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色简讯     
日本用植物净化环境 日本太平洋水泥公司的科研人员发现,颠茄这种植物有吸收和分解污染物质多氯化联苯的能力,并已着手用它来发展一种应用广泛的技术,国际上称为“植物修复环境技术”,是首先在美国兴起的,日本紧跟其后,也加紧研究开发这种技术。太平洋水泥公司的科研人员对大约3000种植物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颠茄有吸收和分解污染物质多氯化联苯的能力,他们便用转基因技术把加速根部生长的基因插入颠茄的细胞中,培育出了生长快速、根部发达的转基因颠茄,从而大大提高了颠茄吸收和分解污染物质的能力。严重超标的工厂废水经其…  相似文献   

2.
前言行走在铁轨上的车辆种类很多,根据其各自的功能可分为:市内有轨电车、通勤电车、货物列车,新干线列车等。利用某种动力使(动力车的)车轮转动时,由于车轮与铁轨之间的粘着力车辆就会行进,此时发生的声响总称为铁道噪声。一般很容易想到的铁道噪声有:车辆搭载的各种机器如鼓风机、引擎、压缩机、齿轮等发生的声响,相对运动的物体接触  相似文献   

3.
黔西北土法炼锌区典型植物体内重金属的积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黔西北土法炼锌导致的重金属严重污染地区生长茂盛的自然植被及其根部土壤进行了重金属分析测试。土壤重金属形态用连续提取法区分为有效态和强结合态,结果发现植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有效态的重金属含量成正比。所分析的4种植物体内的Pb、Zn、Cd含量表现为Zn>Pb>Cd。接骨草(SambucusChinensis)和柳叶苦荬菜(Ixerisgracilis)在体内富集、运输重金属元素的能力很强,是对污染区生态重建非常有前景的植物。  相似文献   

4.
季节变化与植物生长状况直接影响人工湿地污染物净化效果。对两个人工湿地的芦苇、风车草、旱伞竹、美人蕉、香蒲、菖蒲及姜花生长状况(株高、冠幅、分蘖、底径)、地上部分生物量等植物生长状况数据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观测与记录,同期对人工湿地、各工艺段的进水及出水进行了采样及监测。研究表明,湿地植物对污染物的迁移能力直接关系到湿地系统的运行效果,这种迁移能力与植物生长量、污染物蓄积能力和生物量的生产速度有关,同时,影响植物生长量的因素又都会影响植物对污染物的同化和迁移。在春季和夏季,植物生长迅速,TN、NH3-N去除率保持在60%左右,TP、COD去除率保持在50%左右。在秋季和冬季,植物逐渐衰败及死亡,TN、NH3-N、COD去除率仅为40%左右。  相似文献   

5.
电肥科学家们观察发现,作物体内的电位同大气的电位差越大,作物的光合作用也就越强。科学家做了个有趣的实验:将西瓜种子浸泡在75伏电的稀盐酸溶液里,西瓜的含糖量增加了4%,产量提高10%。声肥不同频率的音调对植物有不同的刺激作用。如强烈、尖锐的噪声能抑制作物生长,而轻柔、优美的旋律却可调节作物的新陈代谢,促进作物生长。法国科学家给西红柿戴上耳机,每天让它“听”3个小时的轻音乐,结果是这只西红柿党长到2000克重。用之不尽的“物理肥料”(电肥、声肥)  相似文献   

6.
以甲醛水溶液养殖吊兰,通过在植物生长期间,分别测定养殖液中和植物组织内甲醛含量的变化,评价植物吊兰不同组织部位对甲醛的去除效果.结果发现,植物的根部对甲醛的去除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参与多种植物响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调控。外源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应用有助于缓解植物重金属毒性,增强植物的重金属抗性,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提取能力。该文简述了重金属对植物的毒性,综述了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重金属毒害植物的毒性缓解及抗性增强的作用以及植物生长调剂物质在植物提取重金属过程中的作用及应用研究进展。提出了生长调节物质在农业生产以及重金属植物修复中的应用潜力及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方向,旨在为中国重金属污染地区农业生产及植物修复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人工湿地植物对高盐废水中COD的去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经生化处理的石油和精细化工工业区的工业废水盐含量较高、氮磷营养盐含量较低和COD含量较高的特点,构建了高盐度进水条件下表面流人工湿地的中试试验装置,考察了水葱、芦苇和香蒲在此类高盐废水中的生长状况,比较了三种植物混合试验单元与无植物试验单元对此类高盐废水中COD的去除效果,研究了高含盐量工业废水湿地系统内植物生长对微生物量的影响,以及植物在微生物去除COD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高含盐量的工业废水对水葱、芦苇和香蒲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植物单元对工业废水中有机物的净化效果明显好于无植物单元,且植物生长越好,人工湿地内水体中的COD净化效果越好。混合植物单元对高含盐量工业废水中COD的总去除量约为无植物单元的4倍,证明植物的存在可以增强湿地单元内土壤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去除能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镉超富集植物的物种、生境特征和筛选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晓峰  雷梅  陈同斌 《环境科学》2023,44(5):2786-2798
植物修复作为一项绿色且有效的原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技术,在近20年引起了中国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通过检索镉超富集植物相关关键词,对过去20 a(2002~2021年)科技文献中报道的中国镉超富集植物的物种特征、野外发现地在中国各植被地带的分布、原生境特征、地质特征和镉的地球化学进行归纳总结,为镉超富集植物的筛选提供建议.结果表明,目前报道的镉超富集植物有45种.在植物物种上,隶属22科,36属,其中菊科(Compositae)植物最多,为14种.由野外调查发现的镉超富集植物有25种,主要发现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其主要生长于铅锌矿周围的高浓度镉土壤上.归纳总结发现,丰富的植物物种资源、高浓度重金属土壤和长时间的驯化共同促进了超富集植物的形成.因此,具备这3点的区域可以视为超富集植物存在的高概率区域,并且超富集植物的野外筛选可以围绕此展开.最后,提出可以通过高概率区域识别和调查、富集能力验证、富集能力逆境习得筛查、生态型筛查、继代遗传检验和修复能力验证这6步,来进行超富集植物的筛选和植物超富集能力的鉴定.  相似文献   

10.
超积累植物龙葵及其对镉的富集特征   总被引:88,自引:4,他引:84  
魏树和  周启星  王新 《环境科学》2005,26(3):167-171
超积累植物筛选是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提取修复的基础和核心问题,同时也是污染环境植物修复的难点及前沿.杂草具有抗逆境能力强、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以及在环境条件适宜情况下生物量能够急剧提高等特点,可以弥补现有超积累植物的某些缺点和不足,是较理想的超积累植物资源.本文通过室外盆栽模拟试验及重金属污染区采样分析试验,首次发现并证实杂草龙葵(Solanumnigrum L .)是一种Cd超积累植物.其中,盆栽试验表明,在Cd污染水平为25mg/kg条件下,龙葵茎及叶的Cd含量分别超过了100mg/kg这一公认Cd超积累植物应达到的临界含量标准,其地上部Cd含量大于其根部Cd含量,且地上部Cd富集系数大于1 ,同时,与对照相比,植物的生长未受到抑制.污染区采样分析试验进一步表明,龙葵对Cd的富集符合Cd超积累植物的基本特征.这一通过未污染区对超积累植物进行筛选的方法,可以为Cd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获得更多具有实用价值的新材料.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太原市近十年颗粒物污染状况 ,对长期生长在严重空气污染环境中的绿化植物净化大气颗粒物污染的能力进行了调查测试 ,就不同树种叶片滞尘量和单株树木滞尘能力作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植物是将环境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传递给动物和人的主要媒介。因此,植物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就成为研究的重点。植物中全部矿物质的含量取决于以下三个基本因素:1.植物赖以生长的土壤类型;2.植物的类别、种属和品系;3.植物生长及成熟阶段的季节和气候条件。然后,人类的一系列生产活动,如施肥、改良土壤、使用除草剂和杀虫剂,灌溉和耕作等对环境的改造,产生了新的影响。而特殊种类(属)植物吸收并貯存微量元素的固有能力,也会因杂交和人工选择而发生改变。一、土壤和肥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土壤重金属污染成为中国严重的环境问题。以刺槐、臭椿、法桐、红花景天、木槿、构树6种常见绿化植物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通过栽培基质中填加不同浓度的氯化锌,研究了6种植物对氯化锌的耐性和对锌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红花景天对土壤中氯化锌很强的耐性和富集能力,可用于土壤Zn2+浓度达到3 000 mg/kg的绿化,是锌污染土壤适宜的绿化和修复植物;刺槐、构树、木槿对氯化锌有较强耐性和富集能力,可作为土壤Zn2+浓度达到2 000 mg/kg时的绿化植物,臭椿可用于1 000 mg/kg Zn2+浓度背景下的绿化;法桐对氯化锌的耐性最弱,不适用于锌污染土壤的绿化。土壤中低浓度的氯化锌可对植物生长起到促进作用,高浓度氯化锌会对植物的成活和生长起到抑制作用,氯化锌对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表现为株高强于地径(冠幅),临界浓度较集中地出现在土壤中Zn2+浓度500~1 000mg/kg。  相似文献   

14.
湖南下水湾铅锌尾矿库优势植物重金属含量及富集特征   总被引:16,自引:11,他引:5  
何东  邱波  彭尽晖  彭亮  胡凌雪  胡瑶 《环境科学》2013,34(9):3595-3600
矿区废弃地优势植物调查与筛选是植物修复研究的重点.通过研究湖南下水湾铅锌尾矿库区土壤重金属含量,以及库区优势植物对Pb、Zn、Cd、Mn、Cu等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与转移特征,筛选出适应该地区生态修复的先锋植物.结果表明,库区发现高等植物40种,40属22科,并筛选出15种优势植物.其中地枇杷地上部分Pb含量为正常含量上限值的4.01倍,转运系数达到3.91,富集系数达到14.4,可见地枇杷对Pb具有很强的转运能力与富集能力,因此地枇杷对库区污染土壤修复具有巨大潜力,需对其Pb富集能力作进一步研究.除地枇杷外,其余14种优势植物对尾矿库区重金属污染有较好的耐性,可作为下水湾尾矿库区生态修复的先锋植物.  相似文献   

15.
小头蓼(P.Microcephalum)对矿区铜的吸收积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调查并分析云南省铜矿区的植物区系及土壤理化特性,发现小头蓼(P.Microcephalum)在云南省高海拔铜矿区生长旺盛,是该地区的优势植物种,小头蓼生长的土壤基质富含铜,其它养分条件适中,研究表明小头蓼具有较强的富集铜的能力;随土壤中铜含量的增加,植物根系铜含量也相应增加,但叶部铜含量变人与土壤铜含量之间无相关性,研究认为该植物具有对铜污染土壤的植物固定潜能。此外,还指出最适于小头蓼富集铜的土壤条件为土壤有机质1%-1.5%,土壤pH为中性。  相似文献   

16.
镍通过提取、加工和使用被释放到环境中,当土壤中镍的含量超过一定值时,就会抑制植物的生长。镍通过有机物产生的络合作用可以提高土壤植物修复的能力。土壤中积滞过量的镍不仅会阻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同时也威胁到土壤无脊椎动物(如蚯蚓、线虫和跳虫等)和微生物的繁衍与增殖。土壤中重金属的不同形态对植物的毒性效应也有所不同,如Ni、Cu、Cd、Zn、Pb等重金属。以往重金属镍土壤污染研究中,人为添加的镍盐各不相同,有的研究使用氯化镍,有的研究使用硫酸镍或硝酸镍等,均假设毒性相当,其实,阴离子不同,镍盐的毒性也会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修复植物与重金属的相互关系,以歪头山尾矿库植物修复现场为例,采集植物及其根际尾矿土样品,检测植物生长指标和土壤重金属含量,分析植物生长指标与重金属含量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植物生长指标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总体呈负相关性,但叶绿素含量与重金属正相关性比较明显;同龄植物的不同生长状况对重金属Cu、As、Cd的影响不大,Ni、Pb、Cr的含量变小;随着植物的生长,尾矿土中的重金属含量降低,生物量较小时重金属下降较快;随着重金属含量的增加,对植物生长的胁迫作用更为显著,对生物量和冠幅影响显著;尾矿库修复植物对重金属有修复作用,经过植物修复后的重金属含量(除Cd外)明显减小;植物能够对尾矿库中的重金属物质进行吸收和再分配,有效治理重金属,减少雨水对地表的冲刷,减少风蚀和扬尘污染,改善尾矿库土壤状况和能量循环。  相似文献   

18.
荸荠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植物种植水培养、植物浸提液培养及植物共培养3种培养方式研究了荸荠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荸荠植株种植水、荸荠浸提液以及荸荠与铜绿微囊藻共培养均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产生了化感抑制作用.100%浓度的荸荠浸提液对铜绿微囊藻生长抑制率达到91.40%,而荸荠与铜绿微囊藻共培养时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率为86.83%.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直接验证了荸荠能够通过不断地向水体中释放化感物质来长久、有效地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矿区废弃地定居植物调查与筛选是植物修复研究的重点。通过研究安徽铜陵石灰窑和相思谷尾矿库区土壤重金属含量,以及库区优势植物对Cu、Cd、Zn、Mn、Pb等重金属的转移特征与富集能力,筛选出适应该地区生态修复的先锋植物。通过对尾矿区14种优势植物研究发现,在Cu、Zn、Cd含量比较高的尾矿区,可以选用苏槐蓝、续断菊、苦卖菜和巢菜4种乡土优势植物作为耐性植物联合种植。续断菊对Cd的富集系数与转移系数分别为2.560和1.634,其对Cd具有较强的迁移能力和富集能力,可用于Cd污染严重地区的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20.
黑麦草和牵牛花对铬耐受能力和积累效果的指标表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土壤中重金属铬(Cr)污染严重,有效筛选植物修复资源迫在眉睫.本文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了Cr(Ⅲ)和Cr(Ⅵ)胁迫下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和牵牛花(Pharibitis purpurea(L.)Voigt)的生长、生理及Cr积累等指标,探究了两种植物对Cr耐受能力及积累效果.结果表明,生长指标能直观反映出Cr胁迫下植物的受害程度.低浓度Cr(Ⅲ)(250 mg·kg-1)促进植物生长,株高、根长和生物量显著升高(P0.05),而所有浓度Cr(Ⅵ)(≥25 mg·kg-1)均损害植物生长,且植物根长对Cr毒害更为敏感.植物生理指标既表征了Cr对植物的毒害程度,又可反映植物对Cr的耐受能力.Cr胁迫下,植物根系活力降低、丙二醛含量升高,对植物生理损害的表征具有代表性;而脯氨酸含量升高,既表征了植物的受害程度又提高了植物体内渗透平衡;SOD、POD活性升高,则增强了植物的抗氧化应激水平.Cr积累指标是筛选Cr积累植物的主要指标.黑麦草和牵牛花对Cr(Ⅵ)积累浓度大于Cr(Ⅲ),两种植物根部Cr(Ⅵ)积累浓度最高分别可达957.4 mg·kg-1和743.3 mg·kg-1,地上部最高可达394.7 mg·kg-1和340.4 mg·kg-1;黑麦草根部富集能力优于牵牛花,最大富集系数可达15.55,但牵牛花对Cr的转运能力较好.通过指标表征综合说明黑麦草和牵牛花可作为Cr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备选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