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环境中有毒、易燃、易爆等物质的泄漏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对人体和周围环境造成伤害。为此建设项目(特别是化工行业)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必需对这些潜在的危害物质及其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危害分析。本文通过对天津中河化工厂罐区扩建工程的危害分析,给出了危害分析的基本过程及其分析的理论方法,以便为今后化工行业建设项目的危害分析提供一个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霍茵  邱雄雄  詹松 《环境化学》2013,(9):1823-1825
醛酮类化合物作为一类空气污染物,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目前国内外制定并颁布的环境法规中均将多种醛酮类化合物列入重点控制的有毒有害污染物名单中.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化工行业的发展,对室内空气(包括车内空气)中醛酮类有机污染物的分析与检测显得尤为重要.1979年我国制订的居民区和车间空气最高允许浓度限定标准(TJ362-79)就包括了6种醛酮类物质;2002年我国制  相似文献   

3.
因子分析法在化学物质生态危害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因子分析法对61种环境优先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和生物毒性等7项指标进行分析,筛选出3个或4个主因子,3因子分别定义为生物毒性、分配性和降解性因子,4因子分别定义为生物毒性、蓄积性、吸附性和降解因子;选取3因子模型对61种环境优先污染物和12种新化学物质进行生态危害评价,以主因子对总信息量的贡献率为权重求得各化学物质生态危害的分值,依据综合得分得到新化学物质相对于该61种环境优先污染物的生态危害综合排序,以评价新化学物质的生态危害性.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4.
《环境化学》2003,22(4):413-414
酞酸酯(邻苯二甲酯)作为增塑剂,广泛应用于PVC塑料产品中.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这类物质可以由塑料中迁移出去(如从塑料食品包装或容器中),造成对空气、水及土壤的污染,并且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人体.研究表明:酞酸酯对环境的危害极大,不仅有致癌作用,而且会干扰人体的内分泌正常功能.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对这类物质的提取与分析是目前非常活跃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沙尘暴灾害述评及减灾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了有关沙尘暴研究的主要成果,对沙尘暴的危害方式与影响,沙尘暴的空间分布与发展趋势,沙尘暴的成因和沙尘物质来源及人为因素影响,沙尘暴的运移路径等分别进行评述,在此基础上综合提出了沙尘暴减灾6大宏观对策。  相似文献   

6.
大气重金属引发交叉污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重金属污染在国内影响范围广,危害严重,需要引起相当的重视.大气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可沉降于水体或土壤,也可和其它污染物质发生反应,造成交叉污染.交叉污染不但改变了大气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性,而且有可能增强其毒性,是需要密切关注的对象.本文综述分析了影响大气中重金属污染引起交叉污染的因素及其形式特点等问题,并对相关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区域建设项目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法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还缺乏可操作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以下简称总量控制)的方法,基于郑州市环境保护局在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实施总量控制方面的多年实践与经验,探讨了对总量已超出区域环境容量的地区如何对建设项目实施总量控制,如何确定区域污染减排和综合整治总量控制目标的确定,如何构建新、老污染源之间良性互动机制以及制定建设项目实施总量控制的政策、制度和管理措施保障,为区域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实施总量控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框架。  相似文献   

8.
沥青烟化学组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沥青烟是一种特殊的污染物,沥青烟由液态烃类颗粒物和气态烃类衍生物组成,所含多环芳烃(苯并(a)芘)对人体危害很大,它主要来自碳素行业焙烧炉和浸渍工序,炼铝业焙烧炉,道路沥青石子生产和化工行业沥青制品工序和防水材料建筑业涂浸等。为治理和控制沥青烟的污染,辽宁省环境保护局于1989年制定了沥青烟排放标准,并注明沥青烟以苯溶物为执行标准。1996年国家制定新的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增设了沥青烟和苯并(a)芘排放标准,根据监测分析工作的需要,我们研制了沥青烟富集器,用涂有色谱固定液的玻璃纤维滤筒捕集沥青烟和多环芳烃,用烟尘测试仪进行等束采样,同时采集沥青烟尘和捕集气态烃类物质。我们对沥青烟样品进行了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共检出了196种有机污染物,主要化学组分是多环芳烃。  相似文献   

9.
臭氧污染胁迫对农作物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金明红  黄益宗 《生态环境》2003,12(4):482-486
对国内外近地层大气的臭氧污染现状进行讨论,综述臭氧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作物受O3伤害最典型的症状为叶片上散布棕色或黄褐色的细密点状斑、坏死斑。在O3的胁迫下,作物呼吸作用增强,光合作用受抑制。O3对叶片膜保护系统、气孔开度、氮代谢、糖类、脂类和其它物质的代谢也有影响。O3对农作物产生危害的同时,也往往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10.
随着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及纳米毒理学相关研究的深入,纳米尺度物质对心血管系统的潜在危害受到极大关注.论文综述了纳米尺度物质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流行病研究和实验研究的最新进展,探讨了纳米尺度物质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分子机制,提出了心血管系统是纳米尺度物质所致毒性效应的主要靶点之一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对纳米尺度物质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1993年欧盟议会首次通过了已有物质的健康风险评估和危险物质对人类健康危害的风险评估2个指令,继而发布了技术指导文件并沿用至今,欧盟还据此颁布了以《化学品的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Regulation Concerning the Registration,Evaluation,Authorization and Restriction of Chemicals,REACH)为代表的一系列化学品管控法规,促进了化学生产、使用与管控技术的革新。本文综述了欧盟健康风险评估的发展历程、主要步骤方法及其应用进展。欧盟的健康风险评估主要从化学品的释放源和全生命周期入手,对化学品进行综合全面管控。其风险评估技术指导手册架构完整、内容详尽,整体上从危害识别、剂量-效应关系、暴露评估和风险表征4个部分进行了介绍,对健康风险评估中的标准方法、数据来源、参数选择与模型应用做出规定。并以此导则中的办法为基础,对141种化学品进行评估,推出一系列化学品管理办法,实现了优先控制化学品的筛选,值得我国化学品研究与管理工作者借鉴。  相似文献   

12.
水循环经济与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马忠玉  蒋洪强 《生态环境》2006,15(2):416-423
在分析水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回顾国内外水循环经济与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历史演进和研究进程的基础上,陈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物质代谢理论和产业生态学理论是水循环经济研究的三大新理论支柱。从现代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研究必须从系统定量的角度研究水资源系统与水社会经济系统的整体行为、演化规律及其相互作用的角度,指出了物质流分析技术(MFA)与投入产出分析技术(I/O)是水循环经济研究的主流方法。分别阐明了水循环经济理论体系构建的研究、水循环经济技术创新问题的研究、水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选择问题的研究、水循环经济管理体制及经济机制问题的研究是当前水循环经济研究的四项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3.
以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某建设项目作为实例,对建设项目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的主要内容: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范围、水域管理要求和现有取排水情况、入河排污口设置可行性分析、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功能区的影响,以及对生态环境、地下水、有利害关系的第三者权益影响分析进行论证.建设项目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工作的开展,为行政部门审批及建设单...  相似文献   

14.
滇池及其河口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滇池及其入湖河口表层沉积物中As、Pb、Cd、Cr、Cu、Zn和Hg等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其污染程度和生态危害.结果表明,滇池草海北部重金属含量最高,草海及其河口重金属污染强度明显高于外海及其河口;以"全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为依据,As和Cd是沉积物中主要的超标污染物.地质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草海及其河口沉积物中Cd达到了"严重"污染程度,是主要重金属污染物,其他金属总体处于"中度"以下污染程度;外海及其河口所有重金属基本处于"清洁"到"偏中度"污染程度.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草海及其河口沉积物总体上达到了"很强"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而外海及其河口大部分区域总体属于"低度"危害程度.Cd是最主要的潜在生态危害重金属污染物,其次是Hg、As、Pb和Cu,而Zn和Cr对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的贡献率很小,在整个研究区域产生的潜在生态风险均为"轻微".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滇池表层沉积物中Cu、Pb、Zn、Cd、Hg和As可能有相似的污染来源,而Cr主要受地球化学成分影响.  相似文献   

15.
作者分析了我国现有的水土流失、耕地减少、沙漠化、森林资源蓄积量减少、草原退化、生物物种减少、自然灾害增加、淡水资源短缺和酸雨危害等9个生态环境问题,提出要把保护自然环境提到国策的高度来认识。要求各级环境保护部门,把自然环境保护工作放到应有的位置;确立自然保护方针政策,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对全国自然环境实行分区管理。作者还介绍了国家环境保护局自然环境综合管理处的职责,主要是负责对全国自然环境的统一监督管理,负责对生态环境有较大影响的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和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该处近期内拟开展自然环境宏观管理、农村环境保护和开发建设项目管理三个方面共17项工作。  相似文献   

16.
大气生物污染与健康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述了大气生物污染及其引起疾病方面的研究。在大气微生物污染方面包括了细菌、病毒,特别是真菌污染及其引起的疾病,甚至癌症。在植物花粉对大气的污染方面,介绍了枯草热的发生原因和对健康的危害。作者认为,大气生物污染的评价、治理和毒理学效应等问题值得注意并应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对以往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及防治途径。  相似文献   

18.
飞机草在广东的分布、危害及化学成分预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资料检索和实地调查,对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 Linn)在广东的分布及其危害进行了调查,利用试管分项提取法和圆形纸层析法,进行了飞机草化学成分预试。结果表明,飞机草在广东的分布很广泛,湛江市尤为突山,成为严重危害当地生态的恶性杂草。其危害主要是抢夺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和土壤营养,具有化感作用,破坏植物多样性,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还能使人畜和鱼中毒。飞机草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黄酮类、皂甙、氨基酸、酚性成分和鞣质,未检出文献记载的糖炎、香豆素、谷甾醇和生物碱类成分。  相似文献   

19.
外源Bt杀虫蛋白和棉花抗虫黄酮类化合物的互作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比较了不同生长时期围t基因棉花及其对照受体亲本不同器官中主要抗虫黄酮类物质含量的差异。显著性分析发现,外源Bt杀虫蛋白表达对棉花原有的芸香苷,槲皮素和异槲皮苷等抗虫黄酮类化合物不存在不利的影响,以芸香苷作为黄酮类物质代表物,在饲料中进行了棉铃虫幼虫对芸香苷和Bt杀虫蛋白的复合剂量反应试验,结果表明,芸香苷对棉铃虫幼虫的毒杀作用达到极显著水平,同时随着芸香苷浓度的提高,Bt杀虫毒蛋白对棉铃虫幼虫的杀虫效果得到增强。芸香苷对Bt杀虫毒蛋白有极显著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城市发展与城市生态系统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解决城市环境问题出发,根据城市发展与环境污染相互联系,指出了必须改变目前的单个建设项目评价方式,提出了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评价的观点,并对城市生态系统评价所涉及的若干问题做了初步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