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文章综述了漆酶的来源及性质、催化氧化机制、催化氧化有机物的作用方式及影响其活性的因素,并分析了其在有机污物染治理方面的应用现状。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开发新型的漆酶磁性纳米固定化材料及构建高效产漆酶基因工程菌是实现漆酶工业化应用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概括了吸附、包埋、交联等传统微藻固定化方法应用现状,从材料、原理、特点等三个方面将双层系统固定化与传统固定化方法进行对比,介绍了微藻固定化技术的应用领域,分析了微藻固定化技术在污水处理、微藻保藏和生产生物质能源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是一种以亚铁血红素为氧化还原中心的过氧化物酶,从植物辣根的根部提取,目前被广泛地应用在污水处理、食品工业、有机合成和分析检测等领域。本文综述了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结构、固定化及辣根过氧化物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并对其工业应用前景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平菇漆酶的性质和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对平菇菌种831和予6两菌种所产生的漆酶进行了初步分离,并对酶的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它们的最适反应温度都在60℃,最适反应pH都在3.0,对831漆酶进行除酚和固定化脱色的研究表明,在最佳除酚条件下50℃,pH5.0,反应3h,对25mg/L单宁酸的去除率可达24.4%,在所研究的不同固定化材料中,以尼龙网为材料的固定化效果最好,固定化酶对50mg/L的活性艳蓝脱色率可达游离酶脱色率的76%,重复应用4次脱色率没有降低趋势,之后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5.
生物技术是21世纪的主导技术,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日趋重要。生物修复是解决持久性污染物(POPs)最具潜力的手段。文章概述了近几年研究者通过生物技术构建POPs降解工程菌及固定化降解酶在持久性污染物生物修复的应用研究;总结了经生物技术改造的工程菌和固定化酶未能进入实际应用的障碍所在;针对持久性污染物生物修复,提出了一些进一步完善工程菌和固定化酶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平菇漆酶的性质和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对平菇菌种831和予6两菌种所产生的漆酶进行了初步分离,并对酶的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它们的最适反应温度都在60℃,最适反应pH都在3.0,对831漆酶进行除酚和固定化脱色的研究表明,在最佳除酚条件下50℃,pH5.0,反应3h,对25mg/L单宁酸的去除率可达24.4%,在所研究的不同固定化材料中,以尼龙网为材料的固定化效果最好,固定化酶对50mg/L的活性艳蓝脱色率可达游离酶脱色率的76%,重复应用4次脱色率没有降低趋势,之后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7.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固定化技术,是国际上从60年代后期开始迅速发展的一项新技术。它通过化学或物理手段,将游离细胞或酶加以固定,使之成为水不溶性、但仍具有生物活性的衍生物。由于固定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使工艺自动化、连续化,提高酶和细胞的稳定性和反应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因此,70年代后,引起了各国的广泛重视,迅速成为生物工程学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世界上已有几十个固定化酶和细胞反应系统投入实际应用。在初期,固定化技术主要应用于发酵生产,明显显示了较游离细胞的许多优越性,在实际应用中成果显著。70年代后期,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研究高效生物处理污  相似文献   

8.
废水生物处理中固定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魏宏斌  陈世和 《环境科技》1996,9(2):10-14,22
文章介绍了载体种类与固定化方法,系统总结了固定化酶与固定化微生物近20年来应用于废水处理的研究状况,并评述了今后的应用研究方向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硅烷化粉煤灰固定化胰脂肪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硅烷化粉煤灰为载体 ,戊二醛为交联剂 ,交联法固定化自制胰脂肪酶 ,考察了固定化时间、给酶量、戊二醛浓度对固定化酶活力的影响 ,并着重研究了固定化胰脂肪酶的热稳定性。固定化酶在 55℃仍可保持较高的酶活。  相似文献   

10.
固定化微生物流化床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综述了固定化微生物流化床反应器的发展及应用等,包括生物流化床处理废水的特点及发展过程;固定化微生物反应器的几种类型及特点;在工业生产和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影响固定化微生物流化床反应器设计和操作的因素,固定提出了固定化微生物流化床反应器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仅就最近几年来国外废水处理微生物学几个方面的若干进展和生物工程新技术如固相酶、固定化细胞和遗传工程在废水处理中应用的一些探索性研究情况,作一扼要的介绍,同时对某些新技术本身也作适当简介。一、关于生物聚合物的研究近年来对活性污泥中菌胶团的性质和组成继续进行了分析研究。Unz 和Farrah 拍摄了在湿润封片的活性污泥絮体中的典型指状  相似文献   

12.
传统生物技术修复溢油污染潮间带时,往往存在菌体易流失、反应启动速度慢、优势菌种浓度低、与土著竞争处于弱势及环境耐性差等问题。作为一种新型微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在溢油污染潮间带的修复中表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从固定化材料、固定化方法的选择及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在溢油污染修复中的应用几方面,对微生物固定化技术修复溢油污染潮间带的应用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归纳总结了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强化潮间带溢油污染修复的作用机理。同时,对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开展微生物固定化技术修复溢油污染潮间带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莉  黄冬群  鹿毅 《环境工程》2017,35(3):38-42
介绍了一种温和无损固定化漆酶的方法,并研究了其对合成染料的降解行为。首先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乙二胺四乙酸(EDTA)功能化的磁性纳米粒子,并以Cu2+为桥基,通过螯合作用将漆酶固载于EDTA功能化的磁性纳米粒子表面。通过透射电镜、紫外-可见光谱仪等对磁性固定化漆酶纳米材料进行了表征。固定化漆酶磁性纳米材料尺寸在15 nm左右,具有良好的磁响应能力,漆酶固定化率可达223 mg/g;在最佳降解条件下,其对孔雀石绿和碱性品红均表现出良好的降解能力;同时固定化漆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便于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4.
海藻酸钠在重金属污染治理方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海藻酸钠在重金属污染治理方面的应用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分别从海藻酸钠作为吸附剂直接吸附和作为固定化细胞的载体两方面分析了对重金属的去除效果及对固定化细胞的影响.分析表明,海藻酸钠以其特有的结构和性质在重金属污染治理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从固定化细胞的微生物选择、细胞固定化载体的选择以及固定化细胞降解苯酚效果的影响等方面介绍了固定化细胞技术降解苯酚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固定化细胞技术在降解苯酚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固定化细胞技术降解苯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检测重金属离子的酶膜生物传感器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重金属对脲酶的特异性抑制作用,研制了可测定重金属离子的电位型酶膜生物传感器。论文考察了脲酶浓度、戊二醛浓度、温度和固定化时间等因素对电位响应的影响,获得了最佳的酶固定化条件,即酶浓度为0.8mg/mL,戊二醛为2.5%,温度为28℃,固定化时间为2h时酶固定化效果最好。同时还初步研究了该生物传感器的响应性能和再生能力。  相似文献   

17.
固定微生物技术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本世纪七十年代由固定化酶技术发展起来的。该技术与游微生物处理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目前,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已成为各国研究者的热点之一,并在有关废水处理中取得明显成果,显示出其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着重介绍国内外固定化微生物的最新技术、方法及其在高浓度有机废水、难生物降解物质、脱色及深度处理方面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8.
利用改性凹凸棒土为载体固定植物酯酶,对影响固定化效果的因素和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植物酯酶的优化条件为:戊二醛浓度为8%,交联时间1 h,固定温度40℃,加酶量20 m L/g凹凸棒土,p H值7.0,固定化时间5 h,固定化酶的酶活回收率约45%。比较固定化酶与游离酶的酶学性质,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0℃和35℃,最适p H值分别为7.5和7,表观米氏常数Km分别为37.3 mmol/L和12.4 mmol/L,固定化酶与底物的亲合力下降,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p H稳定性及贮存稳定性都较游离酶有了一定的提高。固定化酯酶对毒死蜱的抑制程度与毒死蜱的浓度对数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对毒死蜱的检测下限为11μg/L。  相似文献   

19.
徐龙乾  文湘华  丁杭军 《环境科学》2010,31(10):2493-2499
在醋酸-醋酸钠缓冲体系(pH=3.5)中以聚乙二醇-聚丙三醇-聚乙二醇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模板,正硅酸甲酯(TMOS)为硅源,1,3,5-三异丙基苯(TIPB)为扩孔剂合成了具有规则六方形孔道(11.6nm)的微米级球型颗粒.以合成的介孔材料为载体,采用物理吸附法对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进行固定化,研究了初始酶量和固定化时间等因素对固定化效果的影响,以及固定化对LiP酶学性质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初始酶量(E)与载体量(MS)比为76.8mg/g,固定化反应12h时,固定化LiP可获得最大蛋白质负载量(8.87mg/g)和最大表观活性(41.45U/mg).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LiP的最适pH和温度均未有明显变化,但pH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4℃条件下保存7周后固定化LiP活性几乎没有损失,且在重复使用6次后,可保留近30%的活性.  相似文献   

20.
以SiO_2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用以固定游离态漆酶降解双酚A(Bisphenol A,BPA).同时,对比了游离态漆酶与固定化漆酶在不同pH值与温度下的最佳酶活与酶稳定性,再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来增加酶活及BPA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与游离态漆酶相比,固定化漆酶对不同酸碱的适应性与耐热性均有所提高,在pH为2~8时,固定化漆酶的活性均高于游离态漆酶,且最佳活性温度也从游离态漆酶的40℃提高至50℃.在BPA降解率方面,固定化漆酶的降解率皆高于游离态漆酶,反应6 h后,对100 mg·L~(-1)BPA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2%与85%.通过添加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反应4 h后固定化漆酶可完全降解BPA,相对活性为67%;游离态漆酶于6 h将BPA降解完全,相对活性为32%.实验证实Triton X-100可作为酶活诱导剂用以提高漆酶活性及BPA的降解率,降低了处理成本且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