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2 毫秒
1.
通勤事故工伤认定规定的“上下班途中”、“非本人主要责任”、“交通事故或事故伤害”的正确法律解释是准确适用法律的前提。根据现实生活和具体情形,从有利于保障工伤事故受害者的利益出发,“上下班途中”应界定为在合理时间内经过合理路线。通勤事故类型或范围是车辆交通事故、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客运轮渡交通事故、火车交通事故。“非本人主要贡任,判断应以公安等法定交通管理部门或者司法部门的事故认定书、调查报告等对事故责任定性的证明材料为形式标准,以证明文书所载明的责任类型为实质标准。通勤行为违法是否影响工伤认定,应以《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与排除之规定为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交警部门举办全省交通事故现场勘查业务技能大比武活动,折射出参赛队伍的业务素质。笔者试图通过对竞赛和竞赛效果评价,提示交通事故现场勘查技能竞赛能够有效提高事故处理民警的“证据意识”。一.场景设置选择交通事故现场勘查作为竞赛项目,是交通事故现场储存着交通事故发生和发展的原始信息,保留着证明交通事故当事人(犯罪嫌疑人)过错(犯罪)行为的证据,而交通事故“证据”以  相似文献   

3.
为突破以现场为中心的取证模式,研究基于交通事故过程导向的交通事故现场警务取证系统化方法,以审判为中心理念重构警务取证的新模式,应用区块链溯源方法的思想与技术,提出警务取证区块化溯源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交通事故现场警务取证,应当以交通事故认定的交通事故构成的“七何”要件为证明标准;警务取证包括交通事故全过程的道路交通系统、交通事故现场、交通事故事实3个区块节点;取证具体涉及交通安全风险控制系统的8个系统要素,现场系统的7个系统要素,以及交通事故元素的2个事实要素。该方法的双向溯源技术可确保警务取证的成效,有效提升取证执法效能。  相似文献   

4.
痕迹物证勘验是交通事故调查取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事故痕迹物证是指交通事故现场提取到的能证明交通事故真实情况的物品、物质和痕迹。痕迹物证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具体物品,包括在事故车辆、人体、现场、遗留的固定物、附着物、散落物或各种痕迹,比较容易查明,不像其他证据那样容易受到主观因素和其他复杂情况的影响,因此,可以用来审查其他证据的真伪。  相似文献   

5.
交通运输企业交通事故法律适用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运输企业的交通运输事故法律适用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争议。如不明确这个问题,对于执法主体、执法权限就不能明确,既会产生安全管理的盲区,有时候也会损害企业的相关权益。文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适用范围条款进行了分析解读,阐明道路交通运输企业的交通运输安全问题既适用《安全生产法》,也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二法之间不会有交叉,更不会产生冲突;同时也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属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交通运输企业交通事故的法律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4月1日起,福建省道路交通事故财产损失较大的额度开始执行新的标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财产损失较大数额为5万元以上;普通公路交通事故财产损失较大的数额为3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7.
在"公正及时解决争议,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仲裁立法原则指引下,对劳动争议案件证明标准,应是概括的类型化与抽象化。仲裁机构裁决劳动人事争议应当根据不同证明对象、标的及标的额,在优势证据和高度盖然性两种证明标准之间选择,并综合个案情况对适用的证明标准适当调低或调高。  相似文献   

8.
基于灰色马尔可夫的道路交通事故预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探讨灰色马尔可夫模型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的具体应用。灰色模型适用于短期、数据量少和波动不大的预测问题,在长期预测时,数据序列拟合较差,预测精度偏低;而马尔可夫链适用于长期、数据序列随机波动大的预测问题。灰色马尔可夫模型结合了灰色GM(1,1)模型和马尔可夫理论的优点,利用灰色模型进行长期预测,再利用马尔可夫链理论进行波动状态预测,最后得到期望值。该模型克服了随机波动性数据对道路交通事故预测精度的影响,提高了灰色预测的准确度。实例结果,证明灰色马尔可夫GM(1,1)模型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提供了有用依据。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国道路交通事故经济损失的研究现状,借鉴国外对道路交通事故经济损失研究的成功经验,提出适用于中国实际情况的交通事故社会公共机构服务损失费用构成;确定了道路交通事故社会公共机构服务损失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经济学和统计学理论,主要从警方服务、清障服务、管理部门服务和法律诉讼服务4个方面对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服务损失进行了深层次理论分析与评价;构建了相应的评价计量模型;提出了我国评价交通事故社会服务损失的一些合理化建议。研究结果对科学、全面、合理地评价道路交通事故社会经济损失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的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的赔偿项目和标准计算。与原《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相比较,不但赔偿项目有所增加,而且赔偿的标准也明显提高,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变化大:  相似文献   

11.
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交通事故趋势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应用塔克拉玛干沙漠干线公路建成通车以来的交通事故统计数据,在分析交通事故主要指标发展变化特征和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沙漠公路交通事故特点的GM(1,1)预测模型,对未来几年内交通事故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未来几年沙漠公路交通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以及直接经济损失等4项指数将分别以15.9%,10%,4.5%和5%的年平均增长率快速增长。同时针对预测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事故证据是指交通事故处理人员依照一定程序收集的,同时确定交通事故真实情况的一切客观存在的事实。事故处理人员或事故当事人都需了解哪些证据才是有效的。物证:能够证明事故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和痕迹,比如车辆、散落物、碰撞刮擦蹭搓痕迹、制动痕迹、血迹等。在无法提取原物时,可用照相、绘图、现场记录等保全。书证:能够证明交通事故发生情况的文学材料, 以其记载的内容起证明作用的。如驾驶证证明驾驶  相似文献   

13.
《道路交通安全法》(下称《交法》)实施以来,社会各界在适用这部新法时产生的认识和理解各有不同,其中最为争议的是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归责原则的重大改革,即新设了保险人无过错归责原则及机动车与非机动驾驶人,行人发生交通事故时机车无过错归责原则。正确认识《交法》损害赔偿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14.
案情简介 某厂职工韩某下班骑摩托车回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死亡。由于无法查清交通事故成因,交警部门仅出具了道路交通事故证明,没有认定事故责任。韩某亲属向当地县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厂方提出无法认定韩某在交通事故中不负主要责任,不同意认定为工伤。  相似文献   

15.
从4月1日起,福建省道路交通事故财产损失较大的额度开始执行新的标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财产损失较大数额为5万元以上; 普通公路交通事故财产损失较大的数额为3万元以上。按照以往全国统一的执行标准,福建省道路交通事故财产损失较大的标准为1000元以上、3 万元以下。该范围内的财损按照  相似文献   

16.
被保险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输保险索赔事宜基本程序如下: (一)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应当及时报案,保护好现场,并及时通知交通管理部门和保险公司。如果自身受伤或有其他情况无法完成上述事项的。可以委托其他人代为办理书面报案,填好报案登记表,由理赔人员审核无误后领取《出险证明》和《出险通知书》,认真填写。  相似文献   

17.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中,交警部门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书》属民事合同性质;雇主在雇用活动中以及承包、租用、借用期间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雇主及发包、出租、出借人应承担连带民事赔偿责任;保险公司可以成为民事诉讼活动的第三人;农村居民到农村居民到城镇务工、经商,已连续居住、生活满一年的,应按城镇居民的计算标准赔偿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处理交通事故,在今年愈加引人关注和议论。尤其是不久前重庆一起车祸的人身损害赔偿,山东省颁布的从五月一日起执行的交通事故人身损害标准,更是引起社会的广泛热议。其焦点是车祸伤亡赔偿为何同命不同价?!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满足交通事故现场记录图的技术性、证据性要求的交通事故现场测绘方 法,针对现有现场图定位方法的不足,重点从交通事故证据审查的视角,提出物证定位 观点,分析其技术构成并构建内容体系;在此基础上,依据技术标准基本要求,运用平面 坐标定位原理,以交通事故现场物证定位思想为基础,研究开发交通事故现场点线系列 直角坐标测绘定位方法及其具体应用技术。研究表明:物证定位是能够将现场元素定位 和现场道路定位协同考虑的一种交通事故现场物证固定技术,以其基本思想与原理可以 开发交通事故现场点线系列直角坐标测绘定位方法;该方法有多种变换方法可适用不同 情况的交通事故现场测绘;应用该方法绘制的现场记录图,可以满足现场记录图技术性 及证据性的双重要求。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是严重的。在对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特点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提出了提高道路交通系统安全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