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AC-SCR-DC和AC电驱动系统在石油钻机上应用,能使绞车、转盘、钻井泵进行无级调速,最大限度地满足了钻井工艺要求,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益。世界石油钻机电驱动型经历了AC-AC电驱动、DC-DC电驱动、AC-SCR-DC电驱和AC变频电驱动4个技术发展阶段,世界顶驱电驱动型经历了AC-SCR-DC电驱动和AC变频电驱动2个技术发展阶段。(一)AC-AC电驱动型式早期的电驱动石油钻井装备采用AC-AC电驱动型,利用电网AC电源或用交流发电机电源直接供给AC电动机。由于这种型式工作转速不可调节,载荷特性是硬特性,不能满足钻一、顶驱的4种驱动型式  相似文献   

2.
针对电袋复合除尘系统中的粉煤灰和氧化铝粉尘层荷电电压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或氧化铝粉尘荷电后,在同一粉尘负荷下,随着电场电压的升高,粉尘层的荷电电压值(稳定值)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在同一电场电压下,氧化铝粉尘层的荷电电压值明显低于粉煤灰粉尘层的荷电电压值.对荷电粉尘层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分析...  相似文献   

3.
普通水雾除尘是一种简单、经济的方法,应用广泛,但对微细粉尘捕集率低。然而,借助粉尘自然荷电的性质,可有效地捕集粉尘,使空气得到净化。一、水雾感应荷电的原理要使水雾带电,主要有电晕荷电、接触荷电、感应荷电三种方法。电晕荷电,荷电能力强,雾粒荷质比较高,缺点是工作电压高;接触荷电,  相似文献   

4.
电的现象发现很早,但直到19世纪以后,电才逐渐应用于生产实际。进入20世纪以来,电的利用和电气技术的发展则是一日千里。目前,电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主要能源,不仅在工厂里广泛利用电作动力,而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诸如照明灯、电风扇、洗衣机、收录机和电冰箱等,都离不开电。电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2023年3月28日,环保公益机构自然田发布了《环渤海港口岸电建设和使用现状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发现部分港口岸电覆盖率未达平均水平,岸电使用未像岸电建设一样明确设定目标,部分港口岸电使用率较低等问题也较突出。《报告》建议尚未实现泊位岸电设施全覆盖港口的交通运输/港口部门及港口企业,进一步提高岸电建设率;港口城市设定明确的岸电使用目标,并制定多元化、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不同极性荷电时多段冲击式静电除尘器的模型实验研究,发现双极交替荷电时该种除尘器比任何单极荷电具有更高的除尘效率。  相似文献   

7.
基于EEG频谱特征的驾驶员疲劳监测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表明疲劳驾驶是引发交通伤亡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脑电是公认的睡眠(疲劳)金指标,因此论文提出了基于脑电频谱特征的驾驶员疲劳预测方法。采用了驾驶模拟实验中记录的三路驾驶员脑电信号,并利用驾驶员自评与专家评定两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将驾驶数据分为疲劳和清醒。针对脑电中眼电噪声很强的特点,对记录的脑电进行了自适应滤波消噪处理,结果显示可有效滤除眼电伪迹;然后根据脑电的频域特征比较突出且与疲劳相关的特点,从去噪后的脑电中提取出了的75个频谱特征;最后利用这些频谱特征,采用朴素贝叶斯分类的方法建立了驾驶员疲劳监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监测出驾驶员84%的疲劳状态。  相似文献   

8.
动电技术在铬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铬污染土壤的动电修复技术的行为机制、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探讨了铬在土壤中的价态、形态及吸附作用对动电修复的影响,并列举一些铬污染土壤动电修复的改良技术.最后对动电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并对该技术今后的研究及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电吸附水处理技术(EST)对污水悬浮物的去除效果,利用电吸附水处理技术对生活污水中悬浮物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电吸附水处理系统对悬浮物的去除效果较好,符合国家污水排放标准中的规定标准;电吸附处理系统对悬浮物的去除率达到74.07%,而电吸附模块本身对悬浮物去除率仅为14.29%,氯离子、进水中悬浮物的浓度以及进水中的硬度值均对电吸附技术处理悬浮物的效率没有影响。因此,电吸附水处理技术可作为污水处理的一种新型有效方法,进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静电放电对电火工品作用机理分析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电火工品静电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瞬态脉冲试验原理研究了静电放电对电火工品的性能影响。分析了因电火工品个体差异导致分组不均给试验带来的影响,提出用瞬态脉冲试验得到的温升参数对样品进行分组,以保证试验样品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静电放电试验后,电火工品温升值变大,平均作用时间变长。说明可以用瞬态脉冲试验法检测经静电放电后电火工品的性能变化。  相似文献   

11.
电蚀加工的安全措施万其山(沈阳市辽中化工总厂110200)电蚀加工(即电火花加工)是利用火花放电对导体材料的定向电蚀现象,实现工件的加工过程。电蚀加工设备由脉冲电源及控制系统机床和工作液装置三部分组成。电蚀加工包括:穿孔、成型、切割、磨削、研磨、刻字...  相似文献   

12.
电击伤也称触电,是一定强度的电流或电能量通过人体所引起的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或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发生死亡。电击伤最大的危害是电流通过心脏易导致心脏骤停,电流能量转化为热量还可造成电烧伤。电击伤往往是在工作场所或家庭发生的意外事故,伤员生命危在旦夕,如果抢救及时,措施得当,伤员的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对煤尘的有效防控,进一步提高磁化水降尘性能,提出磁化荷电喷雾降尘技术,通过研究液滴在磁化、荷电情况下的受力,揭示磁化荷电喷雾降尘机理;通过自主搭建的动、静态综合除尘实验平台,研究不同磁化强度、荷电电压下溶液表面张力和雾滴粒径的变化规律,进而确定最佳雾化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磁化荷电后的溶液表面张力和雾滴粒径随磁化强度、荷电电压的增大呈现先下降而后上升,最后趋于平稳。荷电电压为9 kV、磁化强度为350 mT时达到最佳效果,此时,与清水相比全尘降尘效率达到92.79%、提高69.63%,呼尘降尘效率达到78.59%、提高94.01%。磁化荷电的溶液表面张力降低,破碎时所做表面功更小,雾化后液滴粒径更小更均匀,与尘粒接触面积增大,可提高捕尘效率,改善矿井环境。  相似文献   

14.
安全用电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电是不可或缺的,使用电视、冰箱等家用电器,维持设备运转,操作工具等等,这些都需要电。正因为电的作用如此之大,以至于我们把用电当作理所当然的事,而忽略了它的危险性。许多时候,电气故障会引发严重后果。事实上,只有安全使用,电才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常天海  刘义亮 《安全》2008,29(8):8-11
本文阐述了液体起电的偶电层理论,在偶电层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油轮静电的产生机理。介绍了国内油轮静电隐患状况,并针对相关状况,提出了油轮静电隐患的一些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电蚀加工(即电火花加工)是利用火花放电对导体材料的定向电蚀现象,实现工件的加工过程。 图1是电蚀加工原理示意图。电蚀加工设备由脉冲电源及控制系统、机床、工作液装置三部分组成。 电蚀加工包括:穿孔、成型、切割、磨削、研磨、刻字、强化等加工。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电火花模具加工机床和线切割机床,而以中型和中大型模具电火花加工机床最有代表性。下面从电蚀加工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反应、脉冲电源、机械运动噪声、工作液等几个方面叙述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及安全措施。 一、电蚀加工的物理化学反应对人体的危害及安全措施。 电依加工的…  相似文献   

17.
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并不能阻止广州美电贝尔电业科技有限公司前进的步伐,反而更加激发出美电贝尔人强大的凝集力和战斗力,在罕见的全球金融风暴冲击下,郑孙满带领他的美电贝尔精英团队沉着应对,逆流而上,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完善的产业链、优质的阳光服务,在逆境中持续高速增长,极大地推动了美电贝尔可持续发展步伐。雨后的彩虹更加艳丽,经历了金融风暴的洗礼,2010年美电贝尔将会在"创世界品牌,塑一流企业"的道路上更加稳步迈进。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预荷电袋滤器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并与传统袋式除尘器进行了比较,提出了预荷电袋滤器气流组织与气流分布的设计要求和CFD模拟分析方法。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超长夹道大型预荷电袋滤器气流分布CFD模拟分析结果和应用情况,进一步验证了超长夹道预荷电袋滤器气流组织与气流分布设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以开放性粉尘为研究对象,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产生粉尘的原因进行实验,明确了被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粉尘在堆料阶段和取料阶段的具体扩散状况,进而提出了一项以抑制粉尘逸散为目的的荷电喷雾降尘技术。并通过对该项降尘技术的喷雾压力测试和荷电电压测试,来检测该技术在不同喷雾压力和荷电电压环境下的使用效果。最终的测试结果表明:通过设置静电场使雾滴荷电,可以显著提升喷雾的降尘效率,且荷电喷雾对粉尘的降尘效率会随着喷雾压力的增加而增大,但喷雾压力和荷电压力在上升的过程中,降尘的效率会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0.
通过循环伏安测试、交流阻抗测试、电吸附实验等方法研究了单组分和多组分溶液中不同离子在活性炭纤维电极表面的选择性电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电吸附选择性能与离子的水合半径、离子价态、离子浓度有关;增大初始浓度可以提高电吸附容量;并且,由于强烈的选择吸附作用,Ca2+离子可以吸附取代其它已经被吸附的离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