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即规划布局的优化调整问题,以海南博鳌亚洲论坛特别规划区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该地区的功能定位及其生态环境特征,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生态适宜性评价因子和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工具对该地区生态适宜性和敏感性进行评价。根据生态适宜性与敏感性评价结果,进行案例区主体功能区划分。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主体功能区划与案例规划布局,从建设用地地块层面提出具体的规划布局优化调整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规划的141个建设用地地块中,约四成位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建议控制项目规模或者取消项目。通过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规划布局优化调整方法及其案例研究,从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角度指导该地区规划布局,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土地利用规划的生态满意度评价与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包括对传统环境影响评价要素的影响及对区域人-地系统的影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刚性方案与弹性方案的环境影响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它们使得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变得更为复杂。鉴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这一环境影响评价对象的特殊性,提出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分析与生态满意度评价的方法。根据仙桃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识别了各种污染源。在MAPGIS支持下进行了面域分析与空间统计处理,预测了规划实施后主要环境指标的变化;根据预测的规划实施后的生态指标变化,进行生态满意度评价。结果表明:规划区预测生态满意度值为7485,生态环境总体处于良好水平,但水污染还比较严重,应该加强治理,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也应该得到重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评价过程中应根据规划内容与区域差异选择合适的指标建构生态满意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在村级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进行生态功能适宜性评价,以了解农村生态质量状况、明确农村生态功能适宜程度及空间分布,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中土地利用方向的确定和空间布局的划分提供科学的生态适宜依据,从而更好地协调农村发展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岩南村为例,开展了农村生态功能适宜性评价及应用研究。以高分辨率航空影像为数据源,从地形条件、土壤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人类干扰5个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组合赋权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构建了生态功能适宜性评价模型;以栅格为评价单元,在GIS支持下,对岩南村进行生态功能适宜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划分了生态功能适宜等级,制定了分区管制措施,提出了土地利用建议,旨在为岩南村土地利用规划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中,创新矿山修复规划的目标和内容,保障矿山生态产业链发展。矿山修复规划的目标由土地复垦走向生态修复是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趋势决定的,更是“双碳”目标任务中明确实施生态修复提升固碳功能的重要性引导的。以生态修复为目标来编制矿山修复规划,规划内容不限于将土地复垦到采矿塌陷前的可用状态,而是修复矿山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与生态功能,将生态产业链纳入矿山修复规划内容。对生态产业链进行专章规划,将生态修复目标融入“双碳”目标体系中,沿着“减法”的制度路径规划可再生能源产业,沿着“加法”的制度路径规划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矿山生态修复将自然生态修复与社会经济修复相结合,矿山修复规划需要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变更修复后的土地类型与利用性质,增加生态用地、补充建设用地,保障生态产业链对生态用地、建设用地的需求。在保障措施规划方面就矿山修复技术创新、生态产业链技术创新、第三方技术与资金引入等进行规划;就采矿塌陷前后农民与采矿企业关于矿山修复土地流转模式,生态修复及生态产业链建设后的验收移交方案进行统一规划。构建包容性的矿山修复规划制度,在各级政府编制矿山修复规划的制度下,积极引导在建和生产...  相似文献   

5.
浅谈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刚刚起步,其研究的技术方法体系还处于探讨阶段,这对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带来了理论和实践上的障碍。而国外,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成为法律要求之前,往往需要开展大量的、自愿的实际试点工作。因此,分析现有的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和区域环境评价的现状和特点,探讨它们与土地利  相似文献   

6.
农村居民点用地是乡村聚落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新建或重建过程从空间上来看是其与内部和周围环境之间相互竞争控制与覆盖的过程。在我国城市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农村居民点用地却不降反升,其空间布局与扩张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反馈还考虑不足。借鉴景观生态格局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以都江堰市为例进行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生态适宜性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1)近十年来,研究区各土地生态适宜性分区空间分布相对集中,生态较适宜与高度适宜区域有一定程度的收缩,而较不适宜与不适宜区域则扩张明显,“一减一增”的鲜明对比表明人类活动对当地景观生态格局的干扰在明显增强;(2)不同时间段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生态适宜性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在生态不适宜区,农村居民点的数量与面积始终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势头,而中等适宜及以上等级区域的农村居民点数量与面积则经历了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3)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生态适宜性处于不断变化之中,2005~2010年和2010~2015年,分别有559.39和781.11 hm2的农村居民点生态适宜性等级发生了变化。研究结果对于加强当地重要生态景观单元的保护,协调人与土地、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制定村庄建设发展规划等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针对土地利用的宏观结构调整与布局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作出的预测性评估。当前我国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刚刚起步,国内还没有形成公认的范例,旨在通过实例研究建立一个适用于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选用综合指数和协调度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省毕节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并且系统地探讨了基于该方法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结果表明,毕节地区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方案对生态、社会和经济环境的综合影响属中等水平协调,通过适当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加以改善即可。  相似文献   

8.
繁昌县后备土地资源多宜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理评价后备土地资源适宜性是有效进行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农业结构调整的前提。以繁昌县后备土地资源为例,以区域自然与人为因子对其进行初步筛选,在此基础上建立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生态位适宜度理论构建多宜性评价模型,运用加权平均模型和限制因子模型,对后备土地资源评价单元耕地、园地和林地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适宜度及限制性生态因子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繁昌县59.38%的后备土地资源不能进行开发,能够开发且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后备土地资源为387.03hm2;(2)繁昌县生境环境较为良好,对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适宜性较强;单一土地利用类型评价中后备土地资源生态位适宜度值最大值为0.966 5。其中,耕地适宜性最高,林地次之,园地最低;(3)多宜性评价表明繁昌县后备土地资源中耕地适宜性面积最大,林地次之,园地最小;(4)限制繁昌县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因子主要为:排水条件、pH值、障碍层深度。为改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生境条件,今后应重视土地质量管理,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使其适合开发利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对于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减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格网单元为基础,结合PSR模型和生态安全评价法,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GIS空间分析,定量评价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以张家界市永定区为例,综合评价了规划实施前后区域生态环境的状况。评价结果表明: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后,全区生态环境状况有改善的地区占全区总面积的7819%,说明新的规划对全区大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有积极影响。其中,水土流失指数处于安全和较安全的区域占全区总面积的6017%,全区水土流失状况略有好转,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仍是用永定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首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0.
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分区划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城市发展迫切需要合理布局以实现城市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降低城市化过程中因建设用地肆意蔓延所导致的土地资源浪费与生态环境破坏影响。以常州市武进区为例,采用地形地貌、生态环境、交通设施、建设密度4类因子建立景观过程阻力赋值体系,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以垂直生态过程的多因素多因子综合判别得到的生态保护用地扩张和城镇用地扩张阻力基面为基础,再以描述水平生态过程的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计算两种扩张过程的最小累积阻力值,并依据二者的最小累积阻力差值表面,从空间上将武进区划分为4个等级的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分区,分别为优先建设区118.39 km2、适宜建设区233.60 km2、生态缓冲区777.91 km2、生态控制区115.90 km2,明确指出了各分区的空间布局,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期为武进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参考。同时考虑了垂直生态过程和水平生态过程,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方法只从景观单元垂直过程研究的不足之处,为生态适宜性分区划分的方法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和补充。  相似文献   

11.
以苏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例,探讨运用生态足迹进行融合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为规划环评较早地介入规划编制过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规划编制初期,确定规划的生态底限,农业用地、非农建设用地和水域的面积不低于3 728、1 016和2 019 km2;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根据现状评价的结果提出耕地是苏州城市发展的限制因子,水资源是优势因子,并估算了规划实施前后苏州市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规划实施后,苏州市的人均生态赤字有加大的趋势,耕地的赤字是最主要的贡献者,草地和能源用地的生态盈亏无变化,林地的生态赤字将减少,建设用地和水域的生态盈余将增加。依据该结果提出了减缓生态赤字的措施以及调整规划的意见:优化城镇发展空间,提高中心城市的容积率,置换出一定面积的生态用地,降低耕地的生态赤字;发展大运量的轨道交通和水路运输,减少交通能耗和机动车尾气的排放,降低能源用地的生态赤字。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国性、地区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探讨适台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显得相当重要。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进展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用的必要性.并结合实例对其应用方法进行了探讨.实例分析表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评中的应用具有把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转化为简单易懂的货币形式.可为决策者提供直观的生态信息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可作为一项量化指标。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及规划方案的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评估,且核算简单。有助于节省规划环评的时间和资源等优势,本文还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以乐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研究对象,应用相对风险模型(Relative Risk Model,RRM),对其生态风险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规划执行期间,全市生态风险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上却具有不平衡性,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会出现波动甚至恶化;作物种植、交通运输和人口负荷是规划生态风险的3个最主要来源;而林地和牧草地在所有生境类型中所受到的生态压力最大;对于生态风险结果,主要表现为区域生态系统及其组分在功能与结构上的损害。研究结果能够为乐山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规划成果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具有开展区域生态风险防控与管理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区城市消落带生态规划与保护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库区消落带因反季节涨落、落差大、面积广等特点,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一直是困扰世界的难题。而位于城市区域的消落带,因受人类活动的干扰强度大,生态环境更易遭受破坏。根据消落带功能的不同,将城市消落带划分为生态景观区、生态屏障区和航运枢纽区3个功能区。根据消落带生态类型的不同,以坡度和高程作为消落带类型划分主要指标,将城市消落带划分为平坝阶地型 (0~15°)、缓坡型 (15~25°)、陡坡型 (>25°)3个坡类和145~155、155~170、170~175 m 3个区段。基于城市消落带的功能分区,根据其生态类型的划分,应用生态恢复和植物配置等原理和技术,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城市消落带的生态规划与保护方案,以充分发挥城市消落带拦截降解污染物、吸附削减营养盐、提供亲水空间及改善城市景观等综合功能,为城市消落带的生态规划与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和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5.
在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启动的背景下,建设功能空间分区研究迅速成为当前关注的热点。在GIS数据库和空间分析方法支持下,采用综合指标评价方法定量评价县域尺度建设用地适宜性程度和生态限制性程度,并结合矩阵判断方法进行建设功能空间分区。在此基础上,以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的昆山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将昆山划分为允许建设区、控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4类区域,并提出不同类型区建设用地布局的对策和建议。在允许建设区,鼓励产业和城镇集聚,鼓励高密度、高强度的开发建设;在控制建设区,控制开发建设活动类型,以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开发建设活动为主;在限制建设区,不仅控制开发建设活动类型,而且限制开发建设规模;在禁止建设区,除生态环境保护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外,禁止其他任何开发建设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