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古人云:不教而战谓之杀。意思是如果不教授士兵作战方法就让他去作战,则相当于杀了他,主要形容教育培训的重要性。这句话对于安全工作也同样适用。如果不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就让他去作业,则无异于让员工受伤害。只有教之安,方能使之安。安全培训是企业在开展安全生产工作时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生产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认为应通过节前预防,节后全体动员、个别沟通、严惩违纪等形式,帮助员工尽快"收心",使其能够尽快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时刻将"安全"牢记心中。图为某企业节后开展的安全培训现场。(图片由武钢金山店铁矿提供)通常在节日过后,很多员工会仍沉浸在假期的放松状态中,容易出现松散懈怠、精力不集中等问题,不能在工作中绷紧安全这根弦。因此,笔者认为应通过节前预防,节后全体动员、个别沟通、严惩违纪等形式,帮助员工尽快"收心",使其能够尽快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时刻将"安全"牢记心中。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去一家企业做安全调研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跟笔者说道:"公司领导非常重视安全培训,我们也是按照国家法规的要求来给员工做安全培训的,可总感觉培训的效果不是很好。"笔者问:"您认为效果不好是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他说:"首先,安全培训课堂比较沉闷,员工就不喜欢参加……"安全培训效果不好有很多原因,"沉闷"是其中之一,常因没有互动或者互动不够造成。安全课程本身给人感觉比较严肃、枯燥、乏味,不过运用以下方法还是能让学员动起来,学习气氛活跃起来。提问提问是随时可用,又最简单易  相似文献   

4.
<正>笔者认为,应通过调整安全工作者自身和企业安全管理方法的不足,才能促使员工理解安全、配合安全,最终达到主动安全。图为某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正在与员工交流。(图片由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虽然安全生产工作代表着员工的最根本利益,即人身安全与健康,但安全工作者在现场执法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部分员工的抵触,甚至"敌视"。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安全工作者自身和企业安全管理方法的不足所致,因此,需要调整以上不足,才能促使员工理解安全、配合安全,最终达到主动安全。  相似文献   

5.
"我驾驶摩托车好多年了,就一直没有戴安全头盔,但我一直活得很好"。"戴安全头盔,不舒服"。"戴安全头盔会弄乱我的头发"。"……"。在开展文明交通劝导行动中,驾驶摩托车未戴安全头盔的不法交通行为仍然较为普遍,当问及为何不戴安全头  相似文献   

6.
人人都想安全,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有很多人存在侥幸心理,持有“该着河里死,井里不能亡”的宿命论观点。比如,在生产现场,时常会发现一些作业人员不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诚然,有些劳动防护用品会给作业人员带来一些不适,像在夏天,光穿上工作服不干体力活都会挥汗如雨,更不用说戴上安全帽、系上安全带干体力活了。因此不少员工为了所谓工作上的方便,不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带。若对他们的做法提出异议,则很多人会振振有词地说“你看这么热的天,穿上这些怎幺干活,再说我们这么些年都这样过来了,会有什么事,就你事儿多”。  相似文献   

7.
安玉红  苗国英 《安全》2013,34(1):50-51
各电力企业对安全培训工作都投入了相当大的力度,但有些电力企业的安全培训效果并不理想,为什么对基层员工安全培训常常会出现"高投入,低产出"的"低效"状况呢?1安全培训低效的原因分析1.1缺少长期、系统的工作规划虽然电力企业的管理者与员工都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安全培训工作的必要性,但在具体实践中往往没有长期、系统的安全培训计划,安全培训工作凸显阶段性、短期性的特点,具体工作过于  相似文献   

8.
<正>临时工主要是指临时承包商员工。临时承包商是指除战略联盟单位、长期运行维护单位以外的其他在现场提供服务和施工作业的承包商。与长期承包商员工相比,临时工安全管理受客观条件限制,管理难度大,特别是在安全培训方面,由于种种客观因素导致培训效果不理想,造成临时工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时有发生。塔里木油田在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认为,应当从"思想上"和"培训形式的多样性上"采取一系列措施,调动员工参加应急培训的积极性,扭转一部分一线从业人员"培训与不培训"一个样的错误观念。图为某企业焦炉煤气管道着火消防演练现场。(图片由陕西龙门钢铁有限公司提供)应急是企业安全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应急处置很容易被员工轻视甚至忽视,造成平时不以为意,紧急时手足无措。那么,如何才能调动员工参加应急培训的积极性,扭转一部分一线从业人员"培训与不  相似文献   

10.
正行为安全观察是企业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改变员工行为的有效安全管理活动,要想此活动推行成功,除了要建立无指责的安全文化、高层领导要带头做等之外,管理者在现场与员工的沟通技巧也非常重要。例如张三在现场违章不戴安全帽,管理者可以上去说他两句,狠狠批评一顿。但这种方式很难让他从  相似文献   

11.
正"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尤其在当今社会,大部分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都十分重视,但对基层员工的安全培训,却存在着很多不足,安全教育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有的是培训师资水平不够,有的是员工个人基本素质较差,总之在安全教育培训方面,存在着培而不"训"、走过场、糊弄等现象。随之带来的后果就是"瑕疵"在实际  相似文献   

12.
正很多企业管理人员面对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及其造成的伤害,常常觉得无从下手,经过良好培训的员工的习惯性违章行为更是让管理人员深感困扰。那么,员工习惯性违章行为的"习惯"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笔者在长期推广STOP(杜邦安全培训观察课程)和"安全加"行为安全观察计划的工作中,曾和学员一起通过行为分析法来寻找答案、对症下药。如某公司生产经理去车间安全巡视时,经常看到员工不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相似文献   

13.
正主持人语:目前,很多企业都在通过安全培训来提升员工的安全素质。但在实践中,有时因为培训内容与被培训者的需求不符,或者需要培训的人得不到培训、而不太需要培训的人却经常接受培训等种种原因,导致培训效果并不理想。对于企业来说,应如何确定谁应该接受安全培训,以及应该接受什么方面的安全培训,从而保证"正确的人参加正确的培训",使有限的安全培训"资源"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员工整体安全素  相似文献   

14.
<正>笔者认为,企业要想在各类安全培训中用好"事故案例分析",使其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让"教条主义"出局。图为某企业事故案例分析讲座。(图片由江西赣能抱子石水电厂提供)企业为了让员工更直观地学习安全知识,认识安全的重要性,通常会在安全培训中引入"事故案例分析"的环节。但在实践过程中,一些企业却存在"教条主义"的问题,对于"事故案例分析",仅仅是简单地念一念"案例",分析也是千篇一律,缺乏针对性,难以引起员工的共鸣。因此,笔者认为,企业要想在各类安全培训中用好"事故案例  相似文献   

15.
<正>与其费力寻找"高素质人才",不如培养自己的年轻员工,使他们成为"高素质人才"。企业应制定安全培训教育管理办法,对年轻员工进行培养。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树立终身学习、全员培训的目标,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图为某企业组织员工观看安全生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油田公司以转变安全观念为导向,以矩阵式培训为核心,实施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培训策略,建立培训师体系,整合培训资源,形成完善的HSE培训机制。通过培训,转变员工安全观念,固化员工安全行为,培养员工安全习惯。员工由被动的"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  相似文献   

17.
<正>主持人语:目前,很多企业都在安全培训中,引入了"事故案例分析"的环节,希望能够以此提高员工的学习兴趣,让员工更直观地学习安全知识、认识安全的重要性。但在实践过程中,部分企业安全培训中的"案例分析",仅仅是简单的念一念"案例",对于事故的分析也是千篇一律,缺乏针对性,难以引起员工的共鸣。那么,企业在各类安全培训中,应如何用好"事故案例分析",使其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期就让我们来谈一谈如何在安全培训中用好"事故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8.
正"金监督,怎么发给我一个蓝色的安全帽呀?我看他们戴的都是白色安全帽。"刚刚入职的新员工小王疑惑地问笔者。"因为你刚来,对设施的规章制度、环境、设备、作业程序和要求等方面都不太熟悉。其他员工只要一看见你戴的帽子是蓝色,就知道你是新员工,他们会主动帮助你或者在作业时特别关注你的安全。而且公司有规定:凡是新入职的员工前半年都必须佩戴蓝色安全帽。  相似文献   

19.
<正>如何在安全培训中用好"事故案例分析"目前,很多企业都在安全培训中,引入了"事故案例分析"的环节,希望能够以此提高员工的学习兴趣,让员工更直观地学习安全知识、认识安全的重要性。但在实践过程中,部分企业安全培训中的"案例分析",仅仅是简单的念一念"案例",对于事故的分析也是千篇一律,缺乏针对性,难以引起员工的共鸣。那么,企业在各类安全培训中,应如何用好"事故案例分析",使其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希望大家积极讨论。(截稿日期:2016年1月25日)  相似文献   

20.
正如何看待"寓教于乐"式安全培训目前,很多企业为了提升安全培训效果,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开展了很多"寓教于乐"式的安全培训。对此,有人认为,"寓教于乐"能够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安全培训效果的提升。但也有人认为,安全培训如果过分追求"乐",很可能会降低"教"的作用,使员工虽然很"乐",却并未真正受"教",无法切实提升员工安全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