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金属学会安全管理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1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收到论文71篇,经过筛选,提交会议交流的有61篇。论文涉及安全管理及其改革、事故分析及对策、安全系统工程及其应用、微机在安全管理上的应用、标准化作业和安全工作标准化、人机学及其应用、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等方面。为了把冶金安全管理学术活动深入开展下去,1987年计划重点摘两项学术活动。一是大力开发微机在安全管理上的应用,二是推行标准化作业和标准化工作。  相似文献   

2.
一、安全系统工程的实用化是当务之急在冶金部安全环保司的倡导下,冶金系统安全系统工程的引进研究工作十分活跃,进展迅速。1981年以来,发表了很多论文,目前已有几十个单位不同程度地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则、方法,改进工作,有些单位运用 FTA 等方法分析事故;有些同志研究事故的统计分析,探索大系统的安全预测数学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组织行为和群体动力的分析,探讨了作业安全标准化与群体动力学的关系及其应用问题,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提出从群体规范、群体感染力、群体内聚力、群体压力、安全激励等方面出发,将群体动力技术思路应用到企业的作业安全标准化推进工作中,借助群体来改变员工的安全行为意向,协调其作业行为并促其向标准化作业转化;结合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方法,运用"PDCA"循环制定作业标准化文件及实施流程,从而推进企业作业标准化进程,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目标。  相似文献   

4.
中国金属学会于1987年8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了“国际人机工程、职业安全与卫生、环境学术会议”中方组委会第二次会议,组委会和学委会的15位委员参加了会议。刘培善、林从焕同志传达了1987年6月22日至7月1日澳方组委会主席菲兹杰拉德一行三人来华商谈1988年召开国际会议的筹备工作情况;陆德懋同志汇报了中方论文征集情况。会上,对17个部委50多个单位报送的123篇论文摘要分组进行了认真审查,暂定录用67篇。已正式向录用的论文作者发出通知,要求于1987年10月31日前将中英全文一式二份报送武汉冶金部安全环保研究院。会议对中方论文的代号、中英文全文的征集和组织评审工作做了安排;会议决定向国内外的有关专家发出特邀征文通知;对中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学术年会于1991年11月19~23日在武汉冶金部安全环保研究院召开,来自全国的7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宣读了学术论文48篇,从中国人机工程、安全与环境工效、管理工效、认知工效、工效标准化等领域介绍了人类工效学的  相似文献   

6.
事故定性分析与事故定量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影响事故预测准确的原因,综述了国内外许多学者在事故预测方面所做的努力。指出今后事故预测工作的主要途径是由安全系统工程专家建立计算机支持的决策支持系统(DSS),由安全专家灵活运用这个系统中的计算机辅助研究方法(CAR)。  相似文献   

7.
3月31日到4月3日在成都市召开的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管理科学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暨第二次学术会议向人们表明,我国的劳动保护管理科学的研究又有新的进展,实践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理论探讨不断深化。 这次会议从全国征集了120多篇学术论文,有60篇论文在会议上交流。这些论文,无论是数量、质量,还是专题范围和代表性,都较上届有朋显的提高和扩大。 这次学术交流,在理论上触及到了管理科学的更多领域,如宏观的安全决策、国家安全管理体制的改革、事故统计分析、企业的“三同时”安全技术措施审查、安全科学在交叉科学中的地位等;在应用上,…  相似文献   

8.
正从11月1日起,陕西省正式实施由省公安厅等单位编制的陕西省《银行营业场所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和《道路车辆卡口系统工程技术规范》,标志着陕西省在以上三个公共安全设施建设领域将逐步迈入标准化的正规轨道。三个标准的出台使陕西省银行营  相似文献   

9.
企业现代化安全管理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作指导,综合运用安全系统工程有关技术,结合企业现场安全管理实际,提出以危险源辨识为基础,狠抓系统危险控制为核心,进行安全检查改革,危险预知活动和标准化作业,安全评价为控制机制的一整套企业现代化安全管理模式,并开发了系统动力学安全评价模型12种有关计算机软件。所获成果既可作为大中型企业自主安全管理,实施危险控制有效手段,又为主管部门进行宏观安全管理工作,实施劳动安全监察提供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港口装卸作业的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港口装卸的安全性对物流的畅通和港口企业的经济效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 ,港口装卸作业必须确保安全。而港口装卸作业涉及面广 ,研究港口装卸的安全性 ,仅仅考虑人—机系统是不够的。笔者在人机工程的基础上 ,提出了港口装卸作业特定的人—机—货—环系统 ,并就其主要影响因素、安全信息在系统中的作用以及系统的事故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 ,利用事故树分析方法 ,对港口装卸事故产生的原因及其重要度进行了分析 ,为港口进一步采取安全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人因失误与人不安全行为相关原理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从人因失误的机理、分类和特点等方面,对人因失误与人不安全行为间的相关原理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与探讨,笔者认为,应从安全教育、技术培训、人机系统设计等方面预防人因失误,从建立和维持操作者对安全工作的兴趣、作业标准化、安全管理等方面来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以煤矿斜井提升事故为例,说明人因失误与人不安全行为的判定原则和方法,从而为预防、控制人因事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很多企业在现场安全管理方面推行"5S"活动、"定置管理"、挂牌管理、日常安检考核等一系列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效益稳步增长,但在实施运行过程中,仍有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事故,为防止事故的发生,推进车间现场文明生产水平及整洁度,规范班组的安全考核,细化考核标准,用"标准化作业"说话,减少考核管理的随意性,促进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业不刻意追求某种模式,应坚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立足于如何规范人的日常作业行为,并注重效果,探索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标准化作业模式.  相似文献   

13.
经国家科委批准,中国金属学会与澳大利亚达林唐斯高等教育大学将于1988年10月在北京联合召开人机工程、职业安全与劳动卫生国际学术会议.会议的内容是:1.人机工程人机学在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应用(热负荷、劳动负荷、人机界面、工作环境、终端显示装置);工业生产中的人为失误率(事故分析和事故预防);职业适应性与安全的关系(职业能力测定,  相似文献   

14.
安全标准化建设是近年来我国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但标准化达标工作进展并不顺利。笔者以安全生产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为指导,提出了采用信息化手段解决企业在安全标准化建设中出现手段不足、成本过高、工作繁琐而效果不明显等难题的方案。分析了信息化系统的设计原则和业务流程,建立从安全标准化远程辅导、在线自评、现场考评到达标企业监管的安全标准化监管信息系统。列举了系统的核心功能与价值,并通过在监管单位和企业的应用实践,验证了系统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气割作业广泛应用在工厂、建筑、矿山、冶金等诸多方面,作为特种作业的一部分,气割作业的规范化关系到使用者和使用环境的安全。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因使用不当造成的事故经常给生产经营单位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加强气割作业危险源分析与辨识,规范气割作业安全管理,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化学品生产单位的特殊作业一直是事故多发、频发的重要环节。即将于2022年10月1日起实施的《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将替代GB30871—2014《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更具适应性地规范特殊作业安全。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14年第19号公告,GB30871—2014《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以下简称特殊作业安全规范)将于2015年6月1日开始实施。特殊作业安全规范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主管,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  相似文献   

18.
日前,企业在减少事故,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方面,开展了标准化作业和建设标准化班组的活动。但调查发现,有些企业并未认识到开展标准化作业的重要性和如何搞好标准化班组建设。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标准化作业和搞好标准化班组建设。  相似文献   

19.
石油天然气钻井工程是一项多工种、多工序、立体交叉、连续作业的高风险性、耗资巨大系统工程,搞好安全管理是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根本,而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隐患排查与治理不彻底、规章制度不落实等潜在因素是制约企业安全生产的瓶颈。可以通过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外协队伍日常安全管控,作业人员应知应会能力的提升,作业过程标准化规范管理,落实井控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强化防井喷事故应急救援能力与措施来预防事故、杜绝伤亡,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综合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控制生产系统的工伤事故,并采用系统辨识理论,辨识生产中的潜在危险和后果,定量评价潜在危险的危害程度和发生概率;综合应用数理统计、工程逻辑、故障树、事件树、管理失误和风险树等多种分析方法,对电炉炼钢生产的原料、冶炼、铸锭、天车、电气、机械等子系统进行了事故发生可能性的预分析和安全状况评价。据分析评价结果,结合生产实际和管理现状,制定了控制事故的综合技术对策,并开发了一系列适合于我国企业安全管理实际需要的计算机软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