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经济系统及其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矿产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是实现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论文在分析系统构成、系统特征尺度和系统功能实现多势效性的基础上,以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以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协调运行为目标,构建了包含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3个子系统的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经济复合系统。运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经济系统协调运行条件下的矿产资源合理开发规模进行了规划和设计。在此基础上,选择典型地区为对象,开展了具体的实证研究,为本地区资源开发生态经济系统的规划、地区矿产资源合理开发规模和水平的决策,提供了现实可操作性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三江平原农业开发建设繁荣了地区经济,每年向国家提供大量的商品粮,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但不合理开发建设也带来一些环境问题,影响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农业开发建设应本着合理规划,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全国掀起了生态经济 的热潮,陕西省地处我国西北部,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众多,如果进行合理的开发,能够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当地产业经济发展.地热资源就属于这一类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好自然资源对发展陕西旅游业和生态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陕西咸阳市的地热资源开发为例,分析了地热资源开发的要点和开发全过程的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大西北自然资源的开发战略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开发我国西北地区自然资源的目的和意义。重点对具有全国经济意义的4大类自然资源开发的态势和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本区自然资源开发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对策。旨在尽早加快开发大西北的自然资源,平衡布局全国的生产力,为大西北资源产区的核心地位奠定基础,发挥地区优势,积极促进西部经济增长点的发育。  相似文献   

5.
孙伟  陈雯 《自然资源学报》2009,24(3):402-413
根据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特征,运用相关分区方法,划分各地开发与保护的适宜性空间,合理配置建设和保护空间,获取较高的空间资源配置效率,成为地理学研究关注的热点。大部分学者从经济和生态两个方面要素构建指标体系,并对分区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是由于各个地方的情况有较大差异,在经济和生态两方面的指标选择上还存在因地制宜的问题。论文以宁波为例,讨论平原与丘陵交错的沿海港口城市的区划指标体系选择和方法应用的问题。在借鉴已有区划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评价单元划分、评价指标选择与处理等技术方法,通过自然生态约束和经济开发需求的矩阵分类分析,将宁波市划分为优先开发、适度开发、控制开发、适度保护、优先保护以及禁止开发等6类适宜性区域,并结合宁波市空间开发现状,提出了不同类型区空间布局调整引导方向和管治要求。  相似文献   

6.
澜沧江流域综合开发,是云南省投资最大的跨世纪工程。为把该区域资源开发、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协调起来,谋求流域整体开发的最佳效益,课题组从研究人类经济开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环境条件对经济开发的制约入手,把整个流域看作一个大的人类──环境──经济系统,应用遥感技术和最新遥感信息源,在采用系统工程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遵循整体性原则、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测、开放性原则和分解协调原则,确定了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依据资源优势与经济发展战略布局,分析了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发展趋势,制订了流域的环境保护对策与治理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黑龙江省孙吴县开发野生经济植物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开发次序与保护进行了论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8.
矿产资源开发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但相伴产生了大量的矿山环境问题。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忽视环境保护工作,片面追求短期经济利益,不顾后果,引发了一系列环境生态问题,导致矿区生态退化与环境污染,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了不利影响,严重制约了矿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总结了我国矿山污染及环境破坏现状以及目前我国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必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完善制度,努力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泥炭资源的储量、特征与保护利用对策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泥炭是一种经济、环境效益都十分明显的自然资源。如何科学地处理好泥炭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关系,保证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是争论颇多的课题。论文从泥炭资源过程和泥炭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泥炭资源的属性和特征,探讨了泥炭资源与经济、社会的相互关系,根据我国泥炭资源储量、质量与开发利用条件,提出我国应科学界定泥炭开发与保护标准,扶持和培育泥炭新兴产业,加强泥炭高新技术产品开发,提高泥炭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技术附加值,降低泥炭资源消耗,走开发与保护并重的道路,促进资源开发、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甘孜州区域内矿山开发呈逐年上升趋势,矿产资源开发成为甘孜州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矿山开采在提高当地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对高原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本文介绍了甘孜州矿山资源开采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和主要原因,并对矿山开采的环境治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广大青少年是中国未来的主人,他们的生态文明素质和观念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了加强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中西部地区持续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探讨了中西部地区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并提出了一些环境立法、资源合理利用、结构优化、环境带动等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保护环境发展麻黄人工植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我国麻黄资源逐年减少的现状和麻黄在草原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人工种植麻黄一方面可为企业提供原料,另一方面可对生态治理发挥重要作用,并可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天津分公司烯烃部EO/EG装置的部分工艺排放气中富含乙烯气,利用有机蒸汽膜回收技术回收这部分排放气中的乙烯,不仅减少了污染,而且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真正做到了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5.
放射性废物库是国家公益性环保设施,目前包头放射性废物库的源库内已贮存603枚废放射源,已超过原设计能力.加强废放射源库的管理,保证废源库的安全运行,有效地避免公众遭受放射性危害,对减轻地区放射性污染,保障地区辐射环境安全,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区域PRED系统协调发展的定量描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似文献   

17.
矿区“生态重建”效益的阶段性及其定量评价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区生态重建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准确分析重建投资效果应该以价值形式为基础定量评价生态重建效益。本文阐述了生态重建目标及生态经济系列演变对重建效益配置的作用,分析重建效益的三个阶段及其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土地利用结构为主要的评价指标,探讨定量分析和评价生态重建效益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新世纪中国面临三大水问题,即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其中干旱缺水的问题在当前表现得尤为明显,呼和浩特地处我国北方半干旱地区,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城市人口集中,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水污染严重,水资源问题已严重制约了本市经济的发展。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水环境的承载力是实现呼和浩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周富春  金旺  孙阳 《环境工程》2013,31(1):85-88
在概述矿山环境治理相关理论和根据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采用经济效益指标、生态效益指标和社会效益指标构建矿山环境治理效益评价体系,并且运用矿山环境治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为项目立项、验收以及治理效益后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水质污染总量的合理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质污染总量削减分配的目的应该是实现各种资源的合理组合和高效利用.本文利用运筹学中的DEA方法,对企业的经济、管理及排污三个方面的素质进行了评价,进而形成企业素质综合指数.企业素质综合指数为我们确定总量控制对象和总量削减分配权重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