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包气带砂层中生物作用对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物的去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个砂柱的对比实验,研究了包气带砂层中生物作用对垃圾渗滤液污染物去除的影响.实验中首先确定了HgCl2为生物作用抑制剂,最佳抑制浓度为10 mg/L.然后砂柱1采用垃圾渗滤液进行淋滤,砂柱2采用加入了10 mg/L HgCl2的垃圾渗滤液进行淋滤.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淋滤时间的延长,砂柱1中的生物作用逐渐增强;到实验结束时,垃圾渗滤液COD和BOD5的浓度分别降低了2 724 mg/L和2 332.5 mg/L,NH 4的含量从1 282.82 mg/L上升到1 745.48 mg/L,TN的去除效果并不明显;砂柱2由于生物作用受到了抑制剂的抑制作用,当垃圾渗滤液污染物质穿透砂柱后,其浓度基本保持平稳.根据实验结果得到砂柱中生物降解COD的一级衰减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2.
邢奕  谯耕  张闻涛 《环境工程》2012,30(6):44-46
介绍了一种采用膨润土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通过对钠基及膨润土进行改性,增加膨润土对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再将其应用于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中。主要用以处理经过MBR处理后的难以被生物降解的废水。当原水化学需氧量ρ(COD)为866 mg/L时,通过投加聚合氯化铝铁(PAFC)及改性膨润土,出水ρ(COD)为63 mg/L,达《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中垃圾渗滤液污染排放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3.
通过模拟柱实验,定量研究了柴油在特定包气带介质下的自然衰减作用,计算了吸附作用、生物降解和挥发作用对柴油的去除效能。确定了细砂和亚黏土对柴油的吸附平衡时间均为24 h,对TPH的理论最大吸附浓度分别为234,430 mg/kg,生物抑制剂HgCl2的最佳剂量为1 000 mg/L。实验结果显示:亚黏土对柴油污染物的阻滞作用强于细砂,柴油在亚黏土中的自然衰减效率高于细砂。亚黏土中的生物降解作用强于细砂,各自的生物降解动力学方程分别为:TPH=25.48e-0.0027x和TPH=25.48e-0.0051x;在细砂中的挥发作用较强,各自的挥发动力学方程分别为:TPH=25.48e-0.0221x和TPH=25.48e-0.0109x;在细砂和亚黏土中挥发作用的去除量分别是生物作用去除量的4.21倍和2.09倍。  相似文献   

4.
选取我国5种较常见的土壤类型进行动态模拟柱实验,采用添加微生物抑制剂Hg Cl2(15 mg/L)的方式,模拟垃圾渗滤液在5种不同类型的土壤包气带介质中的主要自然衰减作用(吸附作用和生物降解作用),对比分析垃圾渗滤液经过不同类型土壤包气带后COD、NH3-N、重金属离子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自然衰减过程中,不同土壤对垃圾渗滤液各污染指标均有较好的去除作用,添加微生物抑制剂对垃圾渗滤液中COD去除有一定影响,对NH3-N的去除无影响;垃圾渗滤液中重金属对地下环境的污染主要集中于包气带土壤中。  相似文献   

5.
以一工厂PTA生产废液为研究对象,选择COD为PTA生产废液特征污染因子,通过静态吸附及土柱淋滤实验确定包气带土层粉质粘土对PTA生产废液中污染物质的吸附、生物降解及弥散系数,利用Hydrus-1D软件建立污染物在包气带中迁移的对流-弥散模型,预测其在包气带土层中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包气带中粉质粘土对PTA生产废液中污染物质有吸附、降解等阻隔作用,但吸附、降解系数均很低,分别为0.256cm3/g 和0.0077d-1.因此当PTA生产废液的COD浓度为4000mg/L,蓄水池中废液深5m,定水头持续淋滤厚为10m的包气带时,11.76年潜水面处地下水中COD含量超标.  相似文献   

6.
赵春兰  凌成鹏  吴勇  卓勇 《环境工程》2017,35(2):163-167
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渗漏是周围地下水环境的主要威胁之一。以冕宁县漫水湾垃圾填埋场为例,预测垃圾渗滤液对浅层地下水环境的危害程度,通过Modflow和MT3D模拟分析了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条件下渗滤液中COD和NH_3-N在地下水中的运移过程。结果表明:在垃圾场运行中,地下水中污染物浓度增加并向下游扩展。正常工况下,污染物NH_3-N的最大迁移距离为141 m,最大浓度为3.5 mg/L;事故工况下,污染物NH_3-N的最大迁移距离为290 m,最大浓度为7.0 mg/L。随着污染物迁移距离的扩大,污染物浓度开始下降。垃圾场封场20年后,渗滤液中ρ(COD)和ρ(NH_3-N)分别为0.06,0.006 mg/L。  相似文献   

7.
采用阴阳离子交换纤维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处理,研究了阴阳离子纤维的最佳组合方式、水样流速和纤维装填密度对渗滤液中主要污染物NH_3-N和COD去除效果的影响,以及纤维的再生方式和再生性能。结果表明:离子交换纤维采用"先阴后阳"的组合工艺对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效果最佳;在水样流速为2. 0 mL/min、装填密度为0. 25 g/cm~3的条件下,动态处理渗滤液后,出水的ρ(NH_3-N)和ρ(COD)分别为18. 9,61. 1 mg/L,均达到GB 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要求;纤维静态再生后性能优良,可反复使用多次;经10次静态再生、循环使用后,阴离子纤维对COD的吸附能力可恢复至初始值的94%以上,平衡交换量>17. 6 mg/g,阳离子纤维对NH_3-N的吸附能力达到初始能力的93%以上,平衡交换量>13. 6 mg/g。该技术对垃圾渗滤液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为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以南昌市填埋场垃圾渗滤液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矿化垃圾对渗滤液中COD和氨氮吸附效果与其粒径、用量、渗滤液pH和振荡时间的关系,并对吸附等温线模型进行拟合。实验表明:矿化垃圾对COD的去除率最高可达76.49%,最大吸附量为97.44 mg/g,吸附COD的最佳条件为矿化垃圾粒径2 mm、用量50 g/L、pH值11、振荡时间510 min;矿化垃圾对氨氮的去除率最高可达75.43%,最大吸附量为17.80 mg/g,最佳条件为矿化垃圾粒径2 mm、用量50 g/L、pH值11、振荡时间600 min。通过对等温吸附线的拟合得出:矿化垃圾对COD的吸附更符合Freundlich方程,属于多层吸附;对氨氮的吸附则更符合Langmuir方程,属于单层吸附。  相似文献   

9.
鞍山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设计规模为300 m~3/d,经过升级改造后,采用A/O+外置MBR+NF+RO组合工艺。升级后其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95%和99.6%,出水ρ(COD)<100 mg/L,出水无色透明,SS完全被去除,最终COD、NH_3-N、SS、TN、色度均达到GB 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改造后夏、春、秋3季渗滤液处理费用约为25.77元/t,冬季的费用约为34.57元/t。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制备以海泡石为载体的负载二氧化钛的吸附剂,研究二氧化钛/海泡石对垃圾渗滤液的吸附作用。垃圾渗滤液经过初步处理后,在不同的浓度、p H、吸附剂投加量下测量吸附后的总有机碳,在不同的吸附时间点测量相应的总有机碳和化学需氧量。结果表明,垃圾渗滤液的吸附最佳效果的条件为:Ti O 2/海泡石投加量为0.08 g,投加到稀释至COD为437.2 mg/L的垃圾渗滤液中,p H为3,TOC降解率为65.47%,COD降解率为55.56%。  相似文献   

11.
Functional microorganisms to high concentration phenol containing Cr^6+ and Pb^2+ were cultured and biofilm was formed on polypropylene packings in bioelectro-reactor. It was found that the biodegradation capability of such biofilm to phenol changed with the applied voltage. Under the optimal electric field conditions (voltage of 3.0 V, electric field of strength 17.7 V/m and current density of 1.98 A/m2), biodegradation efficiency of phenol aof concentration of 1200 mg/L increased 33% compared to the instance without applying electric field. However, voltage had inverse effect on biodegradation, as microorganisms were killed under strong electric field. Voltage had little effect on heavy ions elimination. Higher absorption rate of Cr^6+ and Pb^2+ was observed when changing pH fi'om acidic to neutral. The experiment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fter treatment, 10 L phenol of 2400 mg/L was biodegraded completely within 55 h and concentrations of Cr^6+ and Pb^2+ dropped to less than 1 mg/L within 12 h and 6 h, fi'om initial values of 50 mg/L and 30 mg/L,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2.
斜生栅藻降解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和苯胺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斜生栅藻降解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和苯胺的动力学研究阎海雷志芳叶常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关键词斜生栅藻;邻苯二甲酸二甲酯;苯胺;降解动力学邻苯二甲酸酯类是广泛使用的人工合成有机物,主要作为塑料和橡胶等化工产品的增塑剂,我国和...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丁苯橡胶生产废水的好氧生物降解特性,对某石化企业丁苯橡胶生产装置的生产废水进行好氧处理,并采用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三维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等手段对水质指标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经好氧生物降解后,丁苯橡胶废水中ρ(CODCr)和ρ(DOC)分别降至155和76 mg/L,CODCr和DOC去除率分别为76.07%和70.08%;废水中二苄胺、苯乙烯和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等9种主要特征有机物19 d内可被完全降解. 丁苯橡胶生产废水在λExEm(激发波长/发射波长)为225 nm/340 nm、215 nm/290 nm,275 nm/340 nm处有3个荧光峰,分别由二苄胺、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苯乙烯、甲苯和苯甲醛等胺类、苯乙烯和芳香族化合物等有机物产生,好氧生物降解能去除废水中的绝大部分荧光物质,荧光峰强度的总去除率达到93.87%;废水中二苄胺、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4-甲基环己酮、苯甲醛,苯乙烯、甲苯等有机物使丁苯橡胶生产废水分别在波长190~230、230~250、250~400 nm处有紫外吸收,好氧生物降解对UV254的去除率达到52%. 研究显示,丁苯橡胶废水经单独好氧生物处理不能达到GB 31572—2015《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需结合其他方式进行联合处理.   相似文献   

14.
DimethylphthalatebiodegradationbyDunalielatertiolectaYanHai,LiuYunxiaResearchCenterforEcoEnvironmentalSciences,ChineseAcad...  相似文献   

15.
采用树脂吸附与生物强化相组合的方法处理含有苯胺和硝基苯的混合废水,对苯胺和硝基苯的降解抑制类型、吸附分离条件、生物强化降解过程与树脂性能变化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硝基苯与苯胺均对对方的生物降解产生抑制;当进水中苯胺与硝基苯浓度分别为330与44mg/L时,在pH为4且流速为110mL/h条件下,通过装填有10mL吸附树脂NDA-150(7.2g)的吸附柱,吸附出水中硝基苯浓度低于4mg/L;吸附出水中苯胺的浓度保持不变,可通过生物强化而得到降解;吸附过程中约有597mg的硝基苯被树脂所吸附,其中约有224mg可通过生物强化方法得到脱附降解,系统降解硝基苯的容积负荷为315mg/(L·d);在此过程中树脂吸附能力获得部分恢复,其再生程度受到微生物对硝基苯降解能力的限制;70d的重复性实验证明,树脂性能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6.
Dunaliella tertiolecta has an ability to biodegrade dimethyl phthalate(DMP) was found in this study, and the average of the biodegradation rates were 11.3mg/L and 30.5mg/L per day, and the average of the phthalic acid (PA) production rates were 1.5 mg/L and 3.6 mg/L per day, for initial 100mg/L and 300 mg/L DMP,respectively. The larger amount of accumulation by D. tertiolecta under higher DMP concentration may be responsible for the increase of biodegradation rate, and one of products of DMP biodegradation by D. Tertiolecta may be PA. By fitting the process of DMP biodegradation by D. Tertiolecta with a kinetic equation newly suggested, the standard deviations between calculated and observedvalues were 2.5 mg/L and 5.7 mg/L,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7.
微囊藻毒素降解菌的分子鉴定和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成功筛选出1株能够降解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菌株的基础上,利用16S rDNA的PCR扩增和序列分析对其进行了分子鉴定。由BLAST序列比对及进化树分析可将该菌株定属至鞘氨醇单胞菌USTB-01(Sphingopyxissp.USTB-01),这是我国首次筛选出高效降解MCs的鞘氨醇单胞菌。在鞘氨醇单胞菌USTB-01降解MC-RR和MC-LR活性研究方面发现,温度30℃和pH7.0条件下该菌降解MCs的速率最大,日均降解MC-RR和MC-LR分别达到了23.4mg/L和7.9mg/L,在进一步去除水体中的MCs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含水层降解能力是石油类污染场地监控自然衰减需获取的重要参数.通过测定某石油污染场地地下水电子供体(苯系物、化学耗氧量)和电子受体/产物(DO、NO3-、Mn2+、Fe2+、SO42-和HCO3-)等地球化学指标,分析了电子供受体分布规律,确定了电子受体背景值,采用传统地球化学评估法,计算了所有单井降解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入累积概率曲线法,更科学的评估了场地含水层降解能力,结合地下水更新能力,估算了污染物降解速率;同时,划分了含水层降解能力强弱区.结果显示:该场地单井降解能力为36.49~70.05mg/L,其累积概率拟合曲线符合F(x)=0.008e0.07x指数模型,以此评估含水层降解能力为57.83mg/L.以径流量132m3/d估算地下水更新能力,估算污染物降解速率为2790kg/a;强降解能力区位于下游源区,面积约为5100m2,占场地总面积的5.3%;地下水中硫酸盐、硝酸盐消耗严重,强化硫酸盐还原和反硝化作用可能是该场地管理修复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生物膜填料塔进行净化低浓度甲苯废气的研究结果表明,构成生物膜的假单胞菌属中的短杆菌对废气中甲苯有很强的生化降解能力,每升体积的生物膜填料对甲苯的生化去除量最大可达104.4mg/h,且当入口气体甲苯浓度约低于2.0mg/L时,单塔净化效率可保持在80%以上。反应级数的转换约在其液相浓度为0.8—1.2mg/L(相当于气相浓度约1.7—2.1mg/L)时发生。  相似文献   

20.
黄河水体石油类污染物生物降解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了自然条件下石油类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规律.结果表明,向泥沙含量为0g/L或0.5g/L的黄河水样中加入大约10mg/L的石油类污染物,经过一星期左右的驯化期后,石油降解菌菌落水平逐步升高;当石油类污染物的初始浓度为11.64mg/L,温度为20℃时,泥沙含量为0.5g/L的黄河水样中大约85%的石油类污染物在63d内能得到微生物降解;水体中泥沙的含量和石油类污染物的初始浓度均显著影响石油类污染物的生物降解速率,且在不同时段的影响不一;水体中泥沙的存在亦影响到石油类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动力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