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对东部沿海地区航材仓库的霉菌进行针对性的灭除,提高航材管理质量,本文通过仓库取样,36小时内实验室培养检疫,对仓库中霉菌菌种、霉菌生长规律、霉菌繁衍方式进行研究,并提出仓库霉菌的思路与方法。结果表明,东部沿海地区航材仓库其优势菌种与其他地区差异较大,采用"新兴稳态,减值裂解"的方式进行灭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提高仓库器材管理水平,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在仓库取样,36h内在异地实验室培养检疫,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航材仓库中霉菌的种类进行分析,针对该霉菌在仓库中的生长繁殖特点采取防霉措施。仓库中生长的主要为黑青霉、木霉和杆状毛霉三类,繁殖高峰期有两个。提高认识,遵守法规,并且要在繁殖高峰期来临之前进采取防霉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电连接器的霉菌试验方法和标准,并整理了大量的电连接器霉菌试验结果。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比较了电连接器不同部位之间的抗霉菌侵蚀能力差异,以及不同菌种对电连接器侵蚀作用的强弱。结果表明,电连接器各部位中,热缩管和线缆具有较高的抗霉菌侵蚀能力,而结构相对复杂的公母端,及使用单一塑料材质的电缆组件抗霉菌侵蚀能力较低;当试验菌种增加黄曲霉后,电连接器在霉菌试验后长霉等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舰载直升机携行航材面临的问题,根据舰载直升机海上维修保障需求,简要分析了舰载直升机机携行航材需求规律,明确舰载直升机携行航材研究目的,提出对应的携行航材建模与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建立和完善军民融合式的军队保障体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这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明确要求。装备保障是充分发挥装备作战效能的关键,而航材保障是装备保障的重要基础。随着武器装备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快速发展,对航材备件的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航材一体化保障国内发展现状及一体化保障优势进行阐述,对发展基本途径进行分析,并指出了航材一体化装备保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史玉敏  张虎斌  李琨 《环境技术》2022,40(1):186-188,194
当前,航材保障数量多、型号复杂、保障业务繁重,若单纯依靠人工管理,则无法适应多样且复杂的信息化作战模式下的航材保障需求,迫切需要应用新的新的航材管理技术来提高航材保障水平,因此,充分运用物联网技术提高我军航材保障信息化水平势在必行.本文首先分析物联网的技术特点,然后分析当前航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物联网技术理念...  相似文献   

7.
目前,物联网技术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国内外的仓储行业也有许多引入物联网管理的成功案例,物联网技术在航材管理中只有简单的应用,尚未形成体系。作为军队的航材保障部门也应当引入物联网技术来推动航材仓储信息化的发展,确保准确、高效、及时的完成航材保障任务,已适应打赢现代化信息化战争的需求。本文主要介绍了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及发展现状,并思考物联网技术在航材仓储管理中的应用,从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智能技术和纳米技术四个方面深入思考,给出思考结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舰载机随舰船出海期间所处的严酷海洋舰面环境对舰载机随舰航材的影响,同时分析研究了舰载机随舰航材保障的特点规律。  相似文献   

9.
一个合格的中专毕业生,除应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外,在实验操作、动手能力及独立工作能力方面亦应具有相当水平。1997年秋,我们结合专业理论课的教学,组织毕业班部分同学成立了课外科技活动小组,对校区空气微生物进行了一次初步监测。我们将校区划分为七个不同的环境功能区(即学生宿舍、教室、实验室、食堂、足球场。厨房及厕所);15个采样小区;44个采样点,每点每天采样两次,每个样4个平。(细菌、霉菌、高渗霉菌及对照W),培养48小时后,分别对细菌、霉菌进行菌落识另11和计数,对优势种进一步进行革兰氏染色和个体形态观察,最后…  相似文献   

10.
在室内条件下采用生长速率抑制法测定了两种常用农药对尖孢镰刀菌与木霉菌的毒力。结果表明:化学农药多菌灵比生物农药农抗120对镰刀菌的毒力强,但是其也会对有生防作用的非靶标生物木霉菌产生强烈的抑制。同时,在实验和调研基础上,笔者简要的运用收益—成本分析,对使用生物农药所带来的环境效益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全省城市自动监测站数据利用计算机网络、数据仓库等技术导入到环境监测数据仓库中,实现全省城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的统一监控和监测信息的自动管理和发布。本文简单介绍了系统控制中心端监测数据统计应用部分的功能设计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现代装备发展的需求决定了装备研制可靠性工作的地位,而可靠性工作的特点也决定了可靠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要提高产品的固有可靠性,工作重点是在产品的承制单位,同时需要协调管理。本文针对装备研制部门中可靠性管理的特点,系统地描述了管理体系的目的、要求和工作内容,并分析了其流程,同时给出了具体的组织构建,以及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描述。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水环境自动监测监控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全省水质自动站数据利用计算机网络、数据仓库等技术导入到环境监测数据仓库中,实现全省水环境自动监测的统一监控和监测信息的自动管理和发布。本文简单介绍了系统担制中心端监测数据统计应用部分的功能设计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多年空气污染指数分析及大气污染控制对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唐燕秋  陈佳  熊强  张可 《四川环境》2005,24(6):80-82,98
本文分析了重庆市主城区2001~2003年的API指数,得出API分布及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大气污染变化规律受季节及气象因素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庆市主城区大气污染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5.
大气污染:危害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承鳌 《四川环境》2000,19(4):65-68
环境保护是事关人类生存发展的战略性、全球性、世纪性的大课题,而大气污染则城市环境问题的首要问题,作者站在创建“生态环境医学”的制高点上,引证了大量翔实的例症,剖析了大气污染给人类生态环境身健康所带来的种种危害和机理,并从多角度提示了标本兼治大气污染的应急措施,从而疾呼“地球人”要确立科学的发展,坚定地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才是“依法治气”的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SACT-BII污泥堆肥工艺以及自动控制系统组成,介绍了混料控制系统、发酵仓控制系统、物料输送控制系统等三个子系统,分析了工艺目的和过程控制。结论为:机械化堆肥实现的关键在于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成败取决于自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运行良好的自动控制系统可以为污泥机械化堆肥项目大型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区域大气污染协作治理本质上是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横向协作行为,地方政府的协作意愿与行动策略是决定区域协作进程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构建区域大气污染协作治理的驱动模型,分析影响区域协作进程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以长三角区域为例,通过分析大气点源治理、移动源管控、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和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等四类协作议题的协作进程及其驱动机制,识别差异化协作进程的形成原因。最后,本文从强化地方政府区域协作考核力度、建立区域大气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区域协作机构的组织能力建设和完善区域协作治理的基础性技术支撑等四方面为构建区域大气污染防治长效协作机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A procedure based on judgments of human observers for measuring visual air quality in urban areas is described, and its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re examined using the results of several studies conducted in a metropolitan area.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procedure provides a measure that is sufficiently reliable and valid to warrant its use in studies of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changes in visual air quality. Substantial agreement was found among individuals with regard to judgments of visual air quality, but the possibility of differences between experienced and inexperienced observers requires further investigation. The paper provides an example of methods that can be used, and issues that should be address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perceived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dices.  相似文献   

19.
长三角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取得一定成效,然而空气质量改善逐渐进入瓶颈期和攻坚期,大气污染治理战略需要从宏观层面系统谋划。本文系统分析了近10年来长三角区域经济、能源、产业、交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结合区域大气污染物浓度水平的演变,分析了大气污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关系。结合当前区域空气污染的空间分布差异以及经济能源交通结构的内在差别,识别了大气污染的区内差异特征及关键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从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交通结构优化、分区施策、深化治理等角度,为深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持续改善大气污染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