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呼伦湖地处中高纬度温带半干旱区,属于中温带大陆性草原气候,湖泊冰封期长达6个月,冰封期和非冰封期湖泊水体的营养状态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基于2015—2017年冰封期与非冰封期湖泊水质监测数据,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分析冰封期与非冰封期呼伦湖湖泊水体营养状态的变化特征,同时通过非线性概率Probit模型建立了呼伦湖富营养化影响因子模型并对湖泊水体富营养化主要影响因子讨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呼伦湖总体上呈现轻度富营养化程度,2015—2017年呼伦湖冰封期内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变化特征为2015—2017富营养化程度逐年增加,而非冰封期内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变化特征呈现2016年富营养化程度最大2017年最小,且冰封期内水体富营养状态程度较非冰封期严重;建立的呼伦湖富营养化影响因子的非线性概率Probit模型表明影响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水环境因子为总磷(TP)、pH值、盐度(S)、水深(H)、总氮(TN)及溶解氧(DO),其中总磷(TP)因子的响应概率为65.7%,对呼伦湖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影响最大,说明磷是呼伦湖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限制因子,并且各主要水环境影响因子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表明呼伦湖水体营养状态的改善可通过调节水体内各水环境因子维持相对平衡,同时加大对湖周围人类活动的管理,加强对禁牧的宣传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研究各种水质因子(水温、溶解氧、电导率、pH、营养盐等)对三峡库区支流水体富营养化的驱动效果,为库区支流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控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三峡库区高阳平湖进行了12次样品采集,获取了水温、水体pH、营养盐、水体溶解氧等指标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三峡库区支流水体富营养化状况,...  相似文献   

3.
铈及其配合物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静态水体富营养化状态下,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Ce3 溶液和不同浓度的Ce3 -EDTA配合物溶液,在相同自然条件下进行培养,研究其对水体富营养化状态下藻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浓度为1.00 mg·l-1的Ce3 和Ce3 -EDTA配合物对水体富营养化和藻类生长有抑制作用,添加浓度为0.25mg·l-1和0.50mg·l-1的Ce3 和Ce3 -EDTA配合物对水体富营养化和藻类生长有促进的作用,其中添加浓度为0.50mg·l-1的Ce3 和Ce3 -EDTA配合物溶液的促进作用更明显.相同浓度的Ce3 和Ce3 -EDTA配合物溶液相比,Ce3 -EDTA配合物溶液的作用相对弱一些,即添加EDTA可抑制稀土元素对藻类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太湖北部夏季浮游藻类多样性与水质评价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于2004年7月对太湖北部浮游藻类的种群组成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藻类种属组成的空间分布,利用多种多样性评价指数对水体的污染情况进行了评价,初步探讨了太湖藻类种群组成的变化特征。太湖北部浮游藻类的密度较大,介于2.54×107~8.53×108个·L-1,主要由蓝藻、绿藻、硅藻、甲藻、裸藻和隐藻等组成,以微囊藻为优势种。自湖岸向湖心,单位体积内藻类的个数及生物量逐渐递减,种属逐渐增加。其中含较多指示污染及富营养化程度的藻类种属,各种评价指数显示水体的污染程度较为严重,属中营养—富营养化范畴。  相似文献   

5.
中国富营养化湖泊的生物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了中国湖泊富营养化污染现状 ,论述了湖泊富营养化形成的机理、生物修复富营养化湖泊 (尤其是去除水体和底泥碳、氮、磷 )的理论依据 ;提出了修复湖泊富营养化的技术途径 ,阐明了笔者对机械清淤和生物修复各自具有的优势和缺陷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成都兴隆湖水生态修复前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体富营养化水平关系,于2020年9月、2021年9月、2022年9月分别对兴隆湖浮游动物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浮游动物现存量评价结果在2021年9月生态修复完成初期富营养化情况较2020年9月生态修复前有所加重,但在2022年9月生态修复一年后,水体的营养程度得到有效控制,营养类别达到了贫营养状态;2)生物多样性指数显示,在修复完成初期,各项生物指数均有所下降,在生态修复一年后,又出现上升趋势,这也与现存量显示的营养状况变化相同;3)湖泊富营养化分级评价标准指示兴隆湖在修复前为中度富营养,修复后为轻度富营养。  相似文献   

7.
中国富营养化湖泊的生物修复   总被引:65,自引:0,他引:65  
描述了中国湖泊富营养化污染现状,论述了湖泊富营养化形成的机理、生物修复富营养化湖泊(尤其是去除水体和底泥碳、氮、磷)的理论依据;提出了修复湖泊富营养化的技术途径,阐明了笔者对机械清淤和生物修复各自具有的优势的缺陷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沿海滩涂规模化水产养殖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根据江苏滩涂水产养殖的尾水特征,利用室内模拟方法和水培实验,研究碱蓬(Suaeda glauca)在不同程度富营养化养殖海水中的生长特性及其对水体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实验期间,碱蓬在高富营养化水体(TN和TP浓度分别为2.4和0.05 mmol·L-1)中的干、鲜重增量最大,与生长在中富营养化(TN和TP浓度分别为1.6和0.03 mmol·L-1)、低富营养化(TN和TP浓度分别为0.8和0.01 mmol·L-1)水体中的碱蓬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碱蓬对滩涂水产养殖尾水的氮、磷去除率随水体氮、磷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氮、磷去除率分别达73.2%和74.4%以上。对不同程度富营养化养殖海水中碱蓬各器官的生物量,氮、磷含量与积累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碱蓬作为在滨海盐渍化土壤中生长的一年生优势物种,具有对滩涂养殖尾水进行生物改良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人工生物浮床技术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研究现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综合介绍了人工生物浮床技术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研究现状.其构建方式包括泡沫板栽培、人工蛭石袋栽培等;栽培植物多达八十余种;对TN、TP、COD、SS以及重金属等都取得了良好的去除效果;但对人工生物浮床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的机理研究尚不够深入.文章认为人工生物浮床的良好综合效益使之可能成为治理富营养化水体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灰色聚类法综合评价滴水湖水系环境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滴水湖水系看作一个灰色系统进行研究,利用灰色聚类理论,以地表水环境标准和富营养化分级标准为基础建立灰类评价体系,确定聚类指标的隶属度和标准灰类的权重,得到各聚类指标对标准灰类的聚类系数,最大聚类系数关联的等级即水体质量等级。2010年,每2周1次对滴水湖水系11个监测点的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Mn)、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总磷(TP)、总氮(TN)、氨氮(NH3-N)、透明度(SD)及叶绿素a(Chl.a)进行监测,取各指标的年均值,建立灰类评价系统。结果表明:滴水湖水源大治河及引水干道随塘河处水质属于Ⅳ类~Ⅴ类,呈富营养化和极度富营养化状态;闸外引水河芦潮引河段水质类型为Ⅲ类,为富营养化水平;闸内引水河道水质总体呈现富营养化状态,水质类型为Ⅲ类;滴水湖湖区水体质量良好,水质类型为Ⅲ类,呈中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11.
泥沙沉降对长江水体富营养化相关因素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三峡库区重庆段蓄水后,泥沙沉降对长江水体富营养化相关因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三峡库区含沙量大,泥沙对水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为准确预测成库后三峡库区重庆段富营养化的发生,文章通过泥沙沉降对水质影响静态模拟试验,研究了长江原水的泥沙沉降对水体中叶绿素a、透明度、溶解性总磷、溶解性总氮、浊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峡成库后泥沙更易沉降,引起水体浊度降低、透明度增大,这可能利于藻类的生长,导致叶绿素a的质量浓度增加,同时,泥沙沉降也使水体的溶解性氮磷比增大,对富营养化发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天津津河营养状态综合评价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0年10月对改造过的津河设8个取样点,未改造过的卫津河设2个取样点,进行采样,测定其主要化学因子和浮游生物。依据总氮、总磷、溶解氧、叶绿素a及指示藻类综合评价水体的营养状态:位于卫津河的9、10站位处于极富营养化,位于津河的1—8站位的水质总体好于卫津河河段,但有的站位也呈现一定程度的富营养化,津河的总体营养水平为中—富营养化。藻类定性分析表明水体富营养化类型为绿藻—硅藻型。建议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和管理工作、逐步实现雨污分流、保证水源水质,有效地保护津河水环境。  相似文献   

13.
三种水生植物对不同形态氮素吸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常会庆  李娜  徐晓峰 《生态环境》2008,17(2):511-514
进行水生植物对NH4 和NO3-吸收动力学的研究.目的在于进行水体的生态修复时,可以根据不同营养状况的富营养化水体而选择相应的养分吸收效率的水生植物.该研究中比较了3种水生植物黄花水龙(Jussiaea stipulacea Ohwi)、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对于铵态氮和硝态氮吸收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漂浮植物黄花水龙和凤眼莲具有较大的吸收速率Vmax和Km值,因此,它们更适合作为先锋植物对污染严重的富营养化水体进行前期的修复治理,待水体水质提高到一定的程度时,再利用去污能力低的沉水植物进行对修复水体水质的维持和提高,并在此基础上可逐步建立一个较为稳定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由于沉水植物伊乐藻对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吸收有较低Km值和Vmaz值,因此更适合对轻度污染的富营养化水体直接应用伊乐藻来去除养分和维持水体水质.  相似文献   

14.
扎龙河滨湿地水体营养化污染特征及水环境恢复对策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郭跃东  邓伟  潘继花 《生态环境》2003,12(4):393-397
对扎龙湿地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状况进行调查,指出沼泽湿地、湖泊湿地TN、TP、BOD,等多项水质指标都已严重超标;阐明了营养物年季变化特征;总结了扎龙湿地水体富营养化发展趋势;提出了保障湿地供水、生态工程恢复及控制流域地表水污染的多项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5.
单明军  刘洋  杨婷婷  孙海峰 《生态环境》2007,16(5):1364-1367
采用经筛选、驯化的"土著"硝化细菌与腐植酸配制而成的复合型微生物制剂对富营养化湖泊水体进行生态修复净化试验,试验现场是在辽宁省鞍山市英泽湖拱桥北部圈定面积为40 m2、平均水深为1.5 m、体积为60 m3的水域内进行的。试验主要集中在湖泊藻类高发、富营养化严重的6、7、8三个月,每月投菌一次,并设未经处理的湖水为对照组。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富营养化湖泊水体中的浊度,提高水体溶解氧,消除恶臭,改善水质,英泽湖水体中的TN、TP、氨氮、COD及浊度等水质指标均有明显降低,下降率分别为77.8%、72.2%、94.2%、60.0%和85.6%,并且水生生物具有多样性,水体自净能力大大增强。该生态修复技术具有效果显著、投资省、操作简便、不造成二次污染等特点,对解决天然水体富营养化污染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志锋  宗虎民  王燕  张哲 《环境化学》2012,31(4):554-555
水体中的磷按其生物有效性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以悬浮颗粒物紧密结合态分散到水体中,一般不能被生物利用;另一部分为生物可利用磷(BAP),包括溶解态磷和与悬浮颗粒物之间具有弱相互作用的磷,它们均可被浮游生物所利用而转化为初级生产力[1].因此研究水体中生物有效磷的分布对了解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及富营养化的控制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17.
广西速生桉施肥对林区内水体富营养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肥是种植速生桉(Eucalyptus)主要的营林技术措施之一。广西近几年速生桉发展面积较大,施肥量逐年增加,由于肥料通过其气态、淋洗和径流等途径流失到水体,增加了水体中富营养物质的含量。为了防止或减缓速生桉施肥加快对水体富营养化的目的,探索其有效的解决方法,课题组进行了速生桉的施肥数量、肥料颗粒形态、肥料养分含量、肥料养分配比等因子的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的施肥处理对林区内水体富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肥料养分含量越高、施肥量越大、颗粒化程度越低的处理区域水体总氮、总磷和总钾含量越高;桉树林区内水体的总氮、总磷和总钾含量中各有约40%、70%和50%来自桉树施肥,不合理的施肥可能会导致林区内水库或河流等水体富营养化;桉树施肥技术中施肥量对水体营养物质影响最大,其次分别为肥料养分和肥料颗粒形态。建议在一定范围内,速生桉施肥可提高肥料总养分含量、适当减少其施肥量,可防止或减缓桉树林区内水体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18.
氨氮(NH3-N)、亚硝酸盐氮(NO2-N)、硝酸盐氮(NO3-N)简称"三氮",是衡量水体毒理性和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水中"三氮"污染主要来自含氮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排放和渗漏、农田施用氮肥等.水体"三氮"污染降低了水质,使水环境自净能力减弱,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广州大学城位于番禺区小谷围岛,岛上以种植蔬菜和果树为主,没有工业,  相似文献   

19.
引滦工程上游浮游动物及其水质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引滦入津输水工程沿线上游水域进行浮游动物种类区系组成、生物量及分布的调查研究。结合历史资料和国内相似水体研究结果并辅以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分析,对调查水域进行了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调查水域整体上可初步划定为贫营养型向中营养型过渡类型,水质状况尚好。但调查水域下游的潘家口和大黑汀水库网箱养鱼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局部水域,由此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趋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巨大芽孢杆菌对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在室内采用投菌法对富营养化景观水体进行预处理试验研究.通过不同的菌液投放量ψ=0.05×10-3、0.1×10-3、0.2×10-3,对水体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巨大芽孢杆菌对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总氮(TN)、总磷(TP)、CODcr均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其中在投菌量为0.1×10-3时处理效果最好.通过进一步的连续投菌净化试验,水体中的TN、TP、CODcr显著降低,处理后,藻类基本得到控制.由此可见,巨大芽孢杆菌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氮、磷,因此,具有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