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研究了芬太尼在溴酸钠/亚硫酸氢钠体系中的降解行为,考察了影响芬太尼降解效率的因素.结果显示,溴酸钠与亚硫酸氢钠的物质的量比在1∶0.48至1∶1.26之间,体系的氧化能力强.体系对芬太尼的氧化降解效率与溴酸钠/亚硫酸氢的浓度呈正比,1 mol·L-1的溴酸钠/亚硫酸氢钠、29倍于芬太尼用量可在2 min完全降解芬太尼.有机溶剂具有富集有效氧化成分和芬太尼的作用,有机/水两项体系更利于芬太尼的氧化降解.向完成降解反应后的溴酸钠/亚硫酸氢钠废液中补加亚硫酸氢钠中和剩余氧化剂,可使反应液彻底环境无害化.此外,采用气质联用技术鉴定了芬太尼在溴酸钠/亚硫酸氢体系中的降解产物,探讨了可能的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2.
液相催化氧化吸收烟气中SO_2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报告了水溶液催化氧化吸收烟气中的SO_2对各种因素,包括催化剂浓度和种类、反应温度、SO_2浓度和烟气流量,以及烟气中氧气含量和反应后溶液中SO_3~(2-)和SO_4(2-)浓度与催化剂浓度的定量关系进行了研究。当催化剂浓度为0.05mol/l,SO_2浓度1000—2000ppm,温度25℃时,SO_2吸收率85%以上。并初步讨论了液相催化氧化吸收SO_2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3.
高寒  董艳春  周术元 《环境化学》2019,38(4):950-956
热催化分解技术可将染毒空气加热后通过催化床,毒剂分子在催化剂活性位上发生吸附、氧化、脱烷和水解等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生成CO_2等小分子化合物,该技术是一种广谱高效的净化技术.文中综述了催化材料对典型化学战剂的热催化分解性能.对于神经性毒剂沙林来说,活性炭、氧化钒和Pt催化剂有更好的催化活性,磷物种在催化剂上的逐渐累积是失活的主要原因;对于全身中毒性毒剂HCN和CNCl而言,水解反应对产物选择性的影响尤为重要;对糜烂性毒剂芥子气来说,催化剂的设计与反应机理的研究仍处在起步阶段;相比其他毒剂,窒息性毒剂光气更容易被催化分解,Pt催化剂对光气的热催化分解展现出较好的性能.本文将为设计合成高性能毒剂热催化分解材料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环境化学》2012,31(1):132
溴离子是自然界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阴离子,普遍存在于各种水体当中.溴离子在消毒过程中很容易被氯或者次氯酸氧化为次溴酸,从而和天然有机物反应生成溴代消毒副产物.以往的研究表明,溴代消毒副产物的细胞毒性及遗传毒性比其氯代同系物要高.饮用水中存在大量具有较高毒性的溴代消毒副产物,然而仅有很少一部分能够被鉴定出来并进行定性分析.大量的极性溴代消毒副产物仍属未知.  相似文献   

5.
曾俊  田森林  蒋蕾 《环境化学》2012,31(12):2010-2011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大量含VOCs的工业废气排入大气,除使大气环境质量下降外,同时也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一般VOCs是非极性或弱极性化合物,难溶或不溶于水,但利用表面活性剂胶束溶液可显著增大疏水性有机物在水中溶解度的特性,吸收净化含VOCs废气.加入一定配比的助表面活  相似文献   

6.
天津某化学合成类废气治理工程处理量为25000 m3/h,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包括甲苯、甲醇、二甲基甲酰胺、DMF、四氢呋喃和氯化氢等污染物,其中甲苯的浓度不高于80 mg/m3,氯化氢的浓度不高于100 mg/m3,温度为常温,结合其废气性质特点,本项目利用吸收、水解及氧化组合工艺治理工业有机废气,废气经处理后可达到国家《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排放标准。本项目每万立方米废气的处理费用为27.60元,运行成本低廉,处理效果良好,目前工程在建。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得性能优良的甲醇分解催化剂,用固定床流动反应装置研究了在M/Al_2O_3、Rh,M/Al_2O_3、M,K/Al_2O_3和Rh,M,K/Al_2O_3(M是贱金属元素)系催化剂上甲醇反应时的转化率和产物分布。 不含钾的催化剂上甲醇转化率高,脱水是主反应;Rh虽可提高催化剂的甲醇分解选样性,但生成副产物甲烷。在含2mg·atom/g·Al_2O_3钾的催化剂上,甲醇脱水反应受抑制,几乎只有分解反应。Ni,K/Al_2O_3催化剂上甲醇的反应性和选择性能优良,它可与Rh,Ni,K/Al_2O_3催化剂相当,有希望开发成不含贵金属的实用甲醇分解催化剂体系。  相似文献   

8.
TFJF型燃烧催化剂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制了一种天然沸石堇青石蜂窝(TFJF)型燃烧催化剂以考察其催化特性.结果表明,这种催化剂对含芳烃、酮、酯、酸、酚等毒性较大、臭味重的有机废气均有很高的催化燃烧活性.反应温度为180—300℃时,净化率达99%以上,并可耐800℃多的高温,能满足漆包线等工厂废气治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溴、碘离子吸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附法是从盐湖卤水等溴、碘含量较低的溶液中直接分离溴、碘离子的适用方法,也是去除饮用水中过高含量的溴和碘,以及去除水中放射性碘离子的有效方法.本文简要介绍了溴、碘的用途、制备方法及吸附分离溴、碘离子的实际意义,系统评述了单质银、银复合、氧化银复合、氯化银复合、有机胺复合、层状双氢氧化物等吸附剂对溶液中溴或碘离子的吸附.研究省去氧化步骤,直接从溶液中吸附回收溴、碘离子的工艺路线,对环保及溴、碘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MnO2.CuO/Al2O3催化剂上CO的常温催化氧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CO常温氧化的催化剂——MnO_2·CuO/Al_2O_3。考察了活性组分MnO_2,CuO的相对百分含量,浸渍溶液的酸度、焙烧温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发现催化剂的活性与其差热分析的脱水峰及分解反应(MnO_2→Mn_2O_3)的峰温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溶解有机物(DOM)普遍存在于地表水源中,是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重要前驱物.本研究考察了Fe(Ⅵ)与Mn(Ⅶ)预氧化对浙江东部某水源水中DOM的组成特征及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的影响.运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s)分析了两种氧化剂在不同的浓度梯度下对水样进行预氧化后,水样DOM的荧光光谱特性、荧光特征参数和荧光组分等的变化情况,及氯化后消毒副产物(DBPs)的生成情况.结果表明,水源水水样DOM的来源主要为陆源与内源混合且具有一定的腐殖质化程度,Mn(Ⅶ)和Fe(Ⅵ)预氧化不仅对荧光DOM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对腐殖质类DOM也具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在DBPs的生成势方面,Mn(Ⅶ)预氧化对三氯甲烷(TCM)生成势的变化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现象,对二氯乙腈(DCAN)的生成势具有一定的减弱作用.而Fe(Ⅵ)预氧化对三氯丙酮(1,1,1-TCP)、溴氯乙腈(BCAN)、二溴乙腈(DBAN)和DCAN的生成势均具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对二氯一溴甲烷(DCBM)、二溴一氯甲烷(DBCM)和三溴甲烷(TBM)生成势的变化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现象.研究结果推动了水源水氧化消毒工艺的发展并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指...  相似文献   

12.
以水稻土配制不同浓度(0.2%、0.5%和1%)的六溴环十二烷污染土壤,采用容量法和磷酸苯二钠比色法测定土壤中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的活性,研究六溴环十二烷对土壤酶活性(过氧化氢酶、磷酸酶)的影响,并通过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六溴环十二烷培养液,研究六溴环十二烷溶液对玉米、菜心、白菜和萝卜种子发芽和根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六溴环十二烷浓度的增大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趋势,0.2%处理对其活性促进作用最大;而土壤磷酸酶的活性随着六溴环十二烷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六溴环十二烷对菜心种子发芽表现出先抑制后促进的影响规律;玉米种子发芽率差异性不显著,萝卜种子发芽受六溴环十二烷的影响不大;对白菜种子发芽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当处理浓度超过90 mg·L~(-1)时,与对照处理相比,六溴环十二烷对4种种子的根伸长均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总之,白菜种子发芽和根伸长对HBCDs最敏感,受其抑制程度较高.虽然高浓度HBCDs促进菜心和萝卜种子发芽,但其根伸长受抑制.HBCDs对土壤磷酸酶活性呈现激活作用,对过氧化氢酶呈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著重研究CM系列燃烧催化剂对芳烃、双烯烃、醛、酮、醇、翡、醚、沥青烟气等毒性较大,有刺激性、恶臭气体的治理。结果表明,对上述有机废气均有良好的净化效率,对浓度较高的废气,在治理的网时还可以回收能量。对CO、醛转化90%的温度为150—180℃,芳烃为260—280℃,沥青烟气[苯并(a)芘]为350—380℃;催化剂可耐700℃高温。  相似文献   

14.
欧盟EN14582-2007规定了氟、氯、溴、碘和硫(S)检测方法,采用人工操作氧弹,用溶液吸收后采用离子色谱检测,方法费时费力,此外,氧弹清洗困难,存在高浓度样品的残留问题,而AQF(Automatic Quick Furnace)自动裂解燃烧炉与离子色谱联用技术具备操作简便、节约时间且低残留等优点,很好地解决了上述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光催化将磷化氢(PH_3)分解为黄磷和氢气的技术,兼具环保效益和经济价值.采用化学镀法、化学沉淀法分别在溶胶凝胶法自制的TiO_2与商品P25表面负载Ni和Fe_3O_4,制成钛基负载型催化剂,研究其对PH_3光催化分解性能,并利用XRD、EDS、FT-IR、FESEM对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元素组分、表面官能团及表观形貌等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P25负载型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性能,在450℃、395 nm光照条件下,PH_3分解率接近100%,光照对催化分解磷化氢具有重要协同作用,应用前景广阔.同时,验证了Ni和Fe_3O_4是催化剂的高效活性相,对于PH_3分解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柳葛贤  吕功煊 《环境化学》2007,26(5):626-629
研究了过渡金属硝酸盐及Al2O3为载体担载催化剂在罗丹明B臭氧氧化过程中的催化作用,考察了温度、pH值以及催化剂浓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渡金属离子可显著地提高罗丹明B的脱色速率,而担载型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活性较低.较低的pH值和反应温度有利于罗丹明B的催化臭氧化.罗丹明B溶液经过催化臭氧氧化后COD去除率可提高24%.  相似文献   

17.
低浓度SO2废气脱硫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试验确定了由NaH_2PO_4和Na_2B_4O_7组成的缓冲溶液作为废气脱硫的吸收液.考察了吸收液中NaH_2PO_4浓度、吸收液中NaH_2PO_4/Na_2B_4O_7值、吸收液中SO_2含量、吸收温度和液气比等因素对SO_2脱除率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在喷射塔中用该吸收液脱除废气中SO_2的适宜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8.
介质阻挡放电对水中双氯芬酸钠的降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实验采用介质阻挡放电方法降解水溶液中的双氯芬酸钠,考察了初始浓度、Fe2+、腐植酸、硝酸根离子对双氯芬酸钠降解的影响,及降解过程中溶液TOC含量和UV的变化,并初步探讨了其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双氯芬酸钠在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对于初始浓度为10mg·1-1、20 mg·1-1和30 mg·1-1的双氯芬酸钠,降解率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影响因子腐植酸和硝酸根离子的添加均能显著提高双氯芬酸钠的降解率,但相同实验条件下,亚铁离子的添加抑制了双氯芬酸钠的降解,当Fe2+添加量为1.0 mmol·1-1时,双氯芬酸钠的降解率仅为74.94%.降解过程中溶液TOC的含量减少缓慢,TOC残留含量仅从13.69 mg·1-1降为11.1 mg·1-1,可见双氯芬酸钠的矿化程度不高,而双氯芬酸钠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吸收波段递减,介质阻挡放电对双氯芬酸钠有稳定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甲醇和甲苯蒸汽在锰(Ⅱ)催化剂上燃烧的动力学规律。确定了甲醇—锰(Ⅱ)及甲苯—锰(Ⅱ)两个催化反应体系分别对甲醇及甲苯的反应级数,测定了反应的活化能和频率因子,建立了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进一步了解了锰(Ⅱ)催化剂治理甲醇废气的催化燃烧性能,为应用锰(Ⅱ)催化剂治理甲醇废气的催化燃烧装置的设计提供了动力学数据。  相似文献   

20.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中溴代阻燃剂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溴代阻燃剂种类较多,具有难降解性和生物蓄积性.目前,分析四溴双酚A和十溴联苯醚主要是采用GC-MS,这种方法灵敏度不高.六溴环十二烷受温度影响严重,易分解,不适于用GC-MS分析. 本实验用液相色谱-质谱进行分析,建立了一套简单灵敏的分析方法,并将其用于土壤样品的分析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