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中根据林化废水特征确定使用"混凝气浮-膜生物反应处理器"的工艺进行处理。工程中硫酸铝的投加量为40mg/L,PAM的投加量为3mg/L,在废水pH值为7~8时进水COD、SS、OIL为279mg/L、20mg/L、26mg/L,进行混凝气浮后,出水的COD、SS、OIL浓度依次为135mg/L、9.6mg/L、9.5mg/L,去除率分别达到了52%、50%、64%。膜生物反应系统的调试,以污泥接种的方式进行污泥培养驯化。初期以面粉作为营养源清水培养污泥,按照7天左右的周期按每次30m3/d的污水进水量逐渐增加污水的比例,直到完全进水,调试驯化期污泥浓度控制在2500~3000mg/L。正常运转中污泥浓度可达到5000mg/L左右,出水水质COD、SS、OIL浓度分别达到30mg/L、6mg/L、3mg/L,符合处理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2.
乳化液废水可生化性较差,为处理带来了很大难度。为解决混凝破乳后乳化液仍然存在的超标排放问题,采用自行设计的固定床生物接触氧化装置,使用生物载体聚氨酯填料,处理混凝后的乳化液出水。结果表明,室温下在进水COD浓度8. 35×10~3mg/L,曝气溶解氧含量5 mg/L,进水p H为7时,停留时间9天,最佳填料投配率50%及悬浮污泥浓度5 500 mg/L状况下,此装置出水COD去除率可达到95%。为了提高废水可生化性,采用3种自行研制的生物调节剂,并确定最佳使用量,结果表明在3号生物调节剂投加量为2. 97×10~(-3)kg BOD/L时效果最佳,达到相同COD去除停留时间减少至5天,最终处理后出水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控制项目限值》(GB/T 31962-2015) C级标准。该方法处理混凝后乳化液出水效果理想,配合生物调节剂的使用能提高废水可生化性,有效缩短反应的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3.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启动及运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污泥混合接种的方法 ,成功地启动了实验室规模的厌氧氨氧化反应器 ,启动后含氨模拟废水运行的进水氨浓度和进水亚硝基氮浓度均为 2 0mmol/L ,氨氮、亚硝基氮和总氮的容积负荷率为 10 6 9mmol/L .d、12 2 6mmol/L .d和 394 5 5mg/L .d ,氨氮、亚硝基氮和总氮的去除率保持在 90 %、99%和 95 %以上。对运行条件研究表明 ,厌氧氨氧化反应的最适pH为 7~ 7 5 ,最适温度约在30± 1℃。厌氧氨氧化随亚硝酸盐浓度的升高而下降 ,氨的厌氧转化随COD浓度的增加也呈抑制型曲线 ,当COD浓度为 80 0±5 0mg/L时 ,厌氧氨氧化速率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菌剂在酿酒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厌氧-好氧工艺,结合微生物菌剂对酿酒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进水CODCr浓度可达到8,456.3-22,442.0mg/L,BOD55,040.0-9.557.1mg/L,pH3-4,可不调pH,采用微生物菌剂接种可启动厌氧反应器,COD有机负荷最高达到10.2gCOD/Ld,COD去除率稳定在91-95%,BOD去除率90-94%,出水pH6.6-7.1,出水CODCr在2,000mg/L以下,BOD5800mg/L以下。厌氧污泥可全部颗粒化。好氧处理系统中接种微生物菌剂,曝气10-12小时,可保证出水中CODCr在230mg/L以下,甚至直接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微生物菌剂的应用是取得该处理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肖鸿  杨平  郭勇 《四川环境》2005,24(2):4-7,10
本实验采用新型厌氧—好氧一体化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主要研究了系统的启动与运行性能,并对系统的NH3 N去除效果作了初步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在16℃~24℃的自然温度下,采用递增负荷、厌氧和好氧分期启动的方式,系统可在38天内达到较好的启动效果;在系统负荷运行期内,当系统总进水COD浓度平均值为3601 8mg/L,总出水COD浓度平均值为384 0mg/L,系统容积负荷平均值为2 54kgCOD/(m3·d),系统总HRT平均值为35 1h时,系统总COD去除率平均值达90 6%。实验还发现:当进水NH3 N浓度为280 3~350 7mg/L,整个系统的NH3 N去除率在68 5%~91 7%,平均为81 0%。由此说明,本反应器具有很好的COD去除性能和NH3 N去除效果,适合于处理COD浓度高且含有中等NH3 N浓度的有机废水。  相似文献   

6.
UASB及VFA在啤酒废水厌氧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呼酒废水,出水水质达到综合排放一级标准,而VFA(挥发性脂肪酸)可直接监测厌氧处理的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7.
高浓度抗菌素废水厌氧预处理的应用实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厌氧UASB反应器处理鲁抗制药的高浓度青霉素、链霉素发酵废水、溶媒废水及提炼废水是可以的.通过中温厌氧消化,当进水COD在15000mg/l左右、UASB有机负荷为5kgCOD/m3·d左右时,COD去除率为80%,出水挥发酸(VFA)小于10mmol/l.  相似文献   

8.
某增塑剂企业生产废水的产生量为300m~3/d,该废水具有COD_(Cr)浓度高、可生化性较差、污染物质相对分子量大、结构复杂等特点。工程设计采用以气浮、水解酸化、UASB、CASS为主体的处理工艺,文章介绍了各处理单元主体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在进水COD_(Cr)、NH_3-N平均质量浓度为8775.5mg/L和115.5mg/L的情况下,经过该工艺处理后,出水COD_(Cr)、NH_3-N平均质量浓度为438.3mg/L和17.7mg/L,稳定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MBR工艺深度处理线路板废水的工艺特征和效果,本试验在线路板厂以物化处理后清水池中的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MBR膜生物反应器对该废水进行了深度处理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控制污泥浓度4000~8000mg/L,曝气气水比25~30,停留时间4.3~6.3h,出水COD、氨氮去除率分别可达60%~70%、70%~80%,出水浊度达4~5NTU,色度均小于15,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连续运行MBR膜通量可达10~15L/m2·h.  相似文献   

10.
微电解法预处理硝基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硝基苯废水是一种难处理且具有致癌性的有毒废水,选择废铁屑铁碳还原的预处理工艺处理硝基苯废水,初步探讨了铁碳池中微电解的工作原理,实验结果表明:当进水水质OCMn(mg/L)28.8;硝基苯浓度100mg/L时,经过铁碳还原工段处理,即可达到如下出水水质效果:OCMn(mg/L)7.5;硝基苯浓度10.4mg/L.结果显示:这种处理的硝基苯去除率达到89.6%;OCMn的去除率为73.4%.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新研制的上旋流厌氧反应器/两级好氧组合工艺处理PTA废水,调试运行效果表明,当原水CODCr浓度在8000~14,000mg/L时,处理后出水CODCr在80~100mg/L。调试期间,上旋流厌氧反应器的处理效率可稳定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一级两段的混床EDI膜堆,模拟了Ni2+电镀废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膜反应器在树脂比例的膜堆废水出水水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处理原水进水流量为20L/h、含Ni2+约52mg/L的NiSO4溶液时,随着阴/阳树脂比例的增加,膜堆废水内部水解离加剧,发生沉淀现象,废水出水pH值增高;当阴/阳树脂比例为2:3时处理效果最佳,废水中Ni2+离子的浓度降至0.6mg/L,去除率达到97.9%,不发生结垢现象。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多级内循环厌氧反应器MIC/上升式厌氧反应器UASB串联工艺处理柠檬酸生产排放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其中厌氧处理段的COD去除率>94%,整体COD去除率可达98.3%左右.最终排放口出水COD平均值为190 mg/L,pH值为6~9,达到柠檬酸行业废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复合式厌氧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运行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复合式折流板厌氧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运行特性进行了研究,并作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HABR反应器因其特殊的结构而具有很好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及很好的去除效果;当进水的CODCr在300mg/L左右,温度在16 3~30 5℃时,水力停留时间采用6h,容积负荷为1 2kgCOD/m3·d左右,COD去除率可保持在70%以上,出水CODCr可小于100mg/L,出水SS浓度在27~64mg/L之间;各操作参数对HABR反应器CODCr去除率的影响有显著性不同;HRT是系统运行过程中需严格控制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某天然气净化厂检修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对该废水进行处理。当进水COD浓度已达最大时,小范围改变进水有机负荷,观察出水VFA、pH、COD及产气量的变化情况,研究负荷变化对该反应器的影响,最终确定反应器能承受的最适负荷。  相似文献   

16.
陈玉谷  白威 《四川环境》1992,11(4):8-13
采用中温(34±2℃)全混合式厌氧反应器处理蒽酸和硫化烧碱草浆造纸黑液。对比厌氧发酵结合物化前或后处理两种方法进行试验,厌氧生物降解COD_(er)去除率分别为61.2~75.3%和34.9~46.2%,COD_(er)总去除率分别为80.0~87.6%和68.4~75.8%。在厌氧发酵稳态运行条件下,对发酵污泥中主要微生物类群和数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文章研究应用高效嗜油菌处理长庆油田采出水的可行性及对COD、石油类的去除效果。介绍了SBR试验装置概况、试验原理及方法,分析了SBR工艺处理模拟废水的运行效果,及未加入填料载体条件下、加入填料载体条件下SBR工艺处理油田采出水的运行效果,简要分析了所采用高效嗜油菌特性。结果表明:加入高效嗜油菌,SBR工艺处理长庆油田采出水效果较好,石油类去除率均值达到98.2%,COD去除率均值达到95.0%;当进水石油类浓度高于450mg/L的情况下,石油类去除率降低,SBR反应器运行状况不稳定。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油田矿区联合站产生的含聚采油废水水质特点,在室外条件下,采用"聚结除油+溶气气浮+Fentn试剂氧化+深度过滤"组合工艺成套装备对其进行处理,出水COD_(Cr)可降低至50 mg/L以下,SS降低至30 mg/L以下,含油降低至1 mg/L以下,色度降低至30倍以下,外排水水质指标达到GB 8978 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并满足进入后续膜系统深度处理的进水条件。  相似文献   

19.
对注空气低温氧化辅助热采废水的处理进行实验研究,先进行混凝处理,再分别采用Fenton氧化法和二氧化氯氧化法对废水氧化处理。结果表明后者效果较好,二氧化氯最佳投加量为300 mg/L,催化剂活性炭-Ni投加量为2.5 g/L,反应2 h,COD_(Cr)降低至129.14 mg/L,去除率达到95.29%,出水无色透明。二氧化氯氧化法适合于海上油田注空气低温氧化辅助热采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20.
以奇台太极华力食品有限公司番茄废水处理工程实例为依据,介绍了采用ABR厌氧+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工艺在处理番茄加工废水的设计、调试及运行情况。经过2年运行,其进水COD在700~1 500mg/L之间,最大处理水量达到4 000m3/d;出水COD在40~70mg/L之间,COD去除率达到97%。处理出水可以稳定达到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ABR+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工艺具有启动快,调试时间短,工程造价低的优点,尤其适宜处理番茄等间歇时间长工作时间短的季节性生产污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