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溶出伏安法,又称反向伏安法,它是将微量离子电解富集在电极上,然后“溶出”,并从溶出时所得电流的大小来确定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分析方法。1931年,Zbinden首先用阳极溶出法对10微克的铜作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
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空气和水中微量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在镀汞、银汞电极上铅的溶出行为 ,当 p H为 3.0~ 6 .0时 ,在乙酸钠——乙酸溶液中 ,铅的溶出电位为 - 0 .44 5 V,具有良好的溶出峰形。并且建立了用微分电位溶出银汞电极分析空气和水中微量铅的方法 ,该法克服了玻碳电极法反复镀汞的麻烦。本方法对四份水样进行回收率试验 ,其回收率均在 90 %以上 ,变异系数小于 10 %。因此该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2)的结构特性,采用滴涂法制备了一种nano-TiO2/Nafion修饰金电极,采用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实现了水样中痕量铜的检测。详细研究了Cu2+在nano-TiO2/Nafion修饰金电极上的电化学响应行为,并讨论了nano-TiO2/Nafion膜的厚度、溶液pH值、富集电位、富集时间等对Cu2+溶出峰电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H=2.0硝酸溶液中,-0.5 V恒电位搅拌富集240 s,静置10 s后阳极化扫描,Cu2+在0.25 V左右出现阳极溶出峰。相比于裸金电极,该峰电流大大提高,表明nano-TiO2对Cu2+的溶出具有一定的增敏作用。在最优化实验条件下,10~900 nmol/L范围内,Cu2+的溶出峰电流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可达3.2 nmol/L。该修饰电极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将其应用于国标样品和实际自来水样中Cu2+的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正> 一、溶出伏安法的方法概要溶出伏安法开始于1931年,但蓬勃发展还是在最近二十多年。溶出伏安法是一种将富集和测定结合在一起的电化学分析法,它是一种将控制电位电解和伏安分析联系于同一微电极(如悬汞或汞膜电极)上的分析技术。其基本方法为先将待测物质予电解富集到一个微电极上,例如测定溶液中微量Cd~(2+),以悬汞电极作为阴极,控制阴极电位在Cd~(2+)的极限扩散电流的电位范围内,使Cd~(2+)还原为金属并与汞  相似文献   

5.
工业废水中镉的常用分析方法有比色法、原子吸收法等.我们在对某炼油厂废水中镉的测定中,采用了电位溶出方法,效果较好,并具有灵敏、简便、价廉的特点,可作为日常应用的常规分析方法.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采用新型循环淋溶装置对煤矸石进行连续240h的淋溶实验,研究了煤矸石中重金属在淋溶过程中的溶出规律,通过向淋溶液中添加聚丙烯酰胺(CPAM)考察了固体颗粒物的沉降特性.结果表明: 随着淋溶反应时间延长,煤矸石中碱金属Na元素溶于水,形成碱性溶液,这两种因素导致淋溶反应初期淋溶液pH值升高.As、Zn离子浓度在淋溶时间为1~24h时呈上升趋势,而在24~72h,离子浓度呈下降趋势.淋溶液中Cr、Pb、Ba离子浓度在120h内均呈现上升趋势,而在120~240h,对于Cr离子来说,淋溶液的碱性环境促使Cr离子溶出率增大,但取样次数的增多也对Cr离子的浓度降低起到促进作用;淋溶液稀释和Ba离子的沉淀化合物形成,导致淋溶液中Ba离子浓度降低.120~240h,淋溶液中有机物被微生物的生化作用分解以及取样后外加塌陷区水体对淋溶液中COD和BOD起到稀释作用,使COD和BOD降低.在淋溶反应24h内,淋溶液中TON和NH3-N出现波浪式变化,淋溶时间大于24h时,TON和NH3-N总体呈升高趋势.随着淋溶时间延长,淋溶液中的固体颗粒物沉降速度逐渐变慢,延长了沉降时间.煤矸石中一些含氮化合物溶解于水中,使淋溶液中电离出 NH4+离子,形成碱性环境.  相似文献   

7.
PXD型通用离子计的修理李树香,杜新湖北省环境保护研究所430072PXD型通用离子计是一台高输入阻抗,深度负反馈的直流放大器。它是可以与各种离子选择电极配套进行测量的二次仪表。该仪器能将离子电极在溶液中产生的电位读出,并指出相应的离子含量。在毫伏挡...  相似文献   

8.
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粮食中的铜、锌、铅、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分电位溶出法,具有仪器装置简单、价格低廉,操作方便以及灵敏准确等优点。因此,在分析测试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讨论应用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粮食中的铜、锌、铅、镉的最佳条件。一、实验部分(一)样品处理称取1g左右经干燥、脱粒、粉碎的样品,于150ml高形硬质烧杯中,加入20ml浓硝酸,盖上表面皿,浸泡过夜;在电热板上微火加热至样品溶化,续加入10ml浓硝酸,5ml HClO_4,摇匀;缓缓升温加热至溶液透明无色,续蒸发至溶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如阳极溶出伏安分析和电位溶出分析等电分析方法,检测外海海水中所报导的低浓度重金属的容量。综述了应用现有仪器所能得到的检测限和通过仪器的改进降低这些检测限的可能性,以及综述了多扫描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麦饭石改善饮用水水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麦饭石中微量元素的存在状态,进行了麦饭石吸附水溶液中重金属离子和矿物质溶出实验.结果表明麦饭石对重金属离子Pb2 、Cd2 、Mn2 的去除率达到85%、92%和70%,吸附平衡时间为0.5 h.对Cr6 、NH 4去除率较低,分别为40%和60%,吸附平衡时间为2~3h.麦饭石矿物质溶出较快,0.5 h达到溶解平衡,溶液pH对溶出效果影响较大.麦饭石投加量4%,溶出时间为30min时溶除效果较好.麦饭石通过吸附和溶出作用对饮用水中多种重金属离子和矿物质有较好的调节能力,说明麦饭石可改善饮用水的水质.  相似文献   

11.
潘玲 《环境科技》1994,(1):38-40
离子选择性电极直接电位法测定氟离子浓度具有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其原理是氟电极的氯化镧单晶膜对氛离子产生选择性的对数响应,电位差随溶液中F-的活度改变而变化,电位变化符合能斯特(Nernst)公式,根据电位差求出样品中F-浓度。以下仅就电极法测定粮食中氛的若干问题作如下讨论。1试剂的影响总离子强度缓冲液(TISAB),其作用主要有:1.1调节离于强度;由于加入了较大量的等不干扰离子,使各样品溶液间与标准系列溶液间离子放度趋于一致,从而掩藏了各液离子浓度与活度之间的差异而引起的误差。1.2保持一定的P…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在海水中暴露的铜试样溶出的铜离子对邻近铝合金腐蚀的影响。方法采用海水暴露试验方法。结果在青岛和厦门海水中获得了4种铝合金在铜试样邻近暴露1年的腐蚀结果。结论在海水中暴露的铜试样溶出的铜离子使邻近海水的铜离子浓度升高。对在试验期间没发生局部腐蚀的LF3M,180YS和LC4CS(BL),铜试样溶出的铜离子对其腐蚀没影响。对在试验期间发生点蚀和缝隙腐蚀的铝合金LD2CS,铜试样溶出的铜离子显著加速了它的腐蚀。  相似文献   

13.
硫化矿物中无机盐及重金属离子溶出的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浸泡试验,在不同的时间、温度、酸碱度、固液比等条件下研究硫化矿物中无机盐和重金属离子的溶出反应,得到影响该溶出反应的重要因素,为实际矿业生产过程中硫化矿物的堆放和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选用石英砂填充柱模拟土壤体系,通过测量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AP)ζ电位、出流比等来考察不同环境因素(腐殖酸浓度、pH和离子强度)对其在饱和石英砂柱中迁移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腐殖酸浓度的增加,Nano-HAP胶体的ζ电位相应增加(绝对值增加),吸附效率(α)相应降低,当溶液中腐殖酸浓度由0增加为10 mg/...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一种测定痕量有机磷农药的新方法——阴极溶出伏安法测定某些二硫代磷酸酯类农药。大部分二硫代有机磷农药在碱性溶液中都水解生成二硫代磷酸酯,而这个化合物在静止汞电极上具有很高的灵敏度。作者合成了二硫代磷酸0,0-二乙酯纯品,研究了它的溶出伏安法性质和测试条件。此化合物于碱性底液中,在电位-0.9V附近出现尖锐的溶出峰,溶出峰高度与浓度在10~(-6)—10~(-9)M范围内具有线性关系。作者应用上述原理测定了数种二硫代有机磷农药,并成功地检测了茶叶表面残留的微量农药。本文还通过对比实验,证明了二硫代磷酸酯分子中的巯基是使其具有电化学活性的真正原因。从而给采用溶出伏安法测定其他含巯基农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电位溶出分析(PSA)法测定废水与海水中锌时,Zn/Cu金属间化合物干扰消除的新方法,本法使用多次富集/溶出循环,而每个循环富集时间不超过10秒钟,然后将每个循不中的溶出信号迭加,与传统的加入“第三元素”镓的方法比较,该法在处理富含油脂的工业样品的具有很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三电极体系,在流动溶液下,改变溶液组分浓度和流速,对黄铁矿和方铅矿组成的原电池腐蚀电流密度和混合电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a+离子对原电池反应无明显影响,Fe3+离子能明显加快原电池的腐蚀速度,并且Fe3+浓度越大腐蚀速度越快;溶液流速越大原电池腐蚀速度越快。实验结果对矿山环境污染治理有指导意义。结合混合电位理论和Butler-Volmer方程从理论上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8.
粉煤灰提取氧化铝作为其资源高值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引起广泛关注.由于粉煤灰中还含有一定丰度Li(锂)元素,在提取氧化铝的同时实现Li的协同提取对于进一步提高粉煤灰的资源利用效益意义重大.为认识粉煤灰中Li的溶出特性,分别考察了原粉煤灰、CaO煅烧活化粉煤灰和Na2CO3煅烧活化粉煤灰中Li在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中的溶出特性,并采用XRD(X-射线衍射)分析了粉煤灰浸取前后的物相变化,结合Li溶出率的变化,阐释了Li在不同浸出条件下溶出率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在相同浸出温度(100℃)下粉煤灰直接在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中的溶出率相对较低,分别仅为28%和36%;而经CaO和Na2CO3活化后粉煤灰中Li的溶出率显著提高,活化后粉煤灰中Li在酸性溶液中的溶出率可达到98%和86%,均高于碱性溶液中Li的溶出率(86%和67%).XRD的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部分Li可能赋存于非晶相或晶相表面,这部分Li易于被酸或碱直接浸出;部分Li可能镶嵌在莫来石、石英等晶相内部,不易被溶出,经CaO和Na2CO3助剂活化后,部分Li又重新嵌入到钙黄长石、霞石等新生成物相的晶格中,而这些物相更易于与酸反应,因而酸性溶液中Li的溶出率普遍高于碱性溶液中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电位溶出分析(PSA)法测定废水与海水平锌时,Zn/Cu金属间化合物干扰用除的新方法,本法使用多次富集/溶出循环,而每个增环中富集时间不超过10秒钟,然后将每个循环中的溶出信号迭加,与传统的加入“第三元素”镓的方法比较,该法在处理富含油脂的工业样品时具有很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煤矸石中含有多种有害微量元素,作为高速公路建材的煤矸石大气降水和汇水的淋溶和冲刷可能对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考察了煤矸石在不同pH(3.0,5.0,7.0,9.0)条件下的淋溶特性并模拟了其动力学规律[1]。结果表明,煤矸石淋溶出的Mg2+、Na+、Ca2+、K+、SO2-4、NO-3、Cl-等离子在pH=3的溶液中呈现了较大的浓度;在不同酸度条件下,溶液酸度越强,几种离子的浓度也相应增大;有害微量离子呈现出不同的淋溶规律,pH越低,淋出浓度越大,其中Mg2+、Na+、SO2-4、NO-3的溶出溶度与淋溶体积符合幂指数关系。研究可为煤矸石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地下水污染的控制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