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世界环境》2012,(3):10-11
自工业革命以来,大量的污染和对资源的劫掠导致地球环境不堪重负,面对挑战,一些有识之士。如蕾切尔·卡逊、丹尼斯·海斯、莫里斯·斯特朗、曲格平等,他们看到了日新月异发展的经济背后隐藏的环境问题,并呼吁人们关注环境保护。于是,有了《寂静的春天》的出版、地球日的诞生、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设立、世界环境日的问世、中国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创立……  相似文献   

2.
《环境保护》2014,(11):46
正由《环境保护》杂志社发起的"绿坐标"评选于近日正式启动。"绿坐标"奖是以《环境保护》杂志为载体,以《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为智慧支持的年度环境奖。该奖以"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为评价体系。奖项的设立,旨在用创新体系促进中国的环境治理与生态改善,并以这一方式来发现和示范中国环境保护创新样本。  相似文献   

3.
今年6月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开创了一个环境保护新的局面,金鉴明副局长在8月银川召开的"全国环境宣传处长会议"上的讲话,用很大篇幅谈了环境宣传如何适应环境保护新形势,现节录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吴健 《环境保护》1992,(9):41-42,34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这次"地球高级会议"为世人所注目,随之,世界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中国人的关注.从本期开始我们设"世界环境论坛"这一栏目,针对世界环境问题的热点,如持续发展、资源利用、气候变化、森林与生物退化、人口与都市化、粮食与农业、淡水资源减少与污染、海洋与海岸等方面问题.介绍联合国有关机构(如联合国开发署、环境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粮农组织)、世界资源研究所等的论述和资料.介绍世界知名学者的有关理论和研究成果.以便使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者更深刻地了解世界环境问题.欢迎专家学者、环保工作者就这些热点问题向本刊投稿.  相似文献   

5.
正首届联合国环境大会高级别会议2014年6月26日在肯尼亚内罗毕开幕.会议期间,联合国授权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以下简称"环境署")执行主任施泰纳向周生贤颁发"环境政策与领导贡献奖".施泰纳高度赞赏中国政府在防治污染、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所做的努力.他表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  相似文献   

6.
浅谈幼儿环境启蒙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环境保护是百年大计,千秋大业,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接触着各式各样的环境,并受之影响。尤其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社会公害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可以说,在当今世界每个人都是一名环境污染的受害者。然而,随着环境保护科学的逐步发展和完善,环境教育作为传播环境科学的一种手段,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从6O年代末到1977年国际环境教育会议召开的近Ic年时间里,世界各国环境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环境教育逐渐成为一门新兴的教育学科。儿童作为祖国的未来,本世纪…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高职高专师范学校承担着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任务,在"提高全民族环保意识的基础工程"中要充当重要角色。本文从四方面介绍了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环境素质的做法,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更是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环境素质,以期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成为环境保护的倡导者和传播者。  相似文献   

8.
袁达松 《环境保护》2012,(20):20-22
为加快解决农村日益凸显的环境问题、支持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国务院在2008年下半年召开了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作出了"以奖促治"的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9.
“日本是一个深受自然恩惠的国家,而且国民们都感觉到了这种恩惠。”日本北九州尤其享受到了环境保护给他们带来的恩惠。提起北九州,便不能不提及上世纪中叶,轰动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1968年3月,在日本的北九州市、爱知县一带.突然有几十万只火鸡死亡。不久,发现了一批奇怪的病人:眼睑浮肿,眼分泌物增多,全身起红疙瘩,肌肉疼痛,四肢麻木,肝功能下降,胃肠道功能紊乱,有的因医治无效而死亡。这种病很快蔓延开来,受害者达1万多人。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之一的米糠油事件,也称火鸡事件、多氯联苯污染事件。“公害事件”之后,北九州从政府到民间企业,从学者到普通市民,都把环保事业当成头等大事。经过20多年的努力,他们终于把连大肠杆菌都不能生存的“死海”,变成了百种鱼类的生产基地,把日降尘量位居日本首位的“七色烟城“,日本第一个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全球500佳奖“的城市,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UNCED地球首脑会议)上,北九州获得“联合国地方城市表彰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为学习贯彻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和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开创环保新局面,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今日组织召开研讨会,从环境政策创新、环境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1.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围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要求.由"又快又好"转向"又好又快",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地位得到空前提升,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将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标志着我国将从过去"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进入到今后"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孙钰 《环境保护》2012,(19):60-62
由中华环保基金会主办的"绿色转型背景下的环境保护新道路暨2012年中华宝钢环境奖获奖者经验交流会"近期在大同市隆重召开.在这次经验交流会上,本刊记者对荣获第七届中华宝钢环境奖城镇环境类优秀奖的大同市的市长耿彦波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3.
黄国胜 《福建环境》1998,15(2):23-24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对这一问题十分重视,并把环境保护定为一项基本国策。1992年,在全国环境教育工作会议上又强调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1978年,中共中央明确提出“普通中学和小学也要增加环境保护知识的教学内容”这是一项益于少年儿童素质教育,培养少年儿童环保意识,保证环保事业常盛不衰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4.
197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中国组团参加了会议,开始认识到时下我国的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次年8月,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审议通过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工作32字方针和《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中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文件。至此,中国环境保护事业拉开序幕。四十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几代人的矢志追求和不懈努力,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发展壮大,已经进入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建设美丽中国的主干线和大舞台。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12月23日上午,第二届钱易环境奖颁奖会暨获奖者学术成果报告会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钱易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曲久辉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贺泓研究员等出席报告会。"我们希望吸引更多的人关心环境,希望不同专业、年龄、岗位的人都能参与到环境保护中,也希望我国的产品生产能够‘从摇篮到摇篮’,实现资源再利用。"钱易教授介绍了钱易环境奖设立的初衷,激励青年一代投身环境保  相似文献   

16.
一年一度的"世界环境日"(6月5日),是全世界从事环境保护工作者集中思考环境问题,并采取实际步骤来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节日,也是向全世界人们宣传环境保护重要性的宣传日.今年,在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开展这样宏大的纪念"世界环境日"活动,这在我国还  相似文献   

17.
依靠环境科技坚持科学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11月15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环境科技工作会议。本次会议是在全国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新形势下召开的。会议目的是研究新时期环境科技发展思路,部署近期工作,推动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会议总结交流了近年来全国环境科技、标准、产业、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研究贯彻总局刚刚印发的有关科技工作的几个管理办法;表彰先进运营企业,颁发2004年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王玉庆副局长在会上发表了题为“依靠环境科技,坚持科学管理,推动环保事业深入发展”的讲话,重点就环境科技工作的重要意义,近年来环境科技工作的进展、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形势以及下一步工作要求谈了几点意见,本刊摘要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环境民主原则是环境资源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其实质是指社会公众在环境管理及其相关事务中享有广泛参与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权利的实现,是世界各国环境保护的通例.本文从阐述环境民主原则的涵义入手,分别论述了环境民主原则的理论基础、具体内容,结合这一原则在我国的实施情况,提出了贯彻落实环境民主原则的具体途径,从而实现环境资源法的民主化、环境民主手段的法律制度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崛起一定是绿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不久举行的“绿色中国”第九届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官员、专家学者和NGO,就中国的环境保护问题;中国的绿色经济发展问题;中国的环境教问题。以及环境保护与公众参与等问题。从各自的角度,站在科学发展观和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发表了他们的真知灼见。本刊根据会议主办方提供的录音整理资料。选择摘发。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环境保护事业,从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保工作会议算起,已经过去16年了。在此期间,从国家到地方各级环保部门在保护环境,加强管理,制订标准、法规和政策方面作了很多实事,正在逐步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污染源实行限期治理、污染集中控制和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制度。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