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对传统室内设计基本观点阐述与理解的基础上分析其整体性、可持续发展,并着重探讨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现代室内设计在个性化、自然性、现代性、艺术性等方面发展的新趋势.通过对现代室内设计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创造出一个适合人们现代生活的理想空间.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生态文明制度以月令为主,内容丰富,历史悠久,文章对以月令为主的中国传统生态文明制度进行了阐述,并结合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制度建立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张明 《环境教育》2011,(10):41-45
中国古代生态智慧,炎黄时期已产生,春秋战国时期发展加快,后经历代成熟完善,形成了以天人关系为思考对象,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一系列观点主张。  相似文献   

4.
从分析传统发展模式的种种弊端与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含义和现实意义,并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去挖掘科学发展观深邃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5.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结合实地调研资料,利用Auto CAD和Depthmap运算形态变量解读了张谷英村空间形态特征及其内在社会文化逻辑,为聚落空间形态优化提出了可行性建议。研究表明:(1)从空间形态组织效果看,张谷英村形成"串联"状整合度核心,组织框架不成熟、交通承载力差;(2)从空间形态智能水平看,空间形态物质性和功能性结构具有良好的智能性水平,核心轴线可使感知主体形成对村落空间形态的整体理解;(3)从空间形态社会属性看,村落的自然发展与外来文化的冲击,使"龙形"结构遭到破坏,"双核"核心发生位移。(4)从空间组织优化看,应积极活化景观基因,合理规划空间组织,建立圈层式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6.
李秀东 《青海环境》2023,(4):175-178
生态文明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状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靓丽多彩的部分,传承了中华文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1],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本质要求、公平分享发展成果的价值取向,为青海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一个城市的景观风格是该城市有形和无形环境的综合体现,是城市自然空间环境、城市文化内涵、民风民俗、建筑、古迹等城市构成要素的总和。从旅游发展的角度,通过对青神县城优越的地理区位、优美的山水城市空间环境、独特深厚的文化底蕴等优势条件的分析,提出其县城景观风格定位为“山水园林城市”的设想,并围绕突出“山、水、城、文化”等城市特色景观构成要素提出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可达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算了湖南省14个市域的整体可达性和空间差异性。结果表明:1湖南省86.44%的传统村落中有分布在距行政中心100km范围内,91.98%的区域传统村落可达性在60min之内,传统村落集中布局在近距离段,整体可达性较好。2空间可达性呈现明显的交通指向性和村落指向性。3湖南省市域传统村落空间可达性差异较大,湘西和湘南两个区域可达性较差,时间成本与其他区域相差5—10min。在空间可达性研究的基础上,为有关部门开发与保护传统村落提出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是一种正在生成和发展的文明范式。它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发展的又一个高级阶段。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文明的经济模式是生态经济,这种经济把人类的经济系统视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而不是强行把生态系统纳入人类的经济系统。生态文明强调人类整体利益的优先性,倡导全球治理和世界公民理念。突显自然的整体性及其内在价值的有机自然观是生态文明的重要价值理念。生态文明的价值观既关注人的权利(特别是普遍人权),更强调关怀与责任,倡导和谐与理性消费。  相似文献   

10.
传统村落作为特殊的乡村地理单元,拥有丰富的资源禀赋,但由于经济落后,大多数未能得到较好的发展。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成为重要的发展业态,国家政策导向下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得以提出,如何发掘传统村落与乡村旅游的内在关联和逻辑,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以六批传统村落和四批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对象,剖析二者之间的空间关系,为实现传统村落的有序开发与活化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传统村落和乡村旅游重点村总体上呈胡焕庸线东侧分布多、胡焕庸线西侧分布少的空间格局;(2)乡村旅游重点村密度高—传统村落密度高的聚类区域分布在浙皖闽赣聚集区、黔桂湘渝聚集区和晋冀豫聚集区;高—低类区域分布在京津冀地区和苏皖交界处;低—高类区域分布在湘黔桂交界处和云南部分地区;低—低类区域分布在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3)传统村落和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关系受社会经济环境、历史文化环境和政府政策环境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创意思维”这个角度去阐释室内空间设计理念,虽然室内空间设计在不同的时期呈现着不同特点,但是创意思维表现手法始终是室内空间设计在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Hyetographs are essential to many hydrological designs. Many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hyetographs are specific to storm types and durations. Recent work presented evidence that dimensionless hyetographs are scale invariant. We show that the simple scaling property of rainfall guarantees that the normalized rainfall rates of different storm durations are identically distributed and propose a nonstationary Gauss‐Markov model based on the annual maximum events that arise from the dominant storm type. We derive the unique estimators for the parameters of the Gauss‐Markov model under two constraints that: (a) the typical peak rainfall rate is preserved, and (b) the most likely hyetograph is obtained. One attractive feature of this model is that it allows translating hyetographs between storms of different durations. Two examples illustrate our model.  相似文献   

13.
运用城市生态规划的原理及方法,对吴家山城区绿地进行了规划。包括城市的组团式规划、控制性组分规划、非控制性组分规划、生态平衡构架规划四部分。通过规划,实现吴家山生态城市景观结构和功能的匹配及能流、物流的畅通,使绿地系统上升成为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调控系统来建设。  相似文献   

14.
生物多样性是风景区重要的旅游资源以及环境资源,本文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新理论,探讨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包括保护区面积的科学划分以及在面积不足时需要采取的生态学设计,并以黄山风景区为例,对这一理论及方法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5.
退耕还林还草、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是我国政府制定的一项战略性措施。伊犁河谷需要退耕还草的面积为14.13×104hm2,河谷自然地理条件较复杂,不同地域水、土、光、热条件差异较大,本文就伊犁河谷不同地域退耕还草的模式、生态经济效益及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郊野公园作为城市自然保留地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自然保留地(urban natural reserved area)是指城市地区范围内具有一定面积的自然或近自然区域,具有保持生物多样性、乡土物种保护和保存复杂基因库等重要的生态功能。郊野公园作为城市自然保留地的重要组成,在生态、游憩、乡土植物、研究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分析了郊野公园在这些方面的价值,并介绍了香港的郊野公园建设,最后对郊野公园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Water marketing is an increasing important topic for policy makers and water managers, especially in the Western United States. Indian reserved rights (or Winters rights) differ in significant ways from water rights under most state prior appropriation systems. As Winters rights are quantified, a number of issues are emerging concerning the extent to which these water rights may be marketed, particularly to off-reservation users. This paper will review the evolution of Indian reserved water rights and discuss key issues surrounding the marketing of these rights.  相似文献   

18.
人口膨涨、资源短缺是人类21世纪面临的两大难题,合理开发和利用农业后备资源缓解人口与资源矛盾的重要途径。笔者根据农业区划成果和农业后备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远安县农业后备资源的现状及开发潜力,提出了农业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设想,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