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防洪工程风险分析、防洪投资风险分析与防洪决策风险分析等方面,综述了防洪减灾过程风险分析的研究现状.防洪工程风险分析涉及到堤防工程风险分析、水库大坝安全风险分析和防洪调度风险分析等方面,而防洪投资风险分析则涉及到费用风险分析、效益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灾害学》2021,(3)
基于北京市十渡镇"7.21"特大暴雨山洪事件淹没特征展开模拟,获得了适用于研究区的水文水动力模型参数,进而模拟了研究区20 a、50 a、100 a一遇降雨情景下的山洪危险性特征,并根据灾损模型计算了相应情景下的山洪灾害经济损失。结果显示50 a一遇降雨情景下的淹没范围比20 a一遇增加了2.2 km~2,并且由于受河道排水能力影响,100 a一遇与50 a一遇淹没范围相似,主要增加的淹没深度区间为0.5~1.5 m。经济损失主要位于河道两侧,20 a、50 a、100 a一遇情景下经济损失分别为14.69亿元、18.16亿元以及20.40亿元。淹没特征模拟值与历史实际值具有较强相关性。情景风险评估结果可为类似十渡镇的山地旅游小镇防洪减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太湖流域洪涝灾害损失模拟及预测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当遭受洪涝灾害后,经济损失极为严重。本文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方法,模拟了1991年洪涝灾害的淹没决策提供了依据。根据预测,当2010年在发生1991年型特大洪涝淹没时,灾害经济损失将可高达773亿元,约为1991年7倍,因此太湖的防洪任务极为严峻。  相似文献   

4.
“城市防洪标准选择”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防洪标准是指防洪主体应具备的防洪能力,一般用可防御洪水相应的重现期或出现频率表示。本文将介绍国内外城市防洪标准及我国城市洪灾概况和现有防洪标准。  相似文献   

5.
《民防苑》2009,(3)
随着历时3年、投资1亿元的"上海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信息系统"的基本建成,被称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疫病疫情蔓延的"神经中枢"——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日前正式投入运行。据了解,已建成的上海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信息系统,包括  相似文献   

6.
河流泥沙灾害损失评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河流泥沙灾害有河道,水库淤积、土地沙化、湖泊、城市或建筑物淤积及工程设施被冲刷破坏等表现形式。中国是河流泥沙灾害最严重的国家,每年河流泥沙造成的损失在100亿元量级,其中因河道泥沙淤积造成的损失约20亿元,土地沙化损失在10亿元左右,河流泥沙造成的其它灾害也很严重。  相似文献   

7.
我国海岸带灾害的加剧发展及其防御方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大陆海岸带绵长1.8万公里,地跨12个省市,是我国人口密集、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出现的严重灾害有台风、风暴潮、洪涝、地震海啸、海岸侵蚀、盐水入侵、海冰、地基下沉、污染、赤潮等十类,并互相叠加,形成年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以上。全球海平面上升与人类活动加强,使海岸带灾害加剧发展,粗略估计到下世纪初中期,导致的损失可能达到1000亿元以上,是海岸带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必须提高全民防灾意识,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拟订海岸带减灾规划;加强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加高加固防潮防洪大堤与护岸工程,疏浚内陆洼地和城市排洪河道,提高排水能力;保护地下水源,严格限制过量开采,以防止地面下沉和盐水入侵;合理开发海岸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严格限制超标排污;积极参加国际合作,逐步限制CO_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和缓海平面上升趋势,争取大幅度减轻海岸带灾害。  相似文献   

8.
曾刚  孔翔 《灾害学》1999,14(4):22-26
1998 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的特大洪水具有洪水水位高、洪量大、历时长的特点, 这次洪水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了2 000 亿元。本文在长江上中游地区降水量总量及强度超常、长江上中下游洪水遭遇严重、分洪区没能发挥作用等洪灾形成主要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加大对影响长江流域灾变性气候的研究、调整江湖水系结构、加强区域间防洪的协调和协作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系统总结陕西省城市改革发展的现状以及防洪减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了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重点说明城市防洪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针对省情提出了新时期城市防洪建设的思路、防洪策略和奋斗目标.山洪灾害是威胁中小城市安全的主要问题,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鼓励和促进城市防洪建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水体污染的经济损失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京市水体污染所导致的人体健康损失、地下水污染功能损失、农作物损失、畜牧渔业损失和工业损失等进行了量化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2002年水污染的总经济损失值为4.049亿元,其中工业损失价值为2.941亿元,占总经济损失值的73%,而人体健康损失、地下水污染功能损失、农作物损失和畜牧渔业损失共为1.108亿元,占总体经济损失值的27%,其中,人体健康损失和农作物的损失分别为4529.7和4570.1万元,由水污染导致的畜牧渔业经济损失值达1511.7万元,因此,北京市水体污染导致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1.
《防灾博览》2013,(1):8-9
一年来,在中国地震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地震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践行防震减灾根本宗旨,全面落实年度工作部署,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10.20"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体系确定的各项规划全部发布并组织实施.促进并实现防震减灾规划与国土资源等10项国家专项规划、20个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协调对接,积极推进防震减灾需求纳入正在编制的《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 7.75亿、6亿全年落实中央财政规划实施资金7.75亿元、省级财政6亿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水利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角度阐述了防洪建设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产业.文中提出了未来洪灾损失具有逐步加大的趋势与特点。针对我国防洪现状,提出在国民经济建设中,防洪建设必须超前发展,以及应采取的全面综合防洪对策。  相似文献   

13.
王涛 《防灾博览》2007,(3):17-18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已进入公共危机的高发、频发阶段,各类公共危机事件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2003年,因生产事故损失2500亿元,各种自然灾害损失1500亿元,交通事故损失2000亿元,卫生和传染病突发事件损失500亿元,总损失约6500亿元。2004年,发生各类突发事件561万起,造成21万人死亡,175万人受伤。总损失为4550亿元。  相似文献   

14.
《灾害学》1989,(3)
我国是一个灾多灾重的国家,每年都有水、旱、地震、风、雹、滑坡、泥石流、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发生。全国约有一半以上人口和占全国总产值三分之二以上的工农业处在洪水和其他灾害的威胁之下。一般年份,农作物受灾面积达6—7亿亩,成灾面积(减产3成以上的播种面积)近3亿亩,因灾少收粮食近200亿公斤,因灾倒塌房屋300万间左右;仅此两项,年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亿元左右。每年受灾人口2亿多,除地震灾害外,每年因灾死亡5000—  相似文献   

15.
湿地是具有多功能的独特的生态系统,对其生态服务功能进行评价,可为管理和保护湿地提供科学的依据。以乐清湾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市场价值法、替代费用法、碳税法与工业制氧影子法、机会成本法、权变估算法及专家评估法对该湿地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价值测算。经计算,乐清湾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为67.63亿元/年。其中直接使用价值为47.75亿元/年,间接使用价值为19.06亿元/年,非使用价值为0.83亿元/年。该项研究可为湿地资源的开发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沙漠化灾害的发展及其危害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沙漠化灾害是在特定自然环境背景下产生的,严重危及人类生产和生存。文章着重阐述沙漠化发展对农、牧业、工矿交通及环境等方面造成的经济损失。据初步统计,全国每年因沙漠化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6~45亿元,间接经济损失高达292亿元以上。同时,指出沙漠化的实质是从根本上毁损土壤肥力,丧失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因此,从沙漠化发生时间的频繁性、经常性,空间分布的广泛性,致害的多样性及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性看,沙漠化灾害是我国严重自然灾害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 1979年7月9日江苏省溧阳发生了六级地震,这次地震是发生在人口稠密、村镇棋布、河渠纵横的江南农村,造成了该县和附近地区人民生命财产的较大损失。据调查造成经济总损失1.77亿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1.36亿元,间接损失0.41亿元;并且对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地、丘陵和高原占全国总面积的1/3,一般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2002年全国共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陷等突发性的地质灾害4.8万余起(重大地质灾害333起),其中滑坡数量最多约占84.3%,其次是崩塌和泥石流,分别占6.6%和6.0%。造成962人死亡,179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近51亿元。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云模型和熵权法的巢湖流域防洪减灾能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鸿鹄  程先富  倪玲  朱敏 《灾害学》2015,(1):222-227
防洪减灾能力评估是洪涝灾害管理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从防洪除涝能力、监测预警能力、抢险救灾能力及灾害管理能力4个方面来构建指标体系,建立基于云模型和熵权法的巢湖流域防洪减灾能力评估模型,对整个流域以及流域内各县市的防洪减灾能力进行评估,并与通过组合赋权法及最优分割法得到的结果进行验证对比。以期为防洪减灾能力评估提供新的思路,对巢湖流域的防洪减灾能力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巢湖流域整体防洪减灾能力属于中等偏上水平,但流域内部差异明显;其中合肥市辖区、和县的防洪减灾能力属于高水平;巢湖市、含山县处于中等水平;肥西县和庐江县位于较低水平;肥东县、无为县、舒城县的防洪减灾能力则最低。  相似文献   

20.
《防灾博览》2011,(2):18-19
4月的玉树,天气逐渐转暖,灾后重建工程即将迎来新一轮建设高潮。2010年6月20日,玉树灾后重建工作全面启动。在重建进入工程冬歇期前,5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开工建设了298个项目,完成投资50.1亿元。在青海省各族干部群众和援建大军的共同努力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