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国生态学会农业生态专业委员会和江苏省生态学会联合主办的全国湿地农业生态系统研讨会于1988年10月10日至14日在江苏省常熟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共48人参加了这次研讨会。中国生态学会顾问、农业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曾昭顺研究员主持了会议。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和常熟市农业局具体筹办了这次会议。常熟市委和市政府、苏州市农业局及常熟市有关部门对这次研讨会给予了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生态示范创建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和载体,江苏省是全国率先开展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的地区之一。为进一步提升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通过实际调研,以全省开展第一批复核工作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为例,对江苏省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的概况及建设成效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主要问题和对策建议,为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发展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生态学学会成立大会暨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2月3日至5日在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省24个单位的56名代表和18名列席代表。热情关怀和积极倡议筹备学会成立的著名学者熊毅、仲崇信、黄瑞采、马太浦、熊文愈及朱济凡等也亲自到会祝贺,并作学术讲演。中国生态学学会特发来了贺电。会议收到学术论文25篇,内容涉及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森林生态、农业生态、水体生态、种质资源保护、遥感技术的应用、生态经济、生态系统工程及环境保护等领域。与会代表紧密结合江苏省工农业和城乡建设发展的新形势,针对国民经济建设中亟待解决的若干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分类及建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的概念,根据江苏省的自然环境特征,论述了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建立方法及其分类,并提出了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学苑信息     
1991年11月12日~13日,中国“人与生物圈”城市生态小组在南京举行了沪、宁、杭地区城市生态沙龙首次学术活动.这次活动是在江苏省和南京市环境保护局大力支持下,由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室负责筹备和召开的.到会代表有中国MAB城市生态小组组长,沪、宁、杭、苏等市环保局负责人,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华东师大、上海师大、南京林业大学、浙江环科所等院所从事城市环境生态经济建设及研究工作的专家、教授、青年学者等.  相似文献   

6.
为做好土壤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项目申报工作,环境保护部生态司于2009年3月6—7日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了土壤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项目申报工作研讨会。来自山西、内蒙古、辽宁、江苏、浙江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局(厅)的负责同志和技术骨干出席了会议。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污染场地评估与修复中心承办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7.
南京青年生态工作者协会在江苏省生态学会及各有关单位领导和老一辈生态学家的热情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关于1987年12月20日在南京林业大学举行了成立大会。来自高校和科研单位的70多名青年生态工作者代表出席了大会。知名专家、教授熊文愈、黄宝龙、姜志林、章熙谷、徐盛荣、吴珊眉、洪必恭、颜京松、蔡蔚琪等以及江苏省科协领导亲自到会祝  相似文献   

8.
由国家环境保护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承担,江苏省泰县环境保护局参加的“农村生态经济良性循环与优化模型的研究”课题已经完成,1989年12月26日由国家环境保护局主持在南开召开了课题鉴定会。来自国家环境保护局、江苏省及南京市环境保护局、江苏省农林厅、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有关科研及高等院校等单位的专家、教授、部门代表及试点所在地的领导干部共40余人出席了会议。课题鉴定委员会由章熙谷、仲崇信、刘昉勋、谢先德等13位教授、专家组成。与会代表仔细审阅了课题组提交的36篇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9.
基于重金属污染的耕地生态承载力改进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耕地重金属污染引入耕地生态足迹研究中,对传统耕地生态承载力模型进行了改进,并以江苏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改进的生态承载力模型计算所得2005年江苏省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为0.127 hm2,比传统模型计算结果0.134 hm2小;人均耕地生态赤字为0.067 hm2,比传统模型计算结果0.060 hm2大;耕地生态可持续指数为0.39,比传统模型计算结果0.41小,但2种模型计算方式下耕地利用均属于弱不可持续状态.与传统模型计算结果相比,改进模型所得结果能够反映江苏省耕地利用的实际情况,以及重金属污染对江苏耕地可持续利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陆域生态红线区域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江苏省率先在全国划定生态红线,明确了最为关键的生态保护区域,确保了生态安全的底线。文章以江苏省划定的陆域生态红线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三个方面构建了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组合赋权确定指标权重,结合GIS和遥感空间分析方法,对18个指标进行加权叠加分析,再利用综合指数法对生态红线区域的生态安全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显示:全省生态红线区域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为51.41分,其中状态层得分明显高于压力层和响应层,说明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的自然环境状态保存较好;13个省辖市生态红线区域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整体上处于较高等级,76.88%的生态红线区域达到安全和较安全状态,反映出全省生态红线区域的生态安全水平较高,但其中处于安全状态的比例较低,仅5.81%;苏南地区和苏北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压力、状态和响应指数均有一定差别,苏南地区虽然经济发展水平高、区域开发指数大,但在响应层面做得更好,其生态红线区域的生态安全水平整体上高于苏北地区。  相似文献   

11.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地发展,是我国农业和环境保护部门的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国不少农村已在发展生态农业,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积累了不少经验。为了交流这方面的经验。推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深入开展,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与农牧渔业部于1984年11月2日至9日在江苏省吴县联合召开了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经验交流会。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各省、市、自治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环保局和农牧渔业厅(局)的负责同志,16个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较好的省、市、县、村和专业户等单位的  相似文献   

12.
应用江苏省1988—2002年时序数据,建立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经济损失的宏观估算模型,对影响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限制因子进行定量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三角洲地区复合生态系统生态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生态压力与生态弹性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构建了生态承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对复合生态系统生态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的生态压力指数在过去的10 a中虽略有起伏,但整体都在缓慢增大,生态弹性力指数也基本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生态承载力水平基本向好的趋势发展,但依然处于高压平衡甚至失衡状态。  相似文献   

14.
从生态监测的发展出发,总结了目前江苏省城市主要的生态问题,并从城市生态系统原理的角度,分析了江苏城市问题的生态学实质。根据生态检测指标体系制定的目的性,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构建思路和构建原则,最后进行了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并指出了构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水生态功能区划是科学开展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手段,是指导产业布局、水资源开发的重要依据。江苏省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在近中远期结合时间尺度原则、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优先保护原则等分区原则的指导下对全省水资源进行了一级分区和二级分区的划分,一级分区包括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太湖流域和近岸海域4个分区,二级分区包括宁镇扬丘陵平原水生态亚区、长江三角洲平原水生态亚区、徐宿淮丘陵平原水生态亚区等10个分区。同时,本文对江苏省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的分区体系如等级体系、分区方法体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划分与保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态红线是我国近年来提出的全新概念,也是环境保护转变思路和积极创新的重要成果,生态红线的划定与保护是实现生态系统管理的重要一步。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是在对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评估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的基础上,以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一致性和生态空间的连续性为基准,通过分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划分的。全省共划分为15类生态红线区域,分为两级管控。  相似文献   

17.
景观生态学在农业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入手 ,阐述景观生态学在农业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认为农业景观规划设计不仅关注景观的“土地利用”、“土地肥力”以及人类的短期需求 ,更强调景观的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及其带给人类的长期效益。农业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中心任务就是创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区域生态系统。以江苏省宝应县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景观生态学在农业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入手,阐述景观生态学在农业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认为农业景观规划设计不仅关注景观的“土地利用”、“土地肥力”以及人类的短期需求,更强调景观的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及其带给人类的长期效益。农业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中心任务就是创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区域生态系统。以江苏省宝应县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工程与生态措施在大丰县滩涂开发中的应用杨竞寸(江苏省大丰县滩涂开发管理局,大丰224100)江苏省大丰县东临黄海,海岸线长112km,属于典型的淤泥质淤长型海岸段。滩涂淤长,为人类提供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自1973年以来,大丰县已围滩造田5个围区,面积...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环境科学学会生态经济专业委员会于11月7日—9日在武昌召开了第二次全省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从事生态经济的专家学者及生态经济各条战线上的实际工作者二十余人。省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李军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