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转炉钢渣资源化处理及热闷生产工艺应用实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要对不同钢渣处理工艺进行对比,结合五矿营口年处理90万t转炉钢渣热闷以及钢渣破碎-筛分-磁选处理项目,分析热闷技术处理钢渣的优势,并通过两年多的生产线运行实践,各项生产指标趋于稳定,均达到设计要求,为企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赵蕊  高圣喜  樊杰 《环境工程》2012,30(6):85-87
本钢钢渣资源化项目建成前,本溪钢铁集团的钢渣处理一直是采用热泼和炉前粒化相结合的方式。由于处理方法的问题,渣铁分离不好,造成了大量渣钢流失,尾渣无法利用,污染环境并且占用大量的土地。介绍了本钢钢渣资源化项目中选用热闷法及热闷装置处理转炉钢渣,经过两年的生产实践,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熔融钢渣池式热闷在新余钢铁钢渣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王纯  钱雷  杨景玲  范永平 《环境工程》2012,30(4):90-92,113
介绍了钢渣池式热闷新工艺应用于新余钢铁集团钢渣处理工程的情况,并将其与原有钢渣处理工艺在处理效果上相对比,发现应用钢渣热闷处理工艺,最大限度地消除钢渣的不稳定因素并实现金属铁与其他连生体的充分解离和尾渣充分利用是钢渣资源化处理利用的最佳途径,采用钢渣热闷处理工艺后钢渣产品中渣钢品位在85%以上,磁选粉铁品位达到40%以上,尾渣铁品位降至1.6%,钢渣中f-CaO含量小于3%,且钢渣粉化效果较好,满足用于生产钢渣微粉的原料要求,为钢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4.
孟华栋  刘浏  布焕存 《环境工程》2014,32(6):105-108
钢渣的热闷粉化是实现其稳定化处理的一个有效方法。通过X射线衍射、岩相显微镜等手段对钢渣在高温下的热闷粉化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了钢渣的热闷粉化性能与微观组织结构及钢渣碱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碱度对钢渣的蒸压粉化性能影响显著,钢渣中硅酸三钙分解析出的游离氧化钙对钢渣的热闷粉化性能起重要作用,从而为进一步改善钢渣处理工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朱法强  李洪全  刘瑱 《环境工程》2014,32(6):114-116
根据钢渣热闷生产的恶劣环境,对钢渣热闷移动罩车的供电和控制进行了研究,通过采用相应类型滑触线供电、变频器调速控制和无线遥控方式,实现了钢渣热闷移动罩车的可靠运行,保证了钢渣热闷产生的水汽和灰尘的有效捕集,明显改善了钢渣热闷厂房环境。  相似文献   

6.
钢渣热闷工艺是实现钢渣"零排放"的先进技术之一,是目前应用广泛的钢渣处理工艺。钢渣热闷处理工艺可以有效提高钢渣的粉化效率,并有助于钢渣破碎筛分阶段的渣铁分离。但热闷的同时产生大量蒸汽,对周围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过在热闷排气管道末端设置喷淋塔,喷淋水与热闷蒸汽进行水-气热交换,将蒸汽冷凝成水,可有效减少蒸汽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7.
彭犇  邱桂博  王晟  吴朝昀  李建军  吴龙 《环境工程》2018,36(11):158-161
目前我国的钢渣主要采用热闷法,但热闷过程中曾产生爆炸。对热闷过程可燃气体产生机理和爆炸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并针对性地进行了气体检测试验。检测结果显示:钢渣热闷过程产生的可燃气体主要是H_2,降低钢渣入罐热闷温度能够显著降低H_2产生量,可通过打水量等辊压破碎工艺参数进行调节。并通过热闷罐顶排气口改造和通氮气措施促进罐内H_2外排,确保热闷完成后罐内H_2浓度在爆炸极限内。  相似文献   

8.
熔融钢渣资源高效化利用探索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龙  郝以党  张凯  胡天麒  孙树衫 《环境工程》2015,33(12):147-150
目前钢渣的处理主要采用热闷、热泼法处理,热泼法处理后仍有大量尾渣无法有效利用。钢渣含有约10%的金属铁和20%以上的氧化铁、硅酸钙无机材料,且富含高热值。在熔融条件下对钢渣进行铁沉积和氧化铁还原处理回收铁,改性后的尾渣用于制备高活性渣粉,可实现熔融钢渣的全部资源化利用。该技术处理钢渣具有产品附加值高,能耗低,市场空间巨大的优势,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由于转炉钢渣热闷循环水具有"高水温、高硬度、高碱度、高pH和高蒸发"的工艺特点,系统出现了严重的结垢问题。探讨采用CO2处理钢渣热闷循环水达到水质稳定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液态CO2,穿孔管曝气器,平流沉淀池作为主要的反应工艺,控制pH在8.5~10.0之间,可以使出水总硬降到150 mg/L(以CaCO3计)以下,结垢现象得到明显的缓解。  相似文献   

10.
将Win CC运用到钢渣热闷处理工程中,实现了通过画面实时监控生产线各个设备运行过程,采集生产数据,操控进度流程,打印结果报表,使整个生产系统更加稳定可靠高效率。  相似文献   

11.
结合EPC模式下分包商及劳务用工HSE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工程分包管理中的HSE控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线性规划方法在环境容量资源分配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王金南  潘向忠 《环境科学》2005,26(6):195-198
分析了最优化数学方法,尤其是线性规划方法在环境容量资源分配规划中的若干种应用类型,提出了相关的目标函数模型和约束条件模型以及建立模型的基本步骤.以大气环境容量资源分配为案例,建立了大气环境容量分配优化线性规划模型及其边界约束条件.计算表明,线性规划最优化方法是解决区域大气环境容量资源分配的科学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介绍钢铁行业用水及排水现状,水质特点,水处理技术的水平,适用于钢铁行业水处理零排放工程的一般预处理及深度反渗透处理工艺,采用这种工艺存在的问题及国内外广泛采用的解决方法。针对中水水质特性、水质结垢特点、阻垢剂机制,研究出一种适用于钢铁行业中水回用的膜用阻垢剂,通过实验室动态试验,结果说明:该药剂具有良好的阻垢分散效果,达到国内外普遍采用的阻垢分散剂的阻垢效果,在钢铁行业废水回用处理中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复杂地形下确定钢铁联合企业防护距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针对现有钢铁联合企业防护距离确定方法均未考虑复杂地形情况的影响,给新建项目选址和现有企业的环境管理带来一些困难。利用AERMOD模式预测复杂地形案例,对现行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确定了更符合实际防护距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灰色层次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针对水电工程环境影响综合评价问题,应用拓展的灰关联理论和最小二乘准则,建立了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的灰色层次模型。以东江水电工程环境影响综合评价为实例说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可信性。结果表明:此基工程使环境总体向理想的18.1%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我国管道工程项目HSE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运用组织管理理论,提出了以业主为核心、EPC为主体、PMC为业主的延伸和细化的西部管道工程HSE一体化总体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7.
为了将钢铁噪声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到噪声控制中,从噪声控制工作的现场测试、控制方案的选定、降噪效果的鉴定和评价等阶段分析钢铁噪声管理信息系统在噪声治理工作中的应用,并给出应用实例。使用表明:钢铁噪声管理信息系统在噪声控制工作中具有指导作用。钢铁噪声管理信息系统是辅助钢铁企业噪声治理工作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基于B/S和C/S混合模式的全数字化环境监测系统的拓扑网络结构、逻辑结构和系列关键技术。监测系统构建了基于信号获取层、数据采集层、片区管理层和中心管理层的数据流动模型,用户客户端群由片区客户端、中心客户端和移动客户端构成,通过Interanet和Internet构建了可视化环境监控平台。提出了基于图像处理的方法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工业烟尘浓度和排放量的识别算法。运行实际情况表明,系统具有实时可视化监控、准确浓度排放数据、终端用户使用简单可靠、系统可扩容性好等特点。该系统可为其他大型企业的环境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当前,垃圾焚烧发电已成为生活垃圾处理的主流工艺。但随着生活垃圾分类制度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势必会导致用于焚烧发电的垃圾原料发生明显改变。基于此,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垃圾分类对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发展的影响。为适应分类后焚烧垃圾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现有垃圾焚烧发电工艺需相应调整,尤其是热值升高,将大幅提升吨垃圾发电量,显著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激发企业自主投资运营的积极性。政府可依据焚烧发电产业市场行情,灵活调整相关补贴和优惠政策。垃圾焚烧发电产业有望进一步实现完全市场化运行,其发展模式也有望呈现为“全民参与+EPC”模式。对于生活垃圾的处置,政府的“参与、监管”角色也将向单一“监管”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