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前言随着安防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支持,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与安防系统进行集成应用,传统的安防系统各自为战的情况开始改变,安防系统横向和纵向的集成也越来越强,这其中,物联网技术在安防集成中的发展应用尤其受到关注。物联网产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越来越引人注目,如何才能更好的将物联网产业的相关技术运用到安防系统集成平台内,开始成为业内诸多企业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宋涛  王桓 《中国安防》2012,(8):60-63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和沉淀,安防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安防芯片技术也随之得到了快速普及与应用。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原动力之一。尤其是安防发展到现阶段,正面临技术发展的变革,芯片的不断发展,解决了诸多原来在安防领域无法有效突破的问题,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改变。这种改变或将影响整个安防产业在结构上的调整。本文将对安防芯片市场的发展情况做些简单的分析,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一、人工智能在安防市场发展之现状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在安防市场进行大规模的应用,大力推动了传统安防行业的革新和进化,安防也成为人工智能技术最具基础、发展最快的应用落地行业。现阶段,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认语言处理、机器人学、计算机视觉等是人工智能技术最主要的发展领域,这些细分领域的发展离不开安防领域海量的数据集进行算法训练。  相似文献   

4.
安防产业的历史悠久,二战后的发展尤为迅速。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Wiegand技术在市场上刚出现的时候,许多门禁控制备采用Wiegand的标准,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应用,该项技术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在90年代出现了与之相似的125KHz的射频识别技术,但在开始时它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加之在该方面缺乏统一标准,所以导致了门禁设备技术应用参差不齐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余和初 《中国安防》2011,(11):40-44
随着安防行业的迅速发展,新的技术和理论不断应用在安防领域,安防技术不断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和集成化的方向发展。本文首先对自动检测与诊断技术在安防领域的现状和市场需求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安防行业的特点,论述自动检测技术在安防领域的应用模式和特点,通过分析自动检测和诊断技术在应用中的优缺点,得出该技术在安防应用的改进方向,最后指出自动检测与诊断技术在安防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经过三十多年的洗礼和沉淀,我国安防芯片技术也得到了快速普及的应用与长足发展,国产安防芯片如雨后春笋般地频频问世。如:ASIC、DSP、SOC等安防芯片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摄像机、视频服务器、DVR等产品中。可以预见不远的将来,安防芯片将会集成更多的射频识别(RFID)、数字基带、3G移动通信以及安全存储等相关领域的芯片技术,全面服务于安全防范行业的发展与需求。 为了更好地引导和推动安防芯片技术的发展,本栏目特别邀请各位专家和业内人士对安防芯片技术的发展现状、技术架构、应用情况、发展前景等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中国安防》2014,(20):58
正随着安防技术不断和业务融合以及数据挖掘、分析技术的发展,安防系统在各行业的应用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用户对系统集成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安防集成软件的发展开始备受关注。目前不同行业逐渐形成了安防的典型应用,安防系统也朝着业务部门多元化、需求多样化、管理机构的多层次以及运行环境复杂化的方向转变,因此集成软件的行业化应用需求不断增多。不同的行业背景对安防的需求重点实际是千差万别,深入行业应用,开发适合各个行业需求的软件产品,使安防系统与现有行业业务模式完美结合,是各软件厂商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安防市场发展的早期,国内视频监控产品主要通过代理企业从国外引进,由于国外安防企业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较早,存活在国内市场的企业积累了较好的品牌和客户以及技术优势,在金融、机场、交通等高端领域得到了用户的认可。根据相关机构统计,先后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安防品牌接近250个,基本涵盖了产品制造、系统集成、运营服务等各个安防行业细分领域。在这些外资安防企业中,视频监控类企业数量最多,超过50家。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在国内安防市场形成一定影响力的外资安防企业约40家左右,其中以视频监控类的  相似文献   

9.
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瑞士等国家及我国的200多家公司参加了日前在北京举行的第5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博览会期间,参展商为观众带来了最新的警用装备和安防产品。下面介绍几款国外最新推出的安全产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展销厅     
2000年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及警用装备博览会已于11月11日在北京落下惟幕。此次展会吸引观众28000名。超过300家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参展。展商与观众的热烈反应再一次说明2000年国际安防展是一个让业内人士提升安防技术知识的黄金机会。  相似文献   

11.
2006~2010年是安防行业"十一五"规划的执行年,也是中国安防行业历史上发展最快、成果卓著的五年。中国安防技术有限公司(CSST)同样也走过了稳步发展的五年,借助于资本的力量,通过不断整合安防产业链,中国安防技术有限公司(CSST)在"十一五"期间迅速崛起,成长为综合性的大型民族安防企业,并依托优势不断做大做强,实现了CSST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2.
正GIS经过40年的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渐成为一门相当成熟的技术,并被广泛应用于环保、交通、物流、电力、国土、规划等和空间位置有关的诸多行业。而早在1998年,公安部提出建设"金盾工程"之际,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带动了安防行业对GIS应用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安防》2020,(3):22-22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时代,我们已从最初的模拟化和数字化时代,经历计算机互联网时代,进入了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应用及移动互联体感交互技术突破的阶段。在高新技术的带动下,安防技术也取得了飞速的进步,甚至发生了质的变化。由此可见,技术的发展进步对安防行业起着重大的推进作用,它已经带来了安全防范的一次新的革命。为更好地宣传创新技术,探讨新技术的发展,集思广益促进高新技术在安防领域的落地,《中国安防》杂志新增设《前沿技术》栏目以便大家沟通交流。《前沿技术》栏目主要就技术防范手段中运用到的主流技术进行深入探析,侧重点在于技术的原理、技术的发展以及技术解决了哪些行业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作为“十四五”规划和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开局之年,2021年将开始重装启航。在过去的5年里,我国不论是经济、文化还是其它方面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科技技术水平也在日益提高。对于安防行业来说,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推动智能安防发展的一块关键踏板。  相似文献   

15.
"十一五"期间,中国安防技术快速发展。主要体现:一是安防各门类技术普遍发展提高,从传统的安防技术,如防盗安全门技术、锁具技术,到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如视频监控、出入口控制、软件开发与集成、防爆安检技术等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二是在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研发创新方面步伐加快。如防爆安检类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客体探测技术,如安防软件和集成技术方面,随着区域报警监控建设的联网应用,出现了自主开发的安防大型软件平台技术等。今天,安防软件已经成为整个安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支柱,更多的用户开始感受到软件才是体现系统最大价值,使系统发挥最大效益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16.
雷翔 《中国安防》2016,(4):26-29
正当前,在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融合与跨界合作已成为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并成为提高生产率和产业竞争力的一种重要发展模式和组织形式。在安防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产业融合与跨界合作也愈演愈烈。经过多年发展,安防产业规模、技术、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安防+"的新概念也不断被提及,安防行业与其他行业的边界日益模糊,创新融合越来越多,新技术、新应用以及新的解决方案不断产生,兼并与并购也已经成为了安防产业融合和跨界合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安全防范产业的发展比国外和香港、台湾等地区延迟了二三十年。八十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人们安防意识的提高,中国安全防范产业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安防产业平均以15%-30%的年增长率迅速成长,国内民族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进入安防市场。安防产业,正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8.
最近几年来,包括公安部以及各级政府管理部门正在持续推进“平安城市”建设工作,同时社会各行业、各单位“平安建设”活动也在陆续展开,可以说以“平安城市”为首的“平安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安防行业最重要的应用市场,安防行业内的新技术、新产品得到了大量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安防产品市场需求的增长和相关安防技术的升级。在主管部门和各省(市)安防协会的大力推荐、支持下,中国安防产品行业协会于2014  相似文献   

19.
陈伟箐 《中国安防》2012,(10):37-42
我国生物识别技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伊始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经在应用上初具规模,并且由于其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用户需求,已经引起了国内安防行业的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20.
2009年我们迈入了3G元年,3G技术的种种优势给安防行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思路。如何实现3G平台与安防产品的融合,成为我们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因此,我们对3G与安防融合应用做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