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6 毫秒
1.
<正>"十八大"以来,军品防护与包装产学研领域发展态势良好,为实现"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的大格局,建立科研、生产军地合作的新模式,进一步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协同创新,资源共享,经研究决定,拟于2017年11月在广东召开"第五届军品防护与包装发展论坛暨成果展示"(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论坛由中国兵工学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核学会、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电子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复合材料学会、  相似文献   

2.
<正>"十八大"以来,军品防护与包装产学研领域发展态势良好,为实现"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的大格局,建立科研、生产军地合作的新模式,进一步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协同创新,资源共享,经研究决定,拟于2017年11月在广东召开"第五届军品防护与包装发展论坛暨成果展示"(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论坛由中国兵工学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核学会、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电子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相似文献   

3.
<正>为总结"十二五"以来,军品防护与包装科技领域取得的新成果,建立"战场"与"市场"的内在联系,实现军品防护与包装的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建立军品防护与包装科研、生产军地合作的新模式,经研究决定,于2015年11月4-7日,在江苏省苏州市在水一方大酒店召开"第四届军品防护与包装发展论坛暨成果展示"。  相似文献   

4.
<正>"十八大"以来,军品防护与包装产学研领域发展态势良好,为实现"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的大格局,建立科研、生产军地合作的新模式,进一步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协同创新,资源共享,经研究决定,拟于2017年11月在广东召开"第五届军品防护与包装发展论坛暨成果展示"(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相似文献   

5.
<正>第六届军品防护与包装发展论坛暨成果展示将于2019年11月22-24日在重庆召开。作为国内军品防护与包装领域规模最大的学术盛会之一,旨在加强军民包装技术交流、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共同探讨军品包装需求与应用。热忱欢迎全国从事军品防护与包装科研、生产及管理的企事业单位、机构的相关人员踊跃参会交流,参展宣传,共同探讨军品防护与包装领域的科学和技术热点,现将论坛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论坛主题整合军地资源促进融合发展二、论坛组织  相似文献   

6.
《装备环境工程》2015,(4):10-11
第四届军品防护与包装发展论坛暨成果展示已定于2015年10月28日-30日在江苏省苏州市在水一方大酒店隆重召开。本论坛由中国兵工学会、中国电子学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中国核学会、中国绿色包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中国包装联合会军民融合包装发展建设工作委员会、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工程委员会、中国包装联合会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兵工学会防腐包装专业委员会、重庆市(四川)  相似文献   

7.
<正>第四届军品防护与包装发展论坛暨成果展示于2015年11月4-7日在苏州成功举办。这次论坛有院士领衔主讲,行业内英才汇聚,主承办及协办单位阵容强大,参会参展代表数量规模创历届新高,是中国包装界的一次盛会。本次论坛由中国兵工学会、中国电子学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开展军民协同创新,推动军民科技基础要素融合,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升融合层次。经研究决定,于2017年11月16-19日,在深圳举办"第五届军品防护与包装发展论坛暨成果展示"。论坛由中国兵工学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核学会、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电子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主办;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空军装备部采购局、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火箭军装备研究院某研究所、上海奥特玛特物流设备有限公司、原海军装备研究院某研究所、陆军军械技术研究所、陆军航空兵学院、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卫生装备研究所、后勤保障部药品仪器检验所、武警后勤学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包装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已迈入世界前三强的行列。"十八大"后,中央军委要求我军武器装备研制体系及后勤保障体系加快"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步伐,为我军军品防护与包装工作指明了  相似文献   

10.
《装备环境工程》2011,(6):I0002-I0002
2011全国武器装备防护与包装发展研讨会于2011年11月5日~8日在海南三亚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兵工学会、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科技质量部主办,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中国兵工学会防腐包装专业委员会、重庆市(四川)兵工学会、重庆五九期刊社承办,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包装技术工程中心,  相似文献   

11.
《装备环境工程》2014,(6):I0002-I0002
<正>2014全国装备环境工程发展研讨会暨《装备环境工程》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于2014年11月7~9日在江西南昌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兵工学会、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国防科技工业自然环境试验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中国兵工学会防腐包装专业委员会、重庆市(四川)兵工学会、重庆五九期刊社承办;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环试中心、西安西测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协办;《装备环境工程》杂志全  相似文献   

12.
《装备环境工程》2011,(2):114-114
为了总结经验,交流信息,拓展视野,紧紧围绕"十二五"国防装备发展规划,推进武器装备防护与包装的跨越式发展,经研究,在2009年成功召开"全国兵器装备防护包装技术发展研讨会"的基础上,于2011年10月在海南召开"2011全国武器装备防护与包装发展研讨会"(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相似文献   

13.
正为探讨石油化工行业设备腐蚀与安全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分享防腐技术新成果,促进石油化工腐蚀与安全技术进步与行业发展,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石油化工腐蚀与安全专业委员会在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国化工、中化国际以及一些独立炼厂的大力支持下,已于2014年、2016年先后举办了两届石油化工腐蚀与安全学术交流会。2018年11月,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石油化工腐蚀与安全专业委员会联合美国腐蚀工程师协会  相似文献   

14.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6):I0005-I0005
<正>天津能源管理培训学校承办本刊讯:2014年6月27日,由国际生态发展联盟、国家建材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天津市节能低碳产业园、天津能源管理培训学校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被动式集成房屋产业发展论坛"在天津节能低碳产业园举行。来自世界建材学会、国家建筑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中国房地产技术联盟、中国国际贸促会、中国建材联合会、北京大学、沈阳大学、天津大学、中国被动房研究与促进中心以及建筑节能材料生产、研制  相似文献   

15.
《装备环境工程》2012,(6):F0002-F0002
2012年全国环境试验技术与装备发展研讨会暨《装备环境工程》第一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于2012年10月15-18日在宁夏银川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兵工学会、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科技质量与信息部、国防地科技工业自然环境试验研究中心主办;  相似文献   

16.
行业观察     
<正>2018中国节能与低碳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由中国节能协会主办的"2018中国节能与低碳发展论坛"20日在北京召开。论坛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应对气候战略、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等热点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解读了绿色发展政策,分析了当前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新形势,提出了节能降碳新思路,为企业、政府搭建了交流平台,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主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  相似文献   

17.
8月22~23日,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分会场"水资源论坛--水资源与生态和环境协调发展"在乌鲁木齐市召开.来自全国48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和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活动.此次会议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中国科协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专门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具体承办.曾庆存院士、成升魁研究员、夏军研究员为大会主席.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的情况,以及民间学会在学术交流、学科交叉、信息资源共享中的作用。提出只有加强政府部门、大学和不同机构之间的信息与资源共享、跨学科专家与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才能使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有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11月20日上午,在全党全国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之际,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主办的2017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及中国国际循环经济展览会在京开幕。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新时代开启循环发展新征程"。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莅临论坛并致辞。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范恒山、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高云虎、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副司长张帆、中国循环经济协会首席政策专家齐建国、环保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等在会上发表了精彩演讲。  相似文献   

20.
刘苹 《云南环境科学》2004,23(A01):88-89
介绍了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的情况,以及民间学会在学术交流、学科交叉、信息资源共享中的作用。提出只有加强政府部门、大学和不同机构之间的信息与资源共享、跨学科专家与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才能使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有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