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集水区酸化过程观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贵阳市近郊一封闭的小集水区设置了环境酸化过程试验场.本文介绍了试验场中观测点的布置、各项观测的方法和要求、经过长时间的观测和试验,取得了从酸沉降开始,穿过树冠,渗入土壤,最后进入地面水的全过程中各个环节化学行为和互相影响的可靠数据,由此得知贵州省酸性黄壤对酸化的缓冲能力不强,即容易发生酸化,并且有毒铝离子容易释放等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2.
造纸黑液的微生物酸化和两相厌氧消化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造纸黑液的微生物酸化和厌氧消化处理过程。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产酸过程预处理黑液,降低其pH值,使之适合于厌氧处理,是一种简便可行的预处理手段;用两相厌氧系统处理黑液,在水力停留时间.2~2.7天,进水浓度为20890~32144mg/L;有机负荷为7.65~13.46kgCOD/m~3·d时,COD去除率为61.7~69.7%,BOD_5去除率为88.9%~91.0%;每去除1gCOD产气率为0.39~0.55L;沼气中甲烷的含量为61.5%~66.6%,出水pH为7.0~7.4。处理过程运行稳定,受进水的影响小,废水不需要进行中间调节,为造纸黑液的厌氧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工艺。文中还研究了厌氧处理过程中有机酸的积累问题。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利用食品废弃物进行厌氧酸化的各种条件。结果表明,当食品废弃物与水的质量比为1:3、食品废弃物厌氧酸化液pH值为6.5以及酸化温度为30℃时,对酸化后废液中各有机酸的产生有利,酸化过程中总有机酸产量最大为25~35g/L,特别当在食品废弃物厌氧酸化液中加入丁酸梭菌活菌制剂后,酸化过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本文还研究了真氧产碱杆菌(Raltonia eutropha)利用食品废弃物厌氧酸化生成的有机酸进行聚羟基烷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s)合成的摇瓶分批发酵过程,图5参11。  相似文献   

4.
薛含斌 《环境化学》1989,8(3):10-19
本文简要叙述天然水中的主要酸-碱反应和控制天然水pH的一些基本过程,包括各种均相和非均相的化学过程以及决定水体缓冲容量的主要机制.然后讨论如何用计算机处理的化学平衡模式估计和预测水体的缓冲容量以及对酸沉降的敏感性.其中介绍了化学平衡程序REDEQL_2应用于天然水体酸化缓冲容量研究的作用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天然水体中有机酸当量浓度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金惠  汤鸿霄 《环境化学》1997,16(2):185-191
本文根据天然水体中溶解有机在碳与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有机酸当量和水体溶解有机碳之间的近似定量关系,提出了由化学需氧量或生化需氧量得到溶解有机碳或总有机碳浓度,最终得到有机酸和有机酸根当量浓度的转换方法,为大区域天然水体有机酸碱缓冲作用的评估提供了一个实用的转换途径。  相似文献   

6.
黄原酸化膨润土对Cu^2+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黄原酸化膨润土(XB)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考察XB对Cu2 吸附的主要影响因素,最佳吸附条件为:[Cu2 ]起始>=80mg·1-1,pH=6,XB用量2g·1-1,吸附作用时间60min,XB对Cu2 的去除率最高达99.9%,残余浓度为0.077mg·1-1,远低于国家综合污水排放一级标准.采用FT-IR,TG,SEM,XRD和粒度分析等表征手段,分析了XB吸附Cu2 前后表观形貌和晶胞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黄原酸化改性增大了膨润土的粒度,使之极易沉降;推测Cu2 在XB吸附剂上的吸附为络合或螯合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对大气酸沉降的研究起自70年代末.以酸雨研究占主导地位。我国酸雨现象区域性、发展性强,在地理上以南方酸性土壤地区为主,在成分上以硫酸盐型酸雨为主;无论是酸度还是频率,酸雨都是极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酸沉降已对农、林生态系统生产产生了严重的破坏效应,但其累积性的环境化学反馈却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我国酸雨地区以强酸性富铝土壤为主,对大气酸沉降有较大的敏感性。应用β指标还表明,酸沉降可使南方主要土壤因酸化而在30—60年内降低pH一个单位。近年来对酸沉降诱发的土壤酸化研究以模拟降水的土柱试验为主,从pH下降、盐基淋出、Al及重金属移动等方面来提示出酸沉降可能对土壤产生的化学影响。但作为过程化学研究,其案例监测研究的报道尚很少。对于南方严重的酸雨现象,应加强实地动态监测和过程分析,注重Al化学及其对环境的反馈,将酸沉降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提高到生态毒理机制上。  相似文献   

8.
对湖北省的主要旱地土壤种植多茬作物后油菜生产锰毒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土壤pH值较原土样下降了1.0个单位。除石灰性土壤外,其它中酸性土壤交换性锰明显增加,造成油菜对锰吸收过量,同时由于吸收过程中锰铁拮抗作用的存在,植株在土壤锰毒发生后吸收的铁量下降,使体内锰铁比上升。  相似文献   

9.
污水的水解(酸化)——好氧生物处理工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了水解(酸化)过程的原理、影响因素、判断指标、动力学过程,以及与好氧生物处理技术串联处理污水工艺的优点。水解(酸化)-好氧工艺可有效地用于城市污水和难降解工业废水的处理,对水解(酸化)过程进行优化,使其串联系统更有效。  相似文献   

10.
用模拟酸雨酸化浙江省3种主要类型土壤,研究了酸化土壤活性铝的溶出和铝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酸雨对强酸性土壤(pH<5)中活性铝的释出有一定促进作用,活性铝以A1 ̄(3-)离子为主。当土壤pH值>5时.活性铝以单聚羟基铝为主。酸化土壤中的活性铝主要是由土壤中固相的Al(OH)转化而来。  相似文献   

11.
糖蜜酒精废水两相UASB处理工艺的酸化段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考察了糖蜜酒精废水二相UASB处理工艺的酸化段特征 ,试验结果表明酸化段的容积负荷达到3 0kgCOD/m3 时 ,系统仍能正常运行 ,TOC去除率在 3 5%以上 ,酸化段的SO4 2 -去除率在 70 %。糖蜜酒精废水酸化率在 50 % ,二相厌氧生物处理系统并未将产酸微生物与产甲烷微生物截然分开 ,在产酸相中仍含有一定数量的产甲烷菌。  相似文献   

12.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预测土壤酸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酸化土壤活性铝溶出及形态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4.
15.
16.
通过对位于上海老港填埋场的3000 m2试验场(垃圾填埋高度4 m,填入垃圾10800 t)历时880 d的沉降监测,根据垃圾在填埋场中的降解机理,建立了反映填埋场沉降规律的数学模型,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研究表明,填埋场的第二阶段沉降(由于垃圾的生物降解而产生的)与填埋时间的指数呈线性关系。根据沉降规律,上海老港填埋场完成大约79%的第二阶段沉降,才能处于高稳定化状态。  相似文献   

17.
粗果相思又名厚英相思(AcaciacrassicapaA.cunn.exBenth),含羞草科金合欢属.原产澳大利亚昆士兰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我国于1985年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所从澳大利亚引进,先后在广东遂溪、海南文昌、琼海等地开展引种及种源试验[1].在遂溪县林业试验场进行8年引种及种源试验  相似文献   

18.
徐仁扣  赵安珍  姜军 《生态环境》2011,(10):1395-1398
用采自江苏溧阳种茶13 a和34 a的茶园黄棕壤表土和种茶54 a的茶园土壤剖面研究了酸化对土壤黏土矿物组成和阳离子交换量(CEC)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茶13 a和34 a,表层土壤发生明显酸化,但土壤2∶1型黏土矿物的质量分数和CEC均与荒地土壤相似,说明酸化没有对黏土矿物转化和CEC产生明显影响。但种茶54 a后土壤发生进一步酸化,表层和表下层土壤pH降至3.79和3.70。土壤2∶1型黏土矿物质量分数随采用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高岭石质量分数呈相反的变化趋势。说明表层和表下层土壤的严重酸化加速土壤2∶1型黏土矿物向1∶1型高岭石的转化,这导致表层和表下层土壤CEC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19.
黄铁矿氧化酸化及含铊重金属的迁移释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山酸性排水(ARD)导致严重的重金属污染.本文用动态浸滤试验方法研究了黄铁矿氧化产酸的特征及重金属和金属铊在黄铁矿氧化产酸过程中向环境迁移释放的特征.研究表明:(1)受碳酸盐控制,前16周浸滤液呈中性;20周后受硫化物的氧化反应控制,浸滤液pH<4,开始酸性排放.(2)硫化物的氧化速率是非线性变化的,并随pH值下降而加快.(3)黄铁矿酸化过程中金属表现出不同的迁移释放特征:铊向环境的迁移随pH值下降而增强,而镉、铅、锌、铜等重金属呈现峰值,pH<3时,Fe3+参与金属硫化物的氧化反应,进一步促使镉、铅、锌、铜等重金属的释放.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全球海洋酸化(ocean acidification, OA)问题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恶化,使海洋生物以及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威胁。藻类作为海洋中最主要的初级生产者,贡献了约95%的初级生产力,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海洋酸化能够改变藻类的初级生产力,从而影响海洋食物网中物质和能量从初级到次级生产者及更高营养级的传递,引发食物链效应,进而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统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因此评估海洋酸化对藻类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生态学研究意义。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海洋酸化对藻类的光合作用、碳固定、生长、钙化、繁殖等生理生化过程以及对代谢组分和显微结构的影响,归纳了海洋酸化对藻类的分子调控机制,同时围绕海洋酸化与环境因子以及海洋污染物对藻类的复合胁迫展开综述,并基于当前海洋酸化对藻类影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做出展望,以期为人们解决海洋酸化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