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复合式生物除臭反应器处理北京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浓缩池和脱水间散发的恶臭气体,研究了反应器对恶臭气体的净化效果和微生物悬浮生长区与附着生长区内的生物特性及对恶臭污染物的去除能力。该污水处理厂的恶臭气体中主要发臭物质为硫化氢和氨,除臭反应器的运行结果表明,在设备稳定运行期间,进气中硫化氢和氨的浓度分别为0.21~22.61 mg/m3和0.1~0.5 mg/m3,而出气中硫化氢浓度在0~0.06 mg/m3,氨浓度为0~0.02 mg/m3。对反应器内部测试表明,微生物悬浮生长区和附着生长区对硫化氢和氨都有一定的去除,但去除机理不同。硫化氢主要被附着生长区的嗜酸性硫细菌生物氧化,少量硫化氢在悬浮区溶于水被中性硫细菌氧化;氨主要在悬浮区靠生物硝化作用去除,少部分氨在附着区被去除,且多因化学中和作用转移到填料所含的水中。  相似文献   

2.
两段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厂恶臭气体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两段式生物滤池工艺处理山东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格栅间和污泥浓缩池散发的恶臭气体,研究了反应器的运行效果、污染物去除特性和微生物特性。该污水处理厂格栅间和污泥浓缩池逸散气体的主要成分为硫化氢、氨以及由甲硫醇、二甲胺、甲醇、丙酮、乙酸、丁酸和苯乙烯等物质组成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应用两段式生物滤池能够有效地去除这些污染物质,...  相似文献   

3.
城市污水处理厂除臭生物滤池运行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散发的恶臭气体进行除臭研究,考察了除臭生物滤池的运行效果、工艺影响因素和除臭生物滤池内微生物相特点。结果表明:(1)在进气量为828 m3/h、气体停留时间为30 s、硫化氢和氨进气质量浓度分别为0.5~28.4、0.9~34.3 mg/m3的条件下,稳定运行时,大部分时间硫化氢和氨去除率分别达98%和80%以上,而且除臭生物滤池对于进气负荷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2)当填料含湿量为43.6%~63.4%时,硫化氢去除率在90%以上;氨去除受填料含湿量的影响较大,填料含湿量越高越利于氨的去除。(3)在处理低浓度含硫化氢和氨的恶臭气体时,生物除臭工程可以在低填料pH(3.0左右)下长期运行,并保持较高的恶臭气体去除率。(4)运行第60天后,当温度为10℃以上时,硫化氢和氨去除率几乎不受影响;第169天后,当温度降至10℃以下时,硫化氢和氨去除率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最低分别为94.6%和79.8%。(5)除臭生物滤池稳定运行时,优势硫氧化菌主要为嗜酸性硫细菌。  相似文献   

4.
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排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1年,在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内采集空气样品,并对其中恶臭气体的浓度、扩散模式、影响范围及污水厂内各主要构筑物间相关系数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格栅处恶臭气体浓度最高,为4.31 ng/mL,其中95.61%为H2S气体,其他构筑物恶臭气体浓度范围为0.09~0.32 ng/mL,恶臭气体浓度较前处理工艺相比有大幅度减少;各主要构筑物排放的恶臭气体符合高斯气体扩散模式,恶臭影响范围为厂界外100 m以内;格栅处恶臭气体的排放对于厂界处恶臭气体浓度的贡献度最大,为42.68%;格栅、初沉池、脱水机房、二沉池之间的相关度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5.
应用螯合铁吸收剂处理H2S恶臭气体,实验表明,该方法处理含H2S恶臭污染是行之有效的。处理的最佳工艺参数为:pH8.5 ̄9。螯合铁浓度为0.2%、吸收温度30℃、适当搅拌吸收液,气流速度以低速为宜。H2S去除率大于98%。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日本对污水处理厂恶臭的评价方法,同时分析了国内污水处理厂的恶臭污染现状,指出了建设环保型污水处理厂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考察了添加不同剂量氢氧化铁对于污水污泥处置过程中的恶臭污染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在厌氧发酵32d时,添加0.05%、0.10%、0.25%(质量分数,下同)的氢氧化铁分别使污水污泥处理中硫化氢的平均去除率(与未添加氢氧化铁相比)达到81.3%、93.7%、97.5%;氢氧化铁的添加对污水污泥厌氧发酵中氨气的释放量没有明显影响。利用冷扩散连续萃取法考察了厌氧发酵过程中污水污泥中硫的形态分布,发现在氢氧化铁的作用下生成了硫化亚铁、二硫化亚铁、单质硫,从而降低了硫化氢的释放速率,有效控制了污水污泥厌氧发酵中的恶臭。氢氧化铁是一种可以用于污泥处理的高效除臭剂。  相似文献   

8.
污水处理厂的恶臭污染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污水处理厂恶臭污染的主要危害、臭气的来源及基本成分,概述了常用的除臭技术及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污水处理过程释放的大量恶臭气体对人体感官和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本研究在城市污水处理厂设置采样点,研究主要污水处理单元恶臭物质的逸散特征。结果表明,恶臭物质的排放主要集中在进水区,硫化氢、氨、二硫化碳、磷化氢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07、0.19、44.32和0.58 mg·m−3。污泥脱水间也是恶臭物质氨的主要释放源。硫化氢是主要的致臭物质,其在各工艺段的异味贡献率超过75%。二硫化碳和磷化氢的慢性致病风险较高,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削减和控制其在污水处理厂内的影响。在厂界外300 m处,二硫化碳和磷化氢的慢性致病风险值可忽略,同时,硫化氢、氨、以及二硫化碳的厂界浓度均远远低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规定的相关限值。  相似文献   

10.
在污水处理厂的主要处理工艺段设置采样点,采用在线监测仪,检测空气中恶臭及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浓度,明确主要恶臭物质和排放源,研究恶臭及VOC在不同季节的逸散特征。结果表明,恶臭和VOC的排放主要集中在进水区,浓度与进水水质相关。粗格栅间是主要的恶臭源,其恶臭、TVOC、硫化物和胺类的浓度分别为3 458.54~5 028.03 OU、120~221 mg/m3、253~464 mg/m3和15~36 mg/m3,占各个监测点浓度总量的80.6%、93%、90%和89%。主要的恶臭物质为硫化氢和氨,其浓度对应的臭气强度超过4级。恶臭与VOC的排放呈现季节变化,夏季的浓度明显高于冬季。相关性分析显示,恶臭浓度与TVOC、硫化物、胺类浓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存余垃圾在开挖、运输过程中释放的恶臭气体,研发一种具有阻隔功能的环保型喷膜配方。选取水溶性的高分子普鲁兰多糖作为成膜基质材料制备成喷膜溶液后,通过改变成膜基质的质量分数,添加表面活性剂、纳米功能性材料等途径进行成膜配方优化,使其在应用中快速成膜发挥阻隔作用。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1%普鲁兰多糖、0.1%吐温80所制成的喷膜溶液,最短可在5 min内形成致密的薄膜,并且对质量浓度70 mg∙m−3的硫化氢 (H2S) 和氨气 (NH3) 的气体截留率分别达到84.73%和86.43%。在此基础上添加质量浓度0.2 mg∙L−1的纳米零价铁 (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 nZVI) ,喷膜溶液对相同质量浓度的H2S气体截留率提高至91.74 %,NH3气体截留率提高至99.08%。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存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尤其是中途转运过程中的恶臭气体阻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吴丹  朱琳  王俭  刘强  唐音  桂居铎 《环境工程学报》2013,7(3):1065-1071
采用生物过滤法,以鸡粪堆肥和PE混合物为填料,在高气速条件下间歇式处理高负荷H2S废气。空床停留时间为20、15、10、6.7和5 s时,入口浓度3 000 mg/m3下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00%、100%、96.5%、89.2%和90.5%。高气速EBRT为5 s时,高入口负荷2 147 g/(m3.h)时的去除负荷为2 023 g/(m3.h),去除率达94%。采用Michaelis-Ment-en模型进行生物降解宏观动力学研究,其中Ks为550 mg/m3,Vm为6.8×104g/(m3.d)。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17~24℃,湿度30%~50%下,生物过滤法间歇式处理高气速高负荷H2S的去除性能好。  相似文献   

13.
低温等离子体治理H2S污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是一种高效、快速的污染消除技术,国内外都在对其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采用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对空气中的硫化氢进行降解研究,探索了、脉冲峰压、脉冲频率、气体流量以及气体初始浓度对净化效果的影响,气体浓度由气相色谱仪测定。结果表明,脉冲电晕放电可以有效消除硫化氢污染,净化率随脉冲峰压和脉冲频率的增加而提高,随气体初始浓度和流量的增加而下降,且在初始浓度360mg/m^2、流量1200mL/min、脉冲峰压30kV、脉冲频率80Hz的条件下,处理后的气体中已检测不到H2S,根据色谱检测限(0.29mg/m^3)计算出的净化率≥99.92%。采用离子色谱对产物进行了定性分析,发现H2S经放电处理后主要产物为SO2和SO3。  相似文献   

14.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是一种高效、快速的污染消除技术,国内外都在对其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采用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对空气中的硫化氢进行降解研究,探索了、脉冲峰压、脉冲频率、气体流量以及气体初始浓度对净化效果的影响,气体浓度由气相色谱仪测定.结果表明,脉冲电晕放电可以有效消除硫化氢污染,净化率随脉冲峰压和脉冲频率的增加而提高,随气体初始浓度和流量的增加而下降,且在初始浓度360 mg/m3、流量1200 mL/min、脉冲峰压30 kV、脉冲频率80 Hz的条件下,处理后的气体中已检测不到H2S,根据色谱检测限(0.29 mg/m3)计算出的净化率≥99.92%.采用离子色谱对产物进行了定性分析,发现H2S经放电处理后主要产物为SO2和SO3.  相似文献   

15.
餐厨垃圾两相厌氧发酵产甲烷相恶臭排放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餐厨垃圾两相厌氧发酵产甲烷相恶臭排放规律,在中温(35℃)条件下,以餐厨垃圾为发酵底物进行中试规模的两相连续式厌氧发酵试验,并对一个周期内不同时间段产甲烷相产生的气体进行采样,分析其臭气浓度和物质浓度,结合各组分的阈稀释倍数,筛选出主要的恶臭污染物。结果表明,在发酵系统稳定运行阶段,产甲烷相产生的臭气浓度较大,都在23万以上;产甲烷相产生的恶臭物质主要包括硫化物、萜烯类、含氧类和芳烃类四类化合物,其中质量浓度最高的恶臭物质是硫化氢,超过了150 mg/m3;产甲烷相的主要致臭物质是硫化物,其中贡献最大的是硫化氢,其阈稀释倍数都在26万以上,其次为乙硫醇﹥甲硫醇﹥乙硫醚,这3种物质的阈稀释倍数都在4 000以上;除了这4种硫化物,丁醛对恶臭的贡献也比较大,其阈稀释倍数也在4 000以上。  相似文献   

16.
复合生物滤池处理H2S和NH3的挂膜与工艺条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复合生物滤池(生物滴滤池 生物过滤池)处理H2S和NH3组成的混合恶臭气体,填料分别为经表面改性的天然斜发沸石和木屑.实验研究了该工艺的驯化挂膜情况和主要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天然斜发沸石和木屑改性后,驯化挂膜周期为10~14 d,比文献中颗粒活性炭挂膜缩短14~18 d.复合生物滤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高度120 cm,循环液流量4.56 L/h.同时,生物滴滤池处理水溶性好的NH3气体效果较生物过滤池好,而生物过滤池处理水溶性差的H2S气体较生物滴滤池好.因此,复合生物滤池可用于处理不同水溶性的混合恶臭气体.  相似文献   

17.
采用酸性洗涤塔、生物滤塔和生物曝气池的组合工艺处理NH3、H2S恶臭混合气体,研究表明,该组合工艺对NH3和H2S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在进气流量为35 L/min,喷淋量45 L/h时,NH3进气浓度50.15~525.4 mg/m3,H2S进气浓度10.23~110.36 mg/m3时,NH3单一进气去除率稳定在99%以上,H2S单一进气去除率90%以上。混合进气后,NH3去除率几乎为100%,H2S的去除率提高至98%以上。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NH3和H2S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两者的去除效果没有明显的影响,而且起到了相互促进降解的作用。同时,进气流量和填料层高度都会影响NH3、H2S的去除率。系统对进气容积负荷变化的缓冲能力强,在偶尔超负荷条件下运行并不能使系统崩溃,并且微生物对高负荷逐渐表现出适应性。大部分溶于水的氨由生物曝气池去除,去除率达到9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