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氨氮废水生物脱氮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郑杨春  邓旭 《化工环保》2004,24(Z1):141-144
与传统的硝化-反硝化氨氮废水脱氮方法相比,短程硝化-反硝化和同时硝化-反硝化都是近年来研究开发的新型生物脱氮工艺,具有能耗低、运行时间短、氮去除效率高等特点.结合国内外废水生物脱氮的研究现状,系统综述了短程硝化-反硝化和同时硝化-反硝化两种新工艺的研究进展, 并深入讨论了短程硝化-反硝化中亚硝酸盐累积问题.  相似文献   

2.
高氮低碳废水生物脱氮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对传统生物脱氮工艺在处理高氨氮、低碳源废水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短程硝化一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两种生物脱氮新技术,初步探讨了影响亚硝酸盐积累和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因素。介绍了半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原理和特征,为高氨氮、低碳源废水生物脱氮工艺的没计提供 全新的理论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通过间歇曝气的运行方式,对高浓度氨氮低碳废水进行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过程的研究.在生物驯化过程中考察亚硝酸盐氮的积累,并验证短程硝化即亚硝化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短程硝化-反硝化过程满足高氨氮低碳废水的生物脱氮要求,亚硝化率达到98.0%以上.采用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对系统中的硝化菌群进行分析,发现系统中主要存在将氨氧化成亚硝酸根的氨氧化菌(AOB)及亚硝酸盐还原菌.  相似文献   

4.
亚硝化厌氧氨氧化生物脱氮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龙  肖文德 《化工环保》2004,24(2):103-107
回顾了传统废水生物脱氮技术的一般原理,介绍了废水生物脱氮领域近年出现的新技术——亚硝化和厌氧氨氧化生物脱氮技术的基本原理、工艺特点及研究应用状况,展望了生物脱氮新技术的应用前景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采用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处理味精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前置缺氧段对反应器脱氮效果影响较小,脱氮过程主要是在好氧段实现;曝气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曝气量0.38 m3/h,曝气时间5.5 h;在进水COD、p(NH3-N)和TN分别为l000.00~1300.00,70.00~130.00,100.00~200.00 mg/L的条件下,COD、NH3-N和TN的去除率可分别维持在90%、99%和85%以上,实现了味精废水的高效脱氮处理.有机物主要在曝气初期的1.5 h内被去除,其在微生物体内以聚β-羟基丁酸形式储存,以提供反硝化过程中所需要的碳源.与普通SBR相比,接种好氧颗粒污泥后的反应器对味精废水具有更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构建了双室型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探讨了硫酸盐对MFC阴极脱氮效果和产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缺氧阴极室中,硝酸盐氮、硫酸盐的还原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且硫酸盐对电子的竞争能力比硝酸盐氮强;当S与N的质量比(记为S/N)为2∶1时,72 h后的硫酸根去除率达96.41%,而硝酸盐氮去除率仅为36.86%;在S/N为2∶1的条件下,当电压达307.6 m V时,功率密度达最大值15.77 W/m2,电池内阻为100Ω,与未加入硫酸盐时相比产电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制药废水硝化-反硝化除氮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孟怡  徐亚同 《化工环保》1999,19(4):204-207
含高浓度氮的制药废水经好氧生化处理后,虽然出水的COD,BOD5均可达到行业排放标准,但TN仍高达约170mg/L。本研究在曝气池中设置填料,利用生物膜外层好氧,内层缺氧厌氧的条件,使硝化-反硝化脱氮在同一构筑物内进行,NH3-N和TN去除率分别可达约90%和70%。在本试验条件范围内,温度越高,负荷越低,硝化和反硝化作用越完全,NH3-N和TN去除率越高。  相似文献   

8.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脱氮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植物、季节变化对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脱氮性能的影响及湿地去除污染物的沿程趋势.结果表明,潜流湿地脱氮、降解有机物性能与植物生长、季节变化密切相关,相关程度为脱氮大于降解有机物.潜流湿地降解有机物的主要场所位于湿地前、中部.湿地对COD的去除率在46.43%~90.85%间变化.潜流湿地对有机物降解、硝化与反硝化反应具有沿程同步性.种植芦苇的潜流人工湿地的TN去除率可以达到94.57%,芦苇湿地的脱氮性能明显好于空白湿地.潜流人工湿地具有良好的降解有机物和脱氮性能.  相似文献   

9.
郭崇  许明  冯骞  李意 《化工环保》2012,32(3):213-216
研究了SBR中不同质量浓度的Cd2+对好氧颗粒污泥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低ρ(Cd2+)(0.1 mg/L)可促进硝化反应的进行,而高ρ(Cd2+)(大于3.0 mg/L)会对硝化反应产生抑制作用;Cd2+的加入导致反硝化速率降低,且对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效率产生一定抑制作用;另外低ρ(Cd2+)还可促进COD的去除,但Cd2+的加入导致TN去除率下降。  相似文献   

10.
高浓度含盐废水生物处理技术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刘正 《化工环保》2004,24(Z1):209-211
废水含盐浓度高会给生物处理带来一定的难度.研究表明,经过驯化后微生物可以在高浓度含盐废水的条件下达到去除有机物的目的.废水中盐浓度的突然变化会导致高浓度含盐废水生物处理的失败.因此,在流程的选择和参数的控制上应注意控制盐浓度波动的范围,以减少冲击.  相似文献   

11.
本文概述了废水生物脱氮的一般流程、最佳流程及影响硝化、脱氮的诸因素。对我国如何实施废水脱氮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厌氧氨氧化技术是一种以厌氧氨氧化自养菌脱氮为核心的新型生物脱氮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厌氧氨氧化过程的反应机理、菌种的生长特性及种类分布进行了详细介绍,总结了厌氧氨氧化技术在不同废水脱氮领域的研究及应用情况。指出,种泥缺乏是当前限制厌氧氨氧化技术大规模工业推广的瓶颈,并就厌氧氨氧化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无机化肥、己内酰胺、Ar盐的生产废水中,金属加工及其它加工过程的废水中含有亚硝酸盐,其中有亚硝酸铵。亚硝酸盐对生物组织(包括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有毒害作用,因此,亚硝酸盐废水需要净化,或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后用生物法脱除化合氮。  相似文献   

14.
高会杰  孙丹凤 《化工环保》2014,34(4):336-339
采用氨化—硝化—反硝化三段联合生物工艺处理分子筛催化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机胺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在氨化过程中,当进水COD稳定为1 200~1 600 mg/L时,出水COD低于300 mg/L,COD去除率稳定在80%左右,当进水ρ(有机氮)为100~160 mg/L时,出水ρ(有机氮)均低于30 mg/L,有机氮去除率大于80%,在整个氨化过程中,出水ρ(氨氮)较进水ρ(氨氮)提高了35~200 mg/L;硝化过程中,当进水ρ(氨氮)小于等于300 mg/L时,出水ρ(氨氮)最终稳定在15 mg/L以内,氨氮去除率大于90%;在反硝化过程中,亚硝酸盐氮去除率基本稳定在98%以上,最终出水COD低于80 mg/L,出水ρ(总氮)低于25 mg/L。  相似文献   

15.
膜生物反应器(MBR)是一种新兴的污水高效处理工艺,其脱氮效能优化和污泥特性也是相关研究热点之一。研究采用间歇曝气的运行方式提高一体式MBR的脱氮效率,并考察了不同工况下活性污泥浓度及脱氮酶活性,结果表明,间歇曝气有效地强化了MBR的反硝化作用,显著地增强了其脱氮效能,而NH_4~+-N及COD的去除几乎未受影响;活性污泥浓度增长缓慢平稳,脱氢酶活性因污泥龄的延长有小幅下降,间歇曝气未显著影响污泥特性。  相似文献   

16.
脱硫细菌的筛选及其对硫化氢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富集培养、分离纯化,从含硫土壤中筛选到一株脱硫活性较高的菌株--无机化能自养型的脱氮硫杆菌(Thiobacillus. Denitrificans).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不同温度、pH及H2S浓度对脱氮硫杆菌生长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该菌对H2S的降解能力及生物脱硫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3种因素中以pH对脱氮硫杆菌生长的影响最大.脱氮硫杆菌的最佳生长条件为温度30℃,pH7.0,H2S质量浓度15 mg/L;脱氮硫杆菌进行脱硫时的最适pH为7.0,最适温度为30℃;其脱硫产物主要是硫酸根离子,脱硫速率为91.3 mg/L·d.  相似文献   

17.
反硝化处理硝氮废水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反硝化法处理高浓度硝氮废水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获得了最佳动力学条件,在温度为30℃左右,pH为7-8,MLSS为3g/L左右,C/N为0.95-1.0,进水硝氮质量浓度为300mg/L,水力停留时间为6-8h的条件下,出水NOx^--N的质量浓度小于20mg/L,COD小于100mg/L。  相似文献   

18.
李昂  刘锋  陈天羽  冯震 《化工环保》2012,40(5):494-500
采用基于固态碳源的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耦合脱氮工艺处理高氮低碳的金属热处理废水。通过接种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和厌氧氨氧化絮状污泥,研究了以固态碳源(3-羟基丁酸脂和3-羟基戊酸脂共聚物,PHBV)和沸石为组合填料的分区式耦合反应器的启动和运行特性。经过76 d的运行,耦合反应器的总氮去除速率达1.05 kg/(m3·d),且具有良好的出水COD稳定性。废水经过反应器沸石区后,氨氮去除率达97%,亚硝态氮去除率达81%,而硝态氮去除率几乎为零;经过PHBV区后,硝态氮去除率达76%,亚硝态氮去除率达99%,氨氮去除率达97%。沸石区主要进行厌氧氨氧化反应,PHBV区主要进行反硝化反应,功能分区明确,耦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缺氧-好氧生物脱氮技术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生物脱氮的机理和4种基本的A/O工艺流程,列出了主要工艺参数和处理效果,并指出将传统的活性污泥法改为缺氧-好氧生物脱氮法是一条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处理焦化废水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缺氧—好氧生物脱氮技术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丽贞 《化工环保》1994,14(4):216-220
介绍了生物脱氮的机理和4种基本的A/O工艺流程,列出了主要工艺参数和处理效果,并指出将传统的活性污泥法改为缺氧-好氧生物脱氮法是一条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处理焦化废水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