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6 毫秒
1.
重庆是全国大工业城市之一,重工业和轻工业都很发达,每年有大量“三废”排出,对重庆市区和周围地区影响甚大,因此,重庆也是全国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的城市之一。为了提高重庆市人民的环境意识,促进企业加强“三废”治理、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和重庆市环境保护局于1979年8月创办了《重庆环境保护》。着重介绍重庆市环境现状以及改善环境对策和治理的具体措施;同  相似文献   

2.
垫江县位于重庆市域中部,素有“千年古县、牡丹故里”之称,是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连接城市发展新区的“门户”,距重庆都市功能核心区120公里,幅员面积1518平方公里,人口97万,辖2个街道、24个乡镇,是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县、市级山水园林城市、市级卫生城市、市级森林城市.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产的发展,城市规模日趋扩大。城市具有特殊的下垫面,因而对气候产生明显的影响。无论城市规划,还是环境保护等方面都需研究城市气候。重庆是祖国西南最大的工业城市,因此,研究重庆城市气候具有特殊意义。本文从热场、流场、降水、污染、光能等方面分析了重庆城市气候的若干特征,进而对改善重庆市城气候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重庆环境科学》2002,24(1):73-73
重庆发电厂属国有大型一类火力发电企业 ,现有总装机容量 80万千瓦 ,在册职工 2 0 0 0余人 ,是重庆电网的主力电厂。重庆发电厂始建于 195 2年 ,是一个有着近 5 0年历史的工业企业 ,为重庆市国民经济的发展 ,为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从 1983年开始 ,我厂已连续 18年保持了四川省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双文明”单位称号 ;1990年被评为省级先进企业 ;1993年被能源部授予“安全文明达标”企业称号 ,连续八年保持至今 ;1996年获得国家电力公司“双文明单位”称号并保持至今。多年来 ,我厂在不断巩固“双达标”成果的基础上 ,努力争创国家电力公…  相似文献   

5.
地方动态     
重庆人大代表提交“生态重庆”议案 (本刊记者王泽富)2006年1月11日-16日, 重庆市召开第二届人大四次会议。重庆市人大代表王有超、梁国鲁、罗荣汉共同领衔提交给人大一份议案,要求政府“构筑生态屏障,应对环境危机,建设生态重庆”。  相似文献   

6.
重庆的酸雨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重庆的酸雨问题及其对策周百兴,徐渝(重庆市环境保护局,重庆630015)(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所,重庆630020)前言重庆是中国西南的工业重镇,市辖面积2.3km2,人口1500万,也是中国特大城市之一。和全国许多城市一样,改革开放以来,重庆的经济高...  相似文献   

7.
浅析重庆“黄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浅析重庆“黄雨”赵大为,张冬保,高世东(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所,重庆630020)编者按:重庆市环境保护科研所的科研人员在酸雨研究中观测到“黄雨”,“黄雨”是否为异常大气降水,其成因有待进一步监测、验证。殷切希望有更多的环保工作者关心这一问题的研究和探...  相似文献   

8.
自1998年确定创建国家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区工作目标以来,重庆市渝北区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全力以赴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着力打造环境友好型社会。于1999年3月建成第一个“重庆市环境保护模范区”,先后荣获“全国武术之乡”、“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优秀旅游城区”、“全国文化先进区”、“中国西部第一个国家级卫生区”等称号。2005年6月3日重庆渝北区获得了了国家授予的“国家环保模范城区”称号,成为全国第三个、西部第一个环保模范城区。  相似文献   

9.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l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重庆市环保工作,肩负着中央交付的保护三峡库区水环境的政治使命,肩负着为重庆市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重要职责;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大力建设“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重庆环保,为推进重庆又快又好发展提供坚实的环境支撑。  相似文献   

10.
提倡“五有”,广泛持久地开展学校环保教育唐果南(重庆市教育科研所重庆400015)王利略(重庆市环保局,重庆400015)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人口特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十分短缺的国家。当前,我国又处于迅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一方面,...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渝北区环保局——“重庆市环境保护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环境保护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环保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1999年 3月 ,重庆市政府命名渝北区为重庆市第一个“环境保护模范区”。· 2 0 0 0年 3月 30日 ,重庆市渝北区委、区政府召开了全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区动员大会 ,35个部门、乡镇政府向区政府立下了创模军令状 ,并由此拉开了创模攻坚序幕。2 0 0 1年 12月 19日 ,笔者专程前往重庆市渝北区环保局 ,采访了被誉为渝北创模前线的“排头兵”——罗龙鸣局长。当天 ,渝北——重庆的北部新城 ,冬日里依然是阳光…  相似文献   

12.
长江的水环境该如何最佳利用 ?三峡库区多个城市的污水、污泥究竟该如何资源化处理 ?目前 ,作为刚上任的重庆首批科技首席执行官 ,赵建夫博士已带领重庆三峡研究院开始了库区环境的全方位研究。8月 1 0日 ,从重庆市科技首席执行官工作进展会上获悉 ,由同济大学等 3所外地高校和我市的 3所大学正式合作成立了“重庆三峡研究院”,已获得科技部 80万元首批启动资金。此外 ,由教育部和国家科委投资的“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同济大学环境保护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已挂牌 ,2 0 0 0亩野外生态环境研究基地也正式建设。同时…  相似文献   

13.
正渝中区作为重庆"母城",浓缩着重庆山城、江城、不夜城的精华,是重庆建设"美丽山水城市"的重点。近年来,重庆市渝中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紧扣"国家中心城市都市功能核心区"总体定位,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打造"美丽山水城市"的重要  相似文献   

14.
改善能源结构,控制燃煤大气污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善能源结构,控制燃煤大气污染周百兴(重庆市环境保护局,重庆400015)重庆是我国西南的工业重镇,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能耗不断增加,重庆已成为我国燃煤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导致重庆大气污染严重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地形...  相似文献   

15.
近三年的监测数据表明,重庆市酸雨pH很低,酸雨出现频率极高,已成为我国少有的强酸雨城市。重庆酸雨的强度与国外几个著名强酸雨地区或城市相近。从调查得知:重庆的金属材料已较明显地受到酸雨及酸性干沉降物的影响。重庆与南京在气候、土壤特征等方面十分相近,但南京大气污染和酸雨比重庆轻,两地的金属材料的腐蚀情况表现出很大差异。重庆市因腐蚀厉害,金属构件的桥梁,车辆外壳、建筑铁架等维修、保  相似文献   

16.
我先后在教育部门、共青团、广播电视台、街道办事处、12369环保投诉中心,以及重庆市环保局办公室和宣传教育、国际合作、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作。每一段经历都是我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也弥足珍贵。其中,最难忘的是在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宣教国合处(网信办)这8年。这8年,我见证了重庆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见证了重庆环保宣教队伍的不断壮大,见证了重庆环保“大宣教”格局的构建完善,见证了公众对重庆环境保护知晓度、满意度的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环保局于5月23、24日主持召开了市环科所承担的“重庆酸沉降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重庆地区酸沉降的综合观测研究”课题鉴定会,邀请市内外有关专家对这两个课题进行了评审。专家们认为,“重庆酸沉降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以大量的环境影响调查、现场试验数据为依据,用市场价值法、防护费用法、动态与静态方法等全面估计了重庆市酸沉降带来的环境综合经济损益,有较高的学术价值。“重庆地区酸沉降的综合观测“研究”是在国内原有研究基础上的深入和扩展,其  相似文献   

18.
由重庆市科技顾问团下达,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重庆轮胎厂、重庆油漆厂共同承担的“重庆市车用化学品供需现状分析与发展预测——涂料、塑料、橡胶配件及轮胎”软科学课题于1992年6月11日通过了市科技顾问团组织的专家评议。由重庆市政协副主席、化工专家韦思琪等10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听取了主研人员的工作报告和综合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酸雨成因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重庆是我国酸雨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本文分析了重庆市酸雨现状及污染特征 ,指出重庆特殊的气象条件和能源结构是酸雨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比照国家对酸控区的紧迫要求 ,重庆市在酸雨控制上差距甚大。基于此 ,本文提出了重庆酸雨控制“高低结合、总量控制”的战略 ,和以优化产业结构为前导、以调整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为核心 ,以控制低空面源与高架点源为重点的酸雨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20.
永川区在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中,被定位为“重庆大都市区重要组团、城市发展新区重要节点”,是重庆市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主战场,正加快产业聚集和人口承接.2015年,永川区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揽,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自觉推动绿色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