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饮用水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地下水是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对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重要的环境要素,直接影响和改变生态环境状况。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的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及农村面源等污染源严重威胁饮用水的安全。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保护饮水水源的关键措施,也是保护水源地的最有力手段。[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王彬  梁璇静 《环境保护》2016,(21):29-35
我国有诸多法律法规、部门职能、标准规范和政策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制度建设已有相当基础。但是饮用水水源保护仍存在立法不统一、制度不完备、体制不协调、标准不统一、政策不到位等问题。建议通过《水污染防治法》修订和相关立法,落实国务院"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饮用水安全"的要求,对饮用水水源保护相关制度进行完善:立法上,统一饮用水水源保护要求;体制上,统筹饮用水水源保护职责;制度上,健全饮用水水源保护监管制度;标准上,依据水质条件综合适用;政策上,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经济支持。  相似文献   

3.
简◆讯     
环保部: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近1/5不达标 首次“全国饮用水源保护工作会议”近日在沈阳举行。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在会上强调,有效削减进入饮用水源地的污染物,是饮用水源保护的主要任务。各地要以重金属污染防治为重点,严格排查治理高风险污染源。会议指出,目前饮用水源环境安全保障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除了突发事件频发之外,全国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近1/5不达标,超标水源影响9000多万人口。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彩凤 《环境保护》2007,(20):25-28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是保护饮用水的基础工作,河南省位处中原,人口众多,水资源贫乏,饮用水水源地包括河道型、湖库型和地下水三种类型,且多分布于人口集中区.本文对河南省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实际运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具体划分河道型、湖库型、地下水型、混合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协调跨界水源地和已划定保护区的关系等有关的问题进行总结讨论.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彩凤 《环境保护》2007,(10B):25-28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是保护饮用水的基础工作,河南省位处中原,人口众多,水资源贫乏,饮用水水源地包括河道型、湖库型和地下水三种类型,且多分布于人口集中区。本文对河南省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实际运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558—2007),具体划分河道型、湖库型、地下水型、混合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协调跨界水源地和已划定保护区的关系等有关的问题进行总结讨论。  相似文献   

6.
水源保护区管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磊  宋强 《环境》1995,(9):21-21
为了保证《深圳经济特区饮用水源保护条例》的顺利执行,深圳市环保局开展了全市范围的水源保护区重新划定工作。作为此项工作的主要参与者,笔者参加了水源保护区划分的现场勘探、资料收集、室内绘图等全部工作。工作中,发现水源保护区存在的不少问题,如水土流失、污水偷排和无防护推土,等等,并提出相应的水源保护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加强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华林 《环境保护》2007,(1B):18-21
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其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饮用水安全问题,2005年,《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明确要“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2006年初,国务院专题研究饮用水安全问题并形成了《研究饮用水安全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以下简称《纪要》),明确要求环保总局牵头“加强水污染防治,努力改善水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严格监督管理”,并配合国家发改委“加强调查研究,抓紧编制城市和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国家环保总局一直将饮用水安全、尤其是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作为重点工作的首要任务。最近,国家环保总局周生贤局长多次强调,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污染防治,保障饮用水安全是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首要任务。国家环保总局污控司赵华林副司长特别撰写文章,主要介绍目前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工作进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的工作目标。[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单伟民 《环境保护》2007,(1B):37-39
为切实保护饮用水水源,保证饮水安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我国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法规,同时各个省、市、县、地区也都相应制定了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规定、保护条例、污染防治规划等,初步形成了中国饮用水水源管理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9.
该论文主要介绍了白石水库的基本情况,2010年白石水库作为饮用水备用水源由省政府同意、省环保厅批复,并划定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2013年~2014年北票市环境保护局对白石水库水源保护区进行了认真、详细的调查,详细了解保护区范围内的环境风险源,近几年来,北票市对白石水库开展了水源保护和污染源治理工作,不仅有效地保护了饮用水源,使市区居民喝上了清洁的水库水,还改善了库区人民的生活居住环境,但是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最后提出治理措施,从而对白石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进行全面的防护。  相似文献   

10.
为加强地震灾区饮用水水源保护,确保灾区饮用水安全,并指导灾区依法、有序、快速清理废墟和废物,在震区救援与清理工作进入关键阶段之时,环境保护部根据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部署,分别于5月20日和25日制定并发布了《地震灾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技术指南(暂行)》等三项饮用水应急保护标准规范,以及《灾后废墟清理及废物管理指南(试行)》。  相似文献   

11.
马放  邱珊 《环境保护》2007,(1B):30-33
水是生命之源,饮用水源条件的优劣决定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直接关乎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保障饮用水的安全是国家稳定的基础,也是国家的政治需要。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然而我国目前正进入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2005年发生的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故,导致哈尔滨400万群众停水近4天,2006年发生的北江、湘江和洞庭湖重大水污染事故均不同程度影响到了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饮水水源地安全问题已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应急和预警作为应对饮用水突发事故的必要手段和有力保障在目前形势下越发显得必需与重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70%以上的饮用水源靠境外供给,饮用水库保护主要集中在对中转水库和自产水源水库的水质保护.深圳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高度重视饮用水源保护工作,把饮用水源保护作为全市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以汀溪水库为例,采用3s技术进行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利用GIS技术建立数字高程模型并自动生成汇水区盆地和流域范围,初步划定保护区范围;采用遥感技术获取保护区内的自然环境专题信息;根据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原则,综合考虑社会和自然等多种数据源进行人工修订获得保护区范围界定。  相似文献   

14.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饮水安全问题。保护好饮用水源,加强饮用水安全是时代的重任。本文论述了黑龙江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现状和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现状,回顾了全省历史上重大环境污染和突发事故,探讨了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下降因素,提出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5.
单力 《环境》2007,(8):22-24
处于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湖泊,为保障饮用水源地能提供清洁的饮用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保护饮用水源地的湖泊,已不仅仅是一个环境保护的话题,而是一个关系生存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磨盘山水库饮用水工程将有艰巨的水源地水质保护任务.磨盘山饮用水源地存在的潜在环境问题,包括旅游开发对饮用水源地将构成威胁;面源污染将影响水库水质;保护区内开荒种田破环水质和森林植被仍在减少等.建议在加强磨盘山水库饮用水源保护方面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体系,尽快出台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相似文献   

17.
按照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要求,引入3S技术进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划定,给出了保护区划分制图的流程,并按类型分别详细说明了3S技术在保护区划分制图中的应用方法。结果表明,采用3S技术进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制图,制图更加快速、准确,界定保护区范围实现了半自动化。保护区划分结果符合自然地形地貌和水文特征,界定的保护区范围具有科学依据。此外,某些区域卫星图相对滞后,甚至没有清晰的卫星图,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保护区划分制图。  相似文献   

18.
洛阳市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划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划分,目的是保护水源供水井水质不受污染。从地下水动力学观点出发,通过对水源环境调查、历史污染事故分析、土壤净化能力和弥散试验等工作,划分了洛阳市饮用水地下水源一、二、三级保护区。该研究在洛阳城市水源保护和城建规划中已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9.
《环境科技》2010,23(2):47-47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进一步保障饮用水安全,环境保护部办公厅于2009年10月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地表水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工作的通知》(环办[2009]128号),决定自2009年起,对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的231个地表水水源进行环境状况评估,江苏省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扬州、镇江共9个环保重点城市的19个地表水饮用水源地在本次评估之列。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饮用水源现状和变化趋势,进行了饮用水源水质超标的成因分析,并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做好水源上游地区水环境保护,开展农村饮用水源污染防治规划工作,加强面源污染控制等方面,提出了饮用水源水质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