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中国石油在海外欠发达地区某作业项目为例,在常规职业禁忌证的基础上,将当地工作人员的身体和心理状况不适合海外欠发达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相关因素予以充分考虑,并结合海外项目职业性有害因素扩展清单,形成欠发达地区海外项目职业禁忌证扩展清单。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长城钻探海外某测井项目放射工作人员放射性受照剂量问题,概述了该测井项目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类型、使用的个人剂量计、剂量监测周期、剂量计的使用等,着重对2013—2016年测井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测井项目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射水平远低于年受照剂量调查水平,项目放射性职业健康管理较为有效。同时针对统计分析的结论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海外工作和生活环境与国内相比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远离祖国和亲人,情感沟通和心理疏导存在时间和空间的障碍,为解决由此导致的海外工作人员心理健康日益突出等问题,分析了海外员工心理造成影响的主要原因,提出有针对性地筛选合适派驻海外的员工;在保密原则基础上提供国际间通讯便利;助力配偶就业,子女海外就学等8大措施。研究结果可为相关各级决策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公司海外市场规模逐渐扩大,HSE国际化管理面临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分析了海外分公司HSE体系运行的现状和问题,探索海外分公司体系推进工作中,员工国际化和当地化的管理办法和工作方式,提出改进的对策和措施。分析探讨了更加适用于海外项目部的HSE管理模式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石油EPC工程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5.
工业设施受恐怖袭击风险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鉴于全球范围恐怖活动日益猖獗的形势,无论从学术研究还是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角度,恐怖袭击都应作为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加以深入研究.恐怖袭击事故是由恐怖分子策划和实施的,其风险机理不同于系统失效或人为失误造成的事故机理.科学地分析、预测和预防恐怖袭击的风险成为当前安全科学领域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做了较详细的评述,提出了对重要工业设施和公共设施在加强传统安全管理的同时要加强脆弱性评价和保安管理体系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技术研究恐怖分子网络的脆弱性,为破坏恐怖组织提供技术建议.选择组织风险分析软件ORA(Organizational Risk Analyzer)工具对恐怖分子网络进行研究,采用宏矩阵对组织中的人员、知识、资源和任务实体进行建模,对该组织存在的风险和脆弱性进行量化分析,得到该组织最终的脆弱性和风险.以"东突恐怖分子网络"为背景的案例研究表明,在打击恐怖组织的实际行动中,识别并消灭恐怖组织中的核心人物是有效瓦解恐怖分子网络结构的捷径.  相似文献   

7.
孟蕊 《中国安防》2024,(4):37-40
<正>当前,国际反恐防爆形势日益严峻,尤其是民航行业的特殊性,机场成为恐怖分子实施恐怖袭击的主要场所。给民航安全保障工作带来巨大挑战。为有效防范恐怖爆炸袭击事件发生,民航业一直致力于安检防爆技术研究和应用,亟待引进更加高效准确的防爆检测设备,推动防爆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8.
2006年6月,在境外恐怖组织的操纵下,5名恐怖分子携带武器和爆炸装置秘密潜入柳州,密谋在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召开前夕,实施恐怖爆炸,以制造社会影响。6月16日x时许,恐怖分子驾驶一辆面包车进入龙城化工厂,在氨合成车间安放爆炸装置。x 时,当恐怖分子驾车离开化工厂时,遭到门卫盘查,恐怖分子开枪打死1名门卫、打伤2名职工逃离现场,随后遥控引爆器,氨合成车间发生爆炸,导致大量氨气泄漏。柳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报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石油化工企业对海外市场的开发力度越来越大,海外工程的生产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各相关企业当前工作的重点。对于相关企业而言,应根据海外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施工的复杂多样性与工作人员的文化背景差异,做好基层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保证海外工程项目能够在和谐、有序、高效的环境中开展。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安全管理工作经验,从加强基层班组班前会、强化安全宣传、坚持基层班  相似文献   

10.
自"9.11"以来,国际非传统安全形势日益复杂,宗教冲突和政治动荡相互交错,恐怖主义活动愈演愈烈,严重威胁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海外项目员工人身和资产安全。为有效提升海外项目防恐安全管理水平,切实提高海外员工防恐意识和技能,保障海外项目员工人身和资产安全,负责海外防恐安全管理的国际事业部(海外防恐安全和HSE办公室)认真研究了海外员工的防恐安全培训需求,在充分调研国内外安保培训机构的基础上,组建了专业化的培训团队,开发了针对性的培训课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培训和考核模式,截止目前共培训31000多名海外员工,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防恐安全培训经验。  相似文献   

11.
《安防科技》2004,(1):5-5
从1月5日起,美国出入境管理局要在115个机场和14个主要港口安装采用指纹与面部识别系统.尽管这完全是出于阻止恐怖分子入侵的目的,但对于与恐怖分子毫无干系的外国旅客来说,许多人的情绪肯定要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我们不时会在新闻上看到恐怖分子爆炸、砍杀等制造社会恐慌的事件,为了打击恐怖分子的嚣张气焰,世界各国都在想办法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开发新式反恐新装备。这些反恐利器有的已经进入实战阶段,在保卫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有的尚在研发之中,这些融入了高新技术的装备很快就会成为令恐怖分子胆颤的利器。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步伐的加快,海外项目越来越多。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海外HSE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笔者根据在该领域的切身体会,阐述自己对海外项目HSE培训的认识并提出具体建议。对象划分根据企业岗位的职责要求不同,可将培训对象划分为5个层次。决策层。企业的最高领导层,即企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加深,“欧美消费”到“中国制造”乃至“中国智造”在全球制造业的格局中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国企业依托成本价格优势,开始发力进军海外市场,参与国际产业链分工,不断提升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安防行业作为科技新兴产业在我国经过了三十几年的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安防产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安防市场持续大幅增加的同时,国内安防产品的质量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安防企业走出国门、走向海外成为企业新的期待和突破.那么,目前安防企业进军海外市场现状如何?能否突破品牌、渠道建设等瓶颈,树立安防企业的海外品牌梦?带着诸多问题,本期对话栏目有幸采访到经营海外市场多年并小有成绩的深圳慧锐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市场部黄礼彪经理,与各位安防同仁分享经验之谈.  相似文献   

15.
<正>被恐怖分子劫持后怎么办?(1)保持冷静,不要反抗,相信政府。(2)不对视,不对话,趴在地上,动作要缓慢。(3)尽可能保留和隐藏自己的通信工具,及时把手机改为静音,适时用短信等方式向警方(110)求救,短信主要内容:自己所在位置、人质人数、恐怖分子人数等。(4)注意观察恐怖分子人数,头领,便于事后提供证言。(5)在警方发起突击的瞬间,尽可能趴在地上,在警方掩护下脱离现场。遇到枪击时如何选择掩蔽物?(1)掩蔽物最好处于自己与恐怖分子之间。(2)选择密度质地不易被穿透的掩蔽物。如墙体、立柱、大树干,汽车前部发动机及轮胎等;木门、玻璃门、垃圾桶、灌木丛、花篮、柜台、场馆内座椅、汽车门和尾部等不能够挡住子弹,虽不能作为掩蔽体,但能够起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上许多大城市都有地铁,地铁日益成为市民首选的公交工具.然而地铁自产生之日起,就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由于它是一个地下密闭轨道,通风管道系统比较脆弱,很容易给恐怖分子以可乘之机.地铁还是大城市中陌生人聚集最多的场所,由于客流量巨大,司乘人员很难对每一个进入地铁的人进行检查,不法分子可以比较容易地混入.  相似文献   

17.
气相色谱检测技术在化学战争和反恐怖斗争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 2001年9月11日的悲剧事件表明:恐怖分子对世界和平的威胁已经不仅仅是常规的爆炸、刺杀,他们所使用的武器和方式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因此,我们要在各个方面对恐怖分子所能采用的手段加以预防和防护。目前,化学武器和生物攻击已经是大众谈之色变的恐惧,能够尽快和有效地发现、鉴别、抵制有可能被恐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企业的海外项目在不断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企业和员工面临的社会安全风险也在逐步升级,社会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中石油苏丹项目处在一个高风险的作业环境,苏丹南北之间关系长期紧张,2011年的公投举行为双方原本紧张的关系又增加了诸多不确定因素,也给中石油苏丹项目带来很大的社会风险。以中石油集团公司应对"苏丹公投"事件为例,主要介绍中石油集团为防范可能发生的各种社会安全风险,保障员工人身安全,企业要做好提前准备,全面部署,组织在苏所有单位建立健全应急预案,落实应急资源,广泛开展演练,以平稳应对南苏丹公投和过渡期的应急预案与应急实践,探讨了海外项目应对社会安全风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赵琳 《中国安防》2007,(12):54-59
随着中国安防产品技术日益成熟,走出国门,杨帆海外,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是目前许多安防企业瞄准的一个契机.……  相似文献   

20.
正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承揽各类海外建设项目,例如科伦波海港城项目、中缅油气管道项目、中吉乌铁路项目等,中国企业的足迹已经遍布全球近200个国家,海外项目的规模持续扩大、主体日趋多样、形式日益丰富,中国的多元化海外市场体系正在逐步建立。由于项目位于不同国家,文化差异、工作管理方式的差别,以及一些地区存在的政治安全隐患,都给项目现场的安全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