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一种具有独特优势的身份识别技术。针对目前多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重点介绍了指纹识别、面部识别、视网膜识别、掌纹识别和虹膜识别技术;对生物特征识别过程中的传感器、特征提取、模板存储和特征匹配等共性关键技术予以扼要分析;简明地阐述了生物识别技术标准研究制定状况;最后提出了生物识别技术在监狱安全防范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安全防范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及市场需求。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与发展。其技术及产品已经大量地进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目前。新一代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受光照、姿态、表情等不同条件的影响越来越小,向多模态和多种生物特征融合技术方向发展,更易于集成分析、监控、管理为一体的设备,实现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自动化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技术挑战,讨论了基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个人身份认证管理产品的发展趋势。非接触式设计将会保证产品在公共卫生与个人接受程度方面的要求,多模态技术为提高系统的高安全性与防伪能力提供了技术保障。基于网络化的身份识别与管理体系将会大大提高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商业前景,融合以上三类特征的产品将会代表未来生物特征识别产品市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技术挑战,讨论了基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个人身份认证管理产品的发展趋势.非接触式设计将会保证产品在公共卫生与个人接受程度方面的要求,多模态技术为提高系统的高安全性与防伪能力提供了技术保障,基于网络化的身份识别与管理体系将会大大提高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商业前景,融合以上三类特征的产品将会代表未来生物特征识别产品市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安防技术特别是物联网技术近几年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掀起了智能安防的应用热潮.看守所“智慧安防”就是物联网技术在看守所安防领域的深度智能应用,以达到向科技要警力的目的;通过对看守所的业务特性、建筑特征进行完整的分析、梳理和归纳,构建集智慧的人员管理、智慧的区域管理、智能一体化安防体系和智能运维为一体的看守所“智能安防”;更透彻的感知和更深入的智能有助于实现监所全方位、多层次的智能化管理,把看守所建设成为安全、规范、高效的智慧看守所.  相似文献   

6.
声纹识别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认证方式,具有便捷、非接触、隐私泄露小等优势,在金融、安防、司法等领域广泛应用.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目前主流声纹识别技术在单一场景下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性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大多数情况下是跨场景识别.例如,在安防领域,注册场景往往是安静的、用户配合的受限场景,而在识别时往往是嘈杂的、用户随意发音...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深度应用和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人脸识别技术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人脸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安防、金融、交通、教育、医疗、电子商务等场景。人脸识别技术凭借无感非接触式采集等独特优势,使得其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方面的应用前景越发广阔。一、人脸识别技术发展现状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与其他生物特征识别方式(指纹识别、静脉识别、虹膜识别等)相比,人脸识别具有自然性、不被察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安防协会专家委于今年4月底在吉林省长春市举办了针对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安防实体防护、出入口控制领域中应用和标准化问题的学术演讲和实地参观活动。此次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促进我国安防实体防护和出入口控制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发展。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属于当今世界的高科技领域,随着国家大力推动第二代公民身份证的指纹采集和应用,指纹和其他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安防行业的广泛应用势在必行。会议期间,专家和企业代表参观了长春鸿达光电子与生物统计识别技术有限公司和已竣工投产的"鸿达光电  相似文献   

9.
王立 《安防科技》2010,(6):8-10
步态识别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主要是通过人的步态特征进行身份识别。而一般提取出的步态特征往往不是很清晰,为了获得比较清晰的步态特征,利用图像融合技术中的小波变换融合对步态序列图像进行分解,将其分解到不同的频率段上,并采用不同的融合规则进行融合来获取比较清晰的步态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仿真实验,通过实验结果分析证实小波变换融合相对于其他融合方法确实能有效提高步态特征识别率,能够获得比较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各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在全球信息化、网络化的大背景下,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应用面越来越广,深度愈来愈深.作为国内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的佼佼者长春鸿达始终坚持致力于发展生物识别产业,以先进的技术推动中国相关产业的互荣与发展.目前,鸿达在国内人口管理信息系统产品领域独占鳌头,已经与国内众多优秀身份认证相关企业以及五金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并凭借鸿达卓越的研发能力、成本优势与服务优势,为鸿达合作伙伴提供生物识别模块产品和最佳的服务平台. 长春鸿达高新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欣接受本刊专访时表示,目前生物特征识别产业虽然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发展瓶颈与障碍,行业产品标准不一、产品质量相差大、成本较高、市场接受度低等都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生物识别领域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安防领域拥有越来越多的海量数据,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将安防领域的大数据价值充分挖掘出来,成为近些年来安防厂家研究的重点。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云上大数据分享的模式,具体做法是,安防厂家将大数据处理后上云,业务厂家利用云厂家提供的数据交互空间将大数据分享,再整合云上的大数据资源,完成一些有趣的应用,创造新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公共安全治理中存在的单一主体、横向协作困难、资源分割等现实问题,基于智慧治理理念,构建面向智慧城市的公共安全治理模式,提出融合、协同、可持续的构建原则,从资源层、组织层和运行层等三个层面构建公共安全智慧治理模式,实现对传统公共安全治理模式的系统性、整体性优化,并从机构设置、职能定位、组织结构、资源配置、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具体优化建议,为提升智慧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效能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利用人的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文章论述了DNA生物识别技术的原理、特征、应用的优缺点,介绍了DNA识别技术的标准化工作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发展十分迅猛,各种识别系统的准确率较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性能和不足,以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为主的国外政府机构和高校自上世纪90年代起,进行了多项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评测,涵盖了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识别率相当高的技术,吸引了世界多家知名企业、院校和个人参加。本文将全面介绍美国NIST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评测项目,以供科研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赵洋 《中国安防》2014,(7):91-95
近年来,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发展十分迅猛,各种识别系统的准确率较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性能和不足,以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为主的国外政府机构和高校自上世纪90年代起,进行了多项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评测,涵盖了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识别率相当高的技术,吸引了世界多家知名企业、院校和个人参加。本文将全面介绍美国NIST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评测项目,以供科研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安防》2007,(9):9
8月22日,由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主办,旨在推动中国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标准化进程、促进国内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应用的行业盛会-国际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17.
正一、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通过计算机利用人体所固有的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定。生理特征与生俱来多为先天性的;行为特征则是习惯使然,多是后天性的。我们将生理和行为特征统称为生物特征。常用的生物特征包括:指纹、掌纹、虹膜、视网膜、人脸、声音、笔迹等。那么,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如何进行个人特征识别的呢?我们将生物鉴别的过程分成三个步骤:生物特征数据采样、生物特征提取和特征匹配。数据采样过程是通  相似文献   

18.
1 引言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指基于一种或几种人体本身的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进行身份识别,该项技术已经成为加强信息和系统安全、准确识别人员身份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近些年来,其应用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例如,多国采用了加入生物特征的电子护照、身份证等证件),使得各国研发人员对该项技术青睐有加,在完善和加强现有技术的同时,研发出多种新型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大数据积累、芯片技术发展、计算能力的爆发,人工智能应用呈现出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AI技术赋能各大产业应用与改革。AI不会颠覆传统生物识别技术,而是通过深度学习帮助打通了生物识别领域的"任督二脉"实现技术融合与发展。作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和生物识别核  相似文献   

20.
正引言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作为身份鉴别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世界。小到个人办公笔记本电脑的启动、公司员工出勤的考核,大到机场、海关的通行、国家信息安全的保密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1]。与传统的身份鉴别方法相比,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更加安全、保密。这是因为生物特征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比较明显的普遍性、唯一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