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了快速准确地测定土壤中敌敌畏、乐果、毒死蜱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用1%乙酸乙腈超声波提取,PSA和C18混合吸附剂分散萃取净化,GC-FPD检测,基质外标法定量。在0.01~4.0mg/L范围内,3种农药的峰面积与其浓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方法的检出限为0.004~0.02mg/kg,定量限为0.02~0.05mg/kg,加标回收率在73%~9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3%~9.1%。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对检测条件要求低,适用于土壤中有机磷农药敌敌畏、乐果、毒死蜱的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2.
杀螟硫磷降解菌FDS-1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长期受杀螟硫磷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能以杀螟硫磷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细菌 FDS-1,根据其生理生化分析和 16S rDNA(GenBank Accession No. AY550913)序列同源性分析,将该菌初步鉴定为伯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 sp.).该菌能在 14h 内完全降解100mg/L 的杀螟硫磷.该菌降解杀螟硫磷最适 pH 值为 7.0,最适温度为 30℃,菌株降解杀螟硫磷的速率和起始接种量呈正相关.酶的定域试验表明,该菌中有机磷水解酶为胞内酶.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加速溶剂萃取(ASE)-固相萃取净化(SPE)-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17种有机氯农药(OCPs)的方法。采用ASE技术对土壤中OCPs进行提取,选用二氯甲烷∶丙酮=1∶1作为萃取溶剂,减少了组分的损失,17种OCPs的提取回收率达71.7%~113.4%。以弗罗里硅土小柱为净化载体,选择不同的淋洗溶剂形成4种方案进行净化试验,结果表明:方案1采用丙酮∶正己烷=1∶1为淋洗溶剂时的净化效果最好,17种OCPs的回收率为71.0%~97.6%,方法的检出限为0.16~0.28μg/kg。利用所建立的方法进行3个水平(0.01 mg/kg、0.02mg/kg、0.05mg/kg)的加标回收试验,结果表明:除了添加水平为0.01mg/kg时异狄氏剂和环氧七氯的回收率较差外,其余OCPs的回收率均达到72.3%~108.2%,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5.6%,方法的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均满足土壤农药残留检测中准确度和精密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长春市郊区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与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锐  刘景双  王其存  刘强  王洋 《环境科学》2015,36(9):3486-3492
为了明晰长春市郊区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现况,原位采集7种214个蔬菜样品,采用气相色谱法(GC-FPD)对11种有机磷农药进行分析测定,并采用目标危险系数(THQ)法等对其风险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样品可食用部分有机磷农药含量超过与低于最大残留限量(MRL)的比率分别为23.4%和68.7%,仅7.9%样品未检出有机磷农药.有机磷农药检出率顺序依次为:二嗪农(82.2%)甲拌磷(45.8%)乐果(29.4%)甲基对硫磷(27.6%)氧化乐果(23.8%)敌敌畏(22.9%)杀螟硫磷(21%)倍硫磷(18.7%)对硫磷(18.2%)甲胺磷(17.3%)马拉硫磷(12.1%).叶菜类蔬菜有机磷超标率高于根茎类和茄果类蔬菜.不同种类蔬菜有机磷农药超标率顺序依次为:葱(82.5%)萝卜(37.5%)辣椒(17.2%)白菜(14.3%)黄瓜(3.2%)茄子(2.9%)西红柿(0%).49.5%蔬菜中检测到1种以上有机磷农药.目标平均危险系数(ave THQ)均小于1,ave HI为0.462.因此,从蔬菜有机磷农药平均含量看,目前蔬菜中的有机磷农药不会对市民造成明显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5.
利用索氏提取器或加速溶剂萃取装置对土壤样品中的有机磷农药进行提取,经旋转蒸发浓缩至一定体积后,用小柱净化或者凝胶渗透色谱法净化,再经氮吹浓缩后,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39种有机磷农药的回收率基本都在70% ~ 13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检出限为0.089 4 mg/kg ~0.693 mg/kg.经实验证明,该方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灵敏度高且同时能满足检测土壤中多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有机磷农药的多残留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提供了一个简单、快速测定16种有机磷农药的多残留分析方法,样品经丙酮、水混合溶剂提取,加入氯化钠析出丙酮,再加二氯甲烷提取水相中残留的少量有机磷农药,分出有机相,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浓缩,用气相色谱仪测定。经饮用水、土壤、果蔬、谷物、烟草等添加试验,回收率为75.00—105.26%;变异系数为0.61—16.49%;最低检出浓度为1.2×10~(-3)mg/kg。  相似文献   

7.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底泥中农药残留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分析方法。以丙酮-石油醚(体积比为3∶1)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波提取土壤中农药残量,经弗罗里土层析柱净化,气相色谱-质谱以选择离子监测法同时测定土壤中多种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0.1、0.5μg/mL两个质量浓度添加水平的回收率分别为70.1%~119.0%和78.1%~119.0%,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6.30%~9.80%和5.20%~8.23%。  相似文献   

8.
运用生态毒理学方法,研究了农药杀螟硫磷对褶皱臂尾轮虫急性和慢性毒性影响.结果表明:杀螟硫磷对轮虫24 h急性毒性半致死浓度为9.57 mg/L;慢性毒性中,除浓度为0.5 mg/L外,一般随着浓度升高,幼体期延长,生殖期缩短,寿命缩短,生殖量下降;种群增长随浓度增加而减缓,但低浓度没有影响;除0.5 mg/L实验组所产休眠卵数量比对照组略增外,其它各实验组随浓度增加其休眠卵数量和孵化率明显下降,这表明杀螟硫磷毒性监测休眠卵孵化率可作为重要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鲫鱼脑AChE制备及对几种有机磷农药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酰胆碱酯酶(AChE)是生物神经兴奋传导中的一种关键性酶。有机磷农药能够磷酰化AChE活性中心的丝氨酸羟基,导致神经传导阻断,因此AChE是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的靶酶。文章选择鲫鱼脑作为酶源,对AChE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其对有机磷农药的敏感性。首先粗提AChE,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AChE酶活测定的最佳条件,研究了粗酶对几种有机磷农药的敏感性及检测限,之后通过层析方法纯化AChE,得到高活性的目标酶。研究表明AChE活性测定最佳条件为:200mmol/L底物、pH8.0、30℃水浴30min,这些因素对酶得活性影响顺序为:底物浓度pH温度时间,酶剂量对其影响最小;由鲫鱼脑粗提得到的AChE对4种有机磷农药的敏感性为:敌敌畏敌百虫氧乐果三唑磷辛硫磷乙酰甲胺磷;纯化后酶活达到了458.43μmo(lmin·mg),适合用于有机磷农药检测。  相似文献   

10.
通过优化加速溶剂萃取(ASE)条件、固相小柱净化(SPE)条件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仪器分析条件,建立了"ASE提取-SPE净化-GC/MS分析"同时测定土壤中敌稗、甲草胺、乙草胺、丙草胺、丁草胺、杀草丹、异丙草胺和异丙甲草胺8种酰胺类除草剂残留量的分析方法。土壤样品经正己烷∶丙酮(1∶1)提取,提取液浓缩后经固相小柱净化,气相色谱质谱测定,内标法定量。研究结果表明:8种酰胺类除草剂在0.1~6.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在0.995以上,方法检出限在5.0×10~(-3)~9.2×10~(-3)mg/kg之间,对实际土壤样品进行低、中、高浓度分别为0.02、0.05和0.5 mg/kg的加标测定,平行分析(n=6)的相对标准偏差在3.6%~12.5%之间,酰胺类除草剂的平均回收率在64.8%~101.7%之间。该方法灵敏度高、快速准确,适用于土壤中酰胺类除草剂的定性和定量检测,能为批量土壤样品的检测提供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辛硫磷降解菌XSP-1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沈雨佳  洪源范  洪青  蒋新  李顺鹏 《环境科学》2007,28(12):2833-2837
从农药厂污泥中分离到1株能以辛硫磷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细菌, 命名为XSP-1.根据其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分析, 将该菌株初步鉴定为戴尔福特菌属(Delftia sp.). 该菌株能在7 h内完全降解100 mg/L的辛硫磷. XSP-1降解辛硫磷的最适pH为7.0, 最适温度为35℃, 降解速率与初始接种量呈正相关, 该菌株对甲基对硫磷、毒死蜱、杀螟硫磷也有较好的降解能力. 根据已报道有机磷农药降解基因mpd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 未从该菌株中扩增到目标条带, 但是该菌株是否带有新的有机磷农药降解基因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基于四尾栅藻响应的有机磷农药生态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系统评价有机磷农药在水域生态系统风险为目标,采用批次培养的方法研究了草甘膦和毒死蜱两种有机磷农药在高浓度下的毒性效应、低浓度下的刺激效应及微量条件下的无机磷替代效应.结果表明,草甘膦和毒死蜱对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nda)的96h EC50值的分别为12.98,2.02μmol/L.低浓度草甘膦(0.014~1.35μmol/L)条件下细胞密度和最大光能转化效率表现出了显著的刺激作用,最大促进效应分别为13%和6.0%;草甘膦(0.40~0.67μmol/L)表现出显著的无机磷替代效应,而毒死蜱处理组未观察到刺激作用和替代效应.有机磷农药对微藻种群变化的作用方式以低浓度下的刺激作用为主,同时可以引发无机磷不足时某些可利用有机磷种类微藻的种群增长.  相似文献   

13.
采用改进的Pesnner分级提取方法,选取淮南潘一矿杨庄塌陷水域为研究对象,对其沉积物磷的剖面赋存形态进行分析,并结合磷的形态组成、有机质(OM)、总氮(TN)和铁锰氧化物等分布特征,研究了塌陷水域沉积物中磷的迁移转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淹水农业耕作层上,湖泊沉积相累积明显,自表层而下,各形态磷含量均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总磷(TP)在各层次均值为204.9~343.7mg/kg,其中以无机磷(IP)为主,其含量为163.9~257.2mg/kg,占TP比例达73.3%~81.5%.NaOH-P(85.0~100.1mg/kg,28.6%~41.3%)和HCl-P (63.6~95.9mg/kg,27.4%~30.9%)所占比例较大.根据相关性结果分析,部分HCl-P和有机磷(OP)有向NaOH-P转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采用改进的Bowman-Cole分级提取法对玉渊潭人工湿地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磷的形态进行研究,分析了Po各组分的含量以及与沉积物其他组分的关系。结果表明:玉渊潭人工湿地沉积物中各形态磷在空间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湿地水体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沉积物中总磷(TP)的含量为653.33~1 005.16 mg/kg;有机磷(Po)的含量为81.23~325.57 mg/kg,占总磷的9.92%~39.68%;有机质(OM)含量为2.93%~7.89%。沉积物有机磷主要以活性Po和中活性Po为主。有机质与稳定性有机磷和高稳定性有机磷显著相关,但与无机磷的相关性较差,说明人工湿地与天然湖泊沉积物中磷的生物有效性还是存在差异,其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朱丽珺  张维  张金池  宰德欣  赵蓉 《环境科学》2010,31(11):2699-2704
采用平衡法研究膨润土和腐殖质对毒死蜱和三唑磷的吸附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腐殖质对2种农药的吸附能力均大于膨润土,毒死蜱和三唑磷在腐殖质上的吸附行为均可用Freundlich模型和Langmuir模型描述,相关系数分别为:R2(毒死蜱)0.9964和0.9963;R2(三唑磷)0.9989和0.9924;膨润土对2种农药的等温吸附线可用Langmuir模型拟合,相关系数为:R2=0.9957(毒死蜱)、R2=0.9989(三唑磷).pH条件、吸附时间和温度均对吸附有影响.腐殖质、膨润土混合吸附剂对2种农药的吸附平衡时间分别为:毒死蜱12h,三唑磷6h.腐殖质﹕膨润土质量比分别达12%和14%时对三唑磷和毒死蜱的吸附最为强烈并趋于饱和.通过计算不同温度各热力学参数ΔG、ΔH和ΔS,理论上证实该吸附为一自发的放热过程,在pH=6.0,温度为15℃时,吸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采用连续分级提取法研究沉积物中磷的化学形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沉积物中磷的潜在释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机磷和无机磷的组分和分布. 为研究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的释放能力及其生物可利用性大小,采用连续分级提取法,以NH4Cl、NaHCO3、NaOH和HCl作为提取剂,同时对沉积物中有机磷和无机磷的赋存形态进行分析,将无机磷分为WA-Pi(弱吸附态无机磷)、PA-Pi(潜在活性无机磷)、Fe/Al-Pi(Fe/Al结合态无机磷)和Ca-Pi(Ca结合态无机磷);将有机磷分为WA-Po(弱吸附态有机磷)、PA-Po(潜在活性有机磷)、MA-Po(中活性有机磷)和NA-Po(非活性有机磷),并以蠡湖表层沉积物样品为例,考察了该方法的回收率及蠡湖沉积物中的磷形态. 结果表明:①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回收率,与SMT(标准测量和测试)法测定结果比较,连续分级提取法对TP、无机磷、有机磷的回收率分别为93.3%~112.1%、93.9%~111.5%、76.4%~119.9%,平均值分别为99.4%、101.8%、101.0%. ②蠡湖表层沉积物中的磷以无机磷为主,其质量分数在271.29~666.34 mg/kg之间,平均值为441.03 mg/kg,占w(TP)的62.91%;不同形态无机磷质量分数表现为w(Ca-Pi)>w(Fe/Al-Pi)>w(PA-Pi)>w(WA-Pi). 有机磷的质量分数在201.76~368.52 mg/kg之间,不同形态有机磷质量分数表现为w(R-Po)(R-Po为残渣态磷)>w(NANaOH-Po)(NANaOH-Po为NaDH提取非活性有机磷)>w(PA-Po)>w(MAHCl-Po)(MAHCl-Po为HCl提取中活性有机磷)>w(WA-Po)>w(MANaOH-Po)(MANaOH-Po为NaOH提取中活性有机磷). 改进后的连续分级提取法能够同时有效分离沉积物中无机磷和有机磷的化学形态,并且能兼顾沉积物生物可利用性磷分析测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用加速溶剂萃取同步净化-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土壤中7种多氯联苯。对萃取净化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条件为:萃取溶剂为乙酸乙酯和丙酮1∶1(V/V),萃取温度100℃,萃取循环次数为2次,净化填料佛罗里硅土量为2.5g。7种多氯联苯在2~600μg/L的浓度范围内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0.9996,检出限在0.011~0.021ng/g,空白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4.2%~95.2%。方法的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4.4%~12.9%。应用本方法对某变压器填埋点周围30份土壤样品进行测定,7种PCBs总量在n.d.(未检出)~1168ng/g。  相似文献   

18.
杀螟松在稻田鱼体中的积累和排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杀螟松(fenitrothion)又名杀螟硫磷,化学名称为0,0-二甲基-0-(3-甲基-4硝基苯基)硫代磷酸酯,是一种高效、低残留的广谱性杀虫剂。是自六六六停止生产和使用后,国家首批计划大批量生产或组织重点研制的十二种农药之一。在养鱼稻田防治水稻  相似文献   

19.
研究已证实给水厂残泥(WTR)具有作为稻田土壤添加物控制农业区毒死蜱迁移的巨大潜力,但不同施加强度条件下毒死蜱在添加WTR土壤中的残留特征尚待研究。该研究通过72 d厌氧培养实验,考察了不同施用浓度条件下,WTR对稻田土壤水溶液体系中毒死蜱及其代谢产物TCP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溶液体系中毒死蜱及TCP总残留量均随毒死蜱施用浓度以及WTR添加量(w=0~10%)的增加而增加。5~25 mg/kg施用浓度范围内,添加WTR对体系中毒死蜱降解速率影响显著。添加w=10%WTR时,体系中毒死蜱残降解速率降低了6%~19%,与未添加WTR土壤相比,毒死蜱总残留量增加了46%~66%。进一步分析表明这主要是由于添加WTR降低了各施用浓度条件下毒死蜱及TCP生物可利用态含量。添加w=10%WTR使得土壤中毒死蜱生物可利用态含量所占比例分别降低了48%~69%;未添加WTR土壤中TCP均以生物可利用态为主(占89%),相比之下,添加WTR土壤中TCP则均以残渣态为主(占59%~75%)。但与此同时,WTR削弱了毒死蜱与TCP对体系中微生物毒害作用。与未添加WTR土壤相比,添加10%WTR的土壤总菌丰度提高了1.6倍。综上所述,在土壤中添加WTR能有效降低毒死蜱与TCP迁移造成的生态风险,但可能并不适用于毒死蜱污染土壤的快速生物修复技术中。  相似文献   

20.
鲥鯸淀水中有机农药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了解鲥鯸淀水体中农药污染状况,该文对其水体中的杀虫剂(15种有机磷、8种有机氯类以及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氰戊菊酯)以及常见的除草剂(莠去津、利谷隆、灭草松、乙草胺、丁草胺)残留量进行了检测与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杀虫剂中检出10种有机磷农药(检出率10%~50%),以及菊酯类杀虫剂氰戊菊酯(检出率100%),其中有机磷杀虫剂最大残留值为3.6×10~(-2)μg/L,氰戊菊酯最大残留值为5.8μg/L;除草剂中仅莠去津被检出(检出率100%),最大残留值为0.1μg/L;其它农药未检出。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乙酰甲胺磷、三唑磷以及毒死蜱在部分地区对枝角类构成低风险(0.11);综上,莠去津和氰戊菊酯是造成鲥鯸淀水体生态风险的主要来源,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