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疆土地退化的成因分析与防治对策--着重于土地的荒漠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舒强 《新疆环境保护》2000,22(3):149-154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四周环山,幅员辽阔,土地面积居全国各省(区)之首,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6,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绿洲面积仅占总面积的2.39%,人均耕地面积0.19hm^2,虽然高于全国人均水平,但耕地质量差,复种指数低,产出率低,同时还受到荒漠化的影响。文章通过对新疆荒漠化土地的分布与现状,以及其对农、牧、林、交通运输线路、居民建筑等的危害的综述,探讨了新疆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并为进一步更好的利用、保护土地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疆土地退化严重,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日益加深,其中草地退化导致畜牧业长期不能很快发展,林地萎缩严重危及绿洲灌溉农业,耕地衰退造成粮食单产长期不能很快提高.遏制并逆转土地退化是当前发展农业生产的重大课题,其主要措施是:1.以治水改土为中心,搞好流域规划,建立绿洲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2.以植树种草为基础,建立绿洲林网结构,逆转耕地沙化,3.以农田基本建设为前提,综合治理盐碱地,改造低产田.  相似文献   

3.
4.
中国土地沙漠化的现状,成因和治理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荒漠化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是人类所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问题。前不久,《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一名重要官员在罗马指出,荒漠化给全世界造成的经济损失已十分严重,并呼吁世界各国尽最大努力来解决这一问题。荒漠化使全世界每年丧失可耕地一千多万公顷,经济损失超过40亿美元。目前面临这一威胁的国家已达 110多个,涉及全球 70%的农用耕地,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造成贫困和移民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同时,该官员还指出,全世界每年至少需要10-22亿美元来解决这一问题,且至少要经过20…  相似文献   

5.
新疆阿勒泰地区土地“三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发相 《青海环境》2001,11(1):17-20
土地沼泽化、盐渍化和沙漠化是干旱区土地退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职权勒泰地区土地“三化”具有发展快、危害严重等特点。“三代”形成与地质、地貌、气候、水源和植被等自然因素有关,更受盲目开垦、用水不当、破坏植被等人为因素影响,存在由荒草地→耕地→盐渍地→沼泽地演替等6种过程,宜采取规划土地,合理利用;稳定耕地面积,切勿盲目开垦,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完善渠系、灌排配套;井灌井排,降低地下水位;改革灌溉方式,节约用水;保护荒漠植被,营造防风林带;加强“三化”动态监测及防治研究等措施,以保障开的土地永续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四川若尔盖湿地退化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洁 《四川环境》2006,25(4):48-53
本文以四川若尔盖湿地为研究对象,主要贡献为:(1)应用卫星遥感数据对若尔盖湿地退化趋势进行了科学定量分析;(2)采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相关利益主体进行解析,在寻求利益均衡点的基础上,提出湿地保护性开发对策;(3)针对湿地退化因素提出了多种对策,其中生态移民的设想对保护四川若尔盖湿地较为适宜;(4)提出了“禁止-限制-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以指导湿地的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广西石山区土地石漠化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石漠化即喀斯特荒漠化、石化,是广西生态环境最突出的问题。为了促进石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者采用了文献调查、实地调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广西石漠化的成因和防治对策,认为导致广西石漠化加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的、更有人为的;其治理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释放人口压力、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产业结构与布局、加大整治力度、执行财政补偿制度等方面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8.
三峡库区土地覆盖现状及其环境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土地覆盖(即地表下垫面)是土地生态环境的基本组成部分。因此,一个地区的土地覆盖状况如何,乃是开发利用该地区国土资源工作中最引人关注的问题之一。为了三峡工程建设和该地区其它发展的需要,对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加深研究,摸清它的基本情况,包括地表覆盖情况,颇为重要。本文拟就这个地区土地覆盖的结构、质量及其环境影响提出一个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石河子垦区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出发,分析了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及其原因,针对性的提出了综合利用综合治理的土地资源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1.
小城镇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小城镇土地利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城镇土地规划混乱、污染严重、粗放利用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其进一步发展,走土地可持续利用道路是必然的选择.在介绍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概念和国内外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进展后,深入分析了我国小城镇土地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罗平县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利用问题是实现生态脆弱区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选取喀斯特地区的罗平县作为研究对象,将遥感、GIS和多元统计技术结合运用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对罗平县1990~2001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及驱动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罗平县耕地逐年减少;影响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包括人口、经济和社会投资。  相似文献   

13.
武汉市新洲区耕地数量变化驱动机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武汉市新洲区1996—2004年耕地面积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该区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近年来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社会进步、畜牧业及工业发展是新洲区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4.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的土地利用与退化问题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玛纳斯河流域山地、平原、沙漠、湖泊俱全,土地利用类型有8个一级类型及40个二级类。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山前水、土、光热组合优良地区开展大规模水土开发建设,使区内的土地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土地开发利用率达40%以上。然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已经导致土地退化,其主要类型有土地荒漠化、耕地土壤贫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地污染等6种。据区域土地利用特点与退化类型及原因,提出了合理利用土地与防止土地退化的5条措施,以确保玛河流域土地永续利用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浅析攀枝花市酸雨污染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96年至2000年大气降水监测数据,对攀枝花市酸雨污染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攀枝花市大气降水酸化除受本地污染源影响外,还受地理环境、气候以及碱性物质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新疆泥石流成因类型和分布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泥石流是新疆的主要地质灾害。研究其成因类型和分布规律对制定防治对策 ,减轻国家财物和人民生命安全的损失 ,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四川黄河流域区生态环境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2001年现场考察与研究获得的信息,结合前人研究的资料,论述了四川黄河流域区生态环境恶化、沼泽退化的状况,其主要表现为:湖沼萎缩,沼泽旱化,沼泽逆向生态演替,区域土地沙化,土壤质量下降,野生动物种类、种群数量减少,草场退化和鼠害猖獗。分析了区域生态环境退化与人类活动干扰、自然因素作用的关系,提出四川黄河流域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刘永祺  杨柳  陈西平 《四川环境》2009,28(5):104-106,123
本文用随机布点法,采集了简阳东溪镇土壤样品29个,分析了土壤中Cd、Zn、Ni、Cu、Mn、Pb六种元素含量,用Shapiro-Wilk法和偏态系数检验了土壤中的元素含量分布类型,结果六种元素含量均为正态分布。根据元素含量类型分布,统计简阳东溪镇土壤中六种元素平均含量为:Cd0.295ppm、Zn62.5ppm、Ni27.49ppm、Cu23.25ppm、bin157.25ppm、Pb17.47ppm。  相似文献   

19.
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对其进行科学评价也成为焦点。通过对永清县乡镇土地集约利用状况的调查,构建了适合乡镇土地集约度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AHP和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方法对乡镇土地集约度进行了评价。从而得出永清县土地利用集约度状况,为以后的发展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