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厂生产的一种零件如图一所示,材料是20CrMnSi,板料厚度为4毫米。此件的特点是:外形尺寸大(长为1700毫米),弯曲半径大(月为76毫米),形位公差严,相对弯曲半径大(R/t=19),是属于大圆弧U形弯曲件。  相似文献   

2.
板材弯曲最小相对弯曲半径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板材在弯曲过程中,外表面的切向拉伸变形程度最大,当外表面的变形程度超过极限变形程度时,板料就会破裂。板料弯曲时的极限变形程度可用最小相对弯曲半径来描述。通过对板料弯曲变形应力应变分析,提出了几种近似计算最小相对弯曲半径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此文阐述了对小弯曲半径管坯弯曲首先应进行工艺计算,如延伸率、强度计算等。然后选择合理工艺方案,以建立合理应力状态,提高材料塑性为目的。尤其应合理选择填充物。此文推荐采用低熔点合金作为填充物及全封闭挤压弯曲工艺。此文提供及推导了系列计算公式供计算工艺参数时参考。此文最后展望了小弯曲半径管坯弯曲工艺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U形弯曲件的回弹是弯曲工艺研究的重要课题,此文从分析引起弯曲回弹的有关因素入手,提出了控制回弹的措施和相应的模具结构及其参数。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弯曲回弹应力应变变化过程 ,推导了矩形截面杆回弹弯矩、回弹曲率的计算公式 (1 4 )、(1 1 ) ;发现经典纯弯曲理论确定回弹弯矩的方法与公式 (1 4 )比较存在较大理论误差  相似文献   

6.
板料成形后的回弹对精度影响较大,在数值模拟时对回弹进行精确预测显得非常重要。分析比较了几种计算板料回弹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用静态隐式算法计算回弹较为合适,以MARC为平台建立了计算板料回弹的系统。计算了二维弯曲成形后的回弹,并通过与实验结果相比较两者结果的一致性验证了计算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板金件热校形消除回弹的原理,即材料在高温下的软化与短时应力松弛综合作用机制。对弯曲回弹校形规律进行了定量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本文导出的公式可用来定量估算弯曲零件热校形工艺参数。本文采用的理论分析方法,可推广应用于其它种类板金件热校形规律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板材塑性弯曲时的校正压力与弯曲力矩之间的关系,研究了校正压力对减少板材回弹的作用.这对校正弯曲的工艺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可以补偿弯曲回弹,大量节省模具材料和模具加工费用的可调快换式管件弯曲模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一种防止回弹和提高制件刚性的转轴弯曲模,阐述了其模具结构及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11.
正弦波纹板的回弹量较大。此文详细介绍波纹板弯曲模的参数计算模具结构以及制造、使用模具的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12.
管材制件在弯曲半径很小的情况下进行弯曲,极易发生凹瘪甚至破裂,此文介绍了一种成功的冷态弯曲模设计,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叙述后罩原成形工艺过程及质量情况以后,分析了其弯曲变形的特点,阐明了其几何形状各组成元素在回弹时发生的变化规律。为充分克服回弹变形,重新设计模具时进行了回跳计算,在最后确定凸、凹模工作形状时,为了改善成形工艺性对后罩原结构作了必要的修正。  相似文献   

14.
某型汽车的定位板 ,材料较硬较厚 ,零件向两个方向弯曲成 90° ,回弹较大。讨论了该零件的冲压工艺方案及正反双向弯曲模具结构。  相似文献   

15.
弯曲线不重合且其精度要求较高的V形件的弯曲,是一较为棘手的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顶板侧壁的斜面,迫使下模框内摆块转动,从而克服工件回弹,并确保弯曲精度的V形弯曲模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用拉伸弯曲法成形面包汽车中导轨零件时的尺寸和角度回弹 ,推导出了此类制品成形模具半径和角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应用内压弯管新方法弯制弯曲半径R=36mm,规格为φ24×1.5薄壁铜管,检测结果证明这一方法能有效的控制椭圆度,且壁厚减薄量仅为壁厚的12%。  相似文献   

18.
薄壁管一般指壁厚(δ)比直径(D)小很多、(δ/D<0.1)的管材。吸收扩散式冰箱中的机芯是用各种粗细不等的管子弯曲后焊接而成的。其大部分材料均为薄壁管,且弯曲半径小,成形较为困难。下面谈谈我们是怎样弯管成形的。一、工艺分析我厂弯管中最易出现的失效为内侧“皱”与管形“瘪”两种形式(图1)。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航空用碳纤维增强中温固化环氧脂基复合材料单向层压板在低温环境下不同试验方式弯曲性能的变化规律。方法通过改变压头半径、跨厚比、以及压头与试样之间有无塑料薄膜衬垫等试验方式,研究-50℃低温环境下不同试验方法弯曲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低温环境下,不同的试验方式对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弯曲性能测试数据的影响有所不同。当使用塑料薄膜衬垫时,会显著降低试样上表面压头部位的应力集中,在低温环境下试样弯曲性能变化最低;当压头半径减小时,低温环境对试样弯曲性能影响最显著。结论如需测量温度对试样弯曲性能的影响,建议选择压头半径较小,无塑料薄膜衬垫,跨厚比L/h为32:1的试验方案。  相似文献   

20.
当弯曲回弹量较大材料(如A5,50,H62硕,60Si_2Mn等)而应用如图1所示校正模具结构时,工件底部弧形部份因回弹成直线后而使尺寸增大,如图2所示。因此必须计算工件底部弧形部份回弹前的凸凹模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