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降低危险品运输网络的总风险和成本,实现规模效益,根据危险品道路运输网络规划中存在监管者路网规划和运输者路线选择的双层约束特征,探讨轴辐式网络在危险品运输网络设计中的应用。针对长距离、大规模的第三方危险品货运业务,建立上层以风险最小化,下层以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的双层规划模型。运用Matlab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实例分析检验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通过对运输企业网络进行轴辐式网络设计,即将原有节点设置为一个或多个枢纽点,集中零散分布的货源,能比传统直通式物流网络设计节约总运输成本。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确定型区间风险数据情境下的危险品运输网络风险规避问题,采用最小最大准则,构建一个具有更强鲁棒性的危险品运输网络双层规划模型。结合求解最短路径的Dijkstra算法,设计出启发式算法,处理不确定型区间风险数据,通过实例求解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实例测试结果表明:算法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始终能够达到一种稳定状态,能够删除那些具有最大风险上界值的边,促使企业在运输危险品时,选择远离人口密集区域的运输路线,求解得到的危险品运输鲁棒性网络,可以解决危险品运输过程中路段产生风险波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更有效地设置危险品运输专用车道,在降低运输风险的同时减少专用道对路权的占用,从路网整体出发,以总体出行成本最小、路网运输风险最小和专用道利用率最大为目标,构建双层规划模型;使用NSGA-2算法求解双层规划模型,结合算例网络进行分析,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模型可综合考虑路网风险和总体出行成本,得到有效的专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有路段风险约束的危险品运输网络优化问题,讨论了不同路段上车辆限速区间的变化对危险品运输风险和成本的影响.基于最小最大准则构建了双层规划模型:上层规划表示政府部门通过对不同路段设置不同的限速区间来最小化最大运输网络总风险和路段最大风险的上界值,并通过增加路段最大风险的上界约束来实现风险分布的公平性;下层规划表示危险品运输商选择鲁棒成本最小的路径.为求解模型,设计了粒子群优化算法.根据算例分析发现,政府管理部门通过实施车辆限速区间策略,在考虑风险公平性的同时,可以有效地控制危险品运输网络的最大总风险.  相似文献   

5.
危险品道路运输路线优化研究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考虑运输路线风险和运输成本,提出了危险品道路运输路线优化指标体系,使用Topsis法计算道路的评价值.把危险品运输路网抽象成无向加权图,将每条道路的评价值作为图中相应边的属性.采用矩阵算法,使用VC 开发危险品道路运输路线优化程序.优化实例计算表明,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合理,适用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危险品运输网络的有效设计,进而降低危险品运输风险。将分布于公路两侧的医院、学校、居民区、购物中心等人口集聚场所定义为“脆弱点”,并通过计算运输路径和脆弱点间的加权距离来评估路段风险;结合双层理论构建模型,上层规划为政府的网络设计问题,通过关闭部分路段来最大化危险品车辆行驶路径与各脆弱点间的最小加权距离,下层规划则为承运商的车辆路径选择问题;为求解模型,设计1类启发式算法,并对算法的计算时间复杂性进行证明,最后根据算例分析发现,该算法经过有限数量的迭代即可得到风险最小的、次小的、…、第k小的运输路径及对应的路段关闭方案,为寻求兼顾运输风险和运输成本的最优方案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为评估危险品运输路线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设计动态运输网络,构建以道路安全指数、总运输成本与目标函数期望值的最优组合为目标的随机优化模型。考虑运输网中发生交通拥堵或封路的情形,探究危险品运输终端的不确定性需求对运输总成本与道路安全的影响;针对危险品运输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将人口中心到附近路段的最短距离与中心的人口数的比值设为道路安全指数;采用基于改进的粒子群算法(PSO)求解模型算例,能得到不同封路情况下不同目标期望的危险品运输路线。结果表明,不确定需求的样本差异对路径的运输稳定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危险品储运安全性,针对一类连续时变风险下的危险品储运选址-选线问题,协同优化仓库选址、运输选线和运量分配决策。首先,考虑应急救援的持续影响,构建连续时变风险的非线性度量模型;然后,以总连续时变风险最小和总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基于局部连通城市路网,建立0-1混合整数多目标非线性规划模型;最后,根据模型复杂性,设计基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的遗传-Dijkstra阶段式求解算法,并通过算例验证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较于现有管理方案,考虑连续时变风险的危险品仓库选址及运输路线选择方案,能减少48.79%的总储运风险,更有利于危险品的储运安全。  相似文献   

9.
为保障危险品安全运输的同时实现运输成本最小化,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确定危险品运输车辆的最佳行驶路径。通过简化运输车辆经过人口密集区域风险因素的量化过程,以车辆数最少、运输总距离及经过人口密集区域行驶距离最短为目标,建立危险品车辆运输路径问题优化模型,并针对模型设计基于概率模型的多目标进化算法。以一个有25个需求节点及6个人口密集区域的危险品运输网络为例,验证模型和算法。算例结果表明,用该算法能够获得车辆路径问题的Pareto解,为危险品运输车辆调度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危险品道路运输选线问题分析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从运输网、运输危险源、影响区域3方面提出了危险品道路运输风险分析的框架.将道路固有特征、气象条件、交通状况和人口密度分布等风险减缓或扩大因素划分为8类,重点讨论了主要路线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因素.采用双层选线管理模式,深入分析了最小化运输事故概率和暴露人口风险模型.应用权数调整节点标号算法和边线标号算法解决危险品道路运输选线问题.对影响区暴露人口的选取做了深入探讨,考虑了邻接交迭路段暴露人数的误差,对准确计算危险品运输风险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级联失效特性下的危险品运输路径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复杂网络的级联失效特性,构建危险品运输网络的级联失效模型,提出用路段重要度来度量某条路段上发生危险品事故后引起网络其他路段失效的规模。以路径风险最小化和路径总重要度最小化为目标,建立危险品运输路径的多目标决策模型,并利用标号法进行求解。算例结果表明,危险品运输网络确实存在级联失效现象。选择危险品运输路径时,应尽量避开重要度高的路段,以降低危险品事故对普通道路网络的不良交通影响。  相似文献   

12.
危险品道路安全运输路径优化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危险品道路运输量逐年增加,对人类安全健康的危害的风险正在扩大和加深,一旦发生事故,其后果极为严重。笔者从人-机-环境角度分析了危险品道路运输系统的组成要素,基于对运输网、运输风险源、后果影响区域3个层次辨识,分析运输过程中的风险影响因素,提出危险品道路运输路径优化选择的一般方法;并给出危险品道路运输线风险源的可接受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标准;探讨了危险品运输约束最优化选线模型。路径优化选择可减少运输沿线影响人员风险和事故概率,优化影响人员风险与运输效率冲突问题,为政府监管部门与危险品运输企业提供了安全管理的基本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危险品道路运输过程风险管理体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危险品道路运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风险管理涉及危险品运输规划和事故应急响应。本文介绍了现有的危险品运输风险管理模式和基本管理原则,基于运输风险评估、运输路径优化、应急单位优化选址和选线、人员疏散管理以及事件决策管理等构建了危险品道路运输过程风险管理体系,阐述了系统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危险品道路运输过程风险管理是一个持续改进的结构化过程风险管理体系,有助于减少危险品运输事故概率和降低运输沿线影响人员风险,为政府监管部门和危险品生产经营单位的运输安全管理、优化选线以及应急救援等工作提供技术依据,合理规划危险品运输系统。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有效地规划危险品运输路线,研究了由多个路径期组成的危险品公铁联运网络扩张问题。以总成本和风险最低为目标,建立混合整数概率鲁棒模型,利用模拟退火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将多周期动态规划方法与单周期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了多周期动态规划方法对危险品联运网络以及路径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规划危险品的运输路线时,采用多周期的公铁联运网络,总运输成本明显优于单周期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恐怖袭击背景下的危险品运输安全水平和政府监管能力,首先构建政府监管部门、危险品运输企业和恐怖袭击者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其次引入政府动态惩罚机制和动态惩罚-补贴机制,进而采用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动态惩罚和动态惩罚-补贴下的局中人的演化稳定策略。研究结果表明:给定情形下,引入动态惩罚机制能弥补原有模型没有稳定策略的不足;引入动态惩罚-补贴机制的模型可以演化出稳定的纯策略。  相似文献   

16.
IntroductionIn this paper, a literature study on risk analysis systems for the transport of hazardous materials was conducted.ResultsThe insights that resulted from this literature review have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refined approach to map the risk of hazmat transport in Flanders based on historical accident data. The proposed framework allows setting up an overall risk map for hazmat transport by different transport modes. Additionally, a methodology to calculate a local accident risk, which takes local infrastructure parameters and accident data into account, is being introduced. In the presented framework one of the general principles is that the risk of a catastrophic hazmat inciden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which can both be validated on the basis of accident data: (a) the calculation of the general probability of the occurrence of an accident based on international accident data of transport of hazardous materials – this is the basis for the global risk map, and (b) the calculation of the local probability of the occurrence of an accident based on accident data and infrastructure parameters of the complete available freight transport in Flanders – this is the basis for the local risk map. The ratio between these two results in a locality parameter, which represents the local specific circumstances that can lead to an accident.ConclusionsThis evaluation framework makes it possible to estimate the risks of hazmat transport along a specific route for transport by road, rail, inland navigation and even pipelines.  相似文献   

17.
危险品道路运输风险分级指数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危险品道路运输过程风险影响因素多,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大,定量风险评价比较复杂,至今没有统一的风险评估模型.为了有效预防危险品运输事故和进行快速风险评估,基于运输危险品本身特性和相关的风险影响因素探讨了运输危险品现实风险分级指数法.该方法由危险品风险分级指数、路线影响因素和安全措施补偿因子3部分构成.危险品风险分级指数由危险品加权平均风险等级和运输危险品量、泄漏点与居民区距离以及危险品扩散因子等级确定.危险品加权平均风险等级涉及其健康危害性、可燃性、化学反应活性以及特殊危险性(氧化性和与水反应性)等级的确定.路线影响因素包含运输道路特征、气象条件、交通状况和影响人员分布4类.安全措施补偿因子为车辆、设备、容器、包装因子,人员素质因子和安全管理因子3类.该方法可对运输危险品的潜在风险进行快速分级,有利于采取有效的安全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运输事故概率和沿线影响人员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