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6 毫秒
1.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EA)在中国的开展—区域环境评价(REA)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实践和研究表明 :传统的环境影响评价 (EIA) ,即在项目层次上开展的EIA ,不尽完美。而包含有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新一代EIA体系将很好的弥补项目EIA的不足 ,并且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真正贯彻到实际中去。中国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方面 ,也逐渐注重两个层次上EIA的开展 ,特别是结合当前发展的新特点 ,开展了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文章论证了区域环境评价 ,无论从层次上 ,还是从评价的对象、内容上都是属于战略环境影响的形式。并基于这个观点 ,介绍了区域环评在中国的开展及今后发展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考虑评价项目与计划的可持续能力问题上,确定环境影响评价(EIA)过程的一些缺陷与能力,本文提出了在无需对立法、调整及程序进行主要检查的基础上修正EIA过程缺陷的建议,所建议的分析框克服了美国现行的EIA指导与基本可持续原则之间的差距,在现行的EIA框架内,对可持续性的评价可以做得很清楚,影响评价的标准可以扩展到包括自然资本的非可持续损失的确定,和/或超越特定的地方、区域或全球范围内的阈值或标准。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考虑评价项目与计划的可持续能力问题上,确定环境影响评价(EIA)过程的一些缺陷与能力,本文提出了在无需对立法、调整及程序进行主要检查的基础上修正EIA过程缺陷的建议.所建议的分析框架克服了美国现行的EIA指导与基本可持续原则之间的差距.在现行的EIA框架内,对可持续性的评价可以做得很清楚,影响评价的标准可以扩展到包括自然资本的非可持续损失的确定,和/或超越特定的地方、区域或甚至全球范围内的阈值或标准.  相似文献   

4.
战略环境评价(SEA)和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EA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将EIA(环境影响评价)扩展到更具战略意义的决策层,它还是迈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步,它有助于从政策到计划、规划吧至最后的项目遵循可持续发展目标,SEA是联系目前正在进行的项目EIA和使人类活动达到维持环境质量这一目标的纽带,文章讨论了SEA开展的必要性,介绍了SEA的2种类型,结合英国开展的实例,论述了“遵循型”SEA的主要内容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环境化学》2011,30(12):2117-2119
三聚氰胺是一种用于塑料和化学肥料生产的化学原料.最近出现了一些婴儿食品(奶粉)被三聚氰胺污染的现象.不法分子通过掺加三聚氰胺来提高奶粉中蛋白质测定量,三聚氰胺也被掺到动物饲料中以提高蛋白质测定量.三聚氰胺的定量检测方法有酶免疫测定法(EIA)、GC-MS、LC-MS、HPLC—uV等.中国政府颁布的检测原奶和奶制品中三...  相似文献   

6.
基于CAPE技术公司的兔子复合克隆抗体的二恶英(PCDD/F)酶免疫分析试剂盒,建立了快速检测垃圾焚烧飞灰和烟气中PCDD/F毒性(TEQ值)的方法.试剂盒的最低检测限为3.3pg·tube-1(即3.3pgTEQ每EIA试管),线性检测范围为10~30pg·tube-1.样品经甲苯索氏抽提后过硅胶柱连接小碳柱净化处理,TCDD/F的回收率大约为50%,与原飞灰PCDD/F分布模式相比净化处理后样品中的TCDD/F含量明显降低.用净化处理后的飞灰溶液作标准溶液,绘制PCDD/F剂量-效应关系曲线,定量分析了2个飞灰样品和2个烟气样品的TEQ浓度,结果表明分析样品的TEQ实测值(HRGC/HRMS分析获得)与预测值(标准曲线计算值)的相对偏差(Rd)均小于15%,说明用该方法定量分析垃圾焚烧飞灰和烟气中PCDD/F毒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结构性环境问题——我国环境评价遭遇的"结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小阁  栾胜基  艾东 《生态环境》2008,17(2):879-884
近年来 "结构性环境问题"在我国频发,尤其是结合项目环境影响评价(EIA)制度而突出表现为一种困境--"符合环保先进标准的高环境风险项目".当前学界对于环境问题的认识逐渐从物理层面转向社会层面,然而,对环境评价的研究还停留在基于环境要素功能特征的方法改进和制度完善,当前的结构性环境问题反映出的环境资源在不同利益群体间的不合理性分配还没有被充分认识到.由此,文章借助析出的环境问题两个主要影响变量: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和配置结构的合理性,对"结构性环境问题"的产生过程和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文章借助系统论的功能-结构理论,结合厦门PX项目事件,认为现有环境评价主要定位于"功能性"特征,还不能针对性地把握结构性环境问题,由此面临结构性困境.为了避免这种困境,有必要进一步展开针对结构性环境问题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制度研究,而且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构性"转化也具备着基础理论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工业废弃地再开发的可持续性评价方法回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可持续发展取得共识后,可持续性评价工具大量出现,工业废弃地再开发中也广泛应用.根据对可持续性理解的不同,工业废弃地再开发的可持续性评价方法可以分为目标驱动型和过程驱动型两大类型:目标驱动型往往扩展为"目标-指标评价法",而且根据目标的差异,可以分为单项和综合方法,后者可分为制度性和参与性框架,参与性框架又可以分为自上而下型和自下而上型;过程驱动型包括SEA驱动型和EIA驱动型,前者往往与相关的土地规划有关,后者通常以项目为基础.总之,工业废弃地再开发可持续性评价方法的演进与其基础理论演变和社会变化有密切关系,一方面日益与开发和决策过程相结合,另一方面也更加关注公共参与.借鉴各国工业废弃地可持续再开发的经验,把握可持续性评价的发展趋势,将促进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利于构建"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循环型社会.  相似文献   

9.
冲浪     
John Elkington,可持续性领域的一位知名人士,把新千年表征为进入环境问题辩论第三 次浪潮的一个转折点.第一次浪潮.环境保护主义,极盛期是在1969—1973年间,在此期间, 关心环境的公民在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对社会产生了影响.这一次最初的环境浪潮在全球层 次的一个里程碑是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会上识别了环境问题的 各个方面.其后,大会促成了全球公民运动的诞生和世界各国政府的响应.到了1990年代初,第二次浪潮达到顶峰时,我们迎来了另一次全球环境峰会,这一次是在 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各级政府官员响应了…  相似文献   

10.
夏光 《产业与环境》2002,24(1):24-25
每两年召开一次的清洁生产高级研讨会高度评价了过去两年中清洁生产的进展。为了向全体会议介绍情况并确定第6次清洁生产会议(CP6)的基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技术,工业和经济司主任Jacqueline Aloisi de Larderel回顾了在汉城召开的第5次清洁生产会议(CP5)的8项建议和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1.
再生气氛对CuO/AC脱硫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考察了不同气氛再生后CuO/AC脱硫剂的二次脱硫活性,并藉借助XRD和XPS表征技术以及对再生后脱硫剂残硫的分析,探讨了脱硫剂以不同还原剂在不同温度下再生后二次脱硫活性差异的内在原因,结果表明:脱硫剂经H2再生后二次脱硫活性与初活性相比出现大幅度下降,H2气氛中添加H2O可提高其二次脱硫活性;经NH3在300℃再生后二次脱硫活性与初活性相当,两次再生后仍未观察到活性的明显下降,NH3再生时脱硫  相似文献   

12.
产业动态     
第二次世界工业环境管理会议(WICEM Ⅱ) 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国际商会1984年在凡尔赛联合组织的世界工业环境管理会议之后,国际商会又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及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合作,于1991年4月10—12日在鹿特丹组织了第二次世界工业环境管理会议。来自工业界、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750名决策者回顾了第一次世界工业环境管理会议以来环境管理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进一步讨论了促进持续工业发展的活动。  相似文献   

13.
《产业与环境》1998,20(3):50-51
突尼斯化学集团在它的工厂中设立部之后,组织了一次旨在提高重大技术风险意识的地区性研讨会。本文叙述了该次研讨会的内容,以为改善工厂安全及在发在发生事故时组应急而在这一领域中采取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钛酸纳米材料,并以此为前驱体,通过二次水热处理制备了新型材料.使用XRD,TEM,N2吸附等温线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两种材料都为棒状纳米催化剂,其中二次水热材料为锐钛矿.光催化降解四环素结果表明两种催化剂都具有较高活性,二次水热纳米棒反应速率常数为一次水热材料的7倍;动力学实验表明TiO2纳米棒对四环素的光催化反应符合Langmuire-Hin-shelwood模型.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莱州湾地区水资源对气候波动的敏感性,旱涝频率及水资源污染等问题。主要结论有:水资源对气候波动很敏感,降水增加 10%,全区水资源总量将增加 21%;降水减少 10%,全区水资源总量将减少 28%。旱涝频繁, 30 a中共发生等级在涝以上的雨涝10次,等级在旱以上的干旱14次。在气候偏旱时期,特大旱共发生4次,而在气候偏湿时期仅发生1次特大旱;在气候偏湿时期,大涝及特大涝共发生4次,而在气候偏旱时期仅发生特大涝1次。该区水资源已受到严重污染;尤其是在海水入浸区,水污染已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6.
每两年召开一次的清洁生产高级研讨会高度评价了过去两年中清洁生产的进展.为了向全体会议介绍情况并确定第6次清洁生产会议(CP6)的基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技术、工业和经济司主任Jacqueline Aloisi de Larderel回顾了在汉城召开的第5次清洁生产会议(CP5)的8项建议和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7.
在接种了反硝化菌的剩余污泥中投加硝酸钙药剂,利用反硝化菌消耗NO3-进行反硝化作用去除污泥中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利用Ca2+的中和、架桥作用,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固定NO;总投加浓度为100 mg?g-1 TS,在6d的时间内,按1次、2次、3次、6次的投加频次向污泥中投加硝酸钙.结果表明,1次投加对污泥脱水性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由西非洲布基纳法索国(Berkina Faso)农牧部组织召开的第七次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ration of Organic Agriculture Movements)关于农业替代和营养自给的科学讨论会于1989年1月2日至5日在该国首都瓦加道古(Ouagadougou)召开。这是一次空前盛大的会议,也是一次非常成功的会议,来自48个国家的600多位代表参加了大会。  相似文献   

19.
水环境中挥发性芳烃和烷烃的测定及其亨利常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给出了简便、可靠的享利常数(H_(?))测定方法。研究了温度、离子浓度、悬浮物及分子结构等对H_(?)的影响,为不同环境水体中有机物挥发速率的研究提供了一定基础。同时,提出了水中有机挥发性物质的三种定量计算方法:三次平衡累积法;多次平衡外推截距法;一次平衡解联立方程法。  相似文献   

20.
肖德荣  张利权  祝振昌  田昆 《生态环境》2011,20(11):1681-1686
有性繁殖与种子扩散是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侵入新生境的重要途径,抑制有性繁殖是有效控制互花米草进一步扩散与二次入侵的关键。文章研究了刈割对互花米草种子产量及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四月(生长初期)1次刈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互花米草的有性繁殖,其每穗种子数(481.3粒)、种子平均生活力(36.7%)与对照每穗种子数(425.5粒)和种子平均生活力(41.3%)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表现出超量补偿现象。四月和七月(扬花期)2次刈割与扬花期1次刈割能有效抑制互花米草的有性繁殖,其种子的生产量(每穗种子数分别为186.3和173.6粒)与活性(分别为18.0%和17.3%)较对照显著降低,表现出不足补偿现象。四月和七月2次刈割与七月扬花期1次刈割对互花米草有性繁殖的控制效果较好。在互花米草管理与控制实践中,扬花期刈割是有效控制互花米草有性繁殖与扩散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