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承压设备由于其特殊性,一旦发生事故,对经济、环境等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在役的承压设备,受加工处理原料、操作工艺条件变化的影响,其风险具有显著的动态属性。从新的角度,提出动态风险评估的理念,建立风险评估模型,探索性地研究介质浓度波动因素对承压设备风险评估的影响。基于RBI技术,针对减薄技术模块,尝试用泰勒级数法把浓度的影响加入失效概率中,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及实际工程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输气站场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与RBI的技术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提出采用RBI技术对输气站场的分离器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输气站场分离器的失效机理和运行环境,对其失效概率和失效后果进行了定量分析,建立了输气站场分离器RBI风险评估流程.然后通过一个实际案例验证了基于RBI的风险评估方法在输气站场分离器风险评估中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了分离器的优化检验策略.本研究为输气站场设备的风险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海上延期服役平台静设备的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问题,应用RBI风险评估技术的评估理论和方法对海上延期服役平台静设备的定量化安全管理方法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并选择某延期服役平台进行风险分析相关结论的工程验证。其具体过程是运用定量RBI技术,首先根据工艺流程和介质特点对海上平台静设备分别进行了物流回路和损伤回路的划分,并以此为基础对延期服役平台静设备的安全风险进行定量评估,进而得出各静设备单元的失效可能性、失效后果及风险等级,最后通过得出的损伤模式、损伤机理及对应的腐蚀速率,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检测策略。将利用这些检验策略所检测出的真实情况与分析结论进行对比,最终验证了RBI技术在延期服役平台静设备风险评估方面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实操考核工作效率,降低差错率,解决人员紧缺的矛盾,长庆安全生产技术培训中心严格按照国家考核大纲要求,研发了特种设备作业实操考评系统。通过对该实操考评系统功能介绍及现场应用情况的总结分析,显示该考评系统具备随机组卷,考试成绩实时评判,多个考评员同时打分,户外环境离线考试,视频影像自动采集,考试资料批量下载等功能,使得实操考核工作更加科学、高效、公平、公正。该实操考评系统可满足油田安全技术考核工作需要,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效管控航空装备研制的风险,在分析航空装备研制风险管理内涵并构建航空装备研制风险闭环控制流程的基础上,采取分解新型战斗机关键技术的方法,系统地辨识了装备研制的危险源;通过考虑多种技术风险后果及其影响权重,对传统的风险矩阵进行了改进,得到了航空装备研制风险计算模型,最后给出了航空装备研制风险的预警流程,为新型航空装备...  相似文献   

6.
针对航空装备安全评价中存在的主观偏向性和指标难以定量描述等问题,选取飞行事故、地面事故、事故征候万时率及重大危险性故障数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组合的权重计算方法,建立基于综合指数的航空装备安全评价模型,以4个航空单位为例对其航空装备安全进行综合评价,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为航空装备安全决策与控制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可靠度理论的RBI修正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风险的检测技术包括定性RBI判断和定量RBI计算,定性判断得到风险相对的高低,风险相对较低者则不必进行定量RBI计算,风险高者再进行下一步定量RBI计算。在API581中,国外风险分析统计表明,石化企业的风险分布范围有一个所谓的"二八"现象,即"80%的风险是由20%的设备引起",中高风险以上的设备范围一般在20%左右。但我国十套装置风险分析结果发现,这个结论在我国并不适用,我国中高风险设备往往在40%左右。论文分析了API581在中国应用的局限性,引入可靠度理论计算设备失效概率,预估未来的失效概率或可靠度,可以完整地以RBI方法在得知失效后果和失效概率下,评估出此设备在整个系统中所处的地位,从而适当地分配检测、维修资源,在RBI完成后再进行风险评价进而完成风险评估过程。  相似文献   

8.
提出通过基础失效概率数据库、事故树分析、事件树分析3种方式来确定重大事故的发生概率.阐述了外界气象条件和人员分布情况对风险的影响和确定方法,给出了利用区域网格方式计算装置在平面某点的个人风险叠加模型和社会风险计算方法.最后,研制开发了石油化工储存装置定量风险评价软件,利用该软件计算了某化工厂4个储存装置所产生的个人风险...  相似文献   

9.
10.
李开元  邱小秦 《安全》2019,40(2):29-32
为了更好的开展危害辨识,落实有关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要求,结合危险源的描述、风险辨识的范围、可能导致的后果、评价分级等环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讨论了风险辨识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关系,同时给出了进一步做好安全风险辨识的建议,表明了安全风险辨识的重要性和长期性。  相似文献   

11.
田文慧  焦心怡 《安全》2019,40(6):28-32
为解决风险矩阵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常面临的因评估者认知局限性、经验不足等原因造成的风险评估结果矛盾甚至错误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风险矩阵的旅游景区风险评估结果优化方法,通过研究景区安全风险可能性和严重性的影响因素,建立相应的评估指标,从而得出景区突发事件可能性和严重度的相对排序,为风险评估结果的修正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