHs浓度最高,为7 135.9 ng/g;63~25 μm沉积物中∑PAHs浓度最低,为26.1 ng/g.占沉积物38.6%质量分数的<25 μm沉积物富集了沉积物中约75%的∑PAHs.总有机碳是影响PAHs在不同粒径沉积物中分布的主要因素,不同粒径沉积物中PAHs与总有机碳呈显著正相关(p<0.01).此外,有机质类型、结构也是影响PAHs在不同粒径沉积物中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钱塘江(杭州段)表层水中全氟化合物(PFCs)的污染特征,应用固相萃取净化、富集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相结合的方法,对14个监测断面采集于2014年7月和2015年1月的表层水样品中16种PFCs进行了分析,研究其残留水平和分布规律.监测结果显示钱塘江(杭州段)表层水有8种PFCs不同程度的检出,包括C4和C8全氟烷基磺酸以及C4~C9全氟烷基羧酸,均为中短链PFCs.ΣPFCs质量浓度范围为0.98~609 ng·L~(-1),其中全氟辛酸(PFOA)质量浓度范围0.59~538 ng·L~(-1),为主要污染因子,全氟辛烷磺酸(PFOS)检出浓度较低,为0~2.48 ng·L~(~(-1)).污染物空间分布略有差异,位于上游兰江的兰江口和将军岩断面检出浓度较高,总体上呈现上游高于下游的趋势.特征组分含量比率显示流域内工业污废水排放是水体中PFCs残留的主要来源.钱塘江(杭州段)水体中PFCs污染与钱塘江流域上游产业布局密切相关,主要污染输入来自上游兰江,沿途吸纳的含PFCs的污废水对水体污染有一定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钱塘江水体中存在着广泛的PFCs特别是PFOA污染,需要有关部门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为了查明南盘江流域(云南段)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分布特征和污染程度,系统采集了流域内水系沉积物25个,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利用地球化学方法和统计学方法,对该流域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特征与元素相关性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采用富集因子、地累积指数和污染负荷指数等综合指标,评估南盘江流域水系沉积物的污染程度和厘定流域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元素。结果表明,南盘江流域内普遍富集Cd,上游富集Cr和As,中游富集Pb和Sb,下游富集Sb。中游处泸江支流汇入,显著影响了南盘江干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流域内有色金属硫化物矿床遍布、采冶工矿企业众多,金属硫化物的自然风化和矿业活动是该流域部分河段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富集的主要来源。南盘江流域(云南段)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且不同河段重金属污染程度差异大,表现为中游上游下游。流域内主要污染贡献元素为Cd和As,Sb和Cr次之,Zn、Pb和Cu的污染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10.
运用高精度手持式PM_(2.5)速测仪(CW-HAT200)对保定市城区大气颗粒物PM_(10)和PM_(2.5)浓度的日变化、月变化、季变化规律进行了连续1年的测定,结果表明:保定市PM_(10)和PM_(2.5)年平均浓度为213μg/m~3、134μg/m~3,是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1.4倍和1.8倍;PM_(10)和PM_(2.5)四季变化均表现为冬季最高,春、秋季次之,夏季最低,且变幅较大;PM_(2.5)、PM_(10)各月变化趋势基本相同,1月份浓度最大,污染严重,7月份浓度最小,污染较轻;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形,早晚高、白天低,低值出现在12:00-16:00;PM_(2.5)/PM_(10)全年平均比值为62.80%,除5、8月外,其余各月均50%,属于严重污染;PM_(10)和PM_(2.5)的确定系数为0.9704,由此可见两者的相关性较高。综上分析可知,人类活动主要影响了PM_(10)、PM_(2.5)的产生,而气象条件是影响大气颗粒物扩散的最主要原因,要想从根本上抑制大气污染的产生,必须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尤其是在气流稳定的季节应加以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11.
刘海  魏伟  黄健敏  赵国红 《环境科学》2023,44(3):1686-1697
为研究长江流域安徽段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采集了水稻和小麦及其根系土样品338组,测定了8种重金属含量,采用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多元统计分析和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水稻根系土和小麦根系土重金属含量均超过江淮流域背景,根系土Cd、 Cu、 Cr和Ni具有明显的积累效应,水稻根系土较小麦土污染严重;潜在生态风险为轻微-中等风险等级,主要来源于Cd和Hg元素.多元统计分析显示Cu、 Pb、 Zn和Cd为工业源和农业源,Cr、 Ni为自然源,As和Hg为农业源.水稻对重金属的吸收富集强度依次分别为:Cd>Zn>Cu>Hg>Ni>As>Cr=Pb,小麦对重金属的吸收富集强度依次分别为:Zn>Cd>Cu>Hg>Ni>As=Pb>Cr;根系土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儿童更易受到重金属污染威胁,经口摄入是发生非致癌风险的主要暴露途径.非致癌风险评价表明小麦根系土对儿童具有一定的非致癌风险,但不存在致癌风险.摄入水稻和小麦对成人和儿童均有一定程度的非致癌风险和不可接受的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12.
张胜  林莉  潘雄  董磊 《环境科学研究》2022,35(5):1203-1210
河流作为内陆微塑料进入海洋的重要途径,其微塑料污染问题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解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调水及梯级水利枢纽运行条件下,汉江(丹江口坝下-兴隆段)水体中微塑料的赋存状况,以该河段河道的表层水体以及王甫洲、崔家营、兴隆水利枢纽库区的表层、中层、底层水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样调查,分析水体中微塑料的赋存特征. 结果表明:①汉江(丹江口坝下-兴隆段)表层水体中微塑料丰度的范围为4 467~8 400 n/m3,平均值为(6 260±1 431) n/m3,崔家营和兴隆水利枢纽库区中层水体中微塑料丰度均显著高于表层和底层水体. ②汉江(丹江口坝下-兴隆段)表层水体中微塑料粒径主要分布在[200, 500) μm,占比为42.5%;且随水深增加,微塑料粒径有增大趋势,崔家营水利枢纽库区底层水体、兴隆水利枢纽库区中层及底层水体中微塑料粒径均以[500, 1 000) μm为主. ③汉江(丹江口坝下-兴隆段)表层水体中观测到的微塑料以纤维状为主,占比为65.2%,但微塑料形状在水利枢纽库区随水深发生显著性变化,即随水深增加,纤维状的微塑料占比下降,碎片状的微塑料占比增加. ④汉江(丹江口坝下-兴隆段)表层水体中微塑料聚合物类型以尼龙为主,占比约为65.9%,但王甫洲、崔家营、兴隆水利枢纽库区中层及底层水体中尼龙的占比均有所下降,平均值分别为57.3%和43.1%. 研究显示,水利枢纽库区中的微塑料有在水体中层聚集的趋势,其粒径、形状和材质在不同水层的分布也有所不同,今后还需要对微塑料在水利枢纽库区中的沉降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以系统揭示微塑料在水利枢纽运行条件下的环境行为与输移规律.   相似文献   

13.
对苏州河截流区外河段(城郊段)东大盈河口—北新泾,按河道形态,支流与城镇分布等因素,沿程采集24个底泥柱样,测定其不同部位不同深度底泥中COD_(Cr)和NH_3-N含量,分析COD_(Cr)和NH_3-N在沿程和垂向上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底泥中污染沿程分布呈不规则波状起伏,东大盈河、蕴藻浜、盐铁塘、封浜、华漕港、新槎浦等支流口,浮泥层中COD_(Cr)含量达2万mg/kg,超过背景值2—3倍,支流口下游200m范围内均较高;黄渡小支流口、华漕港支流口浮泥层中NH_3-H含量达250mg/kg,超过背景值3倍。在垂向分布上,底泥柱样都出现峰值分布,在某些弯道及支流口出现递减分布。底泥耗氧污染程度主要与支流及其排污量有关,其次是弯道凸岸处污染物易于沉积富集。这为苏州河市郊段环境综合治理、底泥疏浚和处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长江武汉段水体邻苯二甲酸酯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14  
王凡  沙玉娟  夏星辉  刘虹 《环境科学》2008,29(5):1163-1169
分别采集了丰水期和枯水期时长江武汉段30个点位上的河水和沉积物样品,用气相色谱法对样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其在长江武汉段水体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丰水期时支流和湖泊水中PAEs浓度范围为0.114~1.259 μg/L,枯水期时为0.25~132.12 μg/L.丰、枯水期干流水相中PAEs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034~0.456 μg/L和35.73~91.22 μg/L,均有沿程升高的趋势.[2]枯水期支流和湖泊沉积相中PAEs浓度范围为6.3~478.9 μg/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己基)酯(DEHP)有由水中向沉积物中迁移的较强趋.丰、枯水期干流沉积相中PAEs浓度范围分别为151.7~450.0 μg/g和76.3~275.9 μg/g;丰水期时DBP由沉积相向水相迁移,枯水期时DEHP在沉积物中未达到吸附最大.[3]5种被研究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中, DBP和DEHP是主要污染物,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这2种物质的标准限值分别为0.001、0.004 mg/L,丰水期时所有的干支流均符合此标准,枯水期时干支流超标率为82.4%.[4]长江武汉段PAEs污染水平与意大利Velino河以及黄河中下游水体相近,但丰水期时水相PAEs含量远低于国内外一般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取金华、衢州、温州、丽水、宁波、杭州六个城市开展PM2.5手工重量法监测,通过比较不同城市不同季节PM2.5质量浓度,研究浙江省PM2.5浓度的分布特征,以期为其空气质量预报、大气污染治理防治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大气污染物PM_(2.5)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危害,威胁着人类健康。根据西安市13个监测区2013年1月1日—4月26日的PM_(2.5)质量浓度数据,得出西安市PM_(2.5)的浓度呈冬季高、春季低的特点。结合西安市的海拔数据、气象资料,并引入污染系数,分析得出了西安市13个监测区PM_(2.5)的浓度有以下规律:从西到东递减;分布与海拔高度和风向特点相一致;与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均呈现负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是很高。这为PM_(2.5)的针对性治理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华南板块北缘(江西萍乡段)伸展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南板块北缘江西萍乡武功山地区发育的穹窿状变形变质体属岩浆核杂岩,其结构特征和成因机制。与经典的变质核杂岩有相似之处。但其核部是花岗岩,它主要是花岗岩浆强力底辟侵位引起地壳局部隆升和伸展滑覆,在这些伸展滑覆体系之下。掩盖了大片的含煤岩系地层,因此,该区是寻找隐伏煤田的理想靶区。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收集黄河中游(渭南—郑州段)表层水样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串联的方法分析了水相和颗粒相中的28种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结果表明,水相和颗粒相中Σ28PFASs的含量分别为18.4~56.9 ng·L~(-1)和26.8~164ng·g~(-1)(以干重计).水相和颗粒相中以全氟己酸(PFHx A)为主要污染物,分别占总含量的27%和16%,且3H-全氟-3-(3-甲氧基丙氧基)丙酸(ADONA)、氯代多氟醚基磺酸(6∶2和8∶2 Cl-PFESA)在颗粒相均有检出,表明PFASs替代品的生产和使用逐渐增多.PFASs在水相-颗粒相中的lg Kd变化范围为2.95±0.553(PFPe A)~3.85±0.237(8∶2 FTUCA),颗粒物吸附氟调聚羧酸(FTCAs)和不饱和氟调聚羧酸(FTUCAs)的能力随碳链长度的增长而增加,全氟烷基磺酸(PFSAs)较全氟烷基羧酸(PFCAs)更容易被颗粒物吸附.黄河郑州—渭南段PFASs的通量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表明该河段接纳了来自上游及支流的污染输入.此外,结果表明水相中的PFASs通量大于颗粒相.  相似文献   

19.
于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对广州市城区大气细粒子的质量浓度和含碳气溶胶的组分进行了连续一年的观测,获得了广州地区大气细粒子中含碳气溶胶的年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广州市PM2.5的浓度冬季明显高于夏季,年均值浓度为66.6μg/m3,OC、EC的浓度整体变化趋势和PM2.5浓度变化相似,其中有机碳OC和无机碳EC分别在12月达到最高含量16.21和2.51μg/m3,占PM2.5的18%和3%。烷烃在冬季高浓度时期的平均浓度为124.76 ng/m3,是低浓度时期(23.73 ng/m3)的5.3倍,高碳数烷烃含量较高,以n C31为主峰碳,有强烈的奇碳优势;多环芳烃和霍烷在高浓度时期的平均浓度分别为66.98和1.69 ng/m3,不同季节广州大气细粒子中PAHs分子分布也不同,霍烷则以17α(H),21β(H)-霍烷和17α(H),21β(H)-30-降霍烷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20.
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发布,标志着环境保护工作开始从污染物排放控制管理阶段,转向环境质量管理阶段,昆明也被列入全国首批PM2.5监测公布区域。基于我国加大治理环境污染的力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的大背景下,结合日益严重的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根据昆明市主城区2014年1—12月空气质量实时监测数据,按照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浓度限值标准,采用实地调查法与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昆明市主城区大气颗粒物污染现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利用插值法对PM2.5和PM10的空间分布进行描述。为昆明市继续打造旅游城市、园林城市和创建森林城市、低碳城市和生态城市提供决策支持。同时也将为后续城市发展驱动力分析、城市生态效益、碳循环和生物多样性等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