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一个用PC-1500计算机,处理灰色关联分析数据的程序。  相似文献   

2.
基于MATLAB的灰色模型在广州市降尘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MATLAB语言将灰色系统理论中的GM(1,1)模型,从建模到模型的检验过程编制成一个普适程序。将该程序应用于广州市降尘量的预测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环境污染预测的GM(1.1)模型,并在CASIOfx-3800P计算器上进行程序设计。实例应用结果表明,用计算器来实现环境污染灰色预测,不仅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而且较之计算机更为方便实用。  相似文献   

4.
现行的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方法,除沿用的综合指数法和目前较流行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外,最近又出现了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聚类法.灰色聚类基于环境质量系统的灰色性,考虑了多项因子对环境质量的综合影响,因而信息损失少,评价精度较高.为更客观地反映环境质量和污染状况,使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更加丰富、科学,本文试从灰色系统理论的另一个基本方法——灰色关联分析入手来探讨灰色系统理论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几种土壤质量评价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分别用T值分级法,综合指数法,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灰色聚类法,等斜率灰色聚类法,宽域灰色聚类法对湖南某地10个监测点的土壤质量现状进行评价,通过比较,认为宽域灰色聚类法较好。  相似文献   

6.
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在城市废水排放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色系统(Grey System)理论自邓聚龙提出后,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个社会经济领域,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所谓灰色系统是指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这类系统。灰色系统理论认为,尽管客观系统表象复杂,数据离乱,但它总是有整体功能的,总是有序的,它必然潜藏着某种内在规律。因此,灰色系统理论采用灰色过程生成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随机性弱化和规律性强化了的序列,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灰色预测模型,使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加权灰色关联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灰色理论建立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加权灰色关联模型 ,运用污染贡献率确定权重系数。与其它评价模型相比 ,加权灰色关联模型还具有排序功能 ,实例表明该模型是简便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灰色局势决策用于水环境质量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灰色系统理论的观点和方法,根据各污染因子对环境质量的不同影响,将灰色局势决策法应用于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并与水质距离评价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利用灰色局势决策法进行环境质量评价,是一种有效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灰色聚类方法的湖泊营养状态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湖泊水体的营养状态看作一个灰色系统,建立用于识别湖泊营养状态属性的灰色聚类综合评价模型,将水质级别作为一个灰类,水质状态作为灰色变量,根据灰色白化权函数聚类方法来确定水体营养状况归类。以太湖为例,基于分布全湖的20个监测点数据,运用灰色聚类法对其进行富营养状态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监测时段太湖大部分水体基本处于中营养水平,局部湖面达到中度富营养状态,客观地反映了太湖湖区水体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0.
用灰色聚类法对荔湾湖水质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灰色聚类法把湖泊系统当作一个灰色系统来研究,将灰色聚类理论应用于湖泊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中,以广州市荔湾湖为例,建立不同的聚类指标所拥有的隶属函数,确定聚类权重值,求得最大聚类系数及聚类结果,得出用灰色聚类法进行湖泊水质富营养化评价,既能体现水质等级界线的模糊性,又能充分利用信息,避免了模糊数学法的不合理之处。因而,灰色聚类法是一种简便、客观、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噪声功能区划中一类,二类混合区域的划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通过灰色聚类的方法判定噪声功能区中的一类、二类混合区。判定结果与实际情况具有较高吻合度。  相似文献   

12.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灰色模型GM,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和残差修正。并用其模型分析和预测乌鲁木齐市1994=1998年大气降水pH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环保工程方案评价及择优的灰色系统方法,该法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技术经济指标的权重,并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方案进行评价及选优。  相似文献   

14.
大气污染物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产生和影响城市大气主要污染物的相关因素,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控制大气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灰色模糊评价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以灰色聚类为基础,提出了灰色模糊聚类分析法,并将其应用于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中,经实例分析表明,这是一种较为简便,合理、有效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水质灰色关联评价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把水环境视为灰色系统,将水质状态指标作为一灰灰类,考虑水质分级界限的不确定性,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进行地表水水质评价。实例证明,该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灰色聚类分析理论,结合舒卡列夫分类法,建立基本数学模型,并考虑影响矿坑水质的各种因素,优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参数,对清河门地区矿坑水水质进行灰色聚类分析评价.分析认为:灰色聚类分析法能够准确的计算出清河门地区的矿坑水水质情况,对开发利用矿坑水资源,缓解水资源短缺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践表明这种算法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黄河白银段水质灰色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质量评价是环境监测服务于环境管理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评价方法使评价结果得以更客观地反映其污染状况及变化规律,从而为环境管理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本文把水环境看作是一个典型的灰色系统,将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地面水环境质量评价,以求在实践中获得有益的尝试,通过灰色评价结果最终得出黄河白银段各断面的水质级别和影响水质的主要污染物。  相似文献   

19.
把一条河流视为一灰色系统,应用灰色关联矩阵优势分析法,并以国际[1]为参照系,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尝试说明该数学模型有较强的分辨能力,是一种接近实际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灰色关联分析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等标分极标准的概念,进而利用等标分级标准和待评价水质样本各组分等标污染指数作灰色关联分析,得到一组待评价水质样本对于各级等标分极标准的关联度,按关联度最大将待评价的水质样本归入相应的水质级别中,用该方法对新疆某水库水质进行了评价,通过与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灰色聚类法评价结果对比发现: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水质,既具有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灰色聚类法的优点,又弥补了其不完善之处,评价结果比较符合实际状况,且更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