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劳工组织确定2013年“世界安全生产与健康日”主题为“职业病预防”。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结合我国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情况,将我国活动确定为“弘扬安全文化,提高预防水平”,并在4月26日召开了主题报告会。  相似文献   

2.
为加强与国际劳工组织(ILO)在职业安全与健康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宣传我国政府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方针政策,普及安全知识,宣传安全文化,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领导批准,2005年4月28日,即在“世界安全生产与健康日”这一天,总局宣教中心与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安全分会、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在北京贵宾楼饭店共同主办了“建设和谐社会,关注建筑施工安全”高层研讨会。  相似文献   

3.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确定的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基本方针,这一方针的确立是经过我国从事安全生产工作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总结了大量伤亡事故的原因、经验教训,通过科学探索得出的结论。生产必须安全,安全只有预防,依法进行安全评价就是预防为主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4.
“狼来了”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那个屡屡高呼“狼来了”、以撒谎为乐趣的顽童,最终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在生产安全中,我们常常也用来比喻不重视安全生产容易发生事故.存在“狼来了”的危险。全球每年因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就造成120万人死亡、2.5亿人受伤;我国2003年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96万起,造成136340人死亡。  相似文献   

5.
《劳动保护》2004,(3):64-65
2月6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召开宣传教育工作会议,对2004年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要点进行了部署,同时确定了今年“安全生产月”的主题。会议指出,2004年的宣传教育工作要以贯彻落实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以实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为重点,牢牢把握团结奋进、昂扬向上、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宣传基调,为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的进一步好转提供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工作要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大举措,紧密围绕安全生产中心工作搞好宣传教育,广泛开展群众性宣传活动;做好安全生产的舆论引导和监督;深入宣传在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典型,推动安全生产执法队伍的建设和加强领导做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为重点,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开创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会议提出了2004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主题是“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同时提出,要围绕这一主题,精心筹划,组织开展好“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万里行”、“安康杯”竞赛、创建“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安全社区等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6.
今年6月是第13个全国“安全生产月”。12年来,这项全国性的安全文化宣传教育活动伴随着安全生产的实践,不断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提升效果.成为宣传贯彻党和国家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重大决策部署,普及安全知识,弘扬安全文化,营造安全氛围的重要品牌,为推动我国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钢铁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倍受党、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指引下,全行业的安全生产已卓有成效。“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的观念已在众多企业中普遍树立起来。  相似文献   

8.
“安全生产”这根弦需要时刻绷紧。今年,本刊将以月度为时间轴,梳理我国近年来发生的典型的危险化学品事故,以期督促各地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将“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生产意识根植于头脑,将每一起事故作为警钟,克服侥幸m理,消除麻痹大意的松懈思想,强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9.
《安全》2009,30(6):53-55
0前言 本标准的制定依据中国社区特点、安全社区和安全文化建设要求提出,参考了“平安社区”、“绿色社区”、“文明社区”等社区建设的有关要求和我国安全生产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10.
今年以来,根据国务院总体部署和农业部工作要求,各地积极组织落实“安全生产年”各项活动,深入开展“三项行动、三项建设”,克服了海上风暴潮、台风等极端天气影响,全国渔业安全生产总体形势保持平稳。  相似文献   

11.
从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到安全生产运行机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企业负责 ,行业管理 ,国家监察 ,群众监督”的安全生产宏观管理体制的确定 ,对我国安全生产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该管理体制的概念和内容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为此 ,笔者建议使用“安全生产运行机制”的概念代替“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概念 ,并提出我国应该建立和完善“国家监督 ,部门负责 ,企业自律 ,职工维权 ,中介服务”的安全生产运行新机制。  相似文献   

12.
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维护职工生命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生产法》的出台和颁布实施,是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的安全生产工作从此进入了法治时代。《安全生产法》的制定和颁布实施体现了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实质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去年修订和颁布的《工会法》明确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而《安全生产法》总则第一条开宗明义地指出: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  相似文献   

13.
关于现代中国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研究:管理、法规、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宏观及微观形势分析,论证了安全生产与国民经济的关系。特别指出从根本上遏制新的事故高峰,关键应强化“大安全观”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与实践。研究向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的中国安全减灾业的发展及管理思路,重点探索了体系化管理、安全文化及安全生产法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2009年,全国开展以“三项行动”、“三项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年”活动,我省突出开展的是“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责任明确,责任落实,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保证。为此,省政府印发了《福建省政府及部门安全生产职责规定》——即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规定。  相似文献   

15.
安全培训体系建设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玉治 《劳动保护》2004,(11):13-15
《安全生产法》颁布实施两年来,我国的安全培训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安全培训是安全生产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具体体现,也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安全生产法》颁布实施后,先后制定了《安全培训“十五”规划》和《全国安全培训体系建设方案》,确立了安全培训体系建设的目标、原则、对象,基本框架和保障机制,构建了安全培训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6.
企业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栾柯,盛登杰,秦广武,费春申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已由“国家监察、行政管理、群众监督”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规守纪”的新型管理模式。现行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与改...  相似文献   

17.
安全生产培训是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具体体现,是建立安全全生产长效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搞好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完善的安全生产培训体系是搞好安全生产培训的基础性工作,是培训工作健康发展的基石。本刊在《安全培训管理办法》即将出台之际,就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的进展情况及今后的工作部署采访了国家安监局孙华山副局长。  相似文献   

18.
生产和经营的安全对任何一家企业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容不得丝毫疏忽,否则就要遭受到事故的惩罚。因此,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监督管理原则,建立完善的安全机制,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实现生产和经营安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实施安全生产法,人人事事保安全”是今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主题,也是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全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方向和基本思路。2002年11月1日《安全生产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综合监督管理已经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表明我国法治建设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2003年是贯  相似文献   

20.
安全生产关系到各行各业,关系到千家万户,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搞好安全生产,预防、减少伤亡事故和职业病,保障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包括广大职工群众在内的方方面面的努力。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同开展的全国“安康杯”竞赛活动,就是广泛发动职工群众参与安全生产工作,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促进安全文化建设,预防、减少各类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实现安全生产的一项有效的实践活动。它是党的群众路线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体现。“安康”取之于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的含义,这项竞赛活动主题鲜明,贴近企业实际,着力解决企业安全生产的实际问题。全国“安康杯”竞赛活动,年年有创新,年年有发展,得到了企业的欢迎,职工的拥护,党政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