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质枯木逢春随着煤炭、石油等能源渐趋枯竭,人类开始将目光投向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生物质能源因此而重新受到关注。早在上世纪70年代的全球能源危机中,美国和巴西以玉米和甘蔗生产的燃料酒精崭露头角,欧洲以油菜生产生物柴油,以林业废弃物固化成型燃烧以及沼气发电等也取得了  相似文献   

2.
前沿动态     
国际动态金融危机减缓可持续能源投资步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及其合作伙伴近日指出,金融危机导致全球可持续能源投资增长在2008年有所放缓。不过,中国、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异军突起,开始引领投资新趋向,未来投资将面临更大机遇。从新的增量上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风电市场和第一大太阳能光伏制造者;从澳大利亚到日本、肯尼亚,地热能正在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3.
于宏源  ;柴麒敏 《绿叶》2014,(7):81-88
奥巴马以能源利用方式的调整为中心,并在全球能源战略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力图获取主导全球能源治理的领袖地位。而随着中国成为全球能源第一消费大国,美国成为增长最快的能源生产国,中美两国在双边、地区乃至全球层面的能源共同利益不断扩大。美国主导的全球能源治理机制和中国日益增长话语权之间的正向互动有望增强。  相似文献   

4.
《环境技术》2010,31(6)
<正>由于金融危机过后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我国国产汽车产销量在2009年突破1300万辆,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汽车生产和销售国家。然而,我国汽车市场的增长并不会因此止步。随着《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1-2020年)》等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的即将出台,中国汽车行业的第二  相似文献   

5.
目前,美国是全球最大的风能产业市场,风能装机容量也是世界第一,但风电在其电力供应中不到2%,预计到2030年美国20%的电力将由风能提供。美国能源政策法案(EPA)、生产税收减免(PTC)、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制度(RPS)对风能的兴起,推动力巨大。减少中国温室气体的排放,根本在于调整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特别是相对经济可行的风力发电。继火电和水电之后,风能有可能成为中国第三大电力来源。  相似文献   

6.
国际能源市场每年提供给人类的能源约有95%来自于传统能源。国际能源机构统计资料显示,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能源需求约占世界总能源需求的1/3,而世界80%—90%的赤贫国家集中在该区域。目前,生物燃料的消费总量相对较小,市场份额仅占总能源需求量的10%。发达国家对生物燃料的关注缘于价格上涨、世界能源产区政治不稳定的战略考虑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多方面的原因。目前人类已经探明的能源总量乐观估计仅能满足人类几百年的需求,世界能源价格上涨也反映出世界能源逐渐枯竭的趋势,因此全球气候变化成为发展生物燃料的主要动力。生物燃料的发…  相似文献   

7.
国际要闻     
《环境教育》2009,(7):83-84
美媒体担心中国环保技术超美国 《纽约时报》某记者说道:“地球上的人口大约每15年就增长10亿,而这些人中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支付得起高能耗的生活,对能源和自然资源的需求将突破地球的承受极限。因此,能够生产清洁能源,提高能源效率的技术将成为下一个全球大工业时代的主题,而中国必须成为这一潮流中的一分子。我担心中国会在能源技术方面‘痛扁我们’。  相似文献   

8.
美国和欧盟的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全球已有16个国家的600万农民以种植转基因作物为生,其中美国仍是头号转基因作物大国,其种植面积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总面积的66%。美国在转基因生物研究、开发、种植、销售和推广方面,都是领先全球的。并且,美国在国家农业发展战略上,已经把发展转基因生物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相反,由于接连遭遇食品安全危机,欧盟对于转基因生物的市场化采取了非常谨慎的态度,几乎没有成员国大面积种植转基因作物,所以在欧盟市场内销售的转基因食品主要都来自进口,特别是从美国、加拿大和阿根廷进口。正是因为美国与欧盟在对转基因生物发展的问题上所处的地位不同,以及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所持的态度差异,美国和欧盟各自形成的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体制也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9.
正柴油车超标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自然》(Nature)文章发布了一项全球调查报告,用详细的清单展示了2015年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欧盟、印度、日本、墨西哥、俄罗斯、韩国和美国11个市场的柴油车氮氧化物排放量。报告显示,在全球11个市场中,重型柴油车(包括公共汽车和重型卡车)有约三分之一的尾气排放超出了氮氧化物的认证限制;而轻型柴油车(如小汽车)则有一半以上的尾气排放超出限制。文章称,上路  相似文献   

10.
国际动态     
《绿色视野》2015,(1):4
全球煤炭需求将达90亿吨国际能源署近日发布报告称,尽管在秘鲁利马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呼吁停止使用化石燃料,但全球煤炭需求有增无减,预计到2019年将达到创纪录的90亿吨。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全球煤炭需求将以平均每年2.1%的速度增长,直至2019年。这一数字低于去年预测的2.3%,也低于2010年至2013年的实际增长率——3.3%。  相似文献   

11.
肖劲松  王静静 《绿叶》2012,(4):97-100
世界经济论坛最近发布的主题为"能源效率"的《2010年最新能源展望报告》。报告显示,能源效率是否能够有效地转变为一个国家整个能源价值链决策过程的核心因素,成为新时期国际战略竞争的重要因素。多国将提高能源效率纳入战略决策显示出如何利  相似文献   

12.
国际资讯     
《绿色视野》2014,(5):70-70
正"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计划启动联合国近日正式启动了一项"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十年(2014~2024年)"战略。这项计划将向全球提供现代化能源服务,将能源效率的提高速度拉升一倍,实现全球共享可再生能源。项目呼吁私营部门进行创新和投资,达成三大能源目标:确保全世界的人口普遍享有现代能源服务;将提高能源效率的速度提升一倍;将全球使用的能源中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提高一倍。  相似文献   

13.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的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为了保护全球的生物多样性,1992年在巴西当时的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3个国家签署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1994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  相似文献   

14.
数字     
《环境教育》2014,(9):32-32
正1.61万亿美元国际能源署近日发布年度可再生能源报告称,即使在可再生能源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到2020年其投资总额也将达到1.61万亿美元,可再生能源发电占全球总量的比例将从目前的22%上升到26%。报告指出,随着技术成本的下降和增长速度的放缓,用于风能发  相似文献   

15.
于宏源 《绿叶》2012,(7):103-109
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推手既有新重商主义的因素,也有新自由主义的因素,既有美国利用能源产业、加速本土制造业回归和竞争优势上升的一面,也有产权创新、推动天然气市场全球化、遏制资源民族主义的一面。美国页岩气革命的两面性对全球能源格局带来了复杂深刻的影响,中国需要在学习经验中,融入全球能源制度和创新的大变局中。  相似文献   

16.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5,15(4):27-27
专门从事环境可持续研究的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克里斯托弗-弗莱2005年9月28日表示,尽管可再生能源目前每全球能源市场上的份额只有2%,但比例在不断增加,到2040年,其产量将赶上传统油气能源的产量.弗莱说,过去有种观点认为,真正的能源人士从来不打可再生能源的主意,但这种状况正在改变。今年全球共有240亿美元投入到了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开发中,投资主要是看到可再生能源潜力的石油巨头。  相似文献   

17.
近年,在对污水和废水进行处理及再利用的技术领域里,反渗透法受到广泛的关注。自2004年起中国大陆已超越北美成为全球最大的反渗透膜市场,而与之不相适应的是,我国市场上95%以上所用的反渗透膜产品需要进口,各行各业对国外反渗透膜形成了严重的依赖。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对日益紧迫的环境压力,节能减排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实践证明,反渗透技术在污水回用深度处理方面已非常成熟。  相似文献   

18.
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对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进行分析。以Web of Science(SCI、SSCI、CPCI-S、CPCI-SSH)数据库中1981~2016年收录的全球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文献信息为基础,从(1)文献出版量,(2)文献的国家分布情况,(3)H因子,(4)作者关键词频次和扩展关键词频次等4个方面分析该领域研究趋势和研究热点。"生命周期评价"、"可持续发展"和"能源"可能将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9.
国际动态     
《绿色视野》2013,(7):4
人口增长抵消可再生能源红利联合国日前发布新能源《全球跟踪框架报告》称,过去20年,人们在提高能源利用率、增加可再生能源份额以及为民众提供基本电力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但上述进展所带来的红利没有满足人口急速增长引发的巨大的能源需求。过去10年,世界上有17亿人口使用上了电能,但与此同时,世界人口也增加了16亿,两者几乎相互抵消。  相似文献   

20.
技术     
《环境教育》2011,(6):6
中国成为全球新能源投资第二大热点根据全球咨询公司毕马威(KPMG)8日发布的调查,美国、中国、印度将是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兼并与收购投资的前三大目的地。这个面向全球500位与新能源有关的企业高管进行的调查发现,53%的受访者瞄准美国,38%挑选中国,35%挑选印度,其后是德国和英国。调查还发现,中国在全球新能源领域的角色日益吃重。78%的受访者预期可再生能源产业兼并收购的新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