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厂是以生产三针(大头针、曲别针、订书钉)为主的小厂,每月有30吨左右的产品需要电镀,每年要消耗剧毒氰化盐类3.2吨。 去年下半年我厂开始试验无氰电镀,经过了半年时间,初步掌握了无氟电镀的技术。当前我厂三针产品完全改用无氰电镀,质量符合标准。 但限于我们的水平与条件,这项生产工艺还存在一定问题,有待从生产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一、配方与工作条件: 焦磷酸钠  40~50克/升 焦磷酸铜  4~5克/升 氯化亚锡   8~10克/升 磷酸三钠  10~15克/升 磷酸氢二钠  30克/升 明胶    0.01~0.05克/升 氢氧化钾  按照工艺要…  相似文献   

2.
在革掉剧毒氰化物这个“毒老虎”的战斗中,我厂电镀车间的职工在厂党支部的正确领 导下,以批修整风为纲,学习了兄弟单位的经验,在北京第二机床厂无氰电镀配方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在我厂革掉了剧毒氰化物,掌握了无毒镀锌新工艺。 我厂产品主要是仪表托盘支架等板金活,形体和尺寸均较复杂。采用无氰镀锌后,于1972年12月,按一机部热带电工产品标准鉴定为一级,达到合格标准。 一、工艺配方及工作条件 氯化铵  250—280克/升 氯化锌  40—45克/升 氨三乙酸  35—45克/升 聚乙二醇(分子量 6000以上) 1—2克/升 硫脲 1—2克/升 海鸥洗…  相似文献   

3.
研究吸附时间、pH值、温度、Cr(Ⅵ)初始浓度等因素对活性啤酒酵母吸附Cr(Ⅵ)的影响及最佳条件.采用制备的啤酒酵母菌体吸附剂在摇床(145 r/min)中对Cr(Ⅵ)进行吸附试验,当吸附时间分别为5 min、10 min、20 min、30 min、60 min、120 min、180 min、240 min和300 min时,Cr(Ⅵ)去除率随吸附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并趋于稳定;当吸附4 h时,去除率达到最大值94.33%,而当吸附1 h时,去除率可达到最大去除率的94.67%.当溶液pH值分别为0.5、1、2、3、4、5、6、7、8、9和10时,33 ℃下去除率随着溶液pH值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pH=2时吸附效果最好,去除率达到99.31%.吸附温度为25 ℃、33 ℃和40 ℃时,去除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温度过高会使啤酒酵母失活且能耗较大,而常温吸附即可达到较高的去除率(78.19%).当Cr(Ⅵ)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15 mg/L、20 mg/L、25 mg/L、30 mg/L、35 mg/L和40 mg/L时,去除率总体上随着Cr(Ⅵ)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本研究可为含Cr(Ⅵ)废水的生物吸附处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无氰镀银     
我厂电镀车间于1972年7月份进行无氰镀银试验。先后学习了北京电镀总厂、上海劳动仪表厂、北京仪器厂等兄弟单位的经验。我们在上海劳动仪表厂镀银配方的基础上,进行反复试验和研究,又加以补充,终于在去年10月攻克了无氰镀银关。现在我厂无氰电镀的电表导电片、游丝支片的产品质量,已完全达到了国家要求。 一、镀液配方、配制和工作条件 硝酸银  35~45克/升 焦亚硫酸钾(偏重亚硫酸钾) 35~45克/升 硫代硫酸钠 200~250克/升 醋酸铵  20~30克/升 硫脲 0.5~0.8克/升 阴极电流密度  0.1~0.2安/分米2 温度   室温 电压 0.5~1.0…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我厂凹印制版,一直采用剧毒品氰化钾化学镀银,严重地造成水源污染,危胁职工群众的身体健康。为了彻底解决氰化镀银,我小组与化验室同志结合,在兄弟单位支持下,经过十几天的试验,终于成功地找到了无氰化学镀银方法,并于1973年投产使用,很受工人欢迎。 无氰化学镀银初步试验确定配方为: 硝酸银(二级或三级纯)4克/升 无水亚硫酸钠(工业)82克/升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二级 或三级纯)6克/升 六次甲基四胺(二级或三 级纯)1.5克/升 温度 常温 配制方法: 1.称取硝酸银4克、亚硫酸钠2克,分别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在暗处,将亚硫酸钠溶液在不断搅拌下…  相似文献   

6.
1982年,我厂得知上海潜水装备厂为公安消防部门研制成 HZK—7型消防空气呼吸器,经与该厂联系,我们购到10台。 这种空气呼吸器的空气瓶工作压力为200公斤/厘米2,气瓶容积为7升,最大储气量为1400升,最长使用时间为46分钟,额定工作时间为36分钟(按中等劳动强度每分钟耗气30升计算)  相似文献   

7.
采用UV/Fenton法氧化降解废水中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原水质量浓度为40 mg/L,考察了H2O2加入量、硫酸亚铁加入量、pH值、氧化时间、反应温度对降解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及优化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H2O2量(30%)为10 mL,硫酸亚铁量为50 g/L,pH值为5,氧化时间为45 min,反应温度为25℃。对优化实验验证,降解后废水质量浓度为0.4 mg/L,去除率达到99%。  相似文献   

8.
对长庆油田落地油泥热解和尾渣制陶粒工艺进行研究,以尾渣含油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了进料速率、热解终温和热解时间对尾渣含油率的影响,优选出最佳的热解工艺参数,并对尾渣的性能及制陶粒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料速率为7.0 t/h、热解终温和热解时间分别为550℃和2.5 h时,热解尾渣的含油率可降至0.3%以下,且污染物含量均满足GB 4284—2018要求;在尾渣与黏土的质量比为7∶3、预热温度为500℃、预热时间为40 min、烧结温度为1 050℃、烧结时间为30 min、升温速度为20℃/min的条件下,制备的陶粒性能符合GB/T 17431.1—2010要求。此技术达到了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液滴是工业建筑室内环境中的典型污染物。研究液滴的散发特性并采用技术有效抑制液滴散发对保障室内环境清洁和保护人员安全至关重要。研究了硫酸酸洗过程中由于气泡破裂产生的硫酸液滴散发规律,并分析了不同酸洗工况参数(溶液温度、酸浓度、硫酸亚铁浓度)对硫酸液滴散发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温度升高对硫酸液滴散发量有显著促进作用,但亚铁离子浓度和硫酸浓度对硫酸液滴的散发量影响不大。研究了超声波对硫酸液滴散发的抑制效果:超声波设备间歇运行(15 s开启/15 s关闭)时,20℃酸洗工艺中,振幅为94μm、作用距离为15 cm的超声波会使硫酸液滴散发量减少31.25%;50℃酸洗工艺中,振幅为94μm、作用距离为20 cm的超声波会使硫酸液滴散发量减少22.92%。研究结果可为硫酸酸洗工艺中硫酸液滴的控制提供一定指导,为使用超声波技术抑制有害液滴散发提供试验支撑与数据参考,为抑制有害液滴的散发提供新的解决思路与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无氰滚镀锌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我们学习上海经验,经过电镀工人和技术人员的反复实验,于一九七二年底正式推广成功无氰滚镀锌新工艺。几年来,经过五万多立升镀液、三百余万镀件的生产实践,证明无氰滚镀锌的质量良好,性能可靠,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特别是完全取代了剧毒氰化物,变剧毒为无毒,改善了电镀工人的劳动条件,保障了工人的身体健康,消除了环境污染。 无氰滚镀锌的工艺操作条件金属锌离子 15~21克/升氨三乙酸 17~23克/升氯化铵 200~280克/升 聚乙二sy(分子量在6,000以上)1—3克/升 硫 $1~2克/升 洗涤剂0.1~0,3毫升/升 醋酸钠 平…  相似文献   

11.
杨州一家无线电厂用尿素 治理因用磷酸、硫酸和硝酸抛 光铝材时产生的二氧化氮刺激 性气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该厂原来铝化学抛光的工 艺流程为:首先以容量比的浓 磷酸75%、浓硫酸15%混合在 槽内,加热至90℃左右,再加 入浓硝酸10%,迅速移入铝件 制品进行抛光;数秒钟后取出 铝件,并用清水冲洗、温水封 闭、除去表面水分,再进行氧 化和烘干。 工艺改革的关键是硝酸放 入槽内同磷酸、硫酸混合时,立即投入尿素,使每升混合酸含尿素80~120克,使原来含大最二氧化氮的黄烟变成白烟(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氮气和水蒸汽)。其原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  相似文献   

12.
防寒抗浸服     
一、人体在寒冷水中存活的时间 穿着轻装的人落入近冰点的冷水中,存活时间只有几分钟,多数人存活5分钟,最多不会超过10-15分钟。热的丧失量的下限是100卡/米~2,直肠温度降至32℃以下时,心血管系统紊乱,降至25℃左右时,肯定引起  相似文献   

13.
对给水除氧,是锅炉防腐的重要措施。给水中的溶解氧与给水温度有关,温度越低,溶解氧含量越高,见下表:简易除氧法,就是根据这个规律提出来的。给水之前先把水预热到70~80℃或再高一点,待大部分溶解氧析出后再进入锅炉。剩下的1~2毫克/升溶解氧,利用加入亚硫酸钠来处理(控制炉水过剩亚硫酸钠为20~40毫克/升)。这一方法虽不象热力除氧那样完全彻底,但简单易行,基本上可以达到除氧防腐的目的。 关键问题是用什么方法将给水预热。日本专利“持昭54—5624号”用蒸汽把给水加热到70℃左右。再经过空气分离装置进行除氧。我们是利用自然循环式省…  相似文献   

14.
以化工剩余污泥、粘土、重油为原料,经烘干、预热、焙烧等工艺过程,制备了粒径为3~6mm的水处理用填料。采用单因素考察了原料配比、预热时间、预热温度及烧结温度等试验条件对填料性能参数的影响,确立了最佳工艺参数:污泥灰渣、污泥、粘土、重油比例为5∶3∶1∶1、预热时间20 min、预热温度300℃、烧结温度1 050℃。在此条件下,填料的堆积密度为448 kg/m3,吸水率为54.2%,表观密度为517 kg/m3,比表面积为29.247 m2/g,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填料表面和内部孔隙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保障供应动车组的快餐盒饭(以下简称盒饭)卫生安全。方法将HACCP应用于盒饭的运输储存售卖各环节,对可能造成的潜在危害进行分析,确定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控制点(CCP),对每个控制点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并纠偏。结果确定了6个关键控制点及关键限值分别为:(1)车辆运输,冷藏运输车厢内温度低于10℃。(2)卸货,冷链断链时间小于20 min。(3)库房存储,冷藏温度低于10℃。(4)转运到动车上,保温箱加冰排。(5)食品在动车上储存,冷藏箱温度低于10℃。(6)食品售卖,微波加热食品中心温度高于70℃,加热时间大于3 min/盒。结论将HACCP应用到盒饭的运输过程,可显著提高产品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16.
以无烟煤为原料,煤焦油为黏结剂,采用预氧化-炭化-水蒸气活化法制备了变压吸附(PSA)分离甲烷/氮气(CH4/N2)用的颗粒活性炭( GAC).系统研究了炭化和活化制备条件对GAC的PSA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GAC分离CH4/N2是基于平衡分离效应.在炭化温度500~ 600℃,炭化时间1~3h,活化温度800~950℃,活化时间2~4h,水蒸气流速5~7 mL/min条件下制备的GAC能够将CH4/N2中的CH4体积分数较原料气提高20%以上;其中,在炭化温度600℃,炭化时间2.5h,活化温度900℃,活化时间2h,水蒸气流速5mL/min的条件下制备的GAC能够将CH4体积分数较原料气提高36.6%.  相似文献   

17.
低温低湿条件下污泥干燥动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污泥在低温低湿条件下的干燥规律,获得表征水分迁移过程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D_(eff))和活化能(E_a),以脱水污泥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污泥低温低湿干燥试验,探讨了温度(30℃、35℃、40℃、45℃、50℃)和相对湿度(20%、40%、60%)对污泥水分比(MR)和干燥速率(DR)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的低温低湿干燥过程属于内部迁移控制,即水分扩散速率决定干燥速率。根据试验数据建立了污泥水分迁移动力学模型,并与6种常用薄层干燥模型进行拟合,通过对决定系数(R~2)、方差(χ~2)和残差平方和(RSS)的比较,得出污泥低温低湿干燥过程可以用Page模型来描述。结合Fick第二定律,得到不同温度(30~50℃)、湿度(20%~60%)条件下污泥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的范围为(0.699~1.991)×10~(-9)m~2/s;对传统的Arrhenius公式进行湿度修正,获得了干燥介质温度和湿度对污泥干燥特性影响的数学模型及活化能E_a=23.83 k J/mol。  相似文献   

18.
为使3次采油废水的CODCr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在保留油田现有工艺处理的基础上,采用电凝聚-超滤耦合技术并投加无机混凝剂对3次采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调整跨膜压差、反应时间、混凝剂投加量、电流密度、温度、pH值等进行条件筛选试验.电凝聚反应结束后启动超滤系统,从反应槽中取适量处理水,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其CODCr.采用钢作电极,当极板间距为2 cm,pH值为7.00,硫酸铝混凝剂投加量为300 mg/L,搅拌速度为500 r/min,电流密度为12.5 A/m2时,40℃下水浴加热反应30 min后,启动超滤系统并控制跨膜压差为0.08 MPa,此时CODCr去除率达69.3%,出水CODCr值为81.8 mg/L,满足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87-1996)中一级标准要求.研究表明,混凝-电凝聚-超滤技术能够有效处理3次采油废水,反应时间为30~40min,混凝剂投加量为300~400mg/L,电流密度为12.5~16.7 A/m2,温度为40℃,pH值为7~7.5时,其处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究了影响微藻厌氧消化的因素(有机负荷、酶预处理、温度)并优化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微藻生物质的最佳有机负荷为10. 0 g/L,相应的氢气最大产量为18. 8 m L/g (以单位挥发性有机质计算),挥发性脂肪酸最大产量为789 mg/L。蛋白酶预处理能够强化微藻水解酸化,且蛋白酶最佳剂量为1. 0g/L,氢气最大产量为20. 5 m L/g,pH最低值为5. 4。最后在产甲烷相中优化微藻厌氧消化的温度,35℃是产甲烷相最佳温度,甲烷的最大产量为238. 9 m L/g,高温环境产生的过程产物反馈抑制了产甲烷菌的活性从而导致甲烷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20.
LNG储罐泄漏危险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NG(液化天然气)泄漏后产生大量的蒸汽,蒸汽的扩散受液池尺寸、泄漏区域地面类型、环境条件的影响,为了研究以上因素对LNG蒸汽扩散的影响,以方便采取事故预防措施,采用ALOHA软件对以上因素影响甲烷UFL(爆炸上限)、LFL(爆炸下限)、1/2LFL在下风向扩散的最远距离进行了定量分析,划分了可能发生火灾或者爆炸的危险区域,得出LNG泄漏到水面、混凝土地面、湿沙层、干沙层上危险性依次降低。选取水面温度分别为5℃、10℃、15℃、25℃,围堰尺寸分别为400 m2、600 m2、800 m2、1 000 m2,环境温度分别为-10℃、0℃、10℃、20℃、30℃、40℃时,对下风向甲烷体积分数分布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甲烷UFL、LFL、12LFL扩散最远距离随水面温度、围堰尺寸、环境温度增加而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