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域水质监测站对发生在江河中的重大水质污染事故中承担着前哨的重要作用.因此,建立起江河重大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体系已迫在眉睫.本文结合多年来松花江水质监测的实际工作,对环境水质监测部门开展重大污染事故应惠监测措施研究的必要性、应急监测工作必需的配置、预警监测断面在应急监测中的功能与作用等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指出,应加大江河水环境监测的投入,切实加强水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尽快建成主要江河应急防控体系,提高江河重大污染事件的预警预测、监测、处置、后期评估等方面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流域水环境水质监控、预警与应急处置问题越来越引起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和公众的重视和关注,然而关于珠江流域水环境污染应急管理系统构建的报道却并不多见。西江是珠江的主干流,是粤港澳大湾区广州、肇庆等城市主要的饮用水源,同时也是沿岸众多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主要容纳水体。本文通过构建水质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及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系统的综合体系,为西江流域肇庆段突发性水环境污染应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应急监测在污染事故中的关键作用,建立先进的环境应急监测预警体系,完善事故应急预案,做好应急监测的准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是及时有效处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首要环节,通过说明应急监测的不足与发展,提出了在应急监测和现场处理中的建议和要求。  相似文献   

4.
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工业废水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多数工业废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江河,造成河流水质严重污染,导致污染事故日益增多。而污染事故的发生一般都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危险性,所以一般采用常规环境监测技术和手段对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往往难尽人意...  相似文献   

5.
连云港市主要饮用水水源为蔷薇河和沭新干渠,构建水源水质全过程管理监控对连云港市的饮用水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建立健全水质监控网络,分析两水源主要超标污染物、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特征、常规理化监测和仪器监测等,结合污染因子识别分析研究,连云港水源地水质预警因子主要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氟化物等。进行水质预警警戒划分及完善应急响应措施。为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预警监控研究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我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频频发生。紫金矿业污染、大连海域油管爆炸引发原油污染事件,凸显我国环境预警应急功能的缺失。应当说,我国预警监测工作比较滞后,与先进的监测预警体系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影响了环保部门应急处置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7.
在高频水质自动监测背景下,建立了基于软测量和水质时间序列异常检测的水体突发污染预警预报技术.假定突发污染事故会引起典型自动监测水质参数变化,采用回归分析建立水质参数和在线高频监测水质参数间的线性关系进行软测量,采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短程水质变化,建立基于预测残差的异常判断最小阈值,最终通过有序监督聚类进行水质突变检测从而对突发污染事故进行预警.采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Potomac River流域在线监测数据进行算法验证和案例分析.分析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表明:该方法对2倍异常和3倍异常水平的检测准确率分别为62.7%和92.5%,且随着异常水平的增加准确率增加,通常突发污染事故中特定污染物浓度水平一般明显高于3倍,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较其他突发污染水质预警技术,该技术有效缩短了平均检测时间,为流域污染预警预报和快速应急响应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大气污染事故应急监测、预警与风险评估系统应用快速高技的污染信息监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警技术、大气污染要素评估与决策技术等关键技术,预报预警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大气环境、污染物扩散过程、浓度时空分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污染物扩散过程评估及救援决策方案计算模型,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提供可靠、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有效提高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为政府救援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文章集中阐述了突发性污染事故的类型以及具有的基础特性,分析了环境污染事故的严重性与危害性。论述了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体系的建立,应急监测工作的开展,应急监测的要求,为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3S"技术,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手段,通过建立水环境和部分重点污染源的在线监测系统,并运用水污染控制系统研究成果,对水环境污染事故实施有效监控.采用卫星遥感与浑河流域水质准同步监测技术,实现天地一体化模拟实验;采用航天卫星、低空微航、地面监视监测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实现水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控监测;采用GPRs无线传输技术,构建基于"3S"技术的浑河流域水污染事故应急监控系统,实现跨流域江河水质污染自动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  相似文献   

11.
随着阿克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环境突发性事故逐渐升高,并且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也呈现出上升之势,尤其是重大突发性环境化学污染事故逐渐增多,环境应急监测面临着重大压力。为了进一步做好阿克苏地区环境应急监测工作,本文结合阿克苏地区的实际情况,阐述环境应急监测在突发事件处置中的重要作用,概述了阿克苏地区环境应急监测现状,分析了阿克苏地区突发事故环境应急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环境应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风     
《环境》2014,(1):68-68
环境保护部和中国气象局近日在京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决定按照“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资源共享、分工负责、注重实效、稳步推进”的原则,进一步加强环保部门与气象部门的协调、联动和合作。据了解,两部门将以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为重点,建立两部门联合会商、联合应对和联合发布信息的“三个联合”工作机制,协同应急条件下信息发布,及时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强化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预警联动机制,妥善应对核与辐射事故;以开展城市空气质量预报试点为抓手,强化大气污染相关的科研合作和联合攻关:以发挥各自优势形成部门合力为着力点,强化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重大规划和重大工程等方面协调与合作。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突发性水质污染事故日趋增多。因此能够快速、准确测定水质状况是环境应急监测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一起水厂取水口有人投药打鱼事故中,采用DELtatox便携式毒性测试仪在Q—TOX和B—TOX两种模式下快速检测事发地水质,结果表明快速、高效的检测为此次污染事故的成功处置提供了技术支持,为以后类似突发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为能够在事故发生前起到一定的预警作用,在污染事故发生后,对其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度能够及时监测,预测,并将损失降到最小,广州市成立以市中心站站长杨柳为组长,各区(县级市)监测站站长为成员的应急监测小组,负责组织与实施应急监测工作。各区(县级市)监测站同时设立站长任组长的应急监测小组,配合开  相似文献   

15.
水污染预警DSS系统框架下的白河水质预警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郭羽  贾海峰 《环境科学》2010,31(12):2866-2872
为了应对频发的水环境污染事故,在污染事故发生后快速有效地制定应急响应措施,保护水环境,有必要在水源保护区建立水污染预警DSS系统,重点对系统建立的核心与难点——水质预警模型进行研究.密云水库是北京市最重要的地表水源地,以密云水库上游的白河为研究区域建立水污染预警DSS系统,设计水污染预警DSS系统的三层结构框架,将控制端、核心预警模型、GIS空间数据库紧密联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对核心预警模型的建模过程、参数取值等进行研究;最后以典型污染物氰化钠为例,设置水污染事故情景以及应急措施预案情景,进行了情景模拟分析.实例研究表明,此水质预警模型能够较准确地对污染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并对不同的应急处理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能够支持应急方案的制定与优选决策,达到了DSS系统的功能需求.  相似文献   

16.
为降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出研究如何发挥环境应急监测在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中的作用。以某起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展开研究,先确定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流程,在遵守应急监测原则下采取紧急措施,并对污染地区的水质及空气实施采样检测,结果均在标准范围内。然后再对事发地跟踪检测3天,最后1天均显示无污染物质,危险解除。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环境应急监测的流程、方法以及它们对于保护环境的重大意义。这将有助于更好地进行未来的环保监管。  相似文献   

17.
结合一起具体河流污染事件,研究了河流污染的应急监测处置方法。河流污染环境应急中,对事故点位水质进行现场定性定量分析,了解污染物种类与浓度。在河流上下游布设监测点位,明确污染程度和污染范围。边监测边进行应急处置,减轻污染物扩散。  相似文献   

18.
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各类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和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这一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由于突发性污染事故具有爆发的突然性.危害的严重性以及影响的广泛性和长期性等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预防这类事故的发生以及提高对事故处理处置应变能力,已经成为环境保护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建立健全有效的环境应急监测系统,加强各级环境监测站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提高其应急监测能力,意义十分重大.环境应急监测对于防范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在事前预防、事中监测、事后恢复的各个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环境应急监测已成为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系统地分析了我国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现状,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应急监测分析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工作是处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前提和保证,而应急监测分析方法则是开展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工作的基础和手段.通过对中国环境应急监测分析方法的现状、使用情况的阐述,同时结合三个实际案例,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建立和完善环境监测分析方法体系、对现有环境监测分析方法进行技术分级、重视应急监测期间的质量保证/质量控制(QA/QC)工作、加强监测人员应急监测技术培训等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08年5月12日是每个中国人都刻骨铭心的日子,突发地震给四川人民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尽管各项工作紧张地落实着,但在突发事故面前也暴露出我国的应急监测工作还处于被动状态,应急监测体系还有待完善。如何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准确预警和及时响应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尽最大可能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已成为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