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滇池富营养化成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滇池富营养化是湖泊生态环境演变过程的景观显示,是湖泊生物生产力在必需的营养条件和适宜的环境条件相互作用下发生发展的生态过程。其生态演变因素可分为“自然的"与“人为的"两种。营养盐的大量输入是滇池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适宜的自然环境是发生富营养化的重要条件:人类活动的强度干预,加速了滇池的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2.
滇池受损湖滨带堤岸处置及基底修复工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0年滇池实施了规模浩大的围海造田工程,使滇池湿地面积减少约23.8 km2,使湖滨带原有的天然湿地大量消失,水生动植物栖息地不复存在,1980-1990年间,滇池环湖修建防浪堤113 km,使湖滨带生境条件进一步急剧恶化,彻底切断了湖泊水体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连续性,消落带消失,湖滨带湿生、挺水和沉水等大型水生植物难以生存,湖泊生态系统遭到重创,对湖泊生态系统带来极其不利的负面影响,文章重点分析了滇池湖滨陡岸带防浪堤处置及基底修复对湖滨带生态修复的重要作用及技术研究,为受损湖泊湖滨带生态修复创造良好的生境条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水位变化是湖泊演变的首要问题。近年,滇池出现了许多不良的变化趋势,最为明显的是水量不足、水质下降和湖面收缩,这些问题与滇池水位变化密切相关。本文探讨滇池水位的变化规律和控制途径。  相似文献   

4.
实施“新昆明”规划与建设,滇池盆地土地利用状况将有较大的改变,无疑会产生一系列生态后果。为此,需加强恢复天然湿地,大幅减少人工湿地以保护滇池,尽早开展关于昆明原有高原湖泊景观保护的研究。采取措施克服“水泥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并解决好城市原有水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水量、泥沙和污染物交换作为河流与湖泊之间的关键过程,对湖泊生态环境演变具有复杂而深远的影响.以长江中游典型通江湖泊洞庭湖为研究对象,着眼于“江湖”“河湖”“人湖”三重作用关系变化,从水文情势、水质、富营养化3个层面剖析了近30年洞庭湖水环境演变态势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①“江湖”关系变化影响了洞庭湖水沙交换及其年内分配,是湖泊枯水期提前和延长、水沙关系突变等现象的主控因素;“河湖”“人湖”关系变化协同加剧了该现象.②“河湖”关系的失衡和“河湖”统筹管理措施缺位,造成入湖河流长期输送大量营养物质,是湖体氮磷污染较重的根源;“江湖”“人湖”关系变化协同影响着营养盐分布格局,但影响范围及程度有限.③在“江湖”“河湖”作用关系复合影响下,藻类生长条件更为有利,增加了洞庭湖富营养化及水华风险.为保障洞庭湖水环境安全,建议:针对“江湖”作用主导的低枯水位问题,以水资源调控为核心,推进长江与流域上游水库联合生态调度,保障湖泊生态流量;针对“河湖”作用主导的水质恶化问题,以水污染防治为核心,强化流域污染控制,统筹“河湖”一体化监测管理模式,保障湖泊水环境质量;对于“人湖”作用主导的生态破坏问题,以生态空间管控为核心,划定并坚守生态红线,保障生态空间.   相似文献   

6.
在深入分析滇池水质现状、污染来源、水质演变、污染成因、治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索滇池水污染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相结合的全过程治理模式,实现统筹兼顾、系统考虑、多管齐下、长期综合治理,并提出适应新形势需求的滇池水污染综合治理对策.以官渡区为具体实践区,探寻通过“点、线、面”结合,全面开展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最终实现滇池水体保护,湖泊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经济、社会、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7.
《环境科学研究》2007,20(5):165-165
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了多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际合作与地方服务项目.承担完成的主要项目有“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典型区应用研究”、“湖泊(滇池)城市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技术研究”、“我国酸沉降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环北京周边沙漠化数据库建设”、“环境背景数据库建设”、“西部生态调查”、“中东部生态调查”、“长江流域洪水易损性评估”、  相似文献   

8.
滇池二维分层水质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三维问题“二维化”的分层迭代计算方法引入滇池水质模拟中,建立了湖泊二维分层水质模型,对滇池流场和总氮浓度场分两层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应用于滇池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9.
水生态功能分区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中国流域的"分区、分类、分级、分期"管理的精细管理理念,而水生态系统结构是水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基础,也是区分不同区域生境特征与功能差异的重要指标.因此,为了实现更精细化的湖泊流域管理,在滇池流域完成水生态功能二级分区基础上,基于水生态系统结构特征进一步对滇池流域进行三级区划,进而反映流域水生态功能的空间异质性.以反映水生态系统结构的物理、化学与生物特征为依据,分别构建了滇池流域陆域与湖体的三级分区指标体系;通过对三级分区单元指标综合值进行聚类分级,最终将滇池流域的水生态功能三级分区划分为20个陆域区和4个湖体区,并利用底栖与藻类的生物数据对分区进行合理性评价.最后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理论,结合滇池流域自身特点与管理需求,将滇池流域三级分区定义为不同的水生态功能类型.通过对滇池流域水生态功能三级分区的划分以及主体功能的确定,不仅为滇池流域水生态健康管理构建了空间管理单元,而且为湖泊水生态功能分区的研究提供了案例.  相似文献   

10.
滇池是我国著名的高原淡水湖泊,滇池在国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并且受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关注。滇池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关心,省内外有影响的报刊多次报导,本市的专家、学者、干部、群众都强烈要求保护滇池。1987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楚图南同志提出“救救滇池”,保护好滇池已成为全国人民和国际上的希望和要求。总结国内外保护湖泊最基本的经验是依法治湖,强化管理,综合防治。昆明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1987年4月组织力量着手制定《滇池保护条例》。1988年2月昆明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  相似文献   

11.
湖泊生态安全及其评估方法框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目前我国湖泊存在的主要生态安全问题,同时考虑流域人类活动对湖泊的影响,阐述了对湖泊生态系统及湖泊生态安全的深层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4+1”湖泊生态安全评估方法框架. 该方法框架包括湖泊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流域社会经济活动对湖泊生态影响评估、湖泊生态服务功能评估和湖泊生态灾变评估,以及在这4项评估的基础上建立的湖泊生态安全综合评估. “4+1”湖泊生态安全评估方法框架既可作为对湖泊生态安全进行整体综合评估的方法,又反映了湖泊水生态健康、流域人类活动对湖泊的影响、湖泊生态服务功能以及湖泊生态灾变4个过程对湖泊生态安全的影响关系,识别影响湖泊生态安全的限制性因子. 湖泊生态安全评估启示我国湖泊管理应由水质管理向流域生态系统管理转变,其实质是解决好“人湖”关系,实现“人湖”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收集中国不同研究区域高原型湖泊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参照全国土壤质量等级标准值和各区域土壤背景值,统计了中国高原型湖泊沉积物重金属的含量范围及超标情况。通过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计算分析了中国高原型湖泊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其结果显示单个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E_r~i)顺序为CdHgAsCuNiPbZnCr;从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与多因子污染物污染程度(C_d)参数来看,滇池草海与乌梁素海污染最为严重,滇池外海、红枫湖、呼伦湖正在成为潜在生态风险区域,并且沉积物中Cd、Hg、As共同成为这5个湖泊潜在生态风险贡献率的主要金属元素。  相似文献   

13.
《环境保护》2007,(7A):8-8
7月12日,在合肥召开的全国湖泊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作出决定,我国将严格控制湖泊围网养殖规模,太湖、巢湖、滇池“三湖”流域在2008年年底前将全面取消湖泊围网养殖。  相似文献   

14.
湖泊暴雨径流水质模拟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根据暴雨径流污染物浓度变化特点,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暴雨期间污染源各监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处理,对湖底糙率采用自动调整处理,建立了湖泊暴雨径流水质模型.对滇池湖泊某次暴雨过程的总磷和总氮进行了模拟研究,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应用于滇池湖泊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7月12日,在合肥召开的全国湖泊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作出决定,我国将严格控制湖泊围网养殖规模,太湖、巢湖、滇池“三湖”流域在2008年年底前将全面取消湖泊围网养殖。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长江中下游湖泊生态空间进行回顾研究,系统地总结了长江中下游湖泊生态空间演变过程和潜在的影响因素。近40年来,长江中下游湖泊面积萎缩严重,生态空间容量锐减,湖泊富营养化久治不愈、蓝藻水华频繁暴发、水生植被严重退化,生态空间质量急剧下降。归纳起来,其原因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1)历史上长期的围湖造田和围网养殖损害湖泊生态空间容量和质量;(2)长江干支流水库群建设和运行对中下游通江湖泊生态空间产生负面影响;(3)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气候变化加剧湖泊生态空间质量退化。建议未来加强长江中下游湖群江湖关系演变的研究,科学确定湖泊生态空间容量的恢复目标及区域;统筹流域发展,布局重点生态工程,扩增湖泊生态空间;加强长江干支流水库群优化调度,保障中下游湖泊生态需水量。  相似文献   

17.
内陆湖泊富营养化内源污染治理工程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泊富营养化是重大水环境污染问题,目前我国正在开展富营养化的研究及其综合治理。本文分析了底泥疏浚工程、生态引水工程和水生植物修复三种典型的内陆湖泊内源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在治理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中的作用,综述了三种工程措施在国内外的运用现状,比较了三种措施在改善湖泊水环境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指出在解决湖泊富营养化问题时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方法都存在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以滇池为例,对三种工程措施的治理效果和结合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滇池流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引起了流域土地覆盖的巨大变化,由此造成了严重的湖泊富营养化和水资源危机.根据1988,1995,2000年滇池流域的Landsat TM/ETM\++影像数据,并结合滇池水质的监测结果,重点研究了流域土地覆盖动态变化过程及其对滇池湖泊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滇池草海污染应急治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滇池已是严重富营养化的湖泊,为对滇池草海进行应急治理,建议采用微生物技术(EM Biologic)先对草海进行强化处理,使水体透明度达到80cm以上.然后利用沉水植物生态恢复来重建草海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20.
滇池磷污染控制的一项措施─—无磷洗涤剂的应用卢云涛(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所)1滇池磷污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滇池是一个具有多种功能的高原湖泊,是昆明人民繁衍发展的摇蓝,也是维持昆明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条件。然而目前滇池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水体污染已成为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