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是一种新农药。目前已合成数十种。主要品种有西因维、呋喃丹(虫螨威)、速灭威、灭杀威、残杀威、仲丁威、叶蜂散等,比有机磷农药和有机氯农药杀虫范围要窄,但其选择性较强,且作用迅速,对人畜毒性较低,并易分解消失,在体内无蓄积作用。 本类农药大部分属中等毒性,可从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侵入体内。在体内对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为神经毒农药,中毒后有类似轻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表现,但与有机磷农药不同点是,对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速度及复能速度几乎相近,故出现胆碱酯酶抑制症状较轻,脱离接触后,酶活性很快恢复。 氨基甲酸…  相似文献   

2.
周超 《劳动保护》2001,(8):37-37
12 .碘解磷定注射剂【异名】解磷定、碘磷定、派姆等。【主要成分】碘解磷定。【药理作用】碘解磷定等解毒药在体内能与磷酰化胆碱酯酶中的磷酰基结合 ,从而将其中的胆碱酯酶游离出来 ,恢复其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 ;此类解毒药尚能与有机磷酸酯类直接结合 ,成为无毒物质由尿排出体外。故本品可以消除有机磷等杀虫剂对胆碱酯酶的结合作用 ,消除乙酰胆碱的积蓄 ,从而消除其毒性。此类解毒药对形成不久的磷酰化胆碱酯酶 ,能恢复其活性 ,对中毒时间较长的患者 ,疗效不佳。【适应证】用于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对慢性中毒效果不佳。本品对不同…  相似文献   

3.
采用静态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久效磷对黄鳝脑乙酰胆碱酯酶及肝脏、肾脏羧酸酯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温(20±2)℃条件下,经0.25 mg·L-1、0.50 mg·L-1、1.00mg·L-1和2.00mg·L-1的久效磷暴露96 h,黄鳝肝脏、肾脏羧酸酯酶和脑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均显著下降,但两者表现出不同的抑制模式.随着暴露质量浓度的升高,肝脏和肾脏羧酸酯酶活性的下降幅度逐渐变小,而脑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下降幅度却由小变大.久效磷暴露黄鳝96 h,肝脏、肾脏酸性磷酸酶活性均升高;而肝脏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肾脏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久效磷暴露质量浓度与脑乙酰胆碱酯酶和肝脏、肾脏羧酸酯酶活性之间具有剂量-效应关系,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可能在鱼体抵御有机磷农药毒性作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本文还探讨了有机磷农药靶标酶乙酰胆碱酯酶和解毒酶羧酸酯酶、磷酸酶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胎牛血清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酶学特性,分别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Sephadex G-100和DEAE-纤维素DE23柱层析方法,从胎牛血清中分离纯化出乙酰胆碱酯酶.结果表明,以碘化硫代乙酰胆碱(ATCI)为底物时,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7 ℃,最适pH值为8.0,米氏常数Km为7.48 mmol/L,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0.098 mol/min.研究表明,Mg2+、Ca2+、Zn2+、Fe2+等金属离子对胆碱酯酶具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而Cd2+、Pb2+、Cu2+对胆碱酯酶活性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分离出的乙酰胆碱酯酶对乐果和敌敌畏的敏感性最强.  相似文献   

5.
有机磷农药是一类品种多、药效高、用途广,有一定优点的农药。深受农民欢迎,广泛用于农林牧业病虫害的防治。目前已研究和生产的有机磷农药的品种约一百种。我国已正式生产和广泛使用的有机磷农药有敌百虫、敌敌畏、乐果、甲基1605、乙基1605、马拉松(4049)、亚胺硫磷、苏化203、稻瘟静、杀螟松、倍硫磷、甲拌磷(3911)、内吸磷(1059)等三十余种。 有机磷农药是一种神经毒物,它的毒理作用主要是抑制体内的胆碱酯酶的活性,引起神经生理功能紊乱,造成中毒。 有机磷农药中毒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两种。急性中毒又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  相似文献   

6.
孙燕 《安全》2010,31(5):46-48
儿童铅中毒不是临床意义上的症状性中毒(有毒物质进入人体内,产生毒性作用,引起症状反应,如食物中毒),而是表示体内的血铅含量已经处于损害儿童健康的危险水平。简单说,儿童铅中毒就是儿童血液中含有的铅超过了国际权威机构规定的量,超过越多,铅中毒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7.
鲫鱼(Carassius auratus Linnaeus)是重要的淡水鱼类,也是重要的食用鱼种.鱼体内胆碱酯酶(ChE)活性的降低是水体环境抗胆碱酯酶类药剂污染的重要生物化学标记.本文研究了鲫鱼体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丁酰胆碱酯酶(BuChE)的组织特异性分布及其对灭多威、硫双灭多威、克百威以及丁硫克百威等4种氨基甲酸酯类药剂的敏感度.AChE主要分布在鲫鱼的脑部,提取液中含有Triton X-100时,AChE的比活力要比无Triton-100时大,说明AChE是膜结合的.鲫鱼中肌肉、胰脏、肝脏、肠道中BuChE比活力较高.灭多威、硫双灭多威、克百威、丁硫克百威对鱼脑中的AChE的抑制中浓度(IC50)分别为9.47×10-7 mol/L,1.34×10-6 mol/L,2.40×10-7mol/L,2.75×10-6mol/L.上述4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鱼脑中的AChE的抑制具有很好的剂量关系,表明鲫鱼脑AChE可以作为水体环境中氨基甲酸酯类药污染的生物化学标记.  相似文献   

8.
罗时 《劳动保护》2009,(12):106-107
1.职业中毒一般分为哪几种类型? 职业中毒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生产性毒物而引起的中毒。根据我国《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的规定,职业中毒共分为铅及其化合物中毒、四乙基铅中毒、汞及及其化合物中毒、苯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等共56种。根据接触毒物时间长短,发病缓急,职业中毒可分为以下三型:①急性中毒:毒物短时间内或一次大量进入人体而引起的中毒。这类中毒一般因有毒有害气体大量泄漏等事故引起。②慢性中毒:毒物长期过量接触人体而引起的中毒。这类中毒是由于毒物在体内蓄积所致。④亚急性中毒:介于急、慢性之间的中毒。在较短时间内有较大剂量毒物进入人体所致。  相似文献   

9.
钒是灰白色光泽金属。绝大部分钒用于炼制合金钢。在钢铁工业中对人体危害毒性最大的钒化合物是五氧化二钒。它对眼、鼻、咽喉、呼吸道、皮肤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可引起支气管炎哮喘及神经系统改变等。由于钒在体内蓄积量少 ,钒中毒多为急性中毒。在接触钒烟尘数小时后 ,工人出现流涕、眼烧灼感、流泪、咽痒、咳嗽、头晕、血压升高等症状 ,几天后病状加重 ,有胸闷痛、疲乏无力、嗜睡、手指震颤、下肢活动不灵、皮肤瘙痒等。急性钒中毒症状较轻者 ,及时脱离接触 ,可逐渐恢复 ;较重者可用大量维生素 C等对抗钒的毒性 ;对肺部感染等可采用对…  相似文献   

10.
姿势引起身体特定部位的高度疲劳以致损伤等等。 有毒化学物质可由气体、蒸汽、烟雾等形式通过呼吸道、皮肤进入人体内造成伤害,诸如引起造血功能障碍、呼吸道刺激性症状、中毒性肝炎、中毒性肾炎、白内障、神经衰弱样症候群、癌症等等。 高频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多属于生理性,当人体脱离接触或场强降低到允许卫生标准以下时,自觉症状可减轻以至消失;微波的致热效应引起的伤害多属于病理性的,伤害症状往往难以恢复。射线对人体的危害无论是动物实验,还是对放射线工作人员的职业病统计和分析,都证明了射线对人体有着巨大的危害。激光的热…  相似文献   

11.
汞的危害     
汞及其化合物除辰砂(HgS)外,均属剧毒物质,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汞经呼吸、消化系统以及皮肤进入体内,排出缓慢,在体内蓄积,长期摄入,可引起中毒。据国外资料报导:在含汞0.06~0.72 毫克/米3 空气的环境中,日久将造成慢性汞中毒;在含汞1.2~8.5毫克/米3 的空气中,会发生急性汞中毒。含汞0.01~0.02毫克/升的水,能使鱼中毒;含汞到0.03毫克/升时,能使水生虫类中毒。人饮用2升含汞50毫克/升的水,会中毒死亡。人脑中蓄积的汞量达到百分之二十时,会引起手脚麻木,神经失调,以至疯狂,痉挛而死亡。 我们党和国家为了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防止汞毒污…  相似文献   

12.
刘北辰 《劳动保护》1997,(11):45-46
在化工生产及储运中职工经常接触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对职工健康形成威胁。在生产条件下因工业毒物所引起的中毒称“职业中毒”。一、毒物与申@一般认为凡某种物质进入人体后能引起整个机体功能发生障碍的任何疾病皆称为中毒。能引起中毒的外来物质称为“毒物”。厂毒物是相对的,一定的毒物必须在适当条件下才留发挥毒效,引起中毒。例如,某些物质少量能起治疗作用,过量则引起中毒。化工毒物所引起的中毒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类。急性中毒:大量毒物突然进入人体,很快引发全身症状甚至造成死亡。慢性中毒:系少量毒物逐渐侵入…  相似文献   

13.
三氯乙烯为无色、似氯仿气味的液体,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遇火生成光气。 三氯乙烯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通常约有50~60%的吸入量贮留在体内,经肺排出的三氯乙烯占吸收总量的19%。 三氯乙烯属于蓄积性麻醉剂,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而且有一定的后作用。其麻醉作用仅次于氯仿。 三氯乙烯可致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当吸入较高浓度时,可发生轻度吸入性中毒。一般在吸入后数小时内出现症状,主要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疲乏、耳鸣、酪酊感,易激动、嗜睡或失眠、步态不稳、肢体发麻、震颤、肌肉和关节疼痛等。当吸入高…  相似文献   

14.
杀虫脒中毒 杀虫脒是一种有效的杀虫、杀螨剂。它的外观呈白色结晶状,有氨样气味,对害虫可具有胃毒、触杀及吸入性毒作用,对昆虫还可产生驱避、忌食和杀卵的功效。但是,人们在与它接触中,也可能产生中毒现象。 杀虫脒中毒一般发生在喷药时防护不周的情况下。在日本还曾发生过因误服30毫升杀虫脒乳剂而致死的事例。在施洒杀虫脒时,若没有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具,施药人就可能把它吸入体内,造成急性中毒。吸入量小者表现为极度乏力、多汗、恶心、呕吐等症状,大量吸入者还会造成深度昏迷、反射消失,死于呼吸和循环系统的衰竭,个别患者也有紫组、血…  相似文献   

15.
杨俊  姜红 《劳动保护》2001,(11):33-35
工业毒物又称生产性毒物,一般系指工业生产中使用或生产的有毒物质。当摄取量太大时会造成中毒,而这些物质的摄入往往是由一些复杂的因素造成的。其中有人为的、误服的以及环境中气体含量过高吸入的。这些物质一旦进入体内,就会在体内发生作用,会出现某些中毒症状,而不同的工业毒物由于其结构和性质不同,出现的中毒症状也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中毒者的某些特殊的中毒症状,推断出工业毒物的种类及具体毒物。从而缩小检验范围,为快速、准确地做好检验工作提供有力条件。同时,了解和掌握一些急救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摆脱危…  相似文献   

16.
施倚 《劳动保护》2012,(11):117-117
编辑同志:工业上使用的化学物质有些会引起中毒。请问:职业中毒是如何分类的?南通庄欣全庄欣全先生:毒物引起全身性疾病,称为中毒。由工业上使用的化学毒物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职业中毒分为3种类型。急性中毒。是指一次短时间的,如几秒乃至数小时经皮肤吸收或呼吸道的吸入,如经口时,则指一次的摄入量或一次服用剂量引起的中毒。慢性中毒。是指长时间地吸入、经皮肤侵入或经口摄入数月或数年引起的中毒。亚急性中毒。介于急性与慢性之间的,称为亚急性中毒。  相似文献   

17.
《劳动保护》2003,(8):70-71
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根据接触毒物时间的长短、剂量大小和发病缓急,职业中毒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短时间内大量毒物侵入人体引起的中毒称为急性中毒。  相似文献   

18.
许多人涮火锅时喜欢下金针菇,但金针菇一定要煮熟再吃,否则容易引起中毒。因为新鲜的金针菇中含有秋水仙碱,人食用后,容易因氧化而产生有毒的二秋水仙碱,它对胃肠黏膜和呼吸道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一般在食用30min-4h内。会出现咽干、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相似文献   

19.
化工生产中的原料、中间体、成品大部分有腐蚀性与毒性;在接触与使用过程中对人体有所损害,在生产中如果认真的掌握化工药品腐蚀、中毒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人的积极因素,做好转化工作,可以使损害转化为无害和有利。腐蚀与中毒规律和化学药品的状态有关: 1.气态:气态药品主要是随呼吸侵入人体,经过呼吸系统被人体吸收而引起中毒,如二氧化硫气体吸入人体就会头晕、头痛以至窒息。 2.液态:液体药品主要是通过皮肤渗透吸入体内使人身中毒,或挥发为气体,吸入人体引起中毒。 3.固态:固体药品主要是接触皮肤或粉尘(包括升华)随呼吸进入人体,或随饮…  相似文献   

20.
氯丁二烯为无色有刺鼻气味的易挥发液体,沸点59.4℃,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如苯、甲苯、甲醇、汽油等。 氯丁二烯属中等毒性,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氯丁二烯经呼吸道吸入后,仅有2%从呼吸道和尿排出,大部分在体内与谷胱甘肽赵作用,将氯脱去而成氯化氢。当氯丁二烯使动物中毒时.体内还原型谷腕甘肽的量明显减少。因此,测定血液中谷腕甘肽量可作为毒作用的指标。筑丁二烯有致突变性,在接触氯丁二烯的工人中,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明显增多。 氯丁二烯可引起急性中毒,一般由事故引起。主要症状有眼、鼻及上呼吸道粘膜亦撇、轻咳、胸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