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关热带森林克伐的报告表明,发生在各种不同情况下,森林砍伐的潜在原因格局深沉含湖不清,由于人们对特定背影下因子间的互作规律难以调查,所以跨国统计分析揭示不出这睦避。在这中情况下,对热带森林砍伐的定性比较研究应付 十分有用。利用这恶性循环 资料,依据一系列属性,我们对拥有热带森林的国家进行分类占了多利用布尔代数,探讨国家之间在森林砍伐过程中的相似性,建立具有相似过程的国家组合。这项分析说明非洲和南美  相似文献   

2.
拯救热带森林一书是由世界资源研究所(World Resoarces Institute)写的一本关于拯救热带森林资源的重要谈物。书中指出:①热带森林为世界二分之一的植物和动物物种提供了生长环境;②用热带森林中的天然药物可以治疗很多疾病,例如,热带森林中的长春花制成的药物可  相似文献   

3.
我们预计,如果人类的行为方式不发生根本改变,那么到205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服务将发生重大变化。到那时,将有大量物种已经灭绝,现存的热带森林将会大大地被缩减并碎分化;而温带森林和一些热带森林将得以保持或面积有所增加,不过热带森林的生物资源将被耗尽;海洋生态系统将会与现在迥然不同,很少会有大型海洋捕食者出现,而且几乎所有地方的淡水生物多样性都将被严重地削弱。诚然,这些变化本身还不至威胁到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的生存。  相似文献   

4.
热带森林在全球汞循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面积占全球森林面积的45%以上,且能够贡献全球凋落物沉降汞的50%以上。然而,关于热带森林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的匮乏导致了估算过程中最大的不确定性,全面细致的热带森林汞调查有利于构建更为精准的全球汞循环模型。本研究选取中国云南典型的热带森林——补蚌区域森林开展了5 m分辨率的土壤汞的高空间分辨率的研究,以及开展了相应的凋落物汞沉积通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补蚌区域热带森林有着高达75 μg/(m2·a)凋落物汞沉积通量,但是土壤中汞的浓度仅为71±16 ng/g。方程模型结果指出,表层土壤汞浓度受土壤中碳含量的影响,表现出显著地正效应关系,但凋落物汞沉降输入则对表层土壤汞分布无明确效应。为了克服热带森林的高空间异质性,本研究建议凋落物采样达到14个/ha,表层土壤的采样应达到20~25个/ha时,能够有效地降低采样过程引起的不确定性。本研究结论强调了即使热带森林存在高凋落物汞输入,但其较快的物质周转促进了凋落物降解过程中汞的丢失,能够有效地减少热带森林中大气汞汇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森林认证是早在九十年代引入,其目是关注森林的退化与森林滥伐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持,特别是在热带,最初由环境集团所推动并迅速发展成为促进可持续森林管理的一种潜在手段。目前,大约1.24亿公顷或全世界3.2%的森林已经在过去的十年通过了各种认证方案的认证。  相似文献   

6.
亚洲地区通过森林管理缓解二氧化碳排放的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洲有相当数量的林地能够通过管理来保存和固定碳。这包括建立1.33亿hm^2人工林和农林复合系统,减缓3350万hm热带森林的砍伐和进行4800万hm^2的热带森林的自然和扶育更新。据保守估计,到2050年,这些土地保存和固定碳的潜力为24PgC,营造人工林和农林复合系统占亚洲地区森林碳放缓解潜力的58%。假设现有状况不变,到2050年,所有林业部门的活动能够保牵碳量等于同期全球化石燃烧排放缓解潜  相似文献   

7.
通过亚马逊河流域的土壤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和甲烷含量的测定表明,在不同时期对热带森林的破坏加剧了大气温室效应的严重性。热带森林的土壤和人类耕种土地对大气中碳循环的影响具有全球性的重要意义。解决人类改变地球气候的方法是控制能源燃烧、保护现有热带雨林、大大减少已在退化的热带森林地区的生产性活动。  相似文献   

8.
小康 《环境科学》1992,(4):91-91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1991年9月8日公布的一份报告称,1990年42万公顷热带森林被清伐,相比之下,1980年被伐的这类森林约为30万公顷。这种大规模森林砍伐的主要幕后动力是,清垦土地作农田和牧场,而不是伐木,虽然伐木是造成热带森林破坏的原  相似文献   

9.
《世界环境》2003,(4):35-36
目前地球上的森林平均每年减少21万平方公里,单是纸张的消耗平均每个人一年使用的纸,就等于两棵大树的份量。估计到2025年,全球的木材需要量是现在的两倍多,到时又将有40%的森林从大地上消失,主要是在非洲、南美洲、亚洲的热带森林。今天,人类已经毁掉了约半以上地球上的原有森林,如果每年再毁掉2%到不了2050年森林将成为历史的名词。  相似文献   

10.
东南亚国家重视生物多样性近年来,生物多样性已在国际上被公认为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尤其是森林资源绝不能只看作是木材的来源,而应该是国家的一种经济资产,在东南亚各国,热带森林丰富的地区都十分重视对森林和优化生物多样性必要环境的保护。例如,加里曼丹岛(Bor...  相似文献   

11.
环境信息     
据英国牛津大地观测站科学家Andrew Mitc-bell于1990年5月12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一个国家动物园宣称,热带森林中昆虫种的数目估计从100万增加到1000万。新的植物种也被发现了,以及在热带森林上层冠盖许多迄今从未发现的有机体其生物和生态的情况。Mitchell解释说,这些物种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提供了东南亚岛屿亚区用空间低分辨率(1km)SPOT植被卫星图像对热带森林覆被进行制图的一个实例.卫星镶嵌图像源自1998~2000年卫星图像.通过非监督数字分类对森林覆被进行制图.然后将制图结果与一些亚区挑选的森林图进行对比,表明该图不仅具有提供森林面积范围和分布等基础资料的潜力,而且还可以提供亚区中森林大面积变化的信息.我们发现,从该亚区森林图所得到的森林面积估计与FAO搜集的数据相似.结果表明,如果毁林以目前或以前的速度继续进行,那么在不远的将来,东南亚现存的木材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高的许多热带森林可能消失.  相似文献   

13.
国家森林公园生态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严山  周良 《环境导报》1998,(3):35-37
宝华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华东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保存比较完好的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通过建立多层次的生态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指标赋分和加权平均法,对宝华山林林公园进行评价。结果认为,该森林公园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和较高的保护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环境工程》2011,29(5):66-66
由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和美国史密森热带森林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主题为"气候变化与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研讨会于7月27-28日在中科院植物所召开,会议着重探讨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动态、维持机制与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5.
卜标 《环境》2012,(10):42-44
在广州番禺仲元实验中学的观鸟社有一群快乐的“鸟人”,5年来,在指导老师卜标的带领下,他们足迹遍布国内外,“追鸟”行程达20万里,练就了一身听音辨鸟、见影识鸟的好本事。 梦回九连山九连山位于广东与江西的交界,横跨广东江西两省,是南岭的余脉。在九连 山21300公顷的土地上,山峦连绵起伏,地貌复杂,森林植被茂密,古木参天,生物资源极为丰富,为我国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过渡区森林生态系统最丰富的地区。这里不但是东亚植物区系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一些古老植物种属著名的“避难所”。九连山因有斑头大翠鸟、海南璃而盛名,  相似文献   

16.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热带森林面积最大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型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24.2510万公顷,分布有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等8种植被类型,高等植物近5000种.  相似文献   

17.
为拯救西非的森林,Burkina Faso当局要求其600万居民每年每人种三株树,目的是努力控制森林退化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沙漠化进展。同时也颁布了处罚法令,对未经官方允许砍伐树木和在热带大草  相似文献   

18.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ConstructionandManagementCountermeasuresforTianmuMountainNatureReserveBaoXiaobin1背景概况天目山位于浙江省西北,由东、西天目山相对组成。1929年东天目山建立了省立第一林场第一分场,1953年天目山林场成立,1956年林业部将西天目山划为最早的森林禁伐区之一。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大目山成为全国首批2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1996年被接纳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向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自然条件优越,拥有区系成分复杂、种群丰富的生物资…  相似文献   

19.
<正>巨嘴鸟类最显著的特征便是它们巨大而绚丽的喙。其中喙最大的当属雄巨嘴鸟,体长79厘米,喙长就占了将近23厘米。巨嘴鸟频繁见于人类的各种作品中,俨然成了美洲热带森林的传统象征。在鸟类极丰富的热带雨林,或许只有蜂鸟比它们更能吸引艺术家们的目光了。一巨嘴鸟,对于亚马逊河是有感情的,正是亚马逊河和热带森林造就了它们的奇异身姿。亚马逊河和热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理环境复杂,具备多种地貌类型,如:平原、丘陵、台地、高原和山地等,在气候分布上中国南北跨越五个气候带,分别是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因此,中国各个地区拥有各具特色的森林景观资源。就人与自然和谐的森林生态旅游的构建进行分析,把生态旅游的主要形式和核心内容定义为森林生态旅游,注重旅游开发、建设、经营中的森林自然资源保护,为解决森林旅游破坏环境等关键问题提出有关发展措施,引发森林生态旅游的思考,为今后的森林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